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铎
一次在公共汽车上,有个青年称一位售票的姑娘叫大嫂,引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也许是叫者无意,听者多心,但与称呼不当却有很大关系。可见对人怎样称呼是很重要的。
称呼人,在社会交往中时刻都会遇到。称呼,表示着人与人间的关系,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德行,也影响着社会的风尚。讲文明、懂礼貌、为人处事真诚的人,对人称呼总是亲切、彬彬有礼,也往往容易恰当。反之,不讲文明、不懂礼貌,开口就是“喂喂!”
“老头子!”“卖票的!”甚至满口粗话秽语,就很难谈到“语言美”和“心灵美”。
“言为心之声”,恰当的称呼也是有文化、有道德的一种表现。
称呼,一般有以职务相称的“职务称”;有以姓名加“同志”的“姓名称”;有不知对方职务与姓名的“一般称”(“同志”)。此外,还有“亲属称”“职业称”“代词称”(“您”“你”),熟悉又亲切的“老赵”“小李”之称,等等。
称呼人时,我们要根据文明礼貌的要求,要充分体现对于对方的尊重,还要准确地分清亲疏远近关系和对方的年龄、辈分等,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正确地选择使用。如在汽车上可选用“一般称”或“职务加同志称”,称“同志”或“售票员同志”都可以;若称“喂,开车的!”
“嘿,卖票的!”就很不礼貌。再如到同学、同事家,应称其父母方“伯父”“伯母”或“叔叔”“阿姨”;若直呼其名、称“同志”都不合适。对人称呼,看来是区区小事,但不注意也会酿成不良影响。只有选用恰当的称呼,也才能使人感到亲切,有利于发展人们之间美好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