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复兴中华的中坚、老骥伏枥志,中流砥柱人

1981-08-20 05:13
中国青年 1981年11期
关键词:同志

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壮丽史诗上,近60年的历史,尤为可歌可泣。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大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叱咤风云、前仆后继,为人民立下卓越功勋。他们是复兴中华的中坚。

这里介绍的两位老干部,他们青年时为中华崛起英勇奋斗,暮年时为四化大业呕心沥血。愿青年朋友读有所感,学有所得,以新一代的业绩,

续写更绚丽的篇章。

祖国,在困难与希望中,迎来了又一个复苏的春天。眺望簇簇报春的花朵,人们自然想起那些辛勤耕耘的老园丁。

夕阳与春风中,我们来到解放军301医院一间安静的病房。听说是《中国青年》

杂志的同志来访,一位上八十岁的老人热情地欢迎我们。他忆昔话今,谈笑风生,不断用英、法、俄、西和世界语插话助兴。读者可能猜想,这是位学者或教授吧?不,他就是众所周知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老党员、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的何长工同志。

老将新传 挂地质之帅

何老是位为中国革命屡建功勋的名将。他那历尽磨难充满战斗精神的一生,可以说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战斗历程的缩影。五四运动后,他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同志一起赴法勤工俭学,是建党初期旅欧支部的党员之一。1924年春回国,接受毛泽东同志分配,到洞庭湖西区搞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1926年,他担任洞庭湖农民自卫军总指挥,敌人四处抓他。为了便于开展革命斗争,毛泽东同志建议他改名为何长工(因何老1918年曾在长辛店做过工)。1927年,他参加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毛主席指派何长工同志去赣南、闽北寻找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犁铺头找到了朱德、陈毅同志,促成了著名的井冈山会师。从此,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燃起了燎原之势。在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何老始终是一位忠诚的战士。

新中国成立后,这位老战士转到建设战线,担任了重工业部副部长。

话题扯到了1952年夏末的一天。何老接到一位中央负责同志的电话,请何老担任地质部的领导工作。当时,我国地质资源不清楚,将直接影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订工作。这是新中国建设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听罢,何老心里“咯噔”一下。他想,自己一不懂行,二是瘸腿,从事地质工作怕不能胜任。那位负责同志讲,毛主席说,何长工同志有股子干劲,有组织能力,还有点、“外国牛皮”——同外国专家、民主人士搞得来。何况,事情很急,下午四点的会议就要通过这项任命……何老想,半辈子出生入死,打下江山,到了建设时期,同样需要啃碉堡,还是老骥伏枥,知难而上吧!于是,老将开写新传,挂起了地质部的帅印。

何老面前的困难是不寻常的:第一,地质工作是自然科学,打仗的老本老套用不上了,需要从头学起;第二,旧中国在地质勘探上留给我们的是一张白纸,全国只有14台破钻机,几百人的队伍,地质科研工作更谈不上,倒是盛传着“中国缺铁、少煤、无石油”的神话;第三,全国没有地质机构,没有情报网,没有地质院校。一切得从头开始。新中国这个胎儿,象需要血液一样地需要石油,象需要骨骼一样地需要矿藏呵!矿藏、矿藏,地下的金银财宝,你躲在哪里?何老心急如焚!

开展地质工作,当然需要设备,需要科学技术,需要专家,但更需要的则是坚强的组织者。何老作为地质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便是这样一个善于把党的方针、政策付诸实施的出色的组织者。他同当时的部长、党外专家李四光同志密切合作,经常登门拜访,商谈工作,请教业务。同时,何老十分注意虚心向国内外专家学习,认真研读地质方面的书刊。在科学问题上摆老资格是误事的。所以,对于地质科学,他从不武断、粗暴。他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经常到全国各地调查研究,亲自掌握第一手资料。

何老下决心,拼上老命也要为祖国找出油来。他在地质部组织队伍,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战略性石油普查勘探。在何老的支持下,李四光同志根据地质力学理论分析矿物成因,推断出第二沉降带的松辽、华北、江汉三平原和北部湾,特别是第一沉降带的黄海、东海和南海,形成雁行排列的良好储油构造。勘探会战首先在松辽、华北展开。何老率领的地质大军,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把每根神经都系在了找油这个兴奋点上。千里荒野风餐露宿,踏破铁鞋寻觅石油。1958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松辽平原有石油”的振奋人心的消息。十年大庆时,中共黑龙江省委同意省委书记欧阳钦同志将安达县改为大庆的建议,中央批准了这个命名并决定由石油部在大庆地区展开大会战。地质部把这一辉煌的勘探战果转给石油部,这是献给祖国十年大庆的一份多么珍贵的礼物呵!

