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

  • 白先勇作品《台北人》自译本中的女性主义翻译
    领域。小说集《台北人》是旅美台湾作家白先勇的代表作,该小说集描述了很多异乡人在台湾的经历和故事。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对白先勇作品《台北人》的自译本进行分析,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了增补和劫持,彰显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女性主义立场。【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自译;白先勇;《台北人》【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6-0098-03【DOI】10.200

    今古文创 2023年36期2023-10-27

  • 白先勇《台北人》女性形象探析
    【摘要】 《台北人》是著名作家白先勇的经典之作。小说塑造了多个迥然不同的女性形象。由于自身经历影响,白先勇对女性有着独特的看法。本文着眼于《台北人》中的女性人物,通过分析不同女性的形象,再结合她们的悲剧命运,总结作者的女性观。【关键词】 《台北人》;女性形象;白先勇女性观;悲剧命运【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2-0013-03【DOI】10.20024/j.cnki.CN42-1

    今古文创 2023年2期2023-05-30

  • 白先勇佛教思想与西方现代主义精神的融合
    代主义精神;《台北人》;视域融合作者简介:程彩霞,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台湾文学(E-mail:cxcheng0728@qq.com;江苏 南京 210023)。郑绍楠,华侨大学文学院讲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美学、文艺理论(福建 泉州 36202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台湾乡土小说流变研究(1965-2015)”(18BZW149)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6-23

  • 从女性形象看《台北人》两性隐喻模式
    主义视角,由《台北人》中的尹雪艳、朱青、钱夫人这三个女性形象作为切入点,探讨《台北人》中女性形象与离散人群的同构性,进而从两性隐喻角度探究《台北人》中体现的“台北人”的集体性焦虑。并从独特的流寓经历、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三方面分析白先勇使用两性隐喻模式的心理动因,以感受文学中传达的海峡对岸的情感与脉搏。关键词:白先勇 《台北人》 女性形象 文化认同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向来有着以两性关系引申至更丰富的象征义的传统,这种借两性关系以喻君臣

    文学教育 2022年11期2022-05-30

  • 从《台北人·一把青》看乡愁和文化认同
    词:白先勇 《台北人·一把青》 乡愁 文化认同目前,我国政治经济各方面向好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人们对文化需求更为迫切,快捷的步伐让人们对过去的追忆愈深,研究乡愁话题,溯源乡愁情绪让人们更能找到心灵的归属。而乡愁又往往萦绕在大背景下的文化认同问题中,它的产生不是个例,而是早已上升到民族文化中。白先勇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写出了《台北人》。这本小说虽然取名为《台北人》,但讲述的却不是关于真正台北人的故事,而是经历战乱被迫迁移、漂洋过海的大陆人的故事。朱青就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1期2022-05-30

  • 观照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
    要: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部迁徙者的悲歌,堪称当代华语小说的经典之作。作者对于人物、对话、场景、意境的细致刻画和生动描写使文中遗留了大量的文化缺省,也给译者也提出了不少的难题。结合原文、译文以及留存的翻译手稿分析后发现,译者与编者在翻译文化缺省时充分地考虑了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他们使用了减译、释义、套译等手段来迎合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降低理解难度;或是通过音译加直译、注释、文内增译等方法来补充信息,拓宽其期待视野,以便更好地传达源语文化。关键词:《台北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5期2022-05-12

  • 例谈白先勇哲性乡愁的书写与探寻
    升华。本文以《台北人》为例,梳理白先勇哲性乡愁的生成机制,以及《台北人》中哲性乡愁的特点及表现,由此还原白先勇对于精神原乡的追寻过程。关键词:哲性乡愁 白先勇 《台北人》乡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怀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而一切的有目的的、有指向的思考都可以在情感层面上被称为乡愁。龚刚教授在他的《从感性的思乡到哲性的乡愁——论台湾离散诗人的三重乡愁》一文中提出了“三重乡愁”的概念,即“洛夫先生离开大陆后的故土之思是地域乡愁, 侨居北美时对中华文化

    文学教育 2021年11期2021-12-06

  • 浅析《台北人》中欢场女子的悲剧命运
    宏內容摘要:《台北人》是白先勇的经典之作,由十四篇短篇小说构成,描绘了新旧交替时代的众生百态。作品中欢场女子的形象尤其值得赏析,她们的形象充满了宿命色彩,深刻地折射出旧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女子的怜悯和同情。作品中欢场女子的形象不拘一格,面对命运的折磨,有的感时伤怀,有的逆来顺受,有的奋力抗争。在刻画这些形象时,作者大量使用象征描写和暗示手法,表现出这些女子无法逃避的悲剧命运。关键词:《台北人》 欢场女性 悲剧 宿命《台北人》是作家白先勇的小

