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故事片段

1962-08-16 03:35纪云龙周德宗王石沈仁康
中国青年 1962年3期
关键词:靖宇杨靖宇抗联

纪云龙 周德宗 王石 沈仁康

十冬腊月天,松柏枝叶鲜,

英雄杨靖字,长话在人间。

——东北民歌

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杨靖宇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二年了。他的不朽的英雄形象,如同那巍峨的长白山,屹立在我们的心上,永远是那样高大!杨靖宇同志是我们党的优秀儿子。他在青年时代就以满腔热血,投入了河南人民革命的洪流。以后,他把全部的精力,直到最宝贵的生命,都献给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东北人民抗日斗争。他所统率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虽然处在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但是,他始终坚决执行党的方针,不屈不挠地斗争到底。在他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他的胃里只有草根和树皮,没有一颗粮食。靖宇同志那种共产主义战士的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与强敌作斗争的坚强意志,他坚信革命事业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他无限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的高贵品质,都是我们永远要学习的。

下面发表的是靖宇同志斗争事迹的片断。——编者

深山密林度艰辛

严冬,酷寒 来到了长白山。森林里,除了挺拔的黑松绿柏,一切树木的叶子都叫北风剥得精光。天空里看不见飞禽,野兽也躲到秘密的地洞里去了。只有杨靖宇和忠勇的抗联战士,还隐蔽在林海雪原的深处,不分日夜地与敌人周旋着、搏斗着。

从“七七事变”的第十年起,日寇为了摆脱进攻关内的后方牵制,向东北抗日联军展开大举进攻。在敌人的重兵“围剿”下,在取得几次胜利之后,为了积蓄革命力量,为了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杨靖宇率领一路军向东部原始森林地带转移。临行,根据地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沿途相送,乡亲们拉着老杨的手表示:坚决跟其产党、跟抗日联军生死同心!日寇为了切断人民与抗联的联系,使实行所谓“集团部落”、“保甲连坐”政策 ,并大肆制造无人区,强迫在山林零散居住的农民搬家,到处修筑深沟堡垒,特务警察密布长白山区,象狗一样日夜监视着群众。

一路军在这最艰苦的年代中,生活在冰大雪地的丛山密林里,整日和猛兽搏斗,与饥寒为伴。没有房子住,他们就挥动斧锯,在山形地势极为隐蔽的地方,修造“密营”;没有粮食,就挖野菜,刨草根,采松子;在最困难时,他们吃过树皮、马皮,甚至自已脚上穿的wula皮。几十天不见一粒粮食,是寻常事。有时,他们使尽全身气力,一天只能走二三十里路。由于缺少布和棉花,许多战士冻破了脸,冻烂了脚……饥寒交迫,考验着英雄,锤炼着革命战士的顽强生命力。他们没有气馁!他们经年累月地围着篝火生活,火给了他们许多的安慰和快乐。

在这些日子里,杨靖宇的两个颧骨更加突出了。可是,他那满是胡楂的嘴角上,依然挂着微笑,他那明亮的大眼,总是凝聚着热烈的光彩。杨靖宇、魏拯民和一路军的其他领导干部,始终和战士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因而,部队在最艰苦的岁月里,也朝气勃勃,生龙活虎。每当打完仗,回到森林里宿营的时候,杨靖宇总是到连队去,向战士问寒问暖:“同志们,困难吗?”大家说:“没困难!”他就会意地拍拍战士的肩膀。有时,看见小伙子们搭拉脑袋了,他就提议说:“来呀,咱们唱个歌吧!”大家就抖擞精神,唱起豪迈的战歌:

meng江排子森林密呀,

森林里面扎大营,

……

一次行军,部队来到桦甸北岗,钻进一座树林里。事务长到处找粮食找不到,大家已经好几顿没吃饭了,可是还很活跃。

在一棵老榆树底下,围着一伙人,隔一会就爆发出一阵笑声来。被围在人群中的,却原来是副连长邹本山和郝福宝。老邹坐在倒木上,给小郝表演使橹子枪。老邹在战斗中练就了一手好枪法,不用上子弹,一掏就响,功夫全在手上。他表演完了,让郝福宝照样来一回,小郝在老邹的指导下,已经把这一手也学会了。

练完了枪法,老邹最后给小郝整理一下背带,两只粗手不停地抚摸着他那不整齐的头发,过一会,又悄悄地掖给他一块干粮cha。这块干粮cha,是好几天来老邹舍不得吃,一直揣在怀里,留给小郝的。

小郝无论如何不肯吃,他感激地说:“您年纪大了,您吃吧!我年青,火力旺,三顿两顿不吃抗得住!”

