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爱好、兴趣及其他

1955-08-16 03:30马铁丁
中国青年 1955年15期
关键词:框子业余生活集体行动

马铁丁

必须一致的和不能强求一致的

在我们伟大的集体里,在全部生活中有必须一致的和不必强求一致的两方面。

必须一致的是: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有共同的道德观念——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在工作、牵习、战斗中有大家必须遵守的、共同的纪律。

在这个总的前提下,为了更善、更美、更好地为社全主义事业服务,也完全允许各有各的爱好、兴理和愿望。

在各人的生活爱好上,尤其不能强求一致。吃饭各有各的口味:有的爱吃这、有的爱吃那……穿衣服各有各的审美现点:有的喜欢长袖、有的喜欢短袖、有的爱白色、有的爱红色……文娱活动各有各的兴趣:有人爱跳舞、有人爱打球、有人爱看戏、有人爱谈天……

同题就发生在这里

问题就发生在这里:在我们的集休生活中,需要一致的地方,还没有能够完全一致,例如还有违反共产主义道德的行为,还有破坏纪律的行为。这方面,这里暂且不去申述。另一方面却同时产生了另一种偏颇,把不能完全一致的东西强求它们一致。

有些人不愿意跳舞,硬要他跳舞,即使不会跳,也要他坐在旁边,一直坐到深夜、大家星散为止。有的地方,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办法就是很简单,内容就是很单调的,不照顾群众的不同要求、兴趣、特长,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业余生活好像就只能唱唱歌,跳跳舞,如果有人想去下棋、散步、朗诵诗,或者有些时候不能与大家在一起,就被人认为“脱离集体”、“佻皮捣蛋”,这就等于说人们在业余生活中,不该有各咱不同的爱好,要求无论在什么时候,大家都应该一致行动。

有人生活习惯比较特别一点,不愿意吃某种菜,也硬要他吃,据说“不吃就有碍大家吃饭的情绪”。

有人以自己劳动所得,买了两件花衣服穿,又比较爱讲究头发样式,不是只梳两条辨子,与大家稍有不同,於是就被人“瞧不起”,说它“作风不正派”。安然,单纯的追求奇装异服,以致影响身体的健康(例如高而又硬的衣领,使头也没法转动),过分追求豪华,以致脱离群众目前现有的生活水平也是不好的。

但是,无论如何,决不能定这样一个“理想”的标准:事事整齐划一,千篇一律,大家如此。这样推论下去,人最好是一样的面孔,一般高矮,说起话来一个音调。我们常说:“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果真大家什以都一律话,那么,还丰富多彩什么?岂不是单调得很吗?

各有所爱、各抒所长

让我们翻开薇拉·凯特玲斯卡雅著的小说“勇敢”来者看。

这里有一群青年,大家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工作岗位到西伯利亚去建设共青城。

在开辟新的工业区、建设新的城市、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服务、这是大家一致的、共同的。

至於在生活上的兴趣、爱好,那真是各色各样。

谢玛和卡留日奈是臭德萨克船版里有名的锻工,两个人是难解难分的好朋友。谢玛爱好学习,爱好看书,善於也肯於思索问题,卡留日奈生性好动,是有名的足球选手。

卡嘉,售货员,一位活泼乐天的青年姑娘,喜欢唱歌跳舞,她走到那里就把快乐带到那里。

织布工人伊沙果夫是一位热情奔放的青年诗人。他在工作之余,常常把自己做的诗朗诵给大家听。

如果把他们这个队伍比成音乐队,那么既有“合唱”,又有“独唱”。大家来建设共青城,这是“合唱”,每个人从工作到生活,都在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独特的个性、爱好,这是他们的“独唱”。他们每个人的“独唱”影响了“合唱”的演出没有呢?没有,不但没有,在建设共青城这个大“合唱”里,正需要各种各样的“独唱”——各种各样的人材和智慧来丰富、发展集体事业,集体生活。

想一想吧:卡嘉在唱歌、跳舞了,伊沙果夫在朗诵诗了,谢玛在解决大家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了,卡留日奈在进行体育表演了……西伯利亚的生活仍然是艰苦的。可是他们并不感到艰苦,多种多样的活

动,各抒所长的富有诗意的生活,更把大家紧紧地吸引在一起。

我想:许多人都有办俱乐部的经验,如果这个俱乐部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演戏的、有操琴弄笛的、有画画的、有下棋的……虽然大家并不是进行完全相同的活动,但正因为活动是多种多样,内容丰富,更适合于大多数人不同的兴趣,那么这个俱乐部一定会吸引很多人,办得更活跃。活泼多彩的业余生活,丰富了人们的身心。这岂不比生硬地把大家拉在一起,强求活动完全一致,以致使活动内容十分枯燥有益得多吗?

