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爱国主义口号

1984-11-01 04:07孙晓春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8期
关键词:霍去病和亲武帝

孙晓春

侯广峰的《“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不是爱国主义口号》一文,以霍去病参与了对匈奴“歧视和倾轧”的战争为由,认为霍去病不是爱国主义者。我不同意这个看法,我认为霍去病是个爱国主义者。

霍去病究竟是不是爱国主义者,关键在于如何看待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侯同志说,武帝以前,既往的民族矛盾“已经解决”,“中原政权统一中国已成定局”,而汉武帝为了“报平城之怨”,“一错再错地发动了旷日持久的民族大残杀”。我认为,仅仅以汉武帝进行了讨伐匈奴的战争,将一切罪过归咎于汉武帝,是不公正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时隔六七十年之后,汉武帝竟然想到“报平城之怨”,我们不能不从汉初六十余年的屈辱和亲中寻找原因。

汉初,匈奴强盛,掩有东胡、月氏、楼烦、丁零故地以及河套地区,“控弦之士三十万”,时而侵及汉的燕、代地区,而中原由于战乱所致,无力抵抗匈奴人的入侵,汉高祖本人,也曾被困于平城七日。自此,匈奴“数倍约,侵盗代、云中”。不得已,“高帝乃使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阔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冒顿乃少止”。汉匈和亲,对于西汉政府来说是屈辱的和亲,自高帝至于文景,世世嫁女于单于,岁岁输粟于匈奴,而所输物品稍有不备,“则候秋熟以骑驰稼蹂穑耳”。即便如此,文帝时,匈奴数绝和亲,多次侵扰北方的上郡、云中、北地等郡;景帝时,虽然“无大寇”,然亦时常“小入盗边”;武帝即位后,这种局面没有什么改变,双方虽“明和亲结束”,“往来长城下”,但汉方却付出了“厚遇,通关市,饶给之”的昂贵代价。这期间,匈奴奴隶主贵族除对汉的北方边境时常侵扰外,与中原地区的反叛势力也暗中勾结,如:吴楚七国之乱时,匈奴就曾“与赵合谋入边”,这对西汉政权构成了十分严重的威胁。

如上,武帝以前,既不存在中原政权统一全国的定局,以往的民族矛盾也根本没有解决。相反,汉与匈奴双方一直处于匈奴强汉弱的状况,而汉朝政府在无力反击的情况下,实行了与匈奴的和亲政策。一旦中原地区社会经济恢复,这种屈辱的和亲必定不能维持下去。因此,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当然,对于民族之间的交往来说,正常、平等的经济文化往来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但这不是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能实现的。文景时期,匈奴数次截留汉使,就是最好的证明。

侯同志否定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的另一根据,是这场战争的“社会效果”,即双方都遭受了沉重的经济损失,匈奴“濒于灭绝的境地”。然而,任何一场战争,它的社会效果都可能是多方面的,社会经济所遭受损失的程度,并不能说明战争的正义与否,况且,自武帝伐匈奴以后,匈奴虽然亡于漠北,但远远没有达到侯同志所说的“濒于灭绝”的程度。

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汉初数十年的屈辱和亲,使北方地区解除了边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场战争是保家卫国的战争。

在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中,霍去病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侯同志在说霍去病伐匈奴“无功而还”的同时,极力称道:“武帝使张骞通西域,才是历史性的一大功绩”。但侯同志恰恰忘记了,张骞出使西域,其目的是为了“断匈奴右臂”,它也是对匈奴战争的一部分,而张骞出使西域赖以成功的前提,恰恰是霍去病对河西走廊的开辟。

那么,霍去病是不是爱国主义者呢?意见是肯定的。“爱国”并不是超时代、超历史的概念,一定历史时期内,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民族,就是爱国。所谓国家,无庸讳言,应该包括汉族建立的国家,也应包括少数民族自己建立的国家,和一定地区的割据政权,如汉朝的匈奴、唐代的大理这样的国家。一些论者不敢正视这一历史事实,仅笼统地以“民族”这一概念冠之,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种偏见。

古代的爱国主义英雄,往往与民族冲突掺杂在一起,这确是事实。但在讨论古代的爱国主义这一问题时,必须把握住什么是主流,也绝不能脱离历史时代去评价历史人物。如果一味强调古代的爱国主义者必须爱当时并存的所有的民族和国家,机械地把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现代的民族关系等同起来,把古代民族之间的冲突一律与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压迫、种族歧视等同起来,就无法分清岳飞与秦桧,文天祥与张弘范,史可法与吴三桂之间孰正孰邪,谁忠谁奸,谁是爱国的英雄,谁是民族的败类。

(童蒙摘自1984年5月2日《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霍去病和亲武帝
霍去病之死
霍去病
邓国精
“礼物”在唐王朝与奚和契丹交往中所起的政治作用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梁武帝不杀侮辱自己的人
梁武帝不杀侮辱自己的人
霍去病
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