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球
一九六二年初秋,太行山上正是一片碧绿,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李顺达的女儿——李新娥初中毕业回家来了。
(一)这事引起了乡亲们各种各样的议论:“十年寒窗全白搭,到头来还是打土圪垃!”“不会,伢父亲是全国劳模,走太原,上北京,还怕新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二)李顺达很鼓励女儿参加农业劳动:“新娥呀!咱家祖辈都是种庄稼出身,我不想叫你这一代断了弦。我因为从小家里穷没上过学,钻研农业技术有困难,你有文化,能回来接过这副担子,我很高兴。”
(三)左邻右舍都来看新娥,人们开口就问:“你毕业了打算做什么工作?”新娥答道:“和大伙一起劳动。”生产队长张芝怀鼓励新娥:“对哩!农村需要有文化的人,努力干吧!”
(四)当时,队里正忙着割蒿沤肥,新娥满山遍野去割蒿,累得腰酸腿疼,可是割的数她少。生产队长要给她换轻活干,但新娥和她爹一样倔强,不肯换活,决心坚持干完。
(五)秋收割谷,新娥割的倒不比别人少,就是谷茬太高。跟她一起包工劳动的年轻人笑她:“中学生,你的镰茬这么高,跟你别说多赚工,说不定还得贴老本。”新娥不服气:“一人做事一人当,要扣扣我的工。”话虽这么说,新娥心里确实很难过。
(六)新娥收工回家,李顺达刚摘罢果子,顺手给了新娥一个最大的东北苹果,并且指着苹果说:“这是革命斗争的胜利果实,来之不易,它包含着千百万人的血汗……”
(七)李顺达像讲故事一样,讲了他如何从河南逃来西沟租山种地,一直讲到公社化,讲得新娥又悲又喜。他说:“为革命你二叔献出了生命,听说你遇到一点困难心里很难过,难道这点困难就把咱吓住了?”
(八)新娥说:“困难我倒不怕,就是那一套讽刺话,叫人听了难受的不行。”李顺达说:“我在土改的时候,人家不是也用‘穷小子还想上天来嘲笑咱么。排除了困难,做出成绩,讽刺话就会自消自灭。”
(九)新娥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父亲不少次教育,可是最深刻的还数这次。她懂得了劳动也是革命,革命战士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晚上,新娥一手拿谷草,一手拿镰刀,在灯下给 父亲表演割谷,让父亲指教。
(十)一天,新娥给队里担谷,走到半路上跌了一跤,谷子撒了一大片。队长埋怨她粗心,又帮她重新把谷子捆好。新娥想,我又不是存心,真冤!
(十一)正好李顺达迎面走来,见女儿含着眼泪,问明原因就说:“这点事有啥难过,我们在战争年代里,冒着枪林弹雨抢收庄稼,那样的困难都克服了。你刚学担,就少担些,多跑两趟就是了。”新娥听了又干得起劲了。
(十二)一九六三年春天,队长派三个妇女去给果树治虫,她们怕农药坏衣服,都不愿去。那天早饭后,李顺达照例督促新娥:“今天干什么活,为啥还不走?”新娥说:“她们都不去治虫,我也不去。”
(十三)李顺达接着说:“都不去,就眼看虫子糟塌集体的果树么?你是干部的女儿,在劳动中就要带头吃苦。”新娥听了马上去治虫,另外几个女社员也跟着去了。
(十四)又一回,新娥在河湾地做岸。别人做的岸有边有棱,她做的岸高低不平;别人倒没说啥,她自己觉得不像样。她想,我做不好活少记工分是小事,影响产量可是大问题。她就去请爹爹教,直到做好了岸,她才觉得为集体尽了自己的责任。
(十五)一天,新娥跟几个社员去栽枣树,收工时还剩下五十株树苗,新娥对群莲说:“咱俩把它种完吧,明天就不用再派人了,再说树苗让风刮一夜也不好活。”群莲觉得也对,她俩就搭黑把树栽完了。
(十六)第二天,社员安耀去枣树地里怎么也找不着树苗,这时群莲跑来告诉他:“是新娥动员我一起把树栽完了。新娥处处为集体着想,真不愧是劳模的女儿!”
(十七)安耀听了很受感动。队长知道以后要给新娥、群莲加记工分,新娥连忙说:“多栽几棵树也加记工分,我不同意。”李顺达知道了,也表扬了新娥:“孩子,你做得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