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____编号:____
释迦牟尼出家前的真名为“悉达多”(梵文Sddhartha),系“吉财”的意思。
释迦牟尼在世时,是反对婆罗门教的偶像崇拜的。在佛教产生后的六百年间,佛教信徒一直遵循释迦牟尼生前的教训,不立偶像崇拜。在阿育王时代(公元前272—前232年)建造的佛陀伽耶之摩诃菩提寺中,虽然可以见到不少雕塑图案和佛座,但是,佛座上并无佛像可见。
佛像艺术的出现,是公元一、二世纪的事情。那是一种受到古希腊文化影响的、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相混合的“犍陀罗”文化的产物。
从此,佛像渐渐由大月氏经过疏勒、高昌、于阗、龟兹等地传到河西四郡(敦煌、张掖、武威、酒泉)和中国内地。公元二至三世纪之间,在新疆拜城修建的克孜尔千佛洞,是我国境内第一座石窟寺。当时,佛的形象系雅利安人的特征:高鼻、细眼、薄唇。这种俨然是洋人的容貌特征,同古代新疆土著居民典型的蒙古利亚脸型显然是不同的。当佛教东进阳关以后,随着佛教逐渐中国化,佛的面庞也逐渐汉化了,鼻梁的造型逐渐低了下来,耳轮越来越大,佛的形象被改造成为汉族人心目中的“福相”,丰颊广颐、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到了唐代,洛阳龙门营造了很多佛像,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像便是代表作。佛像头部圆满而秀丽,既有男性的庄严,又略带女性的慈和。主持营造工程的和尚以佛像美化武则天。据考证,武则天“方额广颐”,卢舍那大佛的头部形状和女性气质,显然有她的影子。
这都说明了,释迦牟尼的佛像,只是佛教信徒们和民间雕塑家、画家们心目中的佛的形象,他们是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描绘和塑造的。同时,由于制作的年代、地区不同,制作者的需求、素养各异,同样的佛却有许多不同的形象,这就是佛有所谓千万“化身”的来历。
(林铭纲摘编自《宗教古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