两个人正在推让时,正好杨靖宇下连里来,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心里也很激动。忽然,他抬头望见了附近有一大排榆树,便高兴地喊着:

“同志们,有吃的了,咱们煮榆树皮吧!”

大家一看是杨司令,都欢喜得蹦起来,动手剥了一堆榆树皮煮上了。煮好后掀开锅盖一看,黑糊糊的胶粘。杨靖字拦住大伙,先舀出一勺来尝了尝,笑着说:“这比糖稀粥还有味哩!”说着,他便和战士坐在一起,满有滋味地吃开了榆树皮粥。

小郝正在大口大口地吃得上劲,忽然有一只热乎乎的大手,抚摸着他的头:“小鬼,榆树皮好吃吗?”杨靖宇问。

“报告司令,挺好吃的,我参军以前常吃这玩艺”

杨靖宇点了点头。接着,他象是也想起了什么,对大伙说:“我小时候在河南老家,一到旱年,也和穷孩子们扒榆树皮吃。大清早就光着屁股爬榆树,响午时拿回家来煮成糊,一家人靠它活命,全村的穷哥们都如此,不到半个夏天,村里的榆树都变成秃光杆,看起来都叫人心寒。你们的家乡怎么样?”

“我们老家也苦得没边!”

“我们的家乡更没法说!”

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抢着回答。杨靖宇说:

“是呵,劳动人民都是在苦水里泡大的。我们从前吃榆树皮,是为了活命;现在吃榆树皮可不同了,是为了革命!榆树皮、野菜、草根、都是革命的粮,能锻炼革命战士的志气。多吃点革命粮,将来革命胜利了,享福了,也不会忘记革命的艰苦!”

有个战士问老杨:“咱们成年累月地在荒山沟里跟鬼子干,吃冰雹子,喝雪水,咱全不打哆嗦。司令,你说党中央知道我们的艰苦生活吗?关内的老乡在念叨我们吗?”

一下,战士们都把身子凑近杨司令,用渴求的眼光盯住杨靖宇的脸,仿佛要马上把他的回答从心里掏出来。

杨靖宇看看大伙儿,顿时涌起一阵膨湃的思潮。这些战士,同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有着多么深厚的感情。要把党中央对抗联的深切关怀告诉他们,要给他们以最满意的回答。他抑制着激动,深沉地说:“同志们,党全都知道,党中央非常关怀我们。一位中央负责同志就曾在一次党的会议上说:‘海可枯,石可烂,也不能忘记东北抗联。关内人民也在眼巴巴盼着我们打胜仗。我们一路军就象插在鬼子后背的钢刀,我们越使劲揍,他就越顾不上进攻关内兄弟部队。”

战士们起先瞪大了眼睛听着,随后一个个乐得你一拳我一把地互相推打起来。杨靖宇瞧着,心里感到说不出的欢快。

环境愈是艰苦,杨靖宇愈重视部队的群众纪律。他经常说,抗联是劳动人民的子弟兵,绝对不许乱拿群众的一针一线。我们的肚子可以饿着,但是群众纪律不能违犯!

许多基本群众为了支援一路军,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在深夜里把粮食、衣服、食盐、火柴等送到密营中来,或埋在雪地里,等战士们来挖取。

一次,暴风雪刮了两整天,傍晚才停下来。杨靖宇领着队伍正在森林里艰难地行军,又已经是几天浚吃粮食了,他们习惯地咀嚼着树皮。走着走着,突然发现林边的雪堆里,躺着一个僵死了的老人。紧贴他的身子,放着一袋苞米面。细看脚印,这老人是从南边过来的。

这老人是谁?他背了这一袋此金子还珍贵的粮食来干什么?在极度的饥饿和寒冷中,老人为什么没有食用袋中的粮食,却自己倒下去了……

一会儿,有人发现了这个秘密,喊了一声:“看!”

大家猛抬头,在近旁的一棵白桦树上,隐隐约约看到刻着一行字:“送给抗联吃”!

