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鸣
船渠变了!这是我在解放后参观大连修船造船工厂(简称“船渠”)后的第一个印象。
这里没有日本人也能造铁船,并且造得比那时还快,据一位工友讲,这是学习苏联用胎造船的结果。这种做法是先下本钱作好胎(模子),然后造船就容易了。据说,日寇统治时期造小电船要用一万五千多个工,而现在造比过去大一倍多的小电船只用二千二百来个工。在厂里,我见到了一伙造船健将徐积宽,现在是造船厂厂长,旅大特等模范了。
我拜访老夥伴张玉吉。一别四年没见过他,看来他变得年轻了许多,不像五十多岁的人。他紧紧握着我的手,首先就告诉了我一件喜事:他在头二年娶了一个老伴。半辈子光棍,没料想还有这末一天。他又对我说:“现在一两个月的学徒干得比你好,如今老师教徒弟不是哄瞒徒弟,教出一个就多一个帮手,徒弟升了级,老帅还得奖呢!过去…哈哈……”是的,现在与过去大不相同了,过去学徒学好后,老师就吃不开了。
我们还参观了很多厂子,看到工友们钻一个眼,旋个螺丝都非常细心,毫不马虎,给我粗枝大叶的作风一个很大的警惕。最使我们警心的是当我们走出工厂的大门时,看工友们走出工厂竟丝毫不费什么手续。过去工友下班后,出卡子门(即工厂大门)必须受“警备”(门岗)搜查后才能放行,怕工人往外偷零件、焊条等东西。现在已经不是工人从厂子里往家里拿东西,而是从家里拿来还给厂子了。自然再没有门岗搜查工人的事情了。
走出工厂不远,看见一所两层大楼,是修船造船厂的工人俱乐部,工友的小型集会和一般的文娱活动就在这里进行。他们还有两个比较大的“火轮船俱乐部”和“红星俱乐部”,不久工人们要在“火轮船俱乐部”公演大型歌剧“二毛立功”,这个剧得过旅大艺术戏剧比赛的一等奖,剧作者是锻工版工人王水亭,出演时他扮演主角“二毛”。
“船渠”变了,工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翻了身了。而且工作上也有很好的成就,“船渠”真正彻底地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