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华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核心,对于确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问题上,经济学界有不同的见解。在我们看来,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核心,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这种认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是被否定、被批判的,代替它的是被歪曲和夸大了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近几年来,逐步肃清“左”的观点,物质利益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实践表明,从理论与实践上否认和破坏物质利益关系,只能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的恶果,这一点已经有目共睹。然而,物质利益问题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居于什么地位,能否说,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核心,人们的认识还不尽一致。我们认为,政治经济学应当从实际经济生活出发,实事求是、理直气壮地论证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核心地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讲的物质利益关系,并不是物质利益关系一般,而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特有的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因为,在任何社会形态中,经济关系都是一定的物质利益关系,然而它们的基础和主体却是不同的。例如,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形成的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核心,马克思正是抓住了这个核心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我们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也要抓住它的核心,才能找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由北方十三所高等院校编写组编写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物质利益关系的分析,贯穿到社会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中。
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书中论述了社会主义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划分及其特殊性质,决定着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的构成及其性质。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都是为了劳动者的利益而进行的,不存在剥削关系和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但是体现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上也会发生矛盾。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要求根据当前的生产力水平,按照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合理地确定必要劳动的数量界限,这对于确定劳动报酬水平,保证劳动者的个人物质利益,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必要劳动的数量界限这个范畴,在过去的教材中是很少提出的。
社会主义的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所体现的物质利益关系,在大分配领域中,则表现为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积累基金主要用于社会扩大再生产,代表劳动者的长远利益,消费基金主要用于社会集体消费和劳动者的个人生活需要,体现劳动者的目前利益。二者必须兼顾,不能顾此失彼。在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积累不能过多,在人均消费基金较低的情况下,首先应当注意劳动者个人消费的需要,要充分认识个人消费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又必须以发展生产为前提,因而又要保证国家、集体必不可少的积累,否则将会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在交换领域中表现为各个企业之间保持的商品关系。社会主义经济足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计划经济,无论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还是在全民所有制内部各个企业之间,客观上都要求以商品生产者的资格互相对待,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付出劳动多、经营管理好的企业,应当得到较多的物质利益;反之,只能得到较少的物质利益。根据这个要求处理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就能够调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使劳动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各个企业生产的发展,自然也就为整个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利益。
上述这些分析,对于揭示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而阐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在理论上是一探索。
有的同志提出,应当把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本书吸收了这种意见的合理因素,并把它揉合到我们主张的观点之中。就是说,本书把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分析作为主线贯穿全书,是同以揭示社会主义生产实质为中心的生产目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直接生产过程中物质关系的分析,譬如社会主义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划分及其特殊性质,社会主义必要劳动的数量界限等,是围绕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展开分析的。对分配领域中和交换领域中物质利益关系的阐述,则是围绕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问题展开说明的,譬如,阐述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归根结底是为了说明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分析企业之间的商品关系和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也都强调了不能背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总之,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集中体现,二者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种认识在全书线索中也得到了体现。
按照上述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核心和全书线索的认识,具体安排本书的体系结构,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一本理论著作的体系结构如何,首先取决于对所研究的内容已达到的深度,包括是否掌握了它的内在联系,同时也还需要找到一个阐述这一内容的科学叙述方法。要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都还不够成熟,所以,长期以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上是采取专题式的排列方法,搞教学的同志也往往习惯于专题式的讲授。然而,为了进行科学探索,本书试图突破传统的专题式排列,力求在本书中建立起一个体系的雏型。这个问题很大,这里只能顺便说说。
在本书中,除前言和结束语外,按导论、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社会主义流通过程、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不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的顺序,设五篇十三章。
作为第一篇的导论,是论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阶段,目的在于首,先鸟瞰社会主义社会的大致轮廓。在过去的教材中,往往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过程,即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作为单独一章详加论述。我们认为,不必过多地描述这个具体过程,只要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进行理论概括,并作为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前提就可以了。重点应当是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阶段,因而本书导论的章题就是按这个内容确立的。
第二篇生产过程、第三篇流通过程、第四篇再生产过程,这是本书的中心部分。过去的许多教材,把分配问题集中在一起论述,而我们却没有专门设置分配篇。我们认为,分配并没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之外构成一个独立的过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首先是在物质资料生产领域中进行的,它是体现直接生产过程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国民收入的分配是再生产的前提和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因而我们把分配问题分别安排在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加以说明。
第五篇是论述不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即在前几篇经济分析的基础上,上升到社会政治领域,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怎样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阶级斗争存在的条件和内容有什么特点,发展趋势如何,等等。在过去的某些教材中,曾把阶级斗争作为主线,这显然不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实际。然而在阶级斗争依然存在的条件下,分析不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经济问题,完全不涉及阶级斗争也是不全面的,它应当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适当位置,并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予以回答。除了上述五篇的总结之外,第二、三、四篇的内部体系安排,作者也有一番考虑。限于篇幅,这里就不细说了。
本书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核心的认识和体系安排,都是探索性的、不成熟的,有不少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从多年的经验来看,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特别是社会主义部分的编写,不能定于一书,而应当百花齐放。我们相信,经过读者鉴别、分析,一定会使这门科学有新的发展。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北方十三所高等院校编写组,谷书堂、宋则行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二月第一版,1.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