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 冯嘉苹 胡英才 李如鸾
今年,我国有几百万“以工代干”的同志参加文化试测。“以工代干”的人员中,大部分是青年,团干部也不少。应他们的要求,我们特请北京市“以工代干”人员文化测试的出题单位——北京市工农教育研究室的同志,结合他们编写的复习资料,针对这次测试的重点,作一次系统的指导(只含政、语、史、地四部分)。相信有关的青年同志能从中受到启示,有助于更好地复习。
政治
刘东
这次政治理论知识考核复习的内容,分为社会发展史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哲学常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法律常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知识六部分。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基础知识、一般政治常识以及时事政治的新鲜内容。
以上各部分的内容各有侧重点。①社会发展史部分,要抓住五种社会基本形态的特征,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说明。②政治经济学部分,其内容主要围绕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帝国主义论及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等展开,必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③哲学部分,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与意识关系原理和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原理为复习主干,并掌握一些常用的哲学名词。④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则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政党、国家、专政的基本概念。⑤法律部分,要重点掌握《宪法》知识,大家要明确《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懂得违法、犯罪的涵义及其对社会的危害性,正确认识守法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关系。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部分,是整个政治部分中最现实和灵活性最大的内容,它的主要内容是近年来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几件大事和几个重要文件。要联系社会实际,联系现实问题,把着重点放在准确理解我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上。
政治理论确有不少基本概念和原理需要记牢、记准确,但功夫应花在理解上。这里强调的理解就是不仅要掌握观点、原理的科学结论,同时要懂得它们的由来和指导作用,以及和别的结论的联系。比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不仅要掌握它们两者谁决定谁这种关系,而且要联系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去理解它们的内容和指导意义。这样,就可看清知识间的必然联系,把一大部分概念灵活地串起来了。又如:政治经济学常识中,对于剩余价值这一概念的理解就很关键,掌握好它,对于整个资本主义部分的许多经济学概念就有了更深的认识。
善于比较是另外一种重要的复习方法,它通过确定概念或事物间的同异关系来加深、辨别各部分知识的内容。比如:各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特点的比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特征的比较;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比较;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内容的比较;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的比较等等,都有助于我们掌握这些概念的实质和联系。
应试同志须知:①认真审题。政治试题中常出现的解释、填空、改错、判断、分析、论述和应用等形式的题,答题前要先看清题的类型和题意,切勿答非所问。②力求准确。回答基本概念和原理要尽量准确完整;举例、联系实际要恰当。③详略得当。考试时间有限,题目也有主次、深浅之分,答题时一是要重点突出,二是要当详则详,当简则简。
地理
冯嘉苹
复习地理包括基础知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复习资料以中国地理为重点,约占3/5的比例;其次是基础知识,约占1/5强;世界地理部分不到1/5。
一、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地球和地球仪、时区和日界线、地球上的五带、地图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等高线和等深线等。这部分内容名词概念较多,是学习地理的入门。复习时要求以掌握基本概念为主,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题,如时区、日界线的计算,以及需要比较熟练技能的地图判读,暂不作要求。五带的划分依据及四季的形成原因是这部分的难点,也是重点,需要很好地理解并切实掌握。作为名词解释,答题时概念一定要确切,不能含混不清。例如,解释什么是南、北回归线时,应答:“地球表面上接受阳光直射的最北界和最南界叫回归线。北纬23.5°的纬线叫北回归线,南纬23.5°的纬线叫南回归线。”其中特别注意的是阳光直射的“直”字,如果答:阳光“照”射的最北界和最南界,那么一字之差,就全错了。另外,要精确地指出南、北回归线的具体纬度位置。
二、中国地理内容包括全国总论、分区地理及自然资源的利用。
1. 复习时要有空间概念。如学习疆域、行政区划时,不仅要掌握与我国相邻的国家名称、我国主要岛屿、半岛的名字,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等,还要掌握它们空间的相对位置,并能在图上填绘。同样,其它各章,如主要的山脉、河流、平原的分布,也都要求达到在图上填绘的要求。
2. 复习时要有辩证的观点。地球表面上的任何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之间都是互相影响和互为条件的。例如地形与气候的关系;气候、地形与水文的关系;气候、水文、地形与土壤的关系;整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等等。它们之间不仅相互渗透,互为条件,而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某一个问题来说,其影响是有主有次,主次分明的。当我们回答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时,一定要掌握主、次关系及互相影响的转换关系。例如,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一是位置的影响,二是地形的影响,三是季风的影响。其中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由于季风的影响,我国多数地区的气候季节变化明显,具有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高温多雨期一致等特点。但是,我国的季风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和位置的因素有关了。特别是海陆位置的影响,引起水陆温度的差异、气压的差异,从而产生了随季节而变的季风。除以上两个因素以外,还有地形的因素,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主要是由于地形的复杂多样所形成。尤其是我国地势东、西差别很大。西部地区地势高峻,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再加之西部地区远离海洋,季风影响难以深入,气候干燥。所以,地形的东西差异,是我国气候东西差异悬殊的重要原因。
3. 复习时总、分论结合起来。地理教材中,为了便于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把有些相关的内容,分别放在总论和分论中加以叙述。如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等,总、分论中都有所描述。总论主要讲位置分布、地势高低、面积大小等总的轮廓;而分论则比较详细地记叙了它们主要的地理特征,以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但是,复习时却可把这些内容归并,有助于完整地、系统地掌握知识。
4. 复习时要自然、经济相联系。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物质基础和活动舞台,而人类的活动,也不断地利用和改变着自然环境。复习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华北平原旱涝碱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根治黄河、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都是属于把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相联系的题目。
5. 要善于运用对比的复习方法。把同类事物进行类比和综合比较,能提高对地理事物的分析能力,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有助于加强记忆。如对我国三大平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土壤等要素的异同,并进而评价对比它们对发展农业生产的利弊条件。
三、世界地理世界地理部分内容很多,我们只选择一些最基本的内容,如世界上大洲、大洋的分布,地球表面的气压带和风带等。对于分洲地理部分,只能按大洲或在每个大洲中提出一两个国家。
世界地理部分的学习,要注意的是世界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它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如非洲部分,不仅要掌握那里的自然地理特征,还要了解它政治、经济面貌的变化。
历史
胡英才
历史学科的复习内容以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为重点,但也要求学习一些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的基本知识,并能逐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一、中国历史