    文学教育 2021年9期2021-09-27

  • 燕飞不入百姓家
    常百姓家。”《台北人》是一部由14篇小说构成的短篇小说集。在《永远的尹雪艳》飘然而至奠定小说集基调之前,书扉上刘禹锡的一首《乌衣巷》,可谓是点明14篇各自独立的短篇小说当中的关联。“旧时王谢堂前燕”,小说集《台北人》中的极大多数都不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台北人”,他们来自大陆的各个省份,属于社会的不同的阶层,却同样被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推着随迁至台北。小说集《台北人》选取的时间点集中在随迁后20年左右,“堂前燕”已成“旧时燕”,又不约而同地因为“旧时”使得“

    速读·上旬 2021年3期2021-07-28

  • 试论白先勇《台北人》主题的悲剧意蕴
    先勇的小说集《台北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小说人物昔盛今衰的对比,写尽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悲愁;无根浮萍般的异域人身份,道尽离乡背井的乡愁;中西文化冲突下的异化人性,说尽对传统文化严重失落的忧愁。关键词:白先勇;《台北人》;悲剧意蕴]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首飘零者往昔与现实的挽歌。这些“台北人”其实是因种种原因沦落或退守台北的“大陆客”,几乎囊括各个阶层:有卑微的舞女,也有上流社会的将军夫人,有叱咤风云的将领,也有本分的教书先生。他们的悲剧命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2021-07-16

  • 试析白先勇《台北人》和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中的“末世”色彩
    要:白先勇在《台北人》中塑造了一批沉湎过去,活在记忆中的“大陆客”形象;朱天文的《世纪末的华丽》则塑造了一个依靠感觉来生活、精神空虚迷茫的过气女模特——米亚。在这两部作品中,两位作家都运用了大量的色彩描写,他们用色彩建构了一个独属于一类人的“华丽末世”,流露出深深的苍凉感和两位作家对历史时间变迁的思考与感慨。关键词:《台北人》 《世纪末的华丽》 色彩 末世台湾作家白先勇被称为台湾现代小说的骄子,《台北人》短篇小说集作为白先勇的代表作收录了他20世纪六七十年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5期2021-06-30

  • 类型·特征·发生:白先勇《台北人》的女性书写
    的所有阶层,《台北人》尤其如此。在这本小说集中,他借由女性这一扇窗户描摹世间百态,表现今昔之叹、辗转之伤、灵肉之争,同时用不同于一般男作家的独特视角揣摩她们的心理,以一颗悲悯的心深入她们的精神状态与生存困境。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台北人》中的女性类型与精神气质,揭示这些女性形象的悲剧性以及作者对她们的悲悯情怀,并对白先勇小说女性书写的心理动因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关键词:白先勇 《台北人》 女性书写在由男性主导的历史中,女性往往被当作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3期2021-04-01

  • 白先勇《台北人》修辞幻想研究
    派作家,他的《台北人》系列小说集是修辞幻象交织的艺术文本。但先前评论界对其小说的研究主要是从思想主题、创作特色、悲剧艺术风格、与大陆作家的比较研究这几个方面进行,从语言学方面进行研究的还很少。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台北人》系列小说集进行全新的修辞阐释。笔者在前人对修辞幻象的研究基础上,根據自身理解并联系具体文本,将修辞幻象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为与现实对立的、空幻而非真实的形象,并归纳出其两大基本特征:一是非现实或非实体存在形态,二是基于现实联系而又超越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6期2020-09-14

  • 流寓身份与故乡认同
    情,其创作的《台北人》以“对比心态”(以台北和桂林对比)“回忆姿态”(回忆在大陆曾经的奢华)“自我放逐”(归乡梦碎,呈现自我放逐心态)来展示了作品中海峡对岸不同类型人物的流寓身份和对祖国大陆的故乡认同。关键词:白先勇;《台北人》;流寓身份;故乡认同中图分类号:1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6-0152-02历史学家朗(William Lang)认为:“地域折射出人类的感知,因为在某个地方,自然力量动态地混合着社

