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与作家的关系

1981-07-15 05:54甘铁生
读书 1981年7期
关键词:作家创作

甘铁生

我们国家最著名的编辑是谁?他发现和扶植了那个最有名的作家?他的编辑风格是怎样的?文学园地出现了崭新的奇葩,这和他的辛勤劳动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读完董鼎山先生,刊在《读书》八○年第五期“纽约通讯”《编辑与作家之间》以后,首先想到的问题。

毫无疑问,我们的很多编辑,就经验而论,大概决不亚于通讯中提到的那些外国编辑。但由于没人提到,我们知道得很不够。相反,十年动乱时期,编辑们过的日子很苦,他们必须用“政治标准”去衡量一切。结果,在那些“标准”后面,充满了“瞒”和“骗”,文艺成了维持某些人特权和宝座的手段。作家们受到压力,回避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不敢进行艺术探索,只能为阿Q的秃疮脑袋上添置花环。即使今天,这种思想方法仍窒息着某些人,还不能说已完全绝迹。

前几天,遇到一位作家,他很苦恼。因为个别编辑读不懂他的东西,却又要他砍掉这儿,删掉那儿。他们总问他:“你要说明什么问题呢?”“你的主题是什么?”他说,逢到这时候,他非常尴尬。我们谈到,要作者把一个作品的所有问题、细节都事先想清楚,未免有些外行。且不谈作家创作个性和风格,单就创作规律而言,有些作家创作时,自己并不十分明白自己要说明什么。中外这种例子很多。例如卡夫卡,对自己的东西就“模糊不清”,他的《判决》是五小时内一气呵成的,但过了将近五个月,他才清楚它的意思。从我们看出,这里文艺创作是一种很复杂的活动,不能用“懂”、“不懂”,或在没理解作品时,劝作者写得“通俗”一点。

作家创作往往象春蚕吐丝一样,因之,霍浦金斯才象“护理孕妇的医生”,对作家的创作欲念,小心翼翼地加以保护和照料。董鼎山先生在文章中介绍说:“一个出色的编辑,将作家的初稿熟读之后提出意见,务求在内容、风格、情节三方面达到精益求精的地步”。玛丽安·伍德“会详细分析这个、那个角色的刻划为何不够深刻;或这一段、那一段的情节为何不合理;或是这里不够紧张,那里有些重复”。“她着重指出作者的错误”。……

而我们有些编辑,往往从艺术上分析作品不够全面,于是就出现了笑话。例如,北京某刊物登出一篇某著名作家反映土改的小说。作者描写地主对抗土改,半夜杀鸡,借以表现地主的垂死挣扎。显然,这在描写中却犯了绝大的错误:他描写一只大公鸡如何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到鸡血,又如何在黑暗里认准了老地主的眼睛,拚命地啄。最后地主的老婆、儿子、女儿、女婿,都跑来捉鸡,可这只鸡竟能看到他们从那边扑来,处处都飞离了他们。最后它飞出房间,飞上房顶,黑夜里逃跑了。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鸡在夜里是什么也看不见的。而在这篇里,却违背了生活真实去大加描写。这样的错误,编辑竟然没看出来!还在小说前边加个“编者按”,大大吹嘘一通作者“有深厚的生活基础”。

这样的例子在过去的刊物里是不少见的。

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尤其对我们尚未理解的东西,我们要学习去理解。千万不能只去理解我们早已习惯理解的那些,走我们一直走的老路。这样就没发展了。有人说,“读不懂, 就不读”。我不赞成。因为一个民族,只有不断通过学习,把不懂的东西搞懂,把不会的东西学会,并在多方面的探索中比较、尝试、优选,才能突破,才能前进。

我们要加倍努力学习。董鼎山先生的文章,就是一股新鲜空气。它能启发我们思考很多东西。文学事业和其他事业一样,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就今天的中国文学而言,还不能说已经赶上和超过世界文坛的先进水平。很多干扰文学的因素,还阻碍着世界上更多的人喜爱读我们作家们写的东西。这些因素是什么?症结在那里?期望我们的编辑和作家共同探讨,使我国文学事业,在这种难逢的大好时光里,突飞猛进。

猜你喜欢
作家创作
作家谈写作
Jazz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我和我的“作家梦”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