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 青海主要枸杞产区不同耕作措施对灰棕漠土理化性质影响及肥力综合评价
- 不同放牧干扰对滇西北高原泥炭沼泽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黄土丘陵区人工柠条恢复为主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
- 地膜覆盖栽培玉米根系形态对施氮量的响应
- 不同配比下复配土的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与质地变化特征
- 生态建设对坡面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 祁连山区主要下垫面土壤粒径分布特征
- 横断山脉纵谷区不同林型土壤胡敏素组分特征
- 黄土丘陵区刺槐、辽东栎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特征
- 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光合碳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雪岭云杉林土壤-叶片碳、氮化学计量特征对NDVI及环境因子的响应
- 大豆单间作对土壤团聚体及固土能力的影响
- 土壤水分调控对南疆滴灌棉花产量及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 保定东部平原区夏玉米田土壤氮磷时空分布规律
-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农作物产流产沙效应研究
- 黄河下游汛期输沙效率和排沙比阶段性变化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葫芦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多因素贡献率分析
- 坡度对黄土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及水沙关系的影响
- 海拔梯度上川西高山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
- 鲁中山地侧柏人工林土壤质量评价及林分密度的影响作用
- 模拟氮沉降对油松土壤水溶性碳氮及其光谱特征的影响
- 基于中红外漫反射光谱法预测黄土碳酸钙含量
- 广西降雨亏缺型骤旱的演变过程及时空分布特征
- 洞庭湖流域雨季极端降水事件的环流演变特征分析
- 基于CASA模型的浑善达克沙地植被NPP模拟及时空分析
- 近10年巴音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 利用“模拟—校正”法估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陆面蒸散发
- 1960-2017年黄河流域极端气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的相关性分析
- 雅砻江流域1961-2017年气候干湿变化特征
- 气候变化背景下武功地区降水特征
- 基于Anusplin秦岭地区近50多年来的降水时空变化
- 淮河上游植被对气象干旱的响应
- 基于SPEI的锡林河流域气象干旱风险分析
- 陕西省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 滇西北亚高山典型退化次生林水源涵养能力分析
- 1961-2016年黑龙江省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
- 贵州乌江流域气温与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地形影响分析
- 黑河流域1960-2015年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 雅鲁藏布江流域潜在蒸散发的气候敏感性及其变化的主导因子分析
- 基于土地利用的祊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
- 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下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与关系分析
-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抚仙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影响
- 非市场评估视角下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 中国城市供水效率时空差异及其变化特征
- 河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分析与预测
- 集中连片特困区耕地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吕梁山区为例 - 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建设用地规模时空耦合分析
——以湖南省为例 - 县南沟流域水土保持技术适宜性评估
- 6种连翘属植物在第四纪红壤上的生长适应性比较
- BPNN对不同人为活动区域的盐渍土Na+高光谱估测
- 干湿交替条件下稻田土壤裂隙开闭规律
- 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小流域泥沙来源研究进展
- 氮沉降对细根分解影响的研究进展
- 基于GIS的元阳梯田空间分布及其自然要素分异研究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
——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