    西部学刊 2020年6期2020-06-08

  • 台北人》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解读
    王馨笛摘要:《台北人》中的人物都是沦落台北的大陆客,他们囊括了台北社会各阶级,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过去,在历史背景下怀着对故乡的人或事的眷恋生存。在14个故事里,女性为主要人物的占大多数,通过分析小说里女性人物形象,解读特殊背景下造成人物不同命运的主要原因。关键词:女性形象;人生态度;时代背景;小人物;悲剧一.不同人生态度决定不同的人生白先勇用其独具特色且细腻的文笔给书中的女人打上了独属于那个时代的印记。同为妓女,尹雪艳,金大班和“总司令”也分个三六九等,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期2020-02-12

  • 浅析白先勇《台北人》中的三大女性角色
    白先勇先生的《台北人》由十四个短故事构成,文中的十四个人物也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其中大多数人的青春都永远留在了曾经生活的故土。本文主要从三个女性角色——尹雪艳、朱青、金大班的描写为切入点来对女性自我选择、自我意识以及背后的悲剧色彩进行分析。关键词:《台北人》;白先勇;女性角色;自我意识作者简介:刘敏(1995-),女,成都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6期2020-01-29

  • 关于《台北人》中的风月女子形象思考
    较强的作家,《台北人》是一部他的创作成熟期的作品。作品中出现了很多玩转欢场的风月女子,她们同是容貌美丽,但性格各异。她们从大陆来到台湾之后都经历了许多风雨,在命运的无常中体现了作者对人性与历史的沉思。本文将以尹雪艳、蓝田玉、金兆丽为例,分析这类风月女子的形象,以及背后隐藏的深刻意蕴。【关键词】:《台北人》;风月女子;悲剧命运白先勇在《台北人》的扉页上引用了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已经揭示出了作品

    青年生活 2019年7期2019-09-10

  • 白先勇离散文学中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心在大陆的“台北人”身上。因此,本文以离散视角为侧重点,同时借鉴身份认同的相关文学理论,以白先勇代表作《台北人》为例,探寻白先勇先生对其身份认同的追寻历程。关键词:白先勇;离散文学;身份认同;《台北人》一、白先勇:离散文学的创作(一)复杂多变的生活经验白先勇先生出身名门望族,其父亲是白崇禧,家中兄弟姊妹一共有十人,他排行倒二,因此打小过的就是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白先勇先生的家庭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生活也就不再像以前那般锦衣玉食,他的

    北方文学 2019年21期2019-08-18

  • 浅析《台北人》中失根的族群
    本论文将以其《台北人》中的人物为研究范围,分析探讨这类撤退来台北居住的人们的生活情况与内心转折。关键词:白先勇;青春;理想;台北人白先勇在大学时代便开始了他的写作,第一部作品发表时他才二十一岁,虽经历流离转徙的逃难生活,但内心仍真纯,并未受到现实的洗礼。但年轻时期的他不同于一般未经世事的少年,他说自己已有“世事无常”的感觉,每个人都拥有年轻时美好的面容、崇高的理想,但人总会衰老,这种对人生的哀婉与留恋,全都被他写进故事里。《台北人》这部作品主要描写一九四九

    山东青年 2019年5期2019-07-21

  •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要:白先勇的《台北人》中蕴含了许多花的意象。花可以象征人物品格,烘托所处环境,花开花落也与青春易逝、时间流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与叹春、惜时等文人传统不无关联,也与白先勇自身的人生遭际分别不开,这深刻体现了白先勇的时间意识和历史意识。关键词:《台北人》;花;象征;历史意识[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2-0-01少年白先勇随着家人从桂林到重庆,再到上海、南京,后又辗转香港、台北,动荡与迁徙让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2期2019-06-06

  • 从《台北人》看白先勇的文化意识
    重要的代表作《台北人》为读者展示了各阶层各行业的大陆人来台湾后二十年间的生活与精神面貌。十四篇看似独立的短篇小说聚合在一起为读者勾勒出战后来台的大陆人的“众生相”,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小说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文化心理。关键词:白先勇;台北人;文化意识;思乡作者简介:孙楠,云南曲靖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01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作为白先勇小说中的代表作品自出版

    青年文学家 2019年5期2019-03-13

  • 浅谈白先勇《台北人》中欢场女子形象
    的重要母题,《台北人》作为白先勇的代表作品之一,塑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欢场女子形象。基于此,本文从《台北人》中的欢场女子形象进行解读,探究其人生际遇后的心路历程。关键词:白先勇;《台北人》;欢场女子形象白先勇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1],其短篇小说《台北人》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段重要空白。他如“老瓷器”般将故国旧事中的文化乡愁诉诸笔端,无论是军中歌女朱青还是夜巴黎舞女领班金大班,都带着几分民国风流。这些《台北人》中的欢场女子都是些被迫背井离乡,带

