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话女王

1987-11-01 03:26依世满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7年9期
关键词:王权公爵伊丽莎白

依世满

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在位)是英国历史上的著名君主,也是世界历史上杰出的女统治者之一。她统治英国长达四十五年之久,执行一套既实用又灵活的对内对外政策,促进了英国工商经济的发展,加强了英国的军事力量,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奠定了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殖民强国的基础。所以,一向为资产阶级所称颂。这样一位举世瞩目的女王终生没有结婚,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原因究竟何在?古往今来有猜测,但至今仍是一个哑谜。西方学者主要是从如下几方面来分析。

第一:王冠高于一切,为了避免君权旁落,她终生不嫁。伊丽莎白的王位来之不易。她作为亨利八世与宠妃安妮的女儿曾被视为私生子,在其异母姐姐“血腥玛利”统治期间(1553—1558),在王室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她几次差点被作为牺牲品送上断头台,她曾一度被关进著名的监狱“伦敦塔”。玛利死后她被拥立为王。她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深深体会到王冠得来不易,从她父王的为所欲为及几个王后、妃子的坎坷命运中深知王权的无比重要。所以,她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王权高于一切,任何可能影响王权巩固的事她都要尽力避免。无疑,结婚是可能导致别人与她共享王权的一个因素。因此,在王冠与丈夫的天平上,她放弃了结婚的念头。

第二:欧洲其他王室不具备联姻的条件,所以女王拒绝了众多的国外求婚者,只是为了外交的缘故曾给求婚者暗送秋波。伊丽莎白即位时已经二十五岁,女王的婚姻不仅引起英国大臣们的急切关注,而且极大地吸引着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帝子王孙,来自国外的求婚书信接连不断。首先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随后又有菲利普的侄子查尔斯大公、萨克森公爵、瑞典的查尔士王子、苏格兰的阿伦伯爵等相继求婚,但一一被回绝。西班牙虽为欧洲大国,但却是一个天主教国家,菲利普提出让女王改信天主教的条件,所以只能一笑置之。而瑞典、苏格兰、萨克森皆三等邦国,似乎不具备与女王攀亲的资格,当然就不能被接受。当女王年近五十的时候,法国国王的弟弟年轻的安珠公爵又来求婚。女王起初表示愿意考虑,但一拖再拖,最终仍是逢场作戏。她之所以没有立即回绝,是为了造成英法联姻的错觉进而使法国和西班牙这两个英国的宿敌不致于马上结成同盟。事实上根本不存在英法联姻的条件。一方面女王已远远超过了结婚的年龄,另一方面两国之间存在根深蒂固的矛盾,难以走到一起,更何况求婚者也太年轻了。

第三:在国内择婿会降低女王的威望,不利于各家族之间的平衡团结,故甘愿独守空房。历史上的女王多半是与外国君主、亲王或王子结亲,一般不与本国的臣民完婚。因为女王在国内是至高无尚的,怎能和臣仆同床共枕?如果那样做了,无疑有损国王的尊严。伊丽莎白的顾虑正在于此。所以,当朝臣侧面劝她与宠臣罗伯特·达德利成婚时,女王便说,我怎能和我一手提拔起来的臣仆结婚呢!如果与国内某家族成亲,不仅枉驾屈尊,而且易造成这个家族的优越与专横,可能引起其他家族的嫉恨,甚至可能酿成冲突。

上述因素也许伊丽莎白有所考虑,但更多的是后人根据女王不婚这一既成事实作出的分析。乍看起来似乎有理,仔细推敲又觉说服力不强。诸方面皆从政治上分析,却把女王看成一尊政治偶像,似乎当女王与结良缘是互不相容的,一旦结婚就当不好国王了。女王的婚事固然要注意到自己的尊严,但同时,作为一国之主她完全可以满足自己各方面的欲望,没有必要长期压抑自己的激情。如果说刚继位那几年面临一系列内政和外交上的困难,顾不上考虑自己的终生大事。但经过几年的努力,局势稳定之后也就应当了此心愿了。何况大臣们一再催促,而且自己也确实需要有个儿子继承王位。与外联婚,处理不当确会带来麻烦,但恰当选择巧妙斡旋也可能加强英国在欧洲的地位。那种把女王的“婚姻外交”说成伊丽莎白不婚之因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在国内求偶存在导致家族之间不和的潜因,但她不结婚也照样存在因争宠而发生的矛盾斗争。值得一提的还有英国人民希望她在国内找一个丈夫。结婚可能导致丈夫分权的情况,但如果夫妻能协力治国那又有何不好呢!而且,才能卓著的女王完全可以找一个听命于她的丈夫。这样看来,光从政治的角度来解释女王不嫁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有关资料表明,伊丽莎白在即位前直到暮年对结婚一直存在一种恐惧心理。玛利女王统治时,当伊丽莎白从狱中获释后,玛利让她和萨沃伊公爵菲利伯特·伊曼纽尔结婚,而她却直截了当地告诉女王她不能结婚,玛利也相信了结婚将使她“恶心、难于忍受”。后来,伊丽莎白多年的情人罗伯特·达德利也说她永远不会结婚,她对结婚感到恐惧。伊丽莎白回绝安珠公爵求婚的理由之一就是说她害怕结婚,一旦结婚就活不长了。我们要问:她为什么有些恐惧心理?一种解释说,伊丽莎白年幼时经历其母被其父处死的可怕事件,导致她对结婚的恐惧,因为她们都是由于嫁了国王才遭此大难的。事实上这两件事发生时,一次她才两岁多,另一次也不过七岁,似乎不致造成这么深的刺激。何况后来她是女王而非王后,二者的命运不能类比。至于伊丽莎白曾声称如果她不是国王就和罗伯特结婚,应当看成是不嫁的掩人耳目之词,因为她的惧婚心理并非出于王位。可见政治原因并非关键。因此,我们就只能设想伊丽莎白有生理缺陷,这种缺陷致使她不能结婚。

(摘自《历史大观园》)

猜你喜欢
王权公爵伊丽莎白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大度也是一种美德
浅议英联邦诸王国的主权沿革
Reflections on Elizabeth Bishop’s The Fish
真实或想象
离奇的绑架案
从中世纪欧洲文明到近现代西方权力制衡体系
别开生面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