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期
刊物介绍
《作物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有关作物科学的学术期刊。前身可追溯到1919年1月中华农学会创办的《中华农学会丛刊》, 后相继改名为《中华农林会报》、《中华农学会报》、《中国农业研究》和《农业学报》, 1962年改为现名《作物学报》。主要刊登农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态、种质资源、谷物化学、贮藏加工以及与农作物有关的生物技术、生物数学、生物物理、农业气象等领域以第一手资料撰写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以及专题综述、评述等。办刊宗旨是为繁荣我国作物科学技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加速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读者对象是从事农作物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和具有同等水平的专业人士。 《作物学报》从1999年起连续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的资助。2006—2011年连续6年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B类)”资助。从2002年起连续9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授予“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11年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2005年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9年被中国期刊协会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授予“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据北京大学图书馆编著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和2008年版)登载, 《作物学报》被列在“农学、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的首位。
作物学报
- ω-黑麦碱基因沉默对小麦1B/1R易位系加工品质的影响
- 高分子量谷蛋白单亚基缺失对软质小麦宁麦9号加工品质的影响
- 利用简化基因组技术分析甘薯种间单核苷酸多态性
- 甘蓝型油菜磷脂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BnPDAT1) cDNA的克隆和功能鉴定
- 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ospls3的生理特征和基因定位
- 棉花不同GbU6启动子截短克隆及功能鉴定
- 一个水稻黄绿叶突变基因的定位和遗传研究
- 拟南芥低叶绿素荧光LCF3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高丹草苗期杂种优势分析
- 普通小麦类胡萝卜素组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方法
- 可溶性寡糖和小分子的热激蛋白与杂交水稻种子成熟过程中发芽能力及种子活力相关
- 多胺氧化酶(PAO)调控光诱导玉米中胚轴伸长的生理机制
- 基于生物量的冬小麦越冬前植株地上部形态结构模型
-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轮作玉米干物质累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 玉米抗灰斑病QTL元分析及其验证
- 不同麦区小麦籽粒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及评价
- 施硒对小麦籽粒硒富集、转化及蛋白质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