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布包的故事

1959-08-16 03:30广然
中国青年 1959年7期
关键词:布包钢笔劳动

广然

在春节的第二天晚上,已经是十点钟了,父亲还在复习功课。街上的爆竹声也渐渐稀疏,室内静静的、只有母亲和弟弟妹妹熟睡的鼾声和小闹钟有节奏的嗒嗒声。

我正念初中三年级,父新在干部学校学习文化,我和父亲学的差不多是一样的功课。我对理科比较感兴趣,而这正是父亲感到吃力的学科,但在文史及政治理论方面,父亲满可以当我的老师。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寒假学习计划中,订立了互相帮助的“合同”。今天是执行计划的第一个晚上,父亲在解代数习题,他在草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方程式,皱眉苦思,纹尽脑汁,但还是没有解出来,于是自言自语说:“这玩艺儿,真比在战场上想个消灭敌人的战斗计划还费劲。”

“小新呀!这个方程式是怎么回事呀?”父亲带着向老师请教的口吻,只是“小新”两字说得很亲切。父亲对待学习的钻研精神,对于一切问题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顽强的毅力,使我从内心里感到佩服,也使我深深感到,青年人要珍惜学习时机,认真对待学习。

那是在去年暑假开学以后,当时许多新工厂都要招人,我们班里有两个同学瞒着学校到工厂去了。他们见了我就鼓动我说:“今年工作这样好还等啥!等到毕业时不好找工作了怎么办?”那时候学校里正搞勤工俭学和大炼钢铁的劳动,我想:拿钱劳动不如挣钱劳动,早晚是个劳动者,多念半年书也不见得有什么用!我越想越不安心学习,精神也不像以前那样活泼愉快啦。我在脑子里产生了一个念头——退学。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编了一个理由:母亲经常闹病,弟弟妹妹多,生活困难。

我这个想法还没有向学校讲,老师可能早就发觉了。在一次上社会主义教育课的时候,老师走进教室,把一个长方形的小白布包放在讲桌上,同学们用好奇的眼光注视这个很旧的小布包。当时我想这个小布包和今天上课又有什么关系呢?老师没提小布包的事。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为什么要学习?”几个字。接着说:“同学们,今天要讲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有的同学则不够明确,我们班里有的人就认为:在学校也是劳动,不如退学去劳动,还能挣钱……”听到这里我心里动了一下,只觉得脸上热呼呼的,我显然是怕点我的名。老师没有这样做,他继续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瞒着家长欺骗组织,这能说是学习目的明确吗?我们这一代的学生应树立什么样的学习态度?这个小布包里的东西会给我们一些启示。”说着老师把小布包打开,其中有:用两个子弹壳作成的“钢笔”,一本手抄的破旧的课本子,还有一册笔记本,里边的每一页都有铅笔、钢笔、还有红笔写的字迹,写得密密麻麻的。

老师把这些东西给大家传看后讲:“我们访问了一位家长,他是一位老革命干部,这些东西就是他以前在学习战线上的战斗武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革命前辈是怎样顽强地学习的!他告诉我说:他在小的时候没有条件上学,被日本帝国主义及封建地主逼得没有办法生活,他便背起枪去打游击,后来参加了八路军。不识字,工作该有多少困难呀!在残酷斗争的年代里,物质条件很差,他们仍然要坚持学习。没有笔怎么办?就用七九的子弹壳作帽,三八的子弹壳作笔身,没有书自己动手抄,这就是他们抄的书。”老师又把那本书拿起来,同学们静静地听着,教室内没有一点动静。老师也很激动,喘了一口气继续说:“那时纸张很缺,他们的笔记本你们看到啦,那是先用铅笔记,然后用钢笔写,最后用红墨水写,这样一张纸可以用三次。那时候,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学习本领为了更好地和敌人进行斗争,学习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所以,一切困难都能克服。”

经过更深入的讨论及团支书几次地找我个别谈话,使我明确了我的思想不对头。我的精神又振作起来了。

礼拜天我回家看见父亲,他第一句话便问我:“你还想退学吗,听过小布包的故事了吧?”

“呀!老师访问的那位家长,那位老干部原来就是我父亲!那小布包里的东西是父亲的……”

猜你喜欢
布包钢笔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基于成都元素的拼布包设计与制作
三支钢笔
昙花破案
我的钢笔
热爱劳动
老钢笔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布包子”发卡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