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期
刊物介绍
《化工学报》以促进国内外化工科技发展和学术交流为宗旨,主要刊载化工及相关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报道有价值的基础数据,扼要报道阶段性研究成果和重要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选载对学科发展起指导作用的综述与专论。栏目包括:热力学;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催化、动力学与反应器;分离工程;过程系统工程;表面与界面工程;生物化学工程与技术;能源和环境工程;材料化学工程与纳米技术;现代化工技术。 《化工学报》是我国创刊较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多年来本刊一直保持严谨求实的优良传统,严把稿件质量关。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学术实力强大的编委会,严格的审稿制度和编校程序,保证了刊物的内容质量和出版质量,保持了国内化工界权威性学术期刊地位。发表文章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的文章达83%,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以及各种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项目所属的文章占有较大比例。 《化工学报》是很多国际重要检索系统的源期刊,如美国的《CA》、《EI》,俄罗斯的《文摘杂志》,日本的《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等,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综合评价指标在同类期刊中位于前列。在期刊评比中多次获奖,2006年以来主要获如下奖项: 2006 年获第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6-2010 年连续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2006-2010 年连续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B类 2007 年论文“用石蜡-CO2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在流化床中进行细颗粒包覆”获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 2008 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08 年论文“高固气比状态下的粉煤气力输送”被评为“200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 2008 年论文“固体碱法制备生物柴油及其性能”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2010 年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化工学报
- 木质素催化解聚的研究进展
- 固砷矿物臭葱石组成与结构及其浸出稳定性研究现状
- 乙烯齐聚催化体系中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 PbCl2-ZnCl2-H2O和CaCl2-PbCl2-H2O三元体系373 K相平衡
- 表面温度测量方式对喷雾冷却表面传热特性的影响
- 界面传质中Rayleigh对流的定量分析
- 微型定容燃烧腔内C2~C4烷烃/空气火焰传播
- 涡轮桨搅拌槽内流场特性的V3V实验
- DMLS微型换热器内纳米粒子浓度对Al2O3/R141b流动沸腾压降的影响
- 余热锅炉单相受热面动态建模与模型参数优化
- 平板狭缝间C1~C4烷烃/空气预混射流火焰的燃烧特性
- 翅片结构对双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 Pt/Y催化剂催化FCC柴油加氢制备BTX
- BiOCl/g-C3N4异质结催化剂可见光催化还原CO2
- 脱铝超稳Y沸石负载Cu催化纤维素醇解合成乙酰丙酸乙酯
- 微波离子交换法制备Cu-ZSM-11及微波辐照MeOx/Cu-ZSM-11催化分解NO
- β-环糊精/聚醚共聚乙酰胺填充膜的制备及渗透汽化分离水中微量苯酚
- 离子交换树脂对D-甘油酸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
- 面向石化企业间物流集成计划优化的模型及应用
- 基于基团拓扑的遗传神经网络工质临界温度预测
- 乙烯精馏塔控制中降液管时滞效应影响分析
- 基于传热/传质的乙烯裂解过程脱甲烷塔进料瓶颈识别及流程重构策略
- 基于自适应竞争群优化算法的无分流换热网络综合
- 基于相似度网格模型的在线经济性能分级评估方法
- 基于八叉树自适应网格技术的Level Set运动界面追踪方法
- 涂覆液种类对FeCrAl金属载体上氧化铝涂层性质的影响
- 螺旋槽液膜密封端面空化发生机理
- 端面锥形参数对锥-孔组合型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
- 电化学沉积制备V2O5薄膜电极的表面结构及储钠性能
- LiMnPO4/graphene nanocomposites with high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 挥发分-半焦交互反应对生物质热解半焦特性的影响
- 羧酸钠对准东煤热解过程的影响
- 城市污水污泥催化快速热解制备芳香烃和烯烃
- 不同粒径污泥热解制备生物炭及其特性分析
- 同步硝化反硝化SBBR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的启动与稳定运行
- 部分短程硝化SBR实现低C/N比生活污水碳源的充分利用
- ABS树脂废水胶乳浓度对破乳的影响
- W2C/AC催化快速热解松木磨木木质素
- 9种树叶生物炭作为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对电极的光电性能
- 羧甲基化碱木质素对农药的吸附分散作用机理
- 新型温敏性中空纤维膜的制备与表征
- WC/TiO2纳米复合材料晶相形成机理及电催化性能
- 以缩水甘油醚为核的星形羟基聚酯的合成及其涂膜性能
- 活性炭纤维负载Pr3+:Y2SiO5/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一锅法”水热制备CuS/C复合材料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植物还原法制备Au-Ag合金纳米材料及其拉曼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