1. 中国古代史内容要点:我国古代经历了几个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它们起迄年代。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和生活状况,特别是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重大意义。商朝文化——甲骨文和铸造青铜器技术。对孔子思想的评价。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张骞通西域的历史作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经过和结果。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康熙为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历史功绩。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应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它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2. 中国近代史内容要点: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历史意义。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的过程和《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中国无产阶级产生的过程。中法战争中的镇南关大捷和《中法新约》的内容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战役和《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戊戌变法的性质和结果。义和团反帝斗争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功绩,《辛丑条约》的内容以及对中国的影响。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形成过程,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詹天佑的杰出贡献。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以及历史作用。要求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认识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反动的封建统治阶级实行残民媚外、卖国投降的政策,使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阶级所进行的前赴后继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是坚强不屈和敢于斗争的,而这正是中国近代社会前进的动力,也是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的根本原因。同时,从近代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失败、再斗争的经验教训中,要看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有两重性,他们都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所以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就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
3. 中国现代史内容要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历史意义。党的“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历史意义。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中的三次工人大罢工的时间、结果。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蒋介石篡夺革命领导权的反革命活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经验教训。“八·一”南昌起义及湘赣边秋收起义的背景、经过和历史意义。“九·一八”事变的原因、结果。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七·七”卢沟桥事变对中国的影响。《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内容。《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内容。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内容。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要求通过学习中国现代史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作为觉悟了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中国革命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面目就焕然一新。民主革命时期的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作用和坚持正确的统一战线的政策的重要性。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继承并发扬前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二、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内容要点:圈地运动的实质。文艺复兴的中心内容及作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法国雅各宾派专政的主要措施。英国工业革命的内容。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的历史意义。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的时间,提出的口号和奋斗目标。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巴黎公社成立的历史意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和历史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要过程。复习世界史应重点复习世界近代史。学习世界近代史要求认识到:从1640年开始,欧美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统一)战争,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与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联合专政,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促成了近代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同时也促成近代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形成。从十九世纪初期,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的激烈斗争中,迫切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革命理论,这时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正确的。(图:王云林)
语文
李如鸾
语文学科的复习内容主要有七个部分。
一、标点符号的使用。要求掌握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汉号、引号、括号、省略号、破折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着重号等十五种标点符号的写法和使用方法,能给一个没有标点符号的文字片段准确地加上标点符号。
二、修改病句。资料的这一部分列举了五十个常见的各种类型的病句,并附有正确答案。如果出这类试题,主要是考查同志们对现代汉语的敏感程度,要求按语言习惯加以修改,而不要求依据语法知识来鉴别。当然,能够用语法知识来鉴别就更好。
三、常见的修辞方式。根据中学阶段的一般要求,我们选了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比、对偶、排比、双关、反复、反语、设问和反问等属于积极修辞范围的十二种修辞方式。不要求死背定义,而是要求能识别它们,掌握它们的特点,并能初步说明它们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修辞效果,而且能运用这些修辞方式,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四、常用成语。资料的这一部分列举了一百个成语,分别注明了含义。不要求了解成语的出处,只要求掌握其含义(不要死记硬背),能够准确运用。但这不等于说掌握这些就够了。我们所以列入这部分知识,目的在于引起考生平时注意词汇的积累,不断地扩大词汇量。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角度来看,只有掌握比较丰富的词汇,表达思想感情时,才能有较多的余地。
五、写作知识。资料的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记叙文、说明文、说理文和常见的应用文(计划、总结)的基础知识。要求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通过写作的实践,学会写上述几种体裁的文章。我们希望应考的同志在考试之前,有重点地把这几种体裁的文章试着写一写。要求观点正确鲜明,内容充实具体,结构完整严谨,语言通顺朴实,字体清楚工整。记叙文无论是写人叙事,都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材料,并能揭示材料所蕴含的意义,对材料作出繁简适度的处理。特别是写人,不仅要有事迹,还要通过事迹反映出人物的思想风貌、精神境界。说明文则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注意说明方法的运用和说明层次的安排。说理文要求论点正确,较有深度、论据(包括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真实可靠,论证周密,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应用文(计划、总结)要符合格式的要求。
六、文言文选译。资料的这一部分选了《扁鹊见蔡桓公》、《毛遂自荐》、《核舟记》、《与妻书》、《画皮》(节选)、《活板》、《甘薯疏序》、《马说》、《捕蛇者说》和《岳阳楼记》等十篇文章,各篇均附有译文。要求掌握上述文章的实词和虚词,根据语境可以讲出这些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能准确地将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做到文从字顺。
七、作家与作品。资料的这部分出了二十道题,其中包括两个表格。因为是文学基础知识,所以要求能够记住。我们把这些知识也列入语文考核的范围,目的是要考查“以工代干”同志们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