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诗

  • 题诗
    ount.简析《题诗后》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贾岛,唐代杰出诗人。他是河北省涿州市人。他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本。唐文宗时期他曾任长江(四川蓬溪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后他又于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有《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这首诗是他视艺术为生命,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廖珂、郭天奎译)

    新教育 2022年18期2022-06-08

  • 画鹰
    芜。【赏析】画上题诗,是我国绘画艺术特有的一种民族风格。古代文人画家,为了阐发画意,寄托感慨,往往于作品完成以后,在画面上题诗,起到了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为画题诗自唐代始,但当时只是以诗赞画,真正把诗题在画上,是宋代以后的事。不过,唐代诗人的题画诗,对后世画上题诗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中,杜甫的题画诗数量之多与影响之大,终唐之世未有出其右者。这首题画诗大概写于开元末年,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时诗人正当年少,富于理想,也过着“快意”的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富有

    课外语文·下 2021年11期2021-01-03

  • 画 鹰
    芜。【赏析】画上题诗,是我国绘画艺术特有的一种民族风格。古代文人画家,为了阐发画意,寄托感慨,往往于作品完成以后,在画面上题诗,起到了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为画题诗自唐代始,但当时只是以诗赞画,真正把诗题在画上,是宋代以后的事。不过,唐代诗人的题画诗,对后世画上题诗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中,杜甫的题画诗数量之多与影响之大,终唐之世未有出其右者。这首题画诗大概写于开元末年,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时诗人正当年少,富于理想,也过着“快意”的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富有

    课外语文 2021年33期2021-01-02

  • 武都万象洞题壁诗释考
    意图1.唐《刘暄题诗》偕友同来到洞天,奇奇幻幻无际边。十二元魁造仙府,仙人去此几何年。甲子兴元,仝砚刘暄等写。《刘暄题诗》(图2),唐兴元元年(784年)墨书题壁,今存武都万象洞天庭西壁。题诗纵22厘米,横15厘米,楷书6行。这大约是目前发现唯一幸存的唐代题壁诗。刘暄,人名无考;仝砚,即同学。可见此诗为多人合作而成。《刘暄题诗》字径不足2厘米,结字似受“欧体”影响,形体修长,重心上移,行笔爽利,疏密有度,自然天成。2.宋《卢江子题诗》洞深衮衮禣龙蛇,怪石高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0-12-28

  • 从《戏为六绝句》看杜甫戏题诗之题“戏”
    戏谑。一、杜甫戏题诗之戏戏题诗之所以别是一家,其关键就在一个“戏”字。诗名中凡是含有“戏”字的作品,如“戏题”“戏为”“戏作”之类皆为戏题诗。戏题诗与一般诗的不同之处在于诗人非严肃作诗,而是出于游戏之心而作。追溯戏题诗的起源,应为俳谐文学,早期是指俳优演出时滑稽可笑的语言,后扩展到文学领域,专指滑稽幽默的文学作品,汉魏时期蔚然成风,甚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设《谐隐》篇。而随着俳谐之风的盛行,诗歌中的俳谐成分也逐渐增加,有了专门的俳谐诗。真正以戏为题的诗最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9期2020-01-18

  • Looking back at the Millennium- Temple of the Reclining Buddha (below)
    ,石碑背面是乾隆题诗Qianlong also wrote a plaque for the Reclining Buddha Hall∶ "There is a great freedom."Freedom is a realm of practice.To cultivate Buddha is to achieve"freedom." "Being comfortable"means that the Buddha has reached the h

    中关村 2018年10期2018-10-24

  • 认识你自己
    登上黄鹤楼,正要题诗抒怀,忽见墙上崔颢的题诗《黄鹤楼》,自叹不如,连赞“绝妙”,心中默念“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掷笔离去。李白后来在游览金陵时写下了著名的《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的《黄鹤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李白黄鹤楼上的知难而退,非但无损于他的大诗人之名,反而成就了文坛的一段佳话。倘若他当时兴之所至,草草提笔,贸然题诗,或许反成为一大败笔。有道是“败莫大于不自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凡事量力而行,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过于自负或自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8年12期2018-05-30

