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时阔
明代永乐年间,户部尚书夏原吉赴浙西治水,初时,民多不便,认为劳师太重,偶有怨言。夏原吉询问当地父老,父老对曰:“相公开河,功多怨多。千载之后,功在怨磨。”夏尚书决心既定,遂亲赴工地规划,使苏杭地区水利有很大改善。夏原吉治水之功标垂青史,而民众之怨则久不复存了。有人就此事感慨地说:“凡举非常之事,鲜不致怨,惟有识大力者,乃能坚忍持之。”
由此可见,即使是做一件有益于国家,造福于人民的善事,开始时亦未必会受到万众拥戴,无一埋怨。
当今城乡改革方兴未艾。改革的紧迫性和优越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但是抵触、埋怨之声仍时有所闻;一些善良的人,习惯于走老路的人,亦会感到不适应而发出“人心不古”的慨叹。而且改革不象开河治水那样容易让人马上看到成效,甚至还可能有失误,因而其“怨”也许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然而只要我们认准方向,“坚忍持之”,大胆实践,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取得改革的成功。那些对改革不理解、有抵触的人终究会消去怨气,唯念其功;进而还会积极支持改革,参加到改革的行列里来。
相信这场振兴我国经济、造福子孙后代的改革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其功德将永世长存!
(摘自《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