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和问

1962-08-16 03:35施有良
中国青年 1962年17期
关键词:从师渊博愚人

施有良

今天,“学问”两字可以说成了“知识”一词的同义词了。所谓“有学问”、“学问渊博”,就是“有知识”、“知识渊博”。古今中外曾经出现了不少知识渊博的“学问家”,他们的奥秘就在于“学”和“问”两字上。

“学问”就是既“学”又“问”。前人对“学”和“问”都是相当重视的。荀子和欧阳修也都谈到了有关学习和求师的道理。清代刘开在《问说》中说,“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也。”他们早就把“学”和“问”看作是求知识的相辅而行的两个方面,二者得兼,废一不可。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学问”,那非得下苦功夫去“学”不可。而在“学”的过程中,只要是真正的钻进去的话,那又难免会碰到疑难问题;当疑难问题产生之后,经过自己一次又一次反复钻研、推敲、琢磨而仍不解其惑,此时就得要“问”了。“问”过而再“学”,将又会出现新的疑难问题。这样“学”和“问”反复不断地循环和逐步深化的过程就是知识增长的过程。

《易经》云:“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问则有得,所以足;不问专固,所以小”;刘开也说:“非问无以广识。”这些话的意思是说,“好问”就能使学问广博,不问则无法使知识广搏起来。为什么呢?韩愈的《师说》作了很好的说明:“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是的,人不可能无“惑”,特别是经过认真的“学”以后,“惑”可能更多一些。既然有了“惑”,经过自己的钻研还不能解决,那就非求师“问”不可了。假如有“惑”而不“问”,“惑”不能解,“学”也无法继续深入下去。含含糊糊,不求甚解,或是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识何以能广博呢?

那么,究竟向谁“问”呢?刘开说:“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不择人而问”,就是向所有的人“问”。既要向“贤于己者”问,也要向“不如已者”“等于己者”问。古人说,在求师这一点上应该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来说仍是应该吸取的。因为“理无专在”,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圣人”所不了解的,“愚人”未必一定不了解;“愚人”所能的,“圣人”未必一定能。只要我们能不耻下问,善于向各种各样的人学习,就有助于我们的解“惑”和增长知识。

“问”之重要由此可以想见了。但是也有人往往“耻于从师”。对比他们聪明的人,因忌嫉而不愿问;稍逊他们的,则轻视别人而不屑问;与自己差不多的,也认为彼此彼此,没有什么值得可学而不甘问。对这样的人来说,简直“天下无几可问之人”了。这种“不愿”,“不屑”、“不甘”问于他人的人,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不虚心,自视甚高;轻人之所“短”、重己之所“长”。这样的人是不会有高深造诣的。

古往今来,一些在学问上有所成就的人,往往是最虚心最善问的。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孔子,根据记载,他就是最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他向郯子(春秋时郯国的国君)求教关于官名的事;向苌弘(周敬王时候的大夫)请教有关音乐的事,向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学习弹琴;向老子(春秋时哲学家)问礼。更有意思的是,相传孔予居然向一个七岁的名叫项橐的小老师请教。我们暂且不管这些圣贤向别人学习的是什么东西,只就“善问”和“不耻下问”的精神来说,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古代圣贤尚且能“不择人”而问;今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愿、不屑、不甘问于人呢?我们常常响往有“良师益友”。出类拔萃的,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以及我们的老师无庸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应该向他们学习,但是更多的“良师益友”恐怕就在我们周围,问题是要靠自己去发现。只要我们虚心,肯放下架子,诚心诚意、恭恭敬敬地向别人“问”,我们的知识就得以较快地提高、增长。

猜你喜欢
从师渊博愚人
鲍贤伦
World Reading Day
浅析《论语》中的治学之道
老来学艺
谁是愚人?
胡贤华
愚人食盐
愚人=娱人?
词语聚焦
娱乐节目不能愚人并自愚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