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
在陕西黄陵县,有一爿被群众称为“如意店”的商店,这就是桥山供销社土桥分销店。这个店只有三个年轻人,负责人叫成录生,是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最小的一个售货员只有十七岁,是个才离开学校的共青团员,叫杨宜生;另一个是贫农出身的青年张文魁,也不过二十一岁。他们挑着供销全公社四十一个生产队、四千七百多居民从生产到生活的全部用品的重担。
这个地区“十梁、八沟、九道川,行路出门难上难。”群众要买点东西,都要翻沟越岭。在这种情况下是坐等群众来做柜台生意呢,还是走出柜台,给群众送货上门呢?这个店,人手少,路途崎岖难走,要走出柜台,势必有很多困难。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懂得了做一个社会主义商业工作者,要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应该走出柜台。
于是,他们挑起了“货郎”担,轮流下乡送货。爬山涉水,风里来雨里去,二十二个自然村,沟沟洼洼到处都踏遍了他们的足迹,肩膀压肿,鞋底磨穿也不肯放下担子。
隆坊离商店有五十多里,他们不嫌远,常去送货;南塬畔是个只有十来户人的小村庄,来去一趟四十多里,只能卖三四块钱的货,他们也是送货上门。群众心疼他们说:“娃呀!这么远,大热天,我们又买不了多少,以后不要来了。”录生回答得好:“正因为天热,路远,你们生产忙,我们才越要来。”有一次,成录生在送货回来的路上,听说寇福仁的父亲生了病,寇王拴的妻子生了孩子,第二天他专门拿了两把挂面和一斤红糖,跑了十多里路送到这两家。两家社员感动地说:你们真是我们的知心人。
这三个年轻人把心交给了群众,群众也把他们当做一家人。在路上,抢着替他们挑担子。逢年过节,有人老远把好吃的东西捎给他们。遇到刮风下雨,群众争着留他们住宿。有时三个人都因公外出,晚上不能赶回来,村里的民兵自动给他们看守商店。
他们时刻记着党和毛主席的教导,把支援农业生产,当好生产战线上的后勤兵作为首要的任务。过去下乡时只爱带些精细的、价钱高的布匹、鞋袜等,后来改成了多带山地犁、化肥等笨重的生产上急需的商品。他们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在门市部设立了缺货登记簿,下乡后常到各队了解每一个时期的生产情况。所以他们基本上掌握了生产队和群众什么时候需要什么,购买力有多大。今年国家给土桥、寇湾等生产队一部分架子车、山地犁的贷款,他们得到消息后,主动到银行、信用社办好手续,把货物送上门。生产队感动地说:“我们正愁派不出个合适的人办这些手续,你们把我们想到的都做到了,真是我们的好管家。”
尽管业务蒸蒸日上,但是他们的商店仍然设在一所破庙里。有人劝他们换个地方,他们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发扬穷棒子精神,要勤俭办一切事业。庙虽破,却可以让我们永远记住毛主席的教导。”屋顶漏雨,墙壁倒塌,他们自己动手修补,没有顶棚自己动手糊。有一次,他们送货下乡,看见马连草长得好,就割回四百多斤,除够本店一年多捆扎用外,还支援了邻社三百多斤。一张复写纸,用了烤,烤了再用,直到破了为止,连大头针有时也采枣刺来代替。他们就是这样克勤克俭,爱店胜家地工作着。
农村分销店的事情又杂又多,要做好并不是容易的事。但是,他们除了做好本身工作之外,还给自己找了一些额外“负担”。他们看到社员进城理发,往往会耽误生产,就自己凑钱买了推子、剃刀,学起理发来。下乡送货时,还捎带给群众义务理发。杨宜生心灵手巧,自己花钱买了一些钳子、小钻子等工具,给生产队和社员免费修理各种小农具和日用品。社员们给他们编了个快板:“供销社,实在好,送货上门收鸡蛋,拉锁手电能修理,义务理发不收钱,不嫌麻烦不怕累,一心一意为集体。”
三个年轻人还是三个好宣传员。他们不但每天早晚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出门送货时也把书带上,经常在“货郎”担旁给群众讲解毛主席著作。并在群众中组织了两个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组,早晚有空就去辅导。为了解决学习材料问题,他们还想方设法给社员买毛主席著作单行本。社员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供销社的三个年轻人,真是我们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