    北方文学 2019年2期2019-02-02

  • 浅析《台北人》中的欢场女子形象
    。他的小说集《台北人》塑造了众多活跃在不同年龄、阶层、性格命运各异、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让人们看到了历史巨变下的社会百态。其中刻画得最鲜活、最成功的,就是以尹雪艳、朱青、金兆丽为代表的欢场女子形象。关键词:《台北人》 欢场女子 风尘书写 形象塑造 悲剧意识一.冷艳高雅的尹雪艳尹雪艳是一个交际花,她聪明、自信又富于心计,有着一帮愿意为她捧场的熟客。哪怕只是那些普通的舞客,也常愿意去百乐门坐坐,看看她的风采,听她讲上那么几句吴侬软语。尹雪艳的追求者更是不计其数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12期2018-11-29

  • 浅析《台北人》中的欢场女子形象
    的朱青朱青在《台北人》中是一个痴情女子的形象,她有着一段前后差别巨大的人生经历,这种反差在文中借助了师娘的视角来体现。“白先勇也有意强调她前后表现的性格反差,在她的名字上就运用了颜色的反差来表现——“青”代表的是在爱人尚在的时候的她,是一个害羞而又清纯的姑娘;而“朱”则代表着在经历失去爱人后、心如死灰的她,化作了一位妖娆的、浅唱低吟的歌女。”[4]来到台北,她由清纯可人的女大学生变成了衣着华丽的女子。先前身材单薄、令人心疼的她,已然成了另一个尹雪艳,举手投

    文学教育 2018年35期2018-11-28

  • 论《台北人》的悲悼世界
    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构建了一个悲悼的艺术世界,悲情人物的刻画、悲剧人生的书写以及作品中折射出来的悲悯情怀使他的作品在当代散发出独特的光彩。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白先勇笔下的两类典型悲情人物,即弱者与女性;第二部分从凄美的文学意象和多元化的叙述方式着手,分析了白先勇的悲剧书写;第三部分阐释了白先勇小说背后所蕴含的人性的终极关怀与家国同悲的无限感慨。关键词:白先勇;悲剧书写;悲悯;人性白先勇的作品包含小说、散文、杂文、戏剧,从1958年初登文坛至今,赢得了大陆、

    青年时代 2018年24期2018-10-13

  • 浅析白先勇《台北人》艺术特色
    术表现手法在《台北人》这一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台北人》这部小说中,主人公大部分都是由大陆流亡到台湾的人员。这主要和作者白先勇本人的经历有关。白先勇的父亲就是著名的白崇禧,白崇禧在蒋介石时代是权势家庭,但是随着国民党败北,白崇禧在政治舞台上黯然失色,家族荣誉不再。在白先勇作品中总是可以感受到一种莫名伤感和失落,他塑造的小说人物也体现出巨大差别,分别是过去人和现在人。在《游园惊梦》中,钱夫人过去是在南京唱曲的女子,因为一曲《游园惊梦》才

    求知导刊 2018年19期2018-09-07

  • 论白先勇笔下“城与人”的经典性
    勇塑造了一批“台北人”和“纽约客”的形象。由于政治、文化的变化和差异,使这些人物显现“边缘人”的特质。而且,白先勇对人物所在之城的偏见,更加突显了人的内心状态。在人与城的相互影响下,成就了《台北人》和《纽约客》的经典性。关键词:台北人;纽约客;边缘人;经典性作者简介:姜彦竹(1996.6-),女,汉族,吉林省人,武汉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0-01且不说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4期2018-07-27

  • 后殖民视阈中的上海想象
    原乡。与其说《台北人》是书写离散在台北的大陆人的凄凉晚景,不如说是在情景移置中重温昔日繁华,故乡愿景借重记忆的想象性重構达到精神慰藉。后期创作的《纽约客》直面西方,以世界性视角洞察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社会。他的小说可以说是关于乡愁的寓言,因离散的生命经验赋予了上海不同于大陆作家的想象视景。关键词:《台北人》;《纽约客》;上海想象无论是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还是四十年代的孤岛文学,上海都给了作家探索与施展的舞台,它凭借着自身的多义性和复杂性成为象征性的符码,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0期2018-06-09

  • 目的论视角下《台北人》自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
    白先勇先生的《台北人》自译本为语料进行研究,分析译者如何采用多种方法,将文化负载词准确译入到目标语中,同时达到目的论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关键词】文化负载词;目的论;翻译策略;《台北人》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2-0160-02一、《台北人》及其英译本的简介《台北人》是白先勇先生创作的一本短篇小说集,由14篇小说组成。描写的是一群沦落台北的大陆客们的生活百态,生动展现了在新旧时代交替的背景

