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就身体弱的人是否能做到“身体好”?

1953-08-17 02:18
中国青年 1953年22期
关键词:市斤体育事业体育运动

编辑同志:

我自出世一天起,身体就不健康;入学以后,我又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因此身体一天一天消瘦下去。虽然我读书比较用心,但稍看一些书,就感到头昏眼花,学习效率也不高,每学期都有补考。上学期伴校举行运动会,号召同学们积极锻炼身体,以便正好地学习和工作,我也开始注意参加各种运动。半年来我的身体是要比过去好多了,体重由原来的七十六市斤增加至八十三市斤;上课也不经常打瞌睡,白天接连看三个钟头的书也不感觉头昏眼花了。但是我现在的身体还不是很好。最近毛主席号召我们青年要“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我觉得别的同志都能努力做到这一点,像我这样自幼就失去健康的人,虽然经过锻炼,有些好转,但是否能锻炼成健壮的身体呢?是否能做到像毛主席所号召我们的“身体好”呢?我常听到别人说:生下来身体就坏的人,再锻炼,也不能像原来身体就健壮的人那样好。这种说法对吗?

成都交通学校学生张良国

编者按:张良国同志提出的问题,我们请北京医学院教务长马旭同志写了一篇简答,并请求韶玫同志写了一篇她自己由身体很弱,经过锻炼,逐渐强壮起来的体会。

张良国同志:

你的问题答覆如下。

“生下来身体就坏的人,再锻炼,也不能像原来身体就健壮的人那样。”这种说法骤然看起来,好像是有道理:小的时候身体就坏,大了怎能好呢?实际上这句话包括着认识论上的错误,包括着对事物发展的看法的错误,它不但没有科学根据,而且极为有害。

有些反动的生物学家,如魏斯曼,摩尔根,他们把生物发展,看成为品种的重复循环,也就是按照遗传因子特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他们以为生物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就是外界不能作用于它,永远是按照原来就具有的形态发展下去,与外界无关地孤立地存在着,这就是生物学上的形而上学唯心观点。当然与自然现实是完全矛盾的。

与此相反,先进的科学理论与实践证明,生物的发展——人类的发展也包括在内——是与生物存在的周围环境密切联系着的,是受环境的一切条件影响的,不能设想生物能离开其周围环境而能独立地发展。生物种类及其本身是发展的,变化的,不是静止不变的简单的一代一代传下去,即算了事的。这种发展观带给人类以无限的利益,使人类有了理论根据来改造自己与自然。把这种发展观应用于体育教育,将为体育事业开辟无限广阔的前途,苏联体育事业的光辉成就,就充分地说明了它。

身体只要没有不适于运动的病理变化,只是一般的弱一点(自己的身体适于哪种体育锻炼,可请教医生),都可以,而且必须每日按照一定计划进行体育锻炼,循序渐进地锻炼,严格坚持卫生习惯。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体力,而且可以促进器官的机能,把体育运动,卫生措施,饮食安排,睡眠,工作,学习,合理地配合起来,养成习惯,经常地通过这条件给身体以影响,定会增加对健康有利的因素,如对疾病的抵抗力,对气候的适应力等等,从而改造了人的体质。当然幼年时代的身体基础,不是对将来的身体发育没有影响的,但这点不是绝对的。大力士的力量不是生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培养锻炼出来的。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按其生活条件说来,远不如地主,可是很多劳动人民虽在高龄,仍能动作敏捷地从事生产,而在童年可能身体很好,后来成了娇生惯养的地主的人,稍微地动作,即汗流夹背,连呼带喘,谁都知道,这是没有劳动锻炼之故。患头痛,失眠的人大多数都是经常不运动的人。体育运动的成效并不是由于幼年基础来决定,难道道理还不显然吗!其实你自己就是很好的例子。你经过半年的锻炼,身体已经比过去好多了。你的身体原来基础差,锻炼要循序渐进,当然不能一下就赶上原来体质好的人,这也是合乎客观规律的。你不要性

急,只要你能坚持不懈地继续锻炼,稳步前进,身体是会一天比一天更加强壮起来的。

马旭答

猜你喜欢
市斤体育事业体育运动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体育运动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8月龙眼市场监测分析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呆呆和朵朵(13)
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双丰养兔场
新疆料票上的两种维吾尔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