一切都明白了。杨靖宇默默地摘下了帽子。一霎时,他想起了很多这样的老人:他想起李红光同志的父亲李金镐,两只眼睛都瞎了,还扶看拐杖给游击队送信;他想起小郝的爹妈郝恒财老两口,那样不服老,大胆地发动乡亲,开辟反日会的工作;他想起磐石暴动以后的一个风雪之夜,一个老人突然闯进帐篷来,交给他一张登着汉奸邵本良投敌的报纸,用颤抖的声音说:“你们要消灭这些狗东西!”……

杨靖宇悲愤而坚定地说:“同志们,我们的民族是永远不会被征服的。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永远记住这样不朽的事迹吧!”

战士们掩埋了老人的尸体,就在那棵白桦树上,用刺刀深深地刻上了一行大字:

“这里埋着一位不屈的老人。”

老爷岭作歌

一九三八年五月,在辑安县的老爷岭山上,举行了东南满省委党代会和一路军的高级干部会议。会议决定将一路军和基干游击队整编成三个方面军。

在会议的间隙里,杨靖宇和几位领导同志到林中空地上,去看独立旅的战士练刺杀。战士中有好些是朝鲜同志,他们和一般战士肩并肩地站在一起,相互之间没有一点隔阂。战士们练完了刺杀,便唱起一路军军歌,休息去了。一次,杨靖宇忽然问起独立旅政治部主任伊俊山:

“现在部队都唱什么歌?”

“还是那些老歌。”伊俊山惋惜地说:“新歌太少了。”

杨靖宇说:“你是念过大学的,多给战士编些新歌子唱嘛。”

“司令,我可没那个天才。读书的时候,没学过这一行啊!”

“你在学校时里,还没学过打仗呢。现在不是一位挺好的指挥员么!”

还是政治委员魏拯民从一旁插进来,给伊主任解了围:"咱们司令员一给别人出难题,准是他的诗兴又大发了。"

一路军的同志,都知道杨靖宇的文学基础好,做学生时就写过很出色的散文,在紧张的作战中也没间断过写诗作词,战士们爱唱的好多抗联歌都是他写的。这时候,大家都提议说:

“老杨,有空再写一支新歌吧!”

杨靖宇说:"我也是没有作歌的天才,可是很想写。让我试试看吧!"

会议讨论的是许多重大军事行动问题,开得很紧张。但是为了创作一支好歌子鼓舞战士,杨靖宇常常一个人在灯下坐到深夜,反复地想啊,想啊……

桌上铺着一张灰黄色的士纸,纸上是一只很粗的六角形红铅笔。他一会拿起笔来,紧紧地攥着它想写,一会又放下,凝神地盯着它……

他非常珍爱这只笔,因为这是一位多年来同生死共患难的朝鲜将军送给他的。

他凝视着这只笔:那位朝鲜将军送笔和他握手时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握着他的手是那么有力,他有千言万语要说,但是说出来的却只有一句话:“让我们永远团结斗争,日本侵略者是一定要灭亡的!”

他入神地想着,想着,猛抬头,窗外是巍峨的老爷岭,脚下是奔腾的鸭绿江,一江之隔,两国相望。此时此景,更不由得使他热情奔放,文思澎湃,奋笔疾书……

到会议结束的那一天,杨靖宇从口袋里掏出那张黄色的土纸来,递给伊俊山说:“我利用休息时间,写了首《中朝民众联合歌》,你看看行不行,帮我改改。”

伊俊山接过来看了一遍,不由得放声朗诵起来:

山河欲裂,万里隆隆,大炮的响声,

帝国主义宰割弱小民族的象征,

国统不国,家何能存,根本没有和平。

黑暗光明生死线上斗争来决定!

崛起呀!中朝民族!

万不要再酣梦。

既有血又有铁,

只等去冲锋!

全世界上,最大的仇敌日帝属头等。

焚烧掠夺奸淫侮辱亡国且灭种,

并朝吞中,莫非田中奏折的兽行。

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绝不让再久逞。

团结呀!中朝民族!

团则生离则亡。

谨防离间针。

手揣手打冲锋!

热血沸腾,杀声冲天,民族齐觉醒,

壮夫断臂争先恐后共夺万年灯,

旌旗所至,势如破竹,虏焰自熄影,

阵容强化,战线巩固,基础早奠定。

联合呀!中朝民族!

互相间本赤诚!

誓杀到敌人大本营!

勇冲锋!

照耀全球,灿烂不灭,最惊人的火星!

万恶日寇,自掘坟墓,非人能回去。

这是明证,吉凶祸并非天来定。

事在人为,诚到金开,自有曙光逢。

前进呀!中朝民族!

既有始要有终,

坚持那最后的五分钟!

猛冲锋!

