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君宜
“夏红秋”是值得工作干部与新解放区学生都爱看的书。这本小说说到下一个目前我们大家正关心的问题。新区学生可以拿他当镜子照照自己,工作同志们可以由此多少了解一些新区的中小城市中学生们到底在想些什么东西。对执行城市政策上头有些帮助。
这小说是写的在东北的安东市,日本投降之后,一个十七岁的中学女生夏红秋,一下子从十四年的睡梦中醒觉,知道了自己还有个祖国。她很快很容易的就接受了国民党的“正统”宣传,把亲爱的祖国和“蒋委员长”统一起来,天天梦想银色胡须金色肩章的“将委员长”,骑着白马带着全部是美男子的军队,前来解救这些失去祖国十四年的苦孩子们。但是,事实上来的不是“蒋委员长”,却是一群穿黄大挂的“穷八路”,她和她的同学们毫无理由地用蔑视、讥笑、辱骂来对待这个军队和政权,笑他们穷、土气,蔑视那些不忍得电灯的战士和穿破军服的女干部。她偶然参加唱唱进步歌曲,反受到国民党暗藏特务与大批落后同学的笑骂。她就抱着一颗追求“光明”的心,跑到国民党统治的沈阳去了。想进学校,但她没有门路,沈阳根本没人理睬她。她又在一家派馆里见到国民党接收大员的丑恶。终于,碰到了一个也是满怀热望来投奔国民党结果却流落在街上卖烟卷的旧日老师。她听了他的劝告,回到安东。她又在半路上,在参观团中,在招待会上,分别看到工人农民士兵真正伟大。便下决心说出自己去沈阳的经过,参加了革命组织——文工团。
中国学生有着五四、一二九、一二一的光荣革命传统,但是,我们也不能忘掉在平津京沪昆明重庆成都……之外,还有好些中小城市里的中学生,近几年来没有机会接受民主运动的影响,除了课本与老师之外没接触过的知识,饱受国民党的长期愚民教育,怀着盲目的“正统”观念。这是学生运动亟待开辟的一块新土,也是中等教育中极重要的问题,“夏红秋”之所以在东北连销几版,也就由于它提出了这一问题。目前,国民党反动政府即将土崩瓦解了,学生们对国民党盲目的正统观念也会大部分跟着消失。这是比“夏红秋”所描写的更新的一个情况,但是,对国民党的幻灭,却并不等于真正认识和相信了共产党和民主政权,更不等于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新观念。所以,“夏红秋”还是完全值得读的。
在提出问题方面,这小说写得很好,很真实。只是后半部解决问题那部分显得太潦草些。
它写夏红秋对共产党与解放军的糊涂与敌视,的确刻划出一个幼稚的中学生的落后想法,而绝不是有什么很深成见的反共分子的想法。写夏红秋开始看到共产党的好处,也恰如其分,并不曾把她写成怎样透澈了解了和坚决相信了新民主主义与共产主义。(如果写成那样,倒是违反真实的夸张了。)
例如前段描写夏红秋和她的同学看不起“八路”,作者抓住这群中学生和一个“八路”女干部打交道的场面。写那由伪满时代留用的教师单着重介绍那女干部是“贝满毕业生”,写夏红秋想:“八路那里来的中学生?一定是吹牛!”寥寥两句话多么生动的描出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看问题方法!后来,她开始佩服这女干部,主要也不是由于什么思想上打通,而是首先由于女干部会说话,而且是漂亮的北平腔,会演戏,和气……等等。后来写夏红秋赴萧司令员的招待会,思想已经开始转变了,但使她大惊敬服的不是别的,却是萧司令的年轻,文雅,给她们敬酒……等等。夏红秋在会后写的壁报文章;“谁说共产党不重视青年知识分子呢?你和司令同桌吃过饭吗?谁说共产党没有人才呢?你见过这样年少的将军吗?”也画出一个十几岁中学生的思想和口吻。
也许有些革命经历的读者会以为这种“思想转变”未免太浅薄了,但这写的正是真实。我们的确也听到,正定、石家庄、济南等地有些中学生对共产党开始佩服,就不过因为发现了自己唱歌演戏原来远远比不上共产党而已。“夏红秋”的作者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这群十六七岁的孩子们原是单纯的,他们不靠近共产党只不过由于铁桶似的愚民教育所造成的愚昧。一经共产党的万丈光芒透过铁桶漏进一点点光来,这单纯愚昧便冰消瓦解了。
但问题是,这种单纯的愚昧虽比较容易消除,而要使这些青年真正觉悟要献身于新民主主义与共产主义事业,真正建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新人生观,却不是那样简单的事了。那需要耐心的教育,须经过细致复杂的思想过程。“夏红秋”在这一方面就写得较草率。去沈阳碰钉子是她转变的关键,在从沈阳回来后,作者为了要说明夏红秋认识了工农兵的伟大;便写她在路上遇见一个老农妇,参观一回工厂,又在火车上遇匪受到战士的保护。工、农、兵每样碰到一次就使她由“工人农民像土豆一样”的思想,一下子进步到懂得“劳苦群众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力的海。共产党在工人农民中扎了根,怎会不胜利呢?”直可太简单了!那几次遭遇,自然会对备有影响。但是在这里在们没有常见刚萌芽的新思想如何与盘据头脑的旧思想斗争,没有看见刚开始垮下去的旧思想还有多少残余,特别是没有看见共产党的教育究竟怎样一点点在夏红秋身上扩大影响。(作品中完全没有触到,学校的课程、教师、讨论会……可发生过作用?)作者已曾告诉我们,夏红秋只是开始转变,并没有进步到怎样完美。但他对这一点缺乏深刻具体的分析。读者并不能由作品中看清夏红秋在参加文工团时,究意进步到怎样一个程度了。她参加文工团是否除去模糊的“为工农兵服务”观念力外,就没有混杂其他动机和幻想呢?(而在夏红秋这类青年,这通常是会有的。)这些问题,夏红秋本人不见得了解,但,作为一个作者、是应该用比夏红秋看得更远更深的眼光,来把这些问题分析给读者看,形象化的表现给读者看的。
虽然有这样缺点,但“夏红秋”还不失为一本好书。我希望东北以外的其他解放区能翻印一些,给新解放区的青年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