  • 洛夫隐题诗的诗体探索
    夏莹一、隐题诗的创作动机当我们谈到诗魔洛夫——这位当代深具实验精神与创造性的诗人时,往往不能忽视《石室之死亡》(1965年)、《漂木》(2001年)等名篇巨制:“在现当代汉诗发展史上,《石室之死亡》都是非常重要的作品”[1];“《漂木》遂成就了其一次总结性的形而上建构及对生命全方位的诗性探求”[2]。诚然,洛夫其孤绝、雄浑的诗风,险峻的句法、爆破式的意象、富于歧义的诗行、虚实相生的惊奇感[3],都成为这位点石成金的“语言魔术师”之个性标签。而当被问及自认为

    星星·诗歌理论 2018年6期2018-05-14

  • 一位日本科学家的中国朋友圈
    情王国维在诗集中题诗一首,诗云:“终年格物物庵中,禅榻诗坛别有功。借问神州谁得似,金牛山下梦溪翁。”这首诗在《王国维全集》及《王国维诗词笺注》中均未收录,可称“佚诗”。从题诗内容上来看,王国维将近重真澄与中国古代科学家沈括相提并论;且认为其禅学与诗学也颇有建树,赞佩之意明显,二人当有一定交谊。“诸家题辞”末页有沈曾植的题诗,也间接印证了二人交谊,沈诗云:“诗语清于翻水成,净无垢里扣心声。长兴集外流传遍,不负王郎送客情。”由沈诗看来,近重真澄曾将王国维的题诗

    中国收藏 2018年1期2018-04-04

  • 略谈《清明上河图》上的金人题诗
    博物院藏历代绘画题诗存》,山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由于学科分工的区隔,被书画界反复研究的《清明上河图》及题诗,却一直未进入文学研究者的视野,不能不说是件憾事,故略作阐发。就金诗文献而言,张公药、郦权、王、张世积等人的题诗,未被元好问编《中州集》,郭元编《全金诗》,薛瑞兆、郭明志编《全金诗》,阎凤梧、康金声编《全辽金诗》以及《金诗纪事》等书所收录。因此,可以说,这10首诗是金诗佚作。现不避辞费,迻录于下:通衢车马正喧阗,只是宣和第几年。当日翰林传画本,

    古典文学知识 2018年1期2018-02-02

  • 郑板桥墨竹诗意画的美学意蕴探析
    竹传神写影,曾有题诗写到,“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一句话道出了心中造化、会心得神之创作奥妙,这一创举,在理念上给受众以最直接的例证。具体而言,以板桥用草书之中坚长撇法画竹而进行笔法造竹,形神兼备,其自题“写取一枝清瘦竹”、“是谁挺直又婆娑”、“雨晴风定亭亭立”、“自然淡淡疏疏”的诗句更是形象地刻画出了竹之神韵。后人观板桥竹多“瘦劲、孤高、豪迈”之美誉,他的自题“盖竹之体,瘦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千霄,有似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的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2期2018-01-29

  • 洛夫隐题诗的诗体探索
    夏 莹一、隐题诗的创作动机当我们谈到诗魔洛夫——这位当代深具实验精神与创造性的诗人时,往往不能忽视《石室之死亡》(1965年)、《漂木》(2001年)等名篇巨制:“在现当代汉诗发展史上,《石室之死亡》都是非常重要的作品”[1];“《漂木》遂成就了其一次总结性的形而上建构及对生命全方位的诗性探求”[2]。诚然,洛夫其孤绝、雄浑的诗风,险峻的句法、爆破式的意象、富于歧义的诗行、虚实相生的惊奇感[3],都成为这位点石成金的“语言魔术师”之个性标签。而当被问及自认

    星星·散文诗 2018年17期2018-01-25

  • 叶圣陶为图书馆题诗
    叶圣陶为图书馆题诗在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图书馆,有一块巨大的叶圣陶题诗壁,成为校园里一处备受瞩目的人文景观。在上海师大成立60周年庆典之际,许多校友在此摄影留念,缅怀叶圣陶对学校及图书馆的关怀,传颂先贤与上海师范大学的渊源关系。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先驱之一,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成绩非凡的贡献。1978年8月,上海奉贤地区的原上海文教五七干校完成历史使命,转制成立了上海师范学院分院,专门培养上海郊区的师范生。1979年10月14日,叶圣陶受邀欣然为新

