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1986-08-20 04:03聂莉莉
中国青年 1986年2期
关键词:社会化冲突民族

聂莉莉

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或民族的文化对人的凝塑。

社会文化大致可分为理论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几部分。

人们最早接受的是行为文化。所谓行为文化,是指社会中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礼仪等,它溶于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寻常百姓的言谈举止、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一言一行,无不渗透着民族文化的色彩。如中国的母亲们大多教孩子们爱惜玩具,不得随意毁坏东西;而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说,他们的母亲们更欣赏孩子为找到“为什么”而任性地把东西拆损时表现出来的求知欲。中国的家庭是举家合食的,当咿呀学语的幼儿学着大人的样子笨拙地从盘子里夹菜时,一种家庭合体主义,成员间相至依赖的价值观念逐步在儿童头脑中形成。西方致的许多国家习惯分食,一个为个人设置的小盘子,更多地灌输了自我与他人的界限。在中国,那伴随着节日喜庆而来的动人传说,如爱国被诬、愤懑而死的屈原,向往人间美好生活的牛郎织女,还有那元宵花灯上的忠臣义士以及奸佞小人的故事,无一不牵动着幼小心灵里的新奇、崇拜、憎恶的情感。在儿童的智力尚未开化时,感情的取向就已经被裹挟到了民族心理的潮水中。

理论文化不象行为文化那样以自然形态散落在民间,而是经过思想家、艺术家们加工,以理论及艺术的形式存在。理论文化是文化的更高级形态,它来源于行为文化,又有力地影响着行为文化。是否具备较为先进、完善的理论文化,也是衡量一个民族是否发达的标志。概括地说,理论文化包括知(知识、科学)、情(文学、艺术)、义(伦理道德)。如果说行为文化更多地影响孩子的行为模式和感情取向,则理论文化更能影响后来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论文化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全人类文化的共同积淀,是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的结果。而社会化不仅要使后来人接受已有的文化之源,目的还在于“化”出来的人能够博采各民族文化之长,开拓新文化之流。

社会化是一项社会活动,总要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中进行。制度是社会公认的有系统的行为规则,即文化惯例。一定制度中有秩序的社会生活和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千百次地重复某种规范,从而也就强化了人们的观念。因此,制度文化对人带有强制性。

从人一降生起,文化就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制约着人,并且,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悄悄地在人心上刻下印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养育了我们民族一代又一代人,但是,文化中固有的矛盾和弊端也传给了我们。中国文化是个庞杂的大系,虽然有着一脉相承的主体结构,但其间也充满了矛盾。太平盛世的积极有为和大厦将倾时的消极无为,“畏天命”和“制天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和“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处世之道,奇妙地混杂一体。这些精神内核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内化为我们人格和精神世界的矛盾,使我们常常用矛盾着的、二元化的价值判断或者用实用主义的思维方法理解现实。另外,依循传统塑造的人在现代化社会中,还会产生一些新的思想冲突。如传统文化中贵贱等级观念与网络型社会结构中平等原则的冲突,家长宗法观念与民主观念的冲突,共性至上的群体原则与个性全面发展的冲突,独尊正统、排斥异端的思维方法与多种理论并存、多层次的文化价值结构观念的冲突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化的方式是以熏陶、灌输的方式进行的,所以后代人是自然而然地接受既存文化,并按照它去行动、去思考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文化惯性。人们一般是不会过多地对习惯进行反思的,尤其是缺少比较时更是不会意识到我们已经习惯了什么。文化研究中将这种现象称为“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造成了我们对所接受的文化遗传不敏感,本来是我们民族优秀的东西,或者是对现代社会仍然有用的东西,却不能有意识地发扬,有时甚至轻易抹掉;本来是民族的劣根性,却麻木不仁,甚至尊为正统。

但是对我们来说,社会化还有主动与被动之分。不盲目地听凭环境的导向,有意识地对文化中不同价值观念、理论及行为方式进行比较,有选择地吸收,这就是主动的社会化。主动社会化可以加深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集体无意识”。

打破文化惯性的另一有效方法是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借用新的参照系重新审视和评价我们的民族文化。这是更高层次上的主动社会化,它不仅能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而且能在剧烈变化了的世界环境中,更新我们古老的文化,使她更富有生命力。

猜你喜欢
社会化冲突民族
我们的民族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