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的孩子做好典范

1985-11-01 04:38王维启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5年4期
关键词:坏毛病安德烈成年人

王维启

你是否察觉,绝大多数孩子在幼年时都想模仿父母。男孩自觉不自觉地模仿父亲,而女孩则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母亲。做父母的应该为此高兴。但不要忘记,正是由于孩子们的这种模仿,使我们肩负着多么重大的责任啊!

你可以向一百个刚刚学会吸烟的青少年做一下调查,问他们最初是吸谁的烟。有一半孩子一定会承认,他们是吸父亲的烟。一般说来,在同龄的孩子当中,家长吸烟的孩子要比家长不吸烟的孩子学吸烟早。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如果说所有的孩子一定模仿家长,模仿成人,那么他们为什么总是模仿那些坏毛病——抽烟、喝酒、骂大街呢?要让他们模仿好的方面,怎么效果就不太明显呢?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吧。孩子刚刚懂事,为了理解最基本的常识,什么都想打听,想弄懂,想学会……有些行为和习惯,孩子们向成年人学起来比较容易,而有些学起来就比较困难。

比如,爸爸跟妈妈说话时态度粗鲁,嗓门很高。孩子们听到了,很容易就记住了爸爸的用词和语气,因为这些学起来很容易,既不需要特别的技巧,也用不着怎么努力,更不用克制自己。至于那些说是什么意思,他并不很懂,他只是在学爸爸,学家里的头号权威人士那样讲话罢了。

如果爸爸以自己的行动作出爱整洁的榜样。比方说,把皮鞋擦得漆黑铮亮,鞋刷立即随手收好,一定放回走廊小框橱的右角,鞋油放回左角,擦鞋的绒布先放在塑料袋里,再放到抽屉里。孩子们要想模仿爸爸干这些话,就得费点事了。需要克服自己乱扔乱放的习惯,改正自己懒懒散散的毛病。

孩子的目光就象永不休息的雷达,一直在注视着你。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们注意到,都会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

有没有办法使孩子只模仿好习惯,不学坏毛病呢?

有!唯一的方法,也是最可靠、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给他们选择的机会,你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要注意,使孩子在模仿你的行为、姿态、待人接物的方式等等时,只能受到正面的影响。

当然,并不是说在孩子面前只能进行特殊的,孩子气的谈话。在他们面前,同样可以谈论任何事情:崇高的和卑鄙的、纯洁的和龌龊的,美妙的和丑恶的。只是不要忘记一点:我们成年人的经验要比孩子们的经验丰富得多。对于成年人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孩子们却可能曲解。我们的任务就是不让他们曲解。

请看这样一件事:

安德烈当着孩子的面,对妻子说起他单位里一个人写了一封内容卑鄙的匿名信,在信中辱骂了一位体面的妇女。安德烈连细节都没遗漏,讲得慷慨激昂;他妻子听着丈夫的叙述,心情也激愤得难以平静。

然而他们八岁的儿子沃伏卡听了父母的谈话,理解却完全相反。在他那尚未成熟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逻辑:写信不署名,那叫匿名信。在这样的信里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把这样的信寄给一个人,写信人不会被捉住,大家只是猜测,也许猜得到,也许猜不到。原来,匿名信是一种有趣而又有点冒险的游戏。于是,第二天,沃伏卡用最难听的话,写了一封匿名信,偷偷寄给他最喜欢的小姑娘瓦里娅。

这件事被揭露出来了,沃伏卡受到了惩罚。然而,这到底是谁的过错呢?

假如孩子在听到大人们说事儿的同时,还听到了就孩子的知识水平来说明白易懂的评论:写匿名信是非常可耻的事儿,这是胆小鬼和坏蛋才干的。那么沃卡伏一辈子也不会想写这样的信。所有的孩子都想当英雄,不愿做坏蛋。

那么,是父母的过错吗?他们的过错决不在于当着孩子的面谈那些事儿;而在于他们不善于估计到孩子可能犯错误,没有防患于未然。

孩子们在模仿我们,想尽快长大成人。让我们努力成为值得孩子们模仿的人吧!

(摘自《福建青年》1984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坏毛病安德烈成年人
坏毛病与好习惯仅有“半步之遥”
命途多舛的数学家:安德烈·韦依
没有一个成年人,能笑着看完体检报告
成年人爆笑日常
爱说话的我
成年人的辛苦
吃火锅最怕遇到的八种坏毛病
谁是真正的赢家
绝世奇术
爬树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