伊俊山一口气朗诵完这四大段歌词,这气壮山河的文字,使他激动得叫起来:

“太好了,太好了!我马上就去找人配曲!”

几天之后,这支激厉中朝战士奋通前进的歌,便在一路军的战士中流传开了。

辑安高干会议后的秋天,杨靖宇率部向东满的岔沟一带进发,去连络四师,传达会议精神。敌人发现抗联的行踪之后,立刻调集兵力,由山毛亲自指挥,紧紧地跟上来。

抗联战士同敌人争时间,跨过崎岖的山路,涉过水寒彻骨的松花江,日夜向东急进,终于来到了山连山岭连岭的岔沟。

在这座不大的山上,山毛秘密地调集来了十一个军管区的兵力,设置了十二道帐篷网。敌人满以为抗联被这样层层包围,是插翅难逃了。可是,正当山毛做着美梦的时候,深夜里,杨靖宇率领战士,从山毛认为地势险恶无法通过、因而防守松弛的西北方向,翻过一座陡峭的悬崖,越过泥浆陷入的荒草甸,突围出去了。直等部队全部突出来,走得很远了,后面的枪声还在响个不停。一直打到了天亮,山毛坐飞机来观察,才发现自己打了自己,抗日联军却连影儿都不见了。

残冬一过,阳春来到。一九三九年五月,杨靖宇和魏拯民又在都鲁河上相见了。在地方反日救国会的协助下,杨靖宇和魏拯民率部打开了敦化县南部重镇大薄柴河,消灭了伪警察署和自卫团,砸开仓库,缴获了大批粮食,被服、枪支、弹药。跟着,一路军的第三方面军军长陈翰章,又率部在敦化附近活捉了日寇副县长三岛和伪吉林省警务厅警备科长。八月间,第一路军的三个方面军终于在敦化大蒲柴河东南的汉窑沟会齐,这是第一路军成立以来第一次全体大会师。为了庆祝这次大会师,庆祝反围剿的胜利,他们在这里举行了一次最盛大的联欢。在联欢会上,此起彼伏地又腾起了《中朝民众联合歌》雄壮的歌声:

山河欲裂,万里隆隆,大炮的响声,

帝国主义宰割弱小民族的象征,

……?

壮烈的牺牲

一月,是东北大森林里最寒冷的时节。而一九四○年的一月,长白山上更冷得出奇,大树冻得哔剥直响,粗大的树干都裂了缝。

杨靖宇带着队伍到达了meng江县的雍圈一带,正赶上天降大雪。林外积雪三尺,部队行动受到极大阻碍。粮食早已吃完,这一带的敌伪据点又很密,如果派人到各村去联系,很容易被敌人发现。战士们只得

吃草根,就雪充饥。

不久前,杨靖宇刚刚在桦甸头道溜河同魏拯民等同志举行会议,讨论了东南满的严重形势,决定把大部队改编成小部队,由曹亚范、陈翰章等同志分别率领,紧密依靠群众,坚持打击敌人。这是靖宇同志主持的最后一次重要会议。会后,杨靖宇和警卫团黄政委,带领四中队和机枪连四百多人,从桦甸、meng江县境南下,一方面向各单位传达布署工作,一方面奔袭林子头、白水泉子、八道江等地,准备袭击敌人,夺取被服、粮食。

可是恰在这时,敌人的“冬季攻势”开始了。日寇出动了步兵、骑兵和空军,共有几十个团的兵力。这是敌人几年来用兵最多、历时最长的一次进攻。为了更机动灵活地消灭敌人,杨靖字进一步把部队编成十人一队的小队伍,分散独立活动。

现在,他自己正带着一个小队继续向meng江进发,去找伊俊山同志,商讨反围剿的部署和其他问题。

敌人很快就发现了杨靖宇这一支队伍的行踪,于是,地上的讨伐队、骑兵、山林警察队,天上的飞机,象饿狼一样,一齐扑向了meng江。

二月十六日,杨靖宇带领战士,刚刚来到meng江城北的一座山,就与一百多鬼子遭遇并被包围了。

十个同志中,一个脚冻肿,一个有病,杨靖宇劝他们留在森林中隐蔽,带其他同志突围,但是他俩无论如何不愿离开自己的司令。

天,墨黑墨黑的,林外的敌人,到处燃起了通亮的篝火。暴风雪来了,狂风呼啸将从山上滚下来,卷起烟泡似的雪沫。乘着这场风暴,杨靖宇和战士们冲出了重围。

第二天,在冲上三道崴子以前,已经有五个同志牺牲了。杨靖宇搀扶着负伤的同志,把大家凑在一处深深的雪窝里,他把四个战士和警卫员黄生发,深沉地看了一遍说:

