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今年第1期出版后,全国各地读者纷纷来信,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支持。我们捧读这些热情洋溢的来信,心里异常激动,一方面因刊物为青年所喜爱而由衷地高兴,另一方面因刊物存在着缺点而深感内疚。我们决不辜负广大读者的期望,一定要把刊物越办越好。
这一期,根据读者的意见,重新设计了封面,力求富有朝气,体现青年刊物的特色。令人高兴的是,中央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我国著名油画家、国画家、书法家吴作人同志,挥毫为本刊书题刊名。吴老已经七十四高龄,工作又繁忙,仍热情地书题刊名,体现了老一辈对新一代的关怀和期望。
这一期,根据读者的建议,开辟了《新诗园地》,推荐了两首优秀新诗,并发表了作品小析;同时,发表了《关于诗的形式》一文,目的在于给青年读者一些诗歌写作的入门知识。
这一期的科普知识,趣味性更浓了些,离生活更近了些。新辟的“科学故事”专栏,寓知识于故事之中;新辟的“动脑筋”专栏,用答问的形式,讲解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不知读者感兴趣否?
这一期的《知识卡片》,根据读者的要求,增加了篇幅,由两页八条增至四页十六条,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部分,并且增加了分类和编号,便于读者分类保存。读者还有什么建议,欢迎来信提出。
这一期,采用了不少读者推荐的文章。
这一期,根据读者的建议,打破了按照页码次序编排目录的惯例,改为按内容编排目录,将内容相近的编排在一起,便于读者查找。
这一期,可以说是编辑部和读者共同劳动的结晶,借此机会,向广大读者表示谢意。正如我们在第1期《编后的话》里所说的,青年的刊物要靠广大青年来办,我们希望更多的读者为本刊出主意,想办法,推荐优秀文章,帮助我们把刊物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