说到每个人的生活习惯,爱穿红、爱穿绿,爱吃这、爱吃那,不但现在不会一致,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也不会一致的。而且社会越发展,花样也就越多,越丰富;因为社会越发展也就越有条件来满足各种不同的人的各种不同的爱好和需要。学过美术的人都知道:世界上的色彩,原来并不是很多的,社会越发展,色彩越丰富,色彩的分别越仔细。吃东西也是一样,我们现在的许多可口的菜,是旧的食谱上所找不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吃的穿的究竟怎么样,即使最大胆的幻想家,恐怕也不能一一尽述。

偏颇从何而来

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偏颇呢?

原因之一,是一切平均化的观念在作怪。不懂得马克思主义者所理解的平等,是消灭阶级、消灭一切人剥削人的现象,而不是平均主义。“个人生活方面的平均制是一种反动的小资产阶级谬论,这种谬论只适合於某种原始禁欲主义教门,但它不适合於按照马克思主义组织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因为决不可要求所有的人都有一样的需要和胃口,决不可要求所有的人都过着一个模样的个人日常生活。”(斯大林)我国小资产阶级仍是个汪洋大海,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会而且已经对我们发生影响。上面所说的不会跳舞的人,硬要他跳舞;不喜欢吃某种菜的人一定要他吃,那不正是希望甚至强迫大家“过着一个模样的个人日常生活”吗?

原因之二,是把集体主义作了机械的了解,认为集体主义一定要集体行动。诚然,集体行动可以是集体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可是决不能认为凡是集体行动就一定是集体主义。一群强盗去打家劫舍,集体行动是集体行动,和集体主义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个人行动可以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却又不能把一切个人行动都称之为个人主义。主要的标志在於个人行动是为谁的利益去行动的?如果为集体的利益去行动,仍然是集体主义。罗盛教到水里去抢救落水的小孩,是个人行动。但是,他的舍己为人的精神,正光辉地体现了集体主义。有些人愿望按照自己的兴趣,在业余去搞各种不同的活动,虽然有时是个人行动,但他并没有妨碍到集体利益,而是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爱好,使集体生活更丰富多彩。自己休息得更愉快,因而更精力饱满地去工作,这对集体是有利而无害的,自然决不能算违反了集体主义精神。

第三、有些做青年工作的朋友,喜欢划一个固定的框子到处乱套,凡是适合他的框子的就是好的,不适合他的框子的就是不好的。这里首先是这个框子本身是否正确?如果本身就是不妥当的,那么只能越套越坏事。其次,即使逐个框子本身是正确的,也要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具体运用,比如在课堂上,的确不能允许随便缺席,不安静听讲。但在课余活动就不应该强迫大家按预定的框子“就范”,非要全体在一起搞同一种活动不可。有些活动的确是要集体参加的,而且也只有相当多的人参加,才能很好开局,但应该根据青年本身的特点,群众本身需要,因势利导。就拿体育锻练这件事来说吧:这本来是有益健康的活动,希望大家参加,也是应该的。但决不能强迫命令,决不能乱扣大帽子,像“不参加就是缺乏集体主义现点”之类。要吸引大家参与体育锻练,莫如通过各种办法使大家了解它的重要性,把它搞得更生动活泼,多种多样,以适合群众的不同需要,使大家对它发生兴趣,感到这是生活中的需要。青年人谁不爱活动?只要他们有兴趣,感到有此需要,慢慢就会自动来的,这叫做“瓜熟蒂落”。那种强迫命令、乱扣帽子,即使把大家勉强拉来,也会“强扭的瓜不甜”,彼此扫兴。

苏联小说“茹尔宾一家”就有一个好例子。造船厂的俱乐部活动原来是搞得很糟的,大家对它并无好感,门前十分冷落。但等到老工人茹尔宝·华希礼接办以后,情况立即改观。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华希礼深入群众,根据群众不同的需要开展多样性的活动。比如有一天,俱乐部出了一张布告:

柠檬树、室内栽培的方法,

时间:晚八时主讲人洛班诺夫

这张布告立刻吸引了许多群众,那天晚上到俱乐部来的人空前踊跃。听讲的人为什么这样踊跃呢?原来是华希礼深入了群众,知道很多工人家庭都希望了解在严寒日子里,怎样才能培育这种热带果实。华希礼根据群众要求,搞出了新颖有趣的活动,自然就吸引了许多人,使文娱活动得到了很好的开展。

尊重群众生活的爱好,循循善诱

由此可见,对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兴趣,只要和整体利益没有违背之处,完全应该尊重。使每个人的生活都很愉快,能够更加精神饱满地去工作、劳动和学习。同时,我们只有让大家在这方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才能使生活中呈现出五色缤纷、美丽动人的景象。

当然,这里所讲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并不是取消领导放任自流。正相反,对群众的业余生活,简单化的领导方法已经是不能适应了。代潜它的应该是具体的、灵活的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和特点、要求、爱好循循善诱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把他们吸引到蓬勃生活中来。

猜你喜欢
框子业余生活集体行动
几百万鲱鱼的集体行动
同行是冤家
写字
城市图语(4)
我的业余生活
我的业余生活
魔力语文③
微博时代:参与集体行动对群体情绪和行动意愿的影响
什么帖子容易被“小秘书”删除
人文地理实践教学研究——以白城市居民业余生活调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