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癌症杂志
- MiRNA-25在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 免疫分型标记物和CD43在非特指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双重染色内镜联合MG7抗原检测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意义
- 乳腺癌组织中MTDH、IκB、NF-κB P6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BRCA1、Ki67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RNA-37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P53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 溶血磷脂酰胆碱对MG-63细胞粘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 血清S100A8和S100A9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 CEA、CYFRA21-1和CA125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水平的评估价值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结合蛋白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 NSE、CYFRA21-1、CA125、CA19-9、CEA联合检测在抑郁症伴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 抗病毒治疗对消化道肿瘤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放疗中肝功能保护作用
- 急性白血病发病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肝细胞肝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鉴别价值
- PCIA及PCPB对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紫杉醇联合顺铂与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肺癌的对比分析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改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肺癌骨转移的疗效分析
-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糖尿病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分析
- 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胃癌前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 B超在胃癌分期中的价值
- 替吉奥联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ⅠB~Ⅲ期胃癌术后患者同步放化疗和单纯化疗的疗效研究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
- 腹腔镜手术对比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评估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
- 结肠造口和回肠袢式造口术对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的疗效对比
- FOLFOX4方案与XELOX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
- 新辅助化疗、术中动脉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VEGF的影响
- 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切除与开腹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 曲妥珠单抗与蒽环类药物不同联合治疗方案对乳腺癌的疗效及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 青年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分析
- 不同术式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 穴位艾灸对盆腔恶性肿瘤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分析
- 腹腔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及其对Notch3、CD133的影响
- 宫颈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临床研究
- 同步放化疗后联合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研究
- 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及预后临床分析
- 三种前列腺电切术对老年前列腺癌致膀胱梗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I的影响
-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分析
- 食管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对比分析
-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
- 不同方案治疗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 氢吗啡酮微创给药对癌痛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集束化干预在内镜治疗癌症患者中的应用
- 神经免疫机制在癌症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 不同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骨密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