“同志们,我们的人更少了,我们必须更勇敢顽强。即使我们都牺牲了,我们的事业还有千千万万人继承。革命就象松花江的浪潮一样,有时高,有时低。但是有党有毛主席在,中国的革命一定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一席话驱散了严寒的袭击,大家紧握着手中的枪站起来,把又饿了一天多的肚子,用裤带使劲地勒了勒,跟着杨靖宇又开始突围了。

一天以后——二月十八日,敌人又追上了他们。几架飞机穿梭似地朝他们扫射,子弹如雨点般地落下来。这时,靖宇同志的重感冒更重了,关节炎也象锥子样地刺着膝盖骨。他虽然浑身发高烧,不住地抽着清水鼻涕,却还是精神抖擞地同战士一起,边作战边转移。不幸,两个同志又负伤了。战斗到天黑,他们找地方隐蔽下来,不能生火,只有坐在倒木上休息。雪夜的光辉,照着靖宇同志魁梧的身躯,他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动着,凝视着森林的远方……

最后,他叫来同志们说:“情况更加严重了,我们要分开走。”

没等他说完,大家都来拉住他,说什么也不同意。警卫员黄生发说:“死也要死在一起1”

靖宇同志严肃地说:“死在一起有什么用?我们多活一个人,就多为革命胜利保存了一份力量!”

他命令黄生发,带着两个负伤战士往回走,突围后马上给在湾沟的曹亚范同志送信。他自己带两个同志继续前进,去找伊俊山同志。他用深邃、坚定的目光,送别黄生发他们,和他们约定了将来会面的地点,并嘱咐说:

“同志们,我们要坚持到底!我们要做一个无限忠诚于党的革命战士,就是死,也不泄露革命机密,不向敌人屈膝!”

战士们每走出几步,都回头看看目送着他们的杨司令。八年来,靖宇同志和他们一起,打退过多少次敌人的进攻,庆祝过多少次战斗的胜利,他们一起啃嚼过多少树皮草极,征服过多少艰险困难啊!战士们都走远了,还在频频回头,直到一棵挺拔的松树遮住了杨靖宇

(图见原版面)

的身影。

黄生发等走后,杨靖宇派身边的朱文范、聂东华两个同志到城南大东沟村去买粮食和衣服。他俩刚到那里,就和一小队鬼子遭遇,在作战中,朱文范英勇牺牲了,聂东华也负了伤。

这以后的五天,也就是在靖宇同志伟大生命的最后五天里,meng江附近几县的敌人全部出动,聂东华也牺牲了。最后靖宇同志只身一人,被层层地包围在三道崴子大山里。严重的感冒还在折磨着他,他又有好些天没吃粮食了,他扒开积雪,挖出地上的草根,一口又一口地咀嚼着,他依然迈着结实的脚步,一次又一次地甩掉敌人1

二十三日下午,靖宇同志和敌人在附近的山头转了几个大圈,又回到了三道崴子。在那里,五天来,他第一次遇到了保安村几个打柴的农民。他拿出钱来,叫老乡们买粮食和棉衣。老乡们听说他是抗联同志,马上答应回村子去取粮食,叫他等着。可是,老乡们刚走到半路,就遇到了敌人,于是,大队的鬼子扑向三道崴子来了。

靖宇同志一个人站在三道崴子山头上。他举目了望,这天,多么暗朗啊!

南面岭下,三道meng江正在咆哮,这时候,什么江河都封冻了,可是三道meng江不冻。它在怪石嶙峋的河床里横冲直闯,喷吐着白色泡沫,发出震响数里的吼声。它象一条不可驯服的蛟龙,汹涌澎湃奔向松花江!

再往南,松林如海。在那绵延二百多里的老林的深处,就是抗联第一路军的司令部。几年来,他从那儿发出了多少战斗的号召!此刻,曹亚范同志正率领勇士们在那里打击敌人。黄生发他们把信送到没有?部队出发了没有?……

北面,是meng江县城。再往北,天边一道黑森森的屏障,那是乌金岭,五斤顶和那尔轰。参天大树一望无边。那里是树的海洋,那里也是抗联的家乡,那里有部队用过的铁锅、磨盘,有战士们在树干上刻下的抗日标语。那尔轰的深山里,有煤,铁、钨、水晶等八大矿,祖国的东北是多么富饶啊……

东南面,长白山的主峰在娇阳下银光灿烂。长白山呵,你抚育了多少抗联健儿!中朝优秀儿女,在你怀抱中战斗成长,两个民族的鲜血流在一起,凝成了无比崇高的友谊!

