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不得
常听一些更小年龄人说:你们三、四十岁这些人太沉重了,你们不会活得轻松、洒脱些吗?连文章也充斥着什么使命感、忧患意识……于是,我便努力地想轻松、洒脱些……但是,在读了《读书》七期上李洪林《风俗、妇女与婚姻》后,我久久地不能平息激跳的心。妇女解放是衡量社会解放的标志,可我们中国土地上活着的妇女,有多少其实在他家男人眼里还是件东西、一件工具而已。在这种情形下,别说妇女,就算男人,又能活得好到哪去?当我们听到和看到如此多的甚至比李先生所列举更突出的非人情况,以及想到如此一个大国在世界上只是一个排在百位数之后、衣衫褴褛的寒碜穷汉形象时,我们还能那般轻松、洒脱吗?
这是我读了李文后的一点感想。
杨建民
民族的劣根性
第七期上唐尧的《两本书的比较》,读后有几句话要说。
我以为民族习性就好象一个人的习性,其中必然有优劣之分。柏杨的措词确实很尖刻,很偏激,但是他列举的病症是凿凿有据的。如果因为感情上不能接受而掩盖这些疮疤,显然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从严复、康、梁到鲁迅、陈独秀、闻一多,无不对民族的劣根性深恶痛绝。一个刻板、冷漠、不思进取的民族果真与开放、勇于创新的民族无优劣之分吗?
日本是富国。极端地说,即使十年停滞不前,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会差到那儿去。即使如此,日本人尚且要揭自己的短处。我们是穷国,现在正处于除旧布新时期,挖一挖痛处更是不可缺少。倘若是优秀的民族,就完全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而绝不至于自卑、消沉。倘若一本《丑陋的中国人》便使国民意志消沉,信心丧尽,甚至置于死地,那么无论用什么方法打气,也是无济于事的。
斯文
“家”的另一义
尘元《在语词的密林里》写得很精彩,耐人寻味。我非常喜欢这些“小草”,对作者在语词的密林里觅得的奇花异草更是爱不释手。但我对一九八八年第七期上第25例“编辑/编辑家”一节有一点不同意见。
文中写道:“编辑是一种人,同时又是一种工作。编辑既是人,则不必加‘家”。
我认为作者在这里只一味地强调其职业,而疏忽了“家”的另一个含义,即“成名成家”中那个“家”的含义。圣陶老人自称为“编辑”,是指他自己的职业,而别人称他“编辑家”,其含义显然不仅仅在于他的职业。在此试举一类似的例子:
翻译是一种人,同时又是一种工作。然而,“翻译”与“翻译家”其含义毕竟有所不同。我们可以说,小王是法语翻译,但当谈到傅雷先生时,通常称他为“翻译家”。
张中群
无法摆脱的纠缠
木弓在《向萨特告别》一文中(见《读书》一九八八年第三期)对“人”的中心地位和“人道主义”作了最后的宣判。他的论断,可能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当我们以科学的虔诚面对这一论说的时候,仍然不无惶惑。
我们无法设想,当我们(=人)离开“人”的中心地位来观察和研究世界的一切的时候,将得出一种什么样的结论。即使是人有可能站在宇宙之外来俯瞰宇宙,虽然那时人们可以一下子明白自己并不处于中心地位,但他们得到的印象仍然只能是“人”的印象。另外,到目前为止的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努力,包括一切科学探索,都只能是为了人,成为了人的发展所作的尺竞寸进的挣扎而已。甚至那些要以人为手段的人,他们也仍然是为着另一部分人,在其内心仍然隐秘地以某一部分人为目的的。
主体性的纠缠即人的纠缠,将是人类永远无法避开的怪影。为了追求科学的纯洁性而反对人道主义,不论其理由如何堂皇,但由于忽视了人,忽视了世界实际上是人的世界这一根本事实,可能会使自己陷入一种空想。
张家清
能量耗尽了
我觉得现在有很多敏锐的思想,却往往沿用旧的思维模式框架表述出来。一些概念、判断、推理,几十年如一日,其实它们都是耗尽了能量的观念,是应该更新的,至少对它们所指示的事物及其关系有必要从新的角度作出全新的思考和解答。在一些大学里,老师也出一些讨论题,什么“抗战中领导权问题”,“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问题”,总在这些旧有的思维框架中兜圈子,一课堂下来,没有给我们以新的启发,不能给我们增长多少智慧。连起码的讨论中的技巧都没有。中国教育培养出这样毫无新思想的大学生,真令人不可思议。我诚恳希望,《读书》能首先丢掉这些陈旧的思维模式。
葛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