日本青年思想发展趋向

1988-11-01 03:20王俊彦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8年2期
关键词:考试成绩乐器旅游

王俊彦

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当代日本青年也产生了一些与父辈迥然不同的独特思想,其思想发展趋向颇引人注目。

喜欢不受人约束的能独立摸索发展道路的工作

目前,不少日本青年对大城市纪律森严的机关或企业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深恶痛绝。认为老一代人的发展道路遏制、压抑青年人的聪明才智。因此,宁愿离开大城市,走一条与日本产业主流相反的道路。如27岁的北海道大学电子工学科学生服部裕之等四人,大学毕业后利用上学时勤工俭学的钱成立了BUC公司,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研制成功了云彩图象电算机处理系统,安装在日本同步气象卫星“葵花”号上,向日本有关气象单位发回大量云彩图片和数据,在天气预报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四年来公司销售金额每年递增30%,资本也从500万日元增加到4000万日元,该公司也成了日本小有名气的科研单位。类似的以身怀一技之长的青年为主体的小“系统房子”正在日本大量涌现。大都是青年人在远离大城市的地方购买比较便宜的地皮,自愿结合建立具有密切合作关系的公社组织、艺术乐团和生活团体,搞独立的科研所、设计所、出版社,或开设不受人控制的小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创新天地。

对旅游、体育和文化娱乐最感兴趣

大部分日本青年都认为老一代人一天只知玩命苦干不讲享受是太傻了。他们上班时虽也在认真工作,但绝对不愿加班,特别注重旅游、体育和文娱活动。现在日本青年最爱旅游,他们喜欢异国明媚的风光和文化、历史、宗教名胜,希望品尝西方和亚洲的生活方式。为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日本青年旅游时大都采取“研究观光旅行团”和相互交换“友好访问团”之类的形式。日本1964年有12万8千人外游,1984年则猛增到400万人,20年激增31倍多,成为世界上出国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1984年出国总人数的83%的人纯粹是为了玩,其中又大部分是青年人。出国旅行的女青年较前明显增加,1984年即有50万人。近几年女青年的普遍风气是先到外国尽兴旅游,到处采购中意物品,然后回国结婚。结婚时讲排场大把花钱,按日本方式结婚至少要花2万8千多美元。结婚场面之盛大,宴席之丰盛,布置之豪华,已大大超过十年前文艺、体育明星们结婚时的水平。与此同时,日本青年对文体活动极感兴趣。为得到健康的身体,对支出体育活动经费毫不吝惜,舍得花钱到高级体育俱乐部活动,乐于用高价购买昂贵的高尔夫球用具,每四个就业工人中就有一个人有高级高尔夫球球棒。电子琴现已是日本青年手中最时髦的乐器。乐器商店也经常举办乐器培训班,仅神户市就有50多个乐器培训班,可同时培训4000名学员,至少有2500人学习电子琴。

更重视学历与文凭

日本目前是高学历社会,机械化水平也相当高,不取得高学历,不掌握高技能,就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就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这就迫使日本青少年刻苦学习。家长从小就设法把儿童送进著名的幼儿园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再千方百计使孩子上著名的小学、中学、大学。为提高学习成绩,家长普遍找人对学生进行辅导。因此,补习风气遍四岛,设有从小学到大学的成套的辅导机构。学生遇到难题时,可用电话或明信片向考试指导中心求教,必要时可请辅导老师到家里面授。一般想报考名牌大学的学生,从高二起就开始拼搏。一位学生说:“我集中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解开难题带来的兴奋给人以充实之感,考出理想的成绩是人生的极大乐趣。”他们也喜欢看电视,认为电视象百科全书那样丰富多彩,可从中学到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东西。由于日本学生学习态度刻苦,因此考试成绩较好。据文部省1985年9月的调查报告,日小学生的数学、语言、社会与自然科学的考试成绩比20年前增加了9至28分,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有上升趋势。目前90%的日本青年有中学毕业文凭,高于美国的75%。日适龄青年的50%能考入大学深造,为1960年的2信。这与社会迫使青年重视学历和文凭固然有关系,但与相当多的日本青年刻苦学习也是分不开的。

当然,日本也有很多青年过份追求生活享受,丢掉了老一代日本人的勤俭刻苦和忠诚服务精神,成为没有生活目的的人。这已引起日本有志之士的重重忧虑,认为是对日本未来的最大威胁。

(摘自《万象》)

(插图:崔友利)

(本栏编辑赵长敏)

猜你喜欢
考试成绩乐器旅游
乐器
旅游
跳过去
乐器也疯狂
斯诗私塾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