    戏剧之家 2018年2期2018-05-25

  • 白先勇与其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
    勇先生的著作《台北人》为例,通过对《台北人》中各类边缘人形象的分析,更好地体会白先勇对该类形象的塑造,同时进一步理解《台北人》一书中的悲怆与绝望之情关键词:台北人;白先勇;边缘人一、白先勇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台北人》中的边缘人形象,可以根据他们的职业和身份进行一个较为清晰的划分,主要描写了四类人——舞女群体第一个群体是曾经在大陆做“货腰娘”,到了台北依旧干着老本行的舞女们。她们有些依旧维系了昔日的辉煌,门前行人络绎不绝;有些选择下嫁富商,从此远离风月场,做

    北方文学 2018年8期2018-04-22

  • 白先勇与张爱玲孤独意识之不同 ——以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和《倾城之恋》为例
    置和讲述上,《台北人》并不是一场独角戏,而是由“过去”和“现在”两个主角共同构成的“双簧”。“现在”站在前面,面对着观众表演,而它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来自“过去”。“过去”与“现在”重叠,交织出人与时间的关系,以及人在时间中的无奈。在白先勇笔下,因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繁华不再而产生孤独之感的代表作有《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和《游园惊梦》。在《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金兆丽原本一心期盼真爱的出现。然而年华流逝,风华不再,40岁的她再也不敢奢求矢志不渝的忠贞爱情,她不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8年3期2018-03-29

  • 白先勇《台北人》与昆曲文化
    代他开始着笔《台北人》系列小说时,昆曲便如一声叹息、一个曼妙而苍凉的身姿,在他的笔下幽然还魂。一昆曲穿越时空和白先勇相遇,既以它的典雅、婉约、细腻吸引着白先勇,也潜在地影响着他的作品风格,成为他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因为受文人文化,尤其是古典诗词的影响,昆曲剧本中的戏词是可以脱离剧本而独立的美的文辞,典雅的戏词融入舞台表现后,更散发出一种迷幻的写意美,展现出娴雅整肃、清俊温润的阴柔风格。这种审美特征,曹含斋在《南词引证》中概括为“情正而调逸,思深而言婉”。昆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1期2018-01-25

  • 台北人》女性形象探析
    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以细腻的笔法深入女性内心深处,刻画了众多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作品中众多女性与生存环境的探析,展现其别样的悲剧生活境遇和命运图景,从而感悟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关键词】 女性形象;生活境遇;悲剧命运白先勇的《台北人》,作为当代杰出的华语小说作品,以细腻的笔法描写了一批大陆上流社会人物来到台湾后的生活情景。作者将小说集命名《台北人》,寓意非凡,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群客居的“台北人”悲怆失望的心境与命运,表现出一种“今不如昔”“前景迷茫”的感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10期2018-01-03

  • 任是无情也动人
    系列短篇小说《台北人》的开篇之作,也是新时期以来大陆文坛介绍当代台湾作品中最早的一篇。 文中的女主人公尹雪艳原来是三四十年代旧上海百乐门舞厅的红舞女,后来成为台湾上层社会的交际花。“尹雪艳”代表着往日一切繁华,白先勇追求“尹雪艳”的“永远”是源于他对社会身份和性别身份认同的不确定感,越是得不到“永远”,越要打造一个“永远”。【关键词】:尹雪艳;象征;隐喻;台北人尹雪艳,人如其名,“雪”冰清玉洁又冷酷无情,“艳”自然是指明艳动人。尹雪艳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先看

    西江文艺 2017年15期2017-09-10

  • 从《台北人》看白先勇小说中的悲剧意识
    社会各阶层的“台北人”,揭露民国遗老们去国怀乡,满目萧然的悲惨境遇,表达出他剪不断理还乱的悲剧意识。一.白先勇的悲剧意识一个人的意识的既形成于后天的锻造,又来源于先天的禀赋。白先勇是国民党名将白崇禧的儿子,地地道道的官二代,从小本该尽享富贵繁花,受万人拥戴,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七岁的他被诊患有肺结核,不得不独自幽居在家附近的山坡小屋中,饱尝孤独的滋味。后来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白先勇在颠沛流离中,辗转上海,香港,台北,身世漂泊的愁思更加重了少年的伤感情怀。个人