    北广人物 2017年47期2017-12-11

  • 明清白话小说“墙上题诗”叙述的文学价值试论
    清白话小说“墙上题诗”叙述的文学价值试论·许中荣·明清白话小说中存在数量可观的作为情节单元的“墙上题诗”叙述,探讨其意义对深化小说认识有一定裨益。在基于前人主要是关于才子佳人小说“题壁诗”研究的基础上,把“墙上题诗”作为一个动态的创作过程予以综观,梳理其在小说叙事、人物塑造以及小说情调的营构三个方面的价值,分析其在不同类型故事中的叙述特点以及意义呈现。这对揭示明清白话小说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把现实生活中的作为一种诗歌创作方式的“墙上题诗”现象融入小说叙述,

    明清小说研究 2017年2期2017-11-13

  • 题诗红叶是良媒
    眼里。关于“红叶题诗”的佳话,不但早在唐代就有记载,而且还存有多种多样的传说。据孟(唐)《本事诗·情感(六)》记载:唐玄宗时,顾况于洛苑中得一大梧叶,上题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亦题诗叶上,从上游放于水中,诗曰:“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 十多天后,宫中又流出一叶,上题一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令人遗憾的是,这段美好的缘分无果而终

    课外语文·中 2017年10期2017-10-31

  • 古代诗词是如何被记录并传播开来的?
    阳楼等。5、诗板题诗:这是中唐之后较为流行的一种方式,即用诗板题诗,然后挂起来,供人阅读。晚唐咸通年间,诗人薛能经过蜀地泉亭,曾看见“亭中有诗板百余”,可见诗板题诗在当时很普遍。6、题字画:如韦庄的《金陵图》、王维的《辋川图》。7、乐工、教坊歌女的传唱、演唱:比如欧阳修和柳永,所谓“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永词。”8、收录诗集、词集或者各种文集:这是最主要、最重要的方式。通过对诗集、词集的整理,古代文学作品被收录。

    东方企业家 2016年10期2016-11-07

  • 抛砖引玉
    寺中醒目的山墙上题诗两句:“馆娃宫伴千年寺,水阔云多客到稀。”——因为常建听说赵嘏有题诗的习惯,便想用自己的两句诗去“钓” 赵嘏的诗。不出所料,赵嘏来到寺中游览时,一眼便看到了墙上的残诗,顿时,他诗兴大发,要来笔墨,挥毫续了两句:“闻说春来更惆怅,百花深处一僧归。”这首残诗立刻完整且完美了。公平地讲,常建写的前两句确实不如赵嘏写的后两句好。人们便把常建这种做法称为“抛砖引玉”——抛的是砖,引来的却是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16年10期2016-10-12

  • 认识你自己
    登上黄鹤楼,正待题诗抒怀时,抬头看见墙上崔颢的题诗《黄鹤楼》便自叹不如,连赞“绝妙”,心中默念“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掷笔离去。李白后来在游览金陵时写下了著名的《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的《黄鹤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李白黄鹤楼上的知难而退,非但无损他的伟大,反而成就了文坛的一段佳话。倘若他当时兴之所至,草草提笔,贸然题诗,或许反添上一大败笔。有道是“败莫大于不自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凡事量力而行,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过于自负或自卑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6年4期2016-05-14

  • On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Raphaelite Poetry and Painting — A Case Study of Dante Gabriel Rossetti and William Morris
    平:《中国画及其题诗浅论》,《江汉论坛》1997年第12期。〔3〕See,for example,C.Cruise,Pre-Raphaelite drawing (London:Thames & Hudson Ltd.,2011);K.R.Fry,“The Victorian Decorative Impulse in the poetry of William Morris,”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Missouri,196

    学术界 2016年10期2016-02-26

  • 古代题壁诗漫谈
    瞿明刚题壁诗是题诗的一种。题诗是印刷媒介流行之前原始媒介与语言媒介的结晶,无论从毛笔书法的形式美还是诗词的诗意内蕴美上讲,题壁都是一种审美性、娱乐性传播。许多文人是把题诗当作一种行为艺术进行自我欣赏的,这从诗人得意的自述中可以看出来。李白《秋浦歌》其九有:“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杜甫《题郑县亭子》有:“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白居易《自问行何迟》有:“逢山辄倚棹,遇寺多题诗。”杜牧《题桐叶》有:“去年桐落故溪上,把笔偶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9期2015-09-24

