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祖昌
最近看到《中国青年》上,青年同志们在热烈地讨论幸福观的问题,我也很感兴趣。儿童、青年、老人都响往着幸福生活。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正是为了子孙万代能够过越来越美好的幸福生活。但是究竟什么才是幸福呢?我也讲讲自己的意见,和青年朋友共同研究。
有的青年说最大的幸福就是吃穿住得好,并且把革命的目的看作只是为了物质生活好。对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使劳动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建设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过去,在反动统治下,我们劳动人民象牛马一样地劳动,一年到头却吃不饱穿不暖,世世代代受欺压。我们深深体会到这种生活的痛苦,所以我们千千万万的受剥削受压迫的劳动人民拿起梭标,向反动派作生死的斗争。在当时革命的条件下,生活是很艰苦的,但是这种艰苦和在反动统治下所受的痛苦截然不同。革命生活虽然艰苦,但它有一个信念,就是为了人类的解放。当初,在南泥湾的时候,我们部队一手拿枪保卫黄河、保卫党中央;一手还要拿着锄头在南泥湾开荒生产,每年要向国家交300万斤粮食。我们感到这种革命生活是有意义的,是幸福的。
1951年我负伤后,上级照顾我,要我在兰州、庐山休养。疗养院的条件设备很好,还有医生护士的热情照顾,但我一点也不觉得这种生活就是幸福;相反,在我思想上很苦闷:全国人民都在热情地搞建设,我一个受过党的三十几年教育培养的红军战士,难道就能坐在一边不动手么?不行!我再三请求组织批准我回到农村来了。我感到能劳动,能为祖国创造一点财富,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现在有些青年不了解旧社会的苦,不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样来的,因此对幸福问题也就容易产生一些不正确的理解。我们的物质生活要不断地提高,但是有一条不能忘记,物质生活的提高,必须建立在生产提高的基础上;生产没有提高,空谈物质生活提高是不可能实现的。离开生产谈生活,这种生活没有基础;不愿吃苦,只谈享受,这种享受就没有条件。基础靠自己打,条件靠自己创造(当然不是从个人角度而言)。我们要努力为社会义主建设而劳动,要听党的话,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为党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才是最大的幸福。
想成为其一方面的专家,为党的事业多贡献点力量,这当然是对的,我们国家的专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多有一些专家确实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但是,如果只想成名成家,为了个人物质享受,这就不对了。
新中国有不少专家,由于他们能刻苦钻研,肯踏踏实实地工作,他们为党担负了更大的责任,作出了更大贡献,所以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但是也有一些青年同志想当专家,是想坐在房子里靠灵机一动,写出一篇惊人的诗歌、文章,一举成名,就象科举时代的状元一样,一成名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专家。我们要的是有贡献的专家,而不是要为享受的“专家”。
当专家幸福,当普通的劳动人民也同样幸福。我感到我的生活就非常幸福。就拿我们这里来说吧,我们生产队虽然遭到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但是由于有党的正确领导,有社员的共同努力,1962年的粮食产量超过了1957年的水平。谈谈这些成绩 ,我心里感到高兴,
因为在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同其他社员一道,作出了自己的一点贡献。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受过旧社会的苦,也参加过几十年的革命斗争,现在还是一个普通劳动者。我从一生的经历中深深地体会到一条真理: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只有从革命斗争中来,从劳动创造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