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读书忘食

1981-07-15 05:54刘伯涵
读书 1981年5期
关键词:陶渊明古人书籍

刘伯涵

陶渊明的读书方法,颇有特色,他把读书看作一种精神享受,其意境是很高的。他在《与子俨等疏》中说:“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年轻的陶渊明就有这样超脱的意境,的确与众不同。他在《读<山海经>》十三首的诗序中把他读书的乐趣描绘的历历如画。当初夏季节草木茂盛,住房周围的树木枝叶繁密,小鸟在枝头欢欣歌唱。春播春耕告一段落,他回到家里读书。东风吹拂,细雨,一个人安静地读《穆天子传》和《山海经》。神游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和广袤无垠的宇宙空间之中,他高兴极了,发出了“不乐复何如”的赞叹。

陶渊明读书很认真,他把读古书作为了解古人古事的一种方法,并且打算把访古和读书结合起来,以便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他在《赠羊长史》中说:“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得知千载外,正赖古人书。圣贤留遗迹,事事在中都。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这首诗写在东晋末年刘裕刚刚收复洛阳长安的时候。当时中原地区还不安定,可是他已经打算到那里访圣贤的遗迹来印证古书了。可惜由于种种限制,他的这个愿望没有能够实现。他在这方面多少受司马迁周游名山大川以访古来印证文献的治学方法的影响,遗憾的是,他的史学见解,留传下来的不多,仅仅在他写的《读史述》九章、《咏荆轲》、《咏三良》等诗篇中还保留了一点一滴。

陶渊明并不是闭门读书固步自封的人。他喜欢和朋友们一起谈论经史,评论文章,讨论疑难问题。“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这种无拘无束的高谈阔论,共同研析疑难问题的方法,是可取的。

陶渊明虽然做官时有公务,归隐时有农事,但他对读书还是抓得很紧的。他在《杂诗》十二首中感叹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又说:“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爱惜光阴是一种美德。他的曾祖父陶侃,就曾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晋书·陶侃传》)陶渊明很能够身体力行爱惜时间,这大约是受陶侃的影响吧。他在《感士不遇赋》中说:“余尝以三馀之日,讲习之暇,读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和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所谓三馀,就是指三国时董遇所说的:“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风雨者时之馀。”(《三国志·王朗传附子肃传注引<魏略>》)正是因为他努力攻读,他才能够成为一位大诗人和知识广博的学者。他熟读五经、《史记》、《汉书》、《老子》、《庄子》,浏览诸子和各家诗文集,在他的诗文中使用了大量典故,读书不多,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陶渊明把自己的读书方法概括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他所说的这句话颇有点名气,几乎家喻户晓。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理解这句话,某些人甚至把“不求甚解”看作读书粗枝大叶,不能全面理解书籍的内容,还有一些不肯认真读书的假名士也往往以“不求甚解”来为自己解嘲。“不求甚解”成了一个贬义词。陶潜的原意遭到严重的歪曲,这是应当辨析清楚的。我们阅读了《陶渊明集》中大量记载他认真读书的诗文和前面所罗列的有关资料,就可以指出那些把“不求甚解”当作贬义词的人是错误的。但要把问题分辨清楚,还得从陶渊明喜欢读那些书谈起。

陶渊明在三十九岁以前努力攻读儒家经典,自称:“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二十首)他在《饮酒》二十首的最后一首诗中对孔子的学说推崇备至:“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这一段诗句对儒学的评价是够高的。他又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癸卯始春怀古田舍》二首)这些诗句充分说明他是一个笃实的孔孟信徒。四十岁以后他接受了不少玄学思想,但经史仍是他经常阅读的书。五十三岁时他说:“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得知千载外,正赖古人书。”由于《老子》、《庄子》提供的历史资料很少,这里所说的古人书,当然是指经史而言。《五柳先生传》作于陶渊明五十七岁前后,因而“好读书”主要指喜欢读经史典籍。他喜欢读经史,就需要读传注。读解释经书的传注,就要涉及一些麻烦的事情。

,汉代经学家对儒家经典作了大量注释工作,其中有许多是有价值的,但某些经学家所作的注释,连篇累牍,空虚繁琐,离题万里。小夏侯学派的秦恭解释“尧典”这两个字写了十多万字,解释“日若稽古”四个字写了三万字。这种牵强附会离题万里的解释不就是陶渊明所说的“甚解”吗?“不求甚解”就是反对某些经学家的牵强附会、空虚繁琐的解释,不去钻研这些没有价值的传注,着重领会书籍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这种读书方法颇有点道理。

元代学者李冶对陶渊明的读书方法的理解比较深刻。他在《敬斋古今》中说:“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又蓄素琴一张,弦索不具,日:‘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此二事正是此老得处,俗子不知,便谓渊明真不着意,此亦何足语。不求解,则如勿读,不用声,则如勿蓄。盖不求甚解者,谓得意忘言,不若老生腐儒为章句细碎耳。”这段话对“不求甚解”作出比较正确的解释,也反映了早在金元之际“不求甚解”就被某些人所误解了。

“不求甚解”长期以来被许多人误解,决不是偶然的。这和某些读者读书粗枝大叶、断章取义是分不开的。有些粗心的读者把“不求甚解”和“不求解”混同起来。“不求解”等于不读书,假若陶渊明不读书,他的广博的学识从那里得来的呢?读书漏掉一个字,就得出相反的结论。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它是一句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有些人把“不求甚解”和“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割裂开来,不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试问不理解书籍的主旨大义,那来的心得体会,没有心得体会,怎么会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呢?如果把两者联系起来看,大概不会把“不求甚解”理解为“不求解”吧。读书要前后联系起来读,断章取义的学习方法是有害的。“不求甚解”是反对穿凿附会离题万里,避免走到斜路上去,为正确理解书籍的要旨创造了条件。陶渊明读书着重理解书籍的主旨和精义,把读书的心得体会作为最好的精神享受,当他达到这一高尚境界的时候,便欣然忘食。有些人不能够体会陶氏的乐趣,因而也就歪曲了“不求甚解”的原意。

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作为愉快的精神享受,有助于提高读书的质量,增加读书的乐趣,培养高尚的情操。陶渊明的读书方法,就是在今天仍然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呢。

猜你喜欢
陶渊明古人书籍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陶渊明失败了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书籍与少年
古人的过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