  • 游石门涧
    昔。常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云覆莓苔封,苍然无处觅。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独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诗意:游览石门涧已经没有了旧日的路径,(我)只能劈开树丛另开新路去寻访古迹。现在正逢秋天,山水萧瑟,就像古时一样。我常听说东晋高僧慧远曾在石门涧的岩壁上题诗。可是由于像云一样的苔藓覆盖住了石壁,放眼望去只见一派绿色,根本找不到题诗的痕迹。这里的野生竹子稀稀落落,沉寂多年的石头经过风吹日晒,表面已经剥落。自从东晋以后,这里就再没人来游访

    中华活页文选·初二版 2014年6期2014-07-22

  • 《杨柳》赏读
    弄娇柔。桃花记得题诗客②,斜倚春风笑不休。◤注释①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金、元时期著名诗人。②题诗客:据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唐崔护游长安城南,经过一人家,渴而求饮,这户人家的女儿端水给他,站在桃花树下,眉目有情。次年,崔护再到此地,却见门户紧闭,不见去年的少女,于是在此家门上题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简析在中国的古典诗歌里,“杨柳”常常是春天的符号。这首诗开头,杨柳就呈现出“青

    作文·初中版 2014年6期2014-06-18

  • 唐代诗人怎样发表自己的作品
    传颂扬。4.墙壁题诗驿馆、驿亭、寺观等公众场合的墙壁和柱头,都是唐代诗人约定俗成的诗歌“发表园地”。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题诗》中说:“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5.“诗板”题诗这是中唐以后的一种方式。晚唐咸通年间,诗人薛能经过蜀地路过泉亭,曾看见“亭中有诗板百余”,可见诗板题诗当时也很普通。唐代诗人“发表”诗作的方式还有很多。道士诗人唐求曾把自己的诗装在葫芦内,放在河溪中流去,以便得到更多人的颂扬。(选自《读写说素材报》)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09年9期2009-10-27

  • 《桃花扇》题诗新解
    要:《桃花扇》题诗中“辛夷树”的理解,尚存在较大的探讨空间。辛夷在历代诗词中褒扬多而无贬斥,其寓言之义可归结为:有迎春之意;代表一种理想人格;称木笔,以笔头才华自许。孔尚任改侯方域之诗,用诗入剧,有意地将辛夷的意义取向改变,当另有所指。关键词:《桃花扇》 题诗 辛夷 新解《桃花扇》中题诗这一关目发生在第六出《眠香》,侯方域和李香君初遇于秦淮河上,经李贞丽等一众撮合、梳栊遂成姻缘,其时场景如下:(副净)丁继之:你看红日衔山,乌鸦选树,快送新人回房罢。(外)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10期2009-06-13

  • “史册”为何称“汗青”/谐诗题画
    林)谐诗题画作画题诗,是文人学士之雅好。一幅画配上几句诗,恰如画龙点睛,妙趣自在其中。据考证,古代最早的题画诗出现在南朝时期。梁代简文帝箫纲就是个好手,在一幅美人图上,他题诗曰:“殿上图神女,宫里出佳人。可怜俱是画,谁能辨伪真。分明净眉眼,一种细腰身。所可持为异。长有好精神。”是人是画分不清,画得逼真,故有谐趣。这类题诗纯是咏物的。又如清人郑板桥,他喜好画兰竹石。题诗有“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谐诗题画,文人雅士借以自嘲或自勉,表现独特的个性,富有幽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5年10期2005-03-11

  • 要爱护宝贵的革命历史文物
    刀在一些建筑物上题诗,题词,刻名留念。尤其是宝塔山上的宝塔楼,两个亭子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字。我觉得,广大青年来到延安参观,要好好学习延安人民彻底革命的精神,继承并发扬延安作风,以加速实现我们的革命化。我们对于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特别是对于有重大革命纪念意义的极为宝贵的历史文物,那怕是一草一木,都要十分爱护,决不能为了个人留名而随意涂抹损坏。因此,我建议我们青年不要在一些名胜古迹等建筑物上随意题诗留名。陕西省延安县侯长路侯长路同志的建议很好。希望引起广大青年

    中国青年 1965年10期196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