    文学教育 2017年6期2017-06-08

  • 飘零者的悲歌
    白先勇先生的《台北人》是一部描绘在那个特殊年代“沦落台北的大陆客”的芸芸众生相的短篇小说集。作者结合切身体会并运用别样的写作手法展现了《游园惊梦》《永远的尹雪艳》和《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钱夫人、尹雪艳和金兆丽看似不同实则一致的命运轨迹,回顾了一个特定时期一批特殊女性令人唏嘘的生活遭遇。关键词:台北人 女子 命运 人物形象在《台北人》的扉页,作者写道:“纪念先父们以及他们那个忧患重重的年代。”并附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以表达追思。书题为“台北人”,实则是“沦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4期2017-05-26

  • 从“单纯的怀旧”到“动能的怀旧”
    著名的系列:“台北人”系列和“纽约客”系列——这也是白先勇《台北人》和《纽约客》两个小说集的名字。《台北人》含小说十四篇(《永远的尹雪艳》《一把青》《岁除》《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鹃花》《思旧赋》《梁父吟》《孤恋花》《花桥荣记》《秋思》《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游园惊梦》《冬夜》《国葬》),《纽约客》含小说七篇(包括已收入《纽约客》集子的《谪仙记》《谪仙怨》《夜曲》《骨灰》《Danny Boy》《Tea for Two》和2015年刚刚发表的《

    南方文坛 2017年3期2017-05-25

  • 谁是台北人
    勇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的解读,了解特殊时代背景之下,特殊的台湾乡土文学。战争是一个时代中最能改写人命运的因素,它改写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某一代人,某一个巨大的人群的命运。台湾文学也区别于大陆其他省份的乡土文学作品,有其除地域特性之外,绝对特殊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有别于台湾本省作家的“外省人”作家,描绘出一个时代中特定人群的特殊生活以及心态。关键词:台湾文学;乡土性;白先勇;台北人;乡愁作者简介:张淅妍(1983-),女,汉族,北京市人,中国传媒大学文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4期2017-05-18

  • 浅析白先勇《台北人》之艺术特色
    键词]白先勇;台北人;人物形象;结构;语言白先勇是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中坚,也是熔传统与现代为一炉最为成功的优秀作家。他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由长短不一、写作技巧各异的十四个短篇小说构成,形成了众声喧哗又始终贯穿着一条今昔对比主旋律的有机体。受自身文学修养、留学经历以及个人生命体验的影响,白先勇的小说具有一种传统与现代对接的厚重历史感,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美学风格的现代小说艺术。这种艺术特色在他的《台北人》中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具体体现出来。1 人物形象的塑造:

    南风 2017年14期2017-05-12

  • 浅析《台北人》小说中的色彩及意义
    篇小说代表作《台北人》进行色彩分析,具体从白先勇之所以偏爱色彩运用的背景、色彩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花色的象征意义或对主题表达作用、色彩运用的规律、《台北人》中富有色彩感的意象群落对于整本小说主题的作用、色彩与书写白先勇心灵痛楚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色彩感对《台北人》影视变体独特作用这几方面进行分析。分析色彩在白先勇短篇小说中的重要作用。关键词:白先勇小说;台北人;色彩的意义袁良骏教授曾在一篇名为《“奇”从何来?》的论文中总结了白先勇小说及在海外被称为“奇才”六大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期2017-04-27

  • 乌衣巷,堂前燕
    先生的短篇集《台北人》主要书写那个时代的流变沧桑和置身动荡年代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其悲剧意识体现在了今非昔比,世事沧桑的“陆台之别”上,难逃时间与命运双重宿命下的“美人迟暮”的人物悲剧上,以及“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的戏剧化因素上这三个方面,其道尽了那些从大陆退居迁移台湾的各色人物在历史风浪中感知到的世态炎凉与沧桑。关键词:白先勇;台北人;悲剧意识;小说技巧作者简介:雷英(1997-),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2014级汉语言文学(

    青年文学家 2017年5期2017-03-23

  • 从本雅明“废墟”美学看白先勇《台北人
    ”。白先勇之《台北人》就可归为这类表达体,他描写了一群从大陆到台湾居住的外省族群的故事,并将其“寓言化”,表现出一种忧郁的艰难的身份认同,作家试图对这种根深蒂固的身份认同进行消解,用“流动的国家”的概念对此类人表达他的救赎愿望。关键词:白先勇;《台北人》;本雅明;废墟;寓言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7)1-0109-09本雅明在其著作《德国悲剧的起源》中详尽地论述了十七世纪的德国巴洛克悲悼剧。在他看来,艺术作品的