与此同时,何老不失时机地抓紧地质队伍的组织建设工作。何老心想,这么大的国土,光靠中央有个地质部是远远不够的,各省必须创设地质局,地、县设立相应机构,以组成全国地质情报网。同时,地质工作要向纵深发展,必须及早抓紧科技队伍与接班人的培养工作,建立地质院校。为此,何老四处奔走呼吁,向中央负责同志请示,并与教育部等有关部门领导商谈。很快得到了周总理的赞同。几年时间,各省市纷纷建立了地质局,全国布下了地质科研和探矿网,创办了3所地质院校,22所大学设立了地质系,组成了具有相当技术力量与设备的几十万人的地质大军,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

在那难忘的岁月里,地质工作捷报频传:华北出了油!渤海出了油!大庆、大港、胜利三油田、攀技花铁矿等都在喷银吐金……“中国缺铁、少煤、无石油”的神话被打碎了。何老是多么兴奋呵!

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何老这个战争年代的名将,又成了建设时期的专家,外行变成了内行,成了地质战线一个卓越的领导者与组织者。

直言敢谏为四化献策

正当地质航船喜迎朝阳胜利前进的时候,风云突变,触礁的巨轮剧震之后,向“左”倾沉了:地质部被撤销了,只留下了90人的编制,地质院校停办了,地质队伍也被打散了……何老心急如焚,悲愤异常。战争年月,何老的一家及亲属40多人被敌人杀害,他没掉泪,此时此刻,他看着辛勤栽种的地质之花被摧残攀折,眼眶湿润了。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尽管挨批斗、戴高帽,但刚直不阿的何老,架着双拐在牛棚里还在大声疾呼,为地质事业鸣冤叫屈,呼吁要千方百计保护地质队伍,要保护知识分子,要保护老工人。他气愤地说:“没粮食人要饿死,找不出矿开采什么?社会主义大厦单凭说空话能盖起来吗?!”他坚信总有一天,地质事业还要大踏步前进。

1976年10月的金秋,迎来了艳阳天。三中全会的春风吹开了深埋在何老心中的蓓蕾。虽然,他已经调部队工作,但地质工作使他难以忘怀。他常常说:“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大,960万平方公里;人口众多,近10亿;可物博呢?至今也没完全搞清楚。拿不出地下资源怎么干好四化?”他旗帜鲜明地表示,撤销地质部是错误的,应尽快恢复起来。他还说:“地下资源是无价之宝,比外汇还外汇,比银行还银行,现在世界处于能源危机中,我们要有战略眼光。”他不赞成那种盲目引进,大手大脚花钱的做法,主张立足于国内,量入为出。他说:“赤字怕什么,发现几个金矿,铬矿,赤字就堵上了,借别人的钱,不好还哪!”这位地质部的老部长,憋了一肚子话,那颗跳动的赤子之心使他周身热血沸腾。为四化献策,就要直言敢谏。

1979年,何老根据地质战线很多同志的建议和要求,在五届政协会议的小组讨论会上,正式向党中央建议恢复地质部。他长时间慷慨激昂的发言,博得在场同志一致赞同。他中午顾不上休息,构思上报中央的提案。夜深人静,他还在灯下奋笔疾书。字字句句,反复推敲,整整干了一个通宵,写出了他对新时期地质工作的建议及地质工作要大转变大发展的设想。这位功勋卓著的革命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又把碧血溶进新长征的洪流中。党中央、国务院采纳了他的关于恢复地质部的建议,给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生。

据何老秘书讲,何老在住院期间,还是每天读报、学外语,坚持参加重要会议。“看见了吗?他病床边的写字台上,还放着《法语》、《英语900句》和英汉对照的《毛主席诗词》。”“你看,他咳得那么厉害,还是一批批地接待来访者,耐心宣传他的观点。”“真是老骥伏枥志,中流砥柱人哪!”……

告别了何老。在晚霞撒金的归途上,我们心情仍不能平静。春花初绽,心急的青年们也许会指责花还不美。可是,老园丁却每时每刻在辛勤地培土、浇灌。以人为镜,晚辈当心有所悟!

猜你喜欢
同志
同志
侯宗骐同志逝世
林向义同志逝世
OVER THE RAINBOW
FOR YOU, O DEMOCRACY
严良堃同志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