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掉的一代”在本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兴起并盛行于美国。它在文学上的实践和成果不多,但对于美国以至于西方世界的文学艺术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垮掉的一代”早先是一股社会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获得了很大发展,但由于施行“麦卡锡主义”和种族灭绝等高压政策,以及失业、劳资对立等固有矛盾的加剧,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人们从大战的杀戮中摆脱出来,又被冷战等不测阴云所笼罩。许多美国青年感到了“社会的崩溃”和“世界的毁灭”的威胁,纷纷以一种混合着消极反抗和自暴自弃情绪的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来对付生活。他们认为,现代世界的一切苦难皆源于“理性”、“精神”,如果人们不按照什么“理性”、“精神”去行事,世界就会变得好起来。他们否定一切,只把人分成“正人君子”和“嬉皮士”两种人,他们要从“狗打架的人世生活”中撤退出来,做所谓“嬉皮士”,即“明眼人”。他们身着异服,狂放不羁,拒绝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对一切传统观念都嗤之以鼻,或者建立“垮掉分子”村,过男女群居的团伙生活,或者浪迹于都市的底层,加入流氓、妓女、毒品贩子和爵士乐歌手的队伍,形成了与文明社会、传统文化鲜明对立的“地下社会”和“地下文化”。
1950年前后,经常混迹于“地下文化”的巴勒斯、克茹亚克、金斯伯格和霍尔姆斯等人,开始写作反映纽约等地的波希米亚青年放浪形骸生活的作品,其中的霍尔姆斯利用《纽约时报》约写创作谈的机会,以《这是垮掉的一代》为题,首次在文学上喊出了“垮掉的一代”的宣言。1955年夏天,美国各地的“垮掉”文人聚集在旧金山第六美术陈列馆,举行反传统文学的诗歌朗诵会,“垮掉的一代”作为文学集团正式开始活动。
“垮掉的一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诗人金斯伯格、小说家克茹亚克。阿伦·金斯伯格,1926年6月生于纽约,1948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为1955年旧金山“垮掉分子公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代表作《嚎叫》采用长句预言诗的形式,以怨气冲天的哀号和惊世骇俗的用语,典型地表达了“垮掉的一代”精神痛苦、自我摧残以及对现存社会的绝望和愤恨。杰克·克茹亚克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做过水手、装卸工、事务员等。他于1950年写作了第一部小说《小城镇和大都会》,但影响不大;1957年出版了第二部小说《在路上》之后,一举成名。这部小说由于以“个人新闻体”的方式,真实而集中地表现了“垮掉的一代”的流浪经历和精神趋向,被称为是“垮掉的一代的圣经”。他的代表作品还有《地下人》等。
“垮掉的一代”的其他重要作家还有:美国的威廉姆·巴勒斯、劳伦斯·弗林盖梯、劳伦斯·李斯顿、克莱伦·霍尔姆斯;荷兰的简·克利玛;英国的亚历山大·特罗克奇等。
“垮掉的一代”文学基于对现存社会、现存文化的反叛,在作品的内容上只追求表现“现在”和“自我”,他们对“现在”的一切,都要“感受”、“回想”、“触摸”、“尝试”和“调查”,追求不避讳琐碎,不掩饰阴私地显示作品人物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意识。在艺术形式上,他们力求突破一切已有的程式,诗不讲究节奏、格调和韵律,亦诗亦文;小说不讲情节、结构,以突兀多变的随意性笔墨显现人物的感官印象、潜在意欲,语言粗俗,直接采用“地下社会”的口语。他们还试验所谓“即兴快速写作法”,有的甚至在服用了幻觉剂后狂涂乱写,有的竟然当众裸体朗诵诗作,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因此,“垮掉的一代”虽然从现实出发,或多或少揭露了病态社会的真实,但由于思想混乱、行为偏激,总的来看,逃避现实的胡闹压过了抗议现实的呼叫。它在六十年代之后就几乎烟消云散了,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白烨根据有关材料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