    华文文学 2017年1期2017-03-13

  • 作为读者的欧阳子 ——评《王谢堂前的燕子——的研析与索隐》
    )研读白先勇《台北人》的作品可谓多矣,而作家欧阳子的《王谢堂前的燕子——的研析与索隐》以其独特的条件在其中格外引人注目。本文试从欧阳子对《台北人》之主题命意的整体观照与美学力量的局部分析来看《王谢堂前的燕子》之为一部经典批评作品的风貌,从而对其进行评价。欧阳子;《王谢堂前的燕子》;白先勇;《台北人》欧阳子对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情有独钟,其反复研读琢磨,成果集而成书,便是《王谢堂前的燕子——的研析与索隐》。欧阳子曾与白先勇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并共同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6期2016-12-06

  • 白先勇《台北人》中的意象及其内涵
    风格。本文将《台北人》的意象分为自然意象和生活意象两大类,以意象出现的篇目为例,具体地解读意象及其含义,分析其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气氛渲染、主题揭示等方面的作用,借以加深对作者文学风格的理解。【关键词】:白先勇;《台北人》;意象;文学风格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特质。白先勇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所以他的作品中意象繁密也就不令人意外了。这些意象无一不凝结着他的审美品格,传递着他的内心感知。而正是大量意象的运用,使得《台北人》形成了含蓄晦涩的文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2016-05-30

  • 白先勇小说中的台北
    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1]时代的风云变幻,人生的生老病死,爱情的悲欢离合,成为白先勇书写台北的主题。白先勇小说中的台北,主要是通过塑造随国民党政府在大陆上的崩溃从大陆沦落到台湾的“台北人”形象展现出来,突显了社会的世事变迁,人生的悲欢离合。特别是《台北人》这部小说集,写的是台北,但其中的人物多是大陆移居到台北的,从他们身上能看到台北的社会风貌和变迁,从他们身上能看到他们对大陆生活的怀念,对蛰居台北的忧伤。关键词:台北;“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05-14

  • 浅析申丹教授提出的假象等值
    探讨合译作品《台北人》中标题和名字的英译。关键词:假象等值;《台北人》;合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9--01申丹教授在《文学文体学和小说翻译》将文体学引入翻译研究领域,提出“假象等值”。本文分析白先勇和叶佩霞合译的小说《台北人》探讨原作者和英语为母语的译者合作翻译如何能透彻理解原文保留原文中主题意义,较好地避免“假象等值”。一、假象等值申丹教授提出“假象等值”即“译文和原文所指相同,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9期2016-05-09

  • 论福克纳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 ——以《台北人》为例
    影响 ——以《台北人》为例孟飞,庄若江(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摘要:福克纳与白先勇,同是美国和台湾20世纪文学中现代派文学的“大师级”人物。从《文学杂志》中领略了现代文学魅力的白先勇,无论在内容还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无疑都受到福克纳小说的深刻影响。文章试图通过对《台北人》内容、形式的解读以及与福克纳小说的比较,在分析白先勇小说特色的同时,揭示出白先勇小说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关系。关键词:白先勇;《台北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图分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6年3期2016-03-29

  • 王谢堂前的花草
    要:白先勇《台北人》是记录其先父母以及他们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的小说集。穿插于小说中的景物不仅有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象征性的意象,而且恰当地与小说技巧的表现、主题的表达相应和,共同构成白先勇《台北人》中怀旧的愁绪与诗一般的意境。关键词:白先勇;《台北人》;景物描写;象征;主题白先勇《台北人》是由十四个写作技巧各篇不同,长短也相异的短篇小说构成,每一篇小说都能独立存在而称得上是一流。聚合在一起的小说俨然构成一个整体,集中描写了在那“忧患重重的年代”中,在今日和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1期2016-03-25

  • 人道与天道
    广通摘 要:《台北人》透露的线索是,那些男女们的落魄是因为当年那场战争使他们流离偏安,以至于繁华落尽。但是面对宇宙大块、时空更迭,我们当真可以简单地把当年繁华的衰败归结到一场人为的大动乱吗?仁爱是人道,杀伐是天道。战争不过是天行杀伐的手段,而人们在其中却躬行着人道的美梦。本文以《台北人》中的尹雪艳、金兆丽、朱青为例做做“坏女人”的“翻案”文章,探讨一下这三个女人如何把人道理想的毁灭与天道虐杀的感喟统一起来,看看她们是如何沦为天道的工具,又如何保全了人道的良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6年2期2016-03-07

