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打开富裕之门?(一)

1987-08-24 05:50杨鸣哲
中国青年 1987年5期
关键词:团县委老天爷安于现状

杨鸣哲

我们淅川县是一个“山高地薄石头窝,水源奇缺灾情多,小孩上学也要翻几架坡”的穷地方。全县11万青年中,70%以上生活在喇叭不响,电灯不亮,报纸难见,交通不便的深山区。人均收入只有120元左右。

对于这样的贫困地区我们共青团组织能干些什么呢?开始我们也学着别人的样子,找来一些信息和技术给青年,可他们却无动于衷不买帐,摇摇头、摆摆手,一笑置之,真比榆木疙瘩还难破。后来我们搞了一次全县青年思想调查,才发现症结在思想上,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安于现状。觉得如今能吃上顿白馍,穿上件的确良,比起爷爷和爸爸那一辈人强多了,该知足了。二是畏难、自卑。认为山区条件差,穷是天生的,人再能耐也敌不过老天爷。三是死干一业,四门不出,商品经济意识淡薄。认为“庄稼人挣钱凭力气,不当奸商做生意”,“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了换油盐”。四是懒、等、靠、要思想严重,不少青年农忙下田干活,农闲下棋打扑克;雨天钻被窝,冬天蹲在墙角晒太阳。懒得出力,懒得思考,只等着老天爷开恩,政府救济。这些情况我们看在眼里,记在本上,急在心里。可光急也不行。团县委经过多次研究后感到,我们这个地方除了山穷、水穷和人穷,还多了一个志穷,要扶贫首先得扶志,没有志就没有富的内动力。几年来,我们不断地向青年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宣传具有时代精神的青年致富典型,广泛开展了“比谁先致富,看谁富路多,人人闯富门”的活动。许多青年思想开窍了,观念变化了,求富致富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全县已有近8万青年制定了达标致富小规划,其中近6万人搞起了各类农副产品加工生产,400多名青年成了畜牧饲养大户,900多人成为小有名气的乡镇企业行家能手。我们的山区正在逐步走向富裕。

实践使我们感到,扶贫先扶志是共青团帮助青年脱贫致富的第一把金钥匙。

猜你喜欢
团县委老天爷安于现状
安于现状是孬种
爱变魔术的老天爷
被夸
给领导干部“本领恐慌症”找找病因
老天爷哭了
通海团县委开展“青年之声”团支部授牌活动
让人啼笑皆非的祈祷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短文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