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期
刊物介绍
本刊是由南京生化制药研究所、中国生药工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主要刊登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的毒理、药理、药分和药动学: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临床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制剂的研制、药物稳定性的研究及对药物性能、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专题论述。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生化技术、生物技术、分离和纯化技术、药理、毒理、药动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及新药研究开发的高、中级科技工作者及临床医生。”,与我刊现在的期刊情况不相符,特此致函要求将贵网站上的上述期刊介绍数据修改为“《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于1976年创刊;办刊宗旨是:根据“基础与临床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原则,通过报道有关生化药物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最新进展,促进我国生化药物医学的健康发展以及与国际相关学术团体和单位的合作交流。本刊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1678,国内统一刊号CN 32-1355/R。本刊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权威性。 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同时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的来源期刊。其主管单位是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单位是无锡锡报期刊传媒有限公司;由《中国生化药物杂志》编辑部和北京数字医视传媒出版发行。 本刊的读者对象为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临床相关医生、医学院校的相关专业师生等。热忱欢迎从事药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医药技术等基础及相关临床医学专家、学者投稿。” 这一数据。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特约论文 (2016年06期)
基础研究 (2016年06期)
临床与药物化学药 (2016年06期)
- 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IL-10,IL-17的影响
- 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抗氧化指标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 前列地尔注射液辅助治疗对重型肝炎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β2-MG及sIL-2R的影响
-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辅酶Q10注射液对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 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或根尖炎的临床疗效
- 替吉奥胶囊对晚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PS、sMICA、HIF-1α及Her-2的影响
- 噻托溴铵联合氨茶碱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脑钠肽、降钙素原及肺功能的影响
- 氨溴索静滴、布地奈德雾化联合头孢地嗪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 溴化异丙托品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gE、FeNO及肺功能的影响
- 呋塞米与氢氯噻嗪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坎地沙坦西酯对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及临床疗效的比较
- 右美托咪定麻醉对开腹手术患者手术情况、RAAS活性及肾功能的影响
- 瑞芬太尼分别复合地佐辛与芬太尼对胆囊摘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
- 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对老年感染患者的肾毒性比较
- 替加环素对复杂性腹内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 阿托伐他汀联合抗凝药物在老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价值
植物药 (2016年06期)
- 白虎汤联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急性高血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腹腔镜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在偏头痛肝郁脾虚证中的临床应用
- 芍药甘草汤辅助常规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ystatin C、Hcy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 高压氧治疗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延迟愈合患者的临床疗效
- 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 杞菊地黄丸内服联合聚乙二醇外用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疗效
- 知柏地黄丸联合盐酸克林霉素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8、TNF-α、IL-10水平的影响
- 玉丹荣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可能机制
- 美沙拉嗪联合香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的影响
- 木丹颗粒联合硫酸锌对糖尿病足背动脉硬化患者踝臂指数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 养阴清肺颗粒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EB病毒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 益血生胶囊联合蔗糖铁注射液对妊娠贫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 三黄甘草合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 黄藤素序贯联合运动疗法对盆腔炎患者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及其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