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血细胞分析自动化与显微镜复检应关注什么
- 三阴性乳腺癌中COX-2、NF-κB及VEGF表达的临床研究*
- 维吾尔医学异常黑胆质体液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分布情况研究*
- 13种链球菌超抗原基因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ELISA检测血清EV71-IgM诊断手足口病价值的Meta分析*
- 狼毒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 临床胆汁分离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
- 运动联合碳酸钙维生素D对绝经早期女性骨标志物的影响*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CCmec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 红细胞分布宽度、尿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 过敏性皮肤疾病的两种过敏原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 糖尿病足深部溃疡患者厌氧菌分离鉴定的价值
- ISO15189认可过程中两种分离胶采样管的质量评价*
- 病毒灭活新鲜血浆在不同时间段质量分析*
- 不同抗凝剂对5种特定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
- 7种肿瘤标志物在罗氏E411和E601两个检测系统间的比对分析
- 广州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的趋势分析
- 尿HCMV-DNA检测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 氯化锂在细菌性化脓性角膜炎中的调控*
- 感染性腹泻大便中无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结果分析
- 血浆Lp-PLA2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成功率的预测价值
- 4 541份血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广西地区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 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超敏C 反应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 稀释回归法在脂血标本凝血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 IFCC促甲状腺激素国际溯源和检测一致性系列研究
- 探讨冷藏期间实验室反复使用HIV质控血清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 纤维化标志物CTGF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 痰涂片和TB-DNA及血清抗PPD-IgG在肺结核感染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 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其瘦素、脂联素水平的变化*
- 降钙素原对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价值的回顾性研究
- 尿锑检测方法在我国的应用*
-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与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 转录因子特化蛋白Sp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
- 结核菌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 B族链球菌感染、预防及检测研究进展
- 狼疮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 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甲状腺各项检测指标变化的研究
- 中老年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的相关性*
- 血清脂蛋白(a)、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 冠心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和胱抑素C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 视黄醇结合蛋白与β2-微球蛋白对老年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监测的意义
- 白细胞等炎性标志物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402株血培养阳性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 2011~2014年孕产妇及新生儿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新生儿梅毒危险因素分析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 cTnI、WBC的危急值报告现状深入分析
-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研究
- 联合检测血清HE4和CA125对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 SAA、CRP、WBC指标联合检测对儿童早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 不同检测系统尿微量清蛋白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及偏倚评估
- 急性脑梗死患者P选择素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 晋中地区人群血脂水平综合分析
- 3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LISA诊断试剂的比较和评价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和单核细胞的参数变化及意义
- 血清RBP与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
- 根据NCCLS-EP9-A2方案对不同生化检测系统血清钙可比性分析
- 42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冷凝集现象对血常规多项参数检测结果的干扰及处理对策
- 甘油对冰冻解冻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探讨
- 单胺氧化酶在慢性肝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 凝血真空采血管、标本放置温度和时间对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的影响
- 缺血修饰清蛋白在败血症的意义
- PBL教学法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习教学中应用的体会*
-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教学的规范化管理*
- 血糖参考测量实验室能力验证*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致交叉配血不合1例
- 咽峡炎链球菌引起手背人咬伤后并发软组织感染1例
- 肿瘤标志物CA19-9假性增高1例
- 城市居民血培养检出马耳他布鲁杆菌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