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6期
刊物介绍
《文艺研究》是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文艺理论月刊。1979年5月创刊,最初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0年4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997年5月,改由文艺研究杂志社出版。张庚、林元、王波云、柏柳、方宁先后任该刊主编。自创刊以来,《文艺研究》坚持办刊宗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术上贯彻“双百”方针,奉行“五湖四海”的平等原则,注重从文学艺术各门类的具体研究中解决我国文艺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文艺研究》刊登论文涵盖文学艺术各个门类,主要包括文学艺术的一般理论(美学文艺学)研究,文学、戏剧、影视、造型艺术等门类的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研究,外国文艺理论、文艺思潮、文艺流派的研究等。“书评”及“访谈与对话”专栏,在保留原有学术特色的基础上,前者展开针对学术著作的批评性探讨,后者是对学界前辈的学术访谈和围绕学术问题展开的学者对谈。《文艺研究》长期保持一以贯之的纯正严谨的学风,在遴选稿件、策划选题、栏目设置、培养作者队伍等方面,坚持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相统一的原则,力争展现我国文艺研究的最高水平,引领文艺领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应有贡献,其在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并享有盛誉,成为中国当代重要的文艺理论刊物之一。
文艺研究
- “建构”与“反思”
——谢林和黑格尔艺术哲学的差异 - 现代美学的批判之维
——论席勒的审美国家观念 - 公共生活中的笑:沙夫茨伯里的幽默论
- 《信仰建构中的审美救赎》
- “苏辛变体”在12—14世纪初词坛的运行
- 论近代词学史上的“声调之学”
-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变迁与认同建构
- 《西方当代美学史:现代、后现代、全球化的交响演进(1900至今)》
- “四大传说”的经典生成
- 文物图像与唐代戏剧研究的理念、材料及方法
——以《唐代郜夫人墓志线刻〈踏摇娘〉演剧图》研究为中心 - “乱弹”释义与清代戏曲“乱弹时代”的再认识
- 《云门传》:词话到鼓词的过渡形态
- 董其昌的1596:《燕吴八景图》与晚明绘画
- 易代之际的自我书写
——项圣谟《朱色山水自写小像图》的身份建构与内在焦虑 - 翁方纲与清中期艺术史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