他巍然地站立在山巅上,激动的感情在胸膛里起伏着,翻滚着……这时,他好象一展眼看到了山海关内,那里漫天红光,全中国燃烧着抗日烽火。党中央,毛主席啊,我们永远跟着您1

忽然,砰!砰!枪声响了,接着是密集的机枪声,山下敌人象一群饥饿的狼群,吼叫着逼来。

靖宇同志马上退进密林。日寇向他节节逼近,他边打边走,退到三道meng江的乱石深处。这里有几块黑色的巨大岩石,在一棵松树和一棵槐树间,躺着一棵巨大倒木,他跳到倒木后面,双手挥着双枪,还击着。

敌人喊着:“投降吧,不投降抓活的!”

靖宇同志蔑视这些强盗,他狠狠地发射着子弹,大声喊号:“我是中国父母生的,我要为中国人民而死!日本强盗滚出中国去!”

日寇更加猛烈地射击,周围山头,烧起了熊熊的大火。

靖宇同志的左腕受伤了,他用右手还击。

靖宇同志拨出弹夹,数了数子弹。接着又打,每一颗子弹从枪膛飞出,都打击着最后进攻的敌人……

就在这同一个时间内,曹亚范正带领着战士们,奔跑着,奔向这里……二百多里的山路,他们恨不得一口气赶到。穿过密密的老林,踏着深深的积雪,他们正在向亲爱的司令员靠近……

这时,又一颗子弹打中了靖宇同志。殷红的血,不朽的血,染红了祖国圣洁的十地。他站起身来,依靠着一棵百年古柏,又打倒了两个鬼子,最后,他把枪口对准自己的胸膛,高喊:

“中国共产党万岁!”

砰!最后一声枪响了……

“革命胜利万万岁!”

英雄的呼声,震天动地,直上云霄,在长白山森林的上空缭绕,在祖国的蓝天里回旋。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倒下了,党的忠贞的儿子倒下了!为了民族解放,为了人类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杨靖宇同志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靖宇同志牺牲后,残暴的日寇解剖了靖宇的身躯,向日本天皇遥拜,额手称庆。然而,使这群法西斯野兽震惊的是:靖宇同志的腹内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靖宇同志,真无愧气吞山河,壮志烛天,是我国伟大的忠烈民族英雄。

当曹亚范同志率部赶到三道崴子时,已是靖宇同志牺牲之后了。战士们悲痛万分,对着他的血迹宣誓:

“一定要为杨靖宇同志报仇,一定要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

一九四五年四月,我们党在延安举行第七次代麦大会,制定了在全国范围内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战略方针和政治路线。抗联的同志们,虽然在那样艰苦已极的条件下,还是从无线电里收听到了毛主席《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他们预感到抗日战争最后的伟大胜利,就要到来。最后,“八·一五”到来了。他们参加了苏联红军消灭日本关东军的大战,终于从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取得了解放全东北的胜利!

一九五八年二月二十三日,东北人民怀着沉痛的心情,把靖宇同志的遗体安葬在吉林省通化市郊的靖宇陵园里。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同志送了花圈。在公祭仪式上,康生同志代表党中央致了悼词。

毛主席在总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部辉煌历史的时候,估价了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毛主席说: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占领沈阳,几个月内,就把东三省占领了。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但是东三省的人民,东三省的一部分爱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协助之下,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组织了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从事英勇的游击战争。这个英勇的游击战争,曾经发展到很大的规模,中间经过许多困难挫折,始终没有被敌人消灭。”

是的,他们没有被敌人消灭,相反,是人民消灭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千百万人民、千百万革命战士,为取得这场斗争的伟大胜利流尽了鲜血,这里也包括了我们敬爱的杨靖宇同志的最后一滴血!

共产主义的忠贞战士、伟大的民族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

猜你喜欢
靖宇杨靖宇抗联
Mottness,phase string,and high-Tc superconductivity
Mechanism analysis and improved model for stick-slip friction behavior considering stress distribution variation of interface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漫画4幅
英雄杨靖宇之死
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李兆麟
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将领杨靖宇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