  • 白先勇小说自译区别性策略研究 ——以《台北人》文末注释为例
    研究 ——以《台北人》文末注释为例史慧1,2(1.太原师范学院外语系,山西晋中030619;2.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摘要]与西方文学自译活动相比,中国文学自译活动呈现共时性特点,以“环境性转换语者”为主要类别的双语者从事自译活动的时间范围,集中在五四运动之后的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白先勇的创作史实在力证白先勇鲜受学界关注的文学自译者身份的同时,呈现出可依据或独立或合作的自译方式进行区隔的阶段性特征。《台北人》在文末注释的内容、类别及篇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2-13

  • 一种温婉的平静
    【摘要】《台北人》是一部充满着悲剧意蕴的小说,作者通过描写个体人物今非昔比的凄凉唤起读者的怜悯情绪,而后再通过十四个故事对无常的命运进行了整体的刻画,于是命运的整体公平性淡化了之前所形成的哀伤格调,最终在“一切皆空”主题的统摄下,怜悯和恐惧都得到了有效的缓和,一种温婉平静的净化效果由此生成。【关键词】《台北人》;悲剧心理;怜悯;恐惧;净化【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白先勇曾说过,我的《台北人》可以说是“一种怀念,一种哀悼”①。全书在感慨国家兴衰

    课外语文·下 2015年9期2015-11-28

  • 从自译看离散译者的主体性
    生的自译作品《台北人》为个案,发现身为离散译者的白先勇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通过音译、选择性诠释、直译等一系列方法对译文进行改写,重新诠释原文精神;对西方主流文化进行抵抗,使自身代表的华裔族群在宿主文化中发声,最终通过杂合的译文,实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间的平等与交融。关键词: 白先勇 英译《台北人》 自译 离散译者 主体性一、引言自从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译者的地位得到了彰显,进入21世纪后,对译者主体性的考察已成为译界的研究热点。然

    考试周刊 2015年102期2015-09-10

  • 白先勇《台北人》节选批读
    荣誉公证:★《台北人》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位列第七位,是仍在世作家的最高作品排名。作者简介:白先勇,中国台湾旅美文学家。1937年7月11日出生于广西省桂林市临桂县。因为战争的缘故,整个少年时代,白先勇一直在漂泊:六岁,在桂林上小学;七岁,到重庆,因肺病辍学;八岁,到南京;九岁,到上海;十二岁,到香港读初中;十五岁,到台湾读高中。一场差点夺去白先勇生命的肺病,让他度过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寂寞的童年时光,这段经历也让他有了不同于一般人的敏感,对他之后

    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5期2015-05-18

  • 浅谈白先勇《台北人》中的悲悯情怀
    悯情怀贯穿着《台北人》这一整部小说集。从其没落英雄、知识分子、无辜者的小说人物形象层面,透过作者对他们命运遭际、强烈今昔对比的深刻描述,我们深感命运的巨大力量,在命运面前,人表现出的无奈、悲凉。由此,小说集《台北人》流露着一种历史的苍凉感。关键词:白先勇;《台北人》;悲悯情怀20世纪70年代,台湾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进入大陆学者的研究视野。白先勇作为当时台湾文学创作的最高代表,其作品毋庸置疑的成为大陆学者研究台湾当代文学的首选对象。白先勇几十年的创作生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2014-10-21

  • 台北人》人物悲剧与基督信仰
    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塑造了很多的悲剧人物形象,他们由于背井离乡、远离故土,无法适应巨大的时代转换,导致人物悲剧的产生。本文认为,这些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信仰的缺失。获救之道在于皈依基督教,信仰上帝,在上帝的荣光中感受基督的伟大,精神得到救赎。关键词:白先勇 《台北人》 人物悲剧 基督信仰白先勇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以其深刻的人性内涵和杰出的小说技巧,出版伊始就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赞誉,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已经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12期2009-06-13

  • 人生无常
    在他的小说集《台北人》中通过对琐碎的生活和普通的人生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不同人物背后所蕴藏的普遍人性和人生无常。而白先勇的这一创作特色的形成,是受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影响的结果,更是社会的变迁和他自己的人生阅历的真实再现。关键词:白先勇 《台北人》 人生无常 中国古典文学传统 人生经历纵观白先勇的小说文本,我们会发现他的小说中没有宏大的历史叙事,有的只是日常生活中平凡琐碎的故事;小说中没有英俊潇洒的英雄豪杰,有的只是一张张随处可见的社会“众生相”——上至高级将领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11期200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