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

  • 中国精神的地方音乐表现 ——《沂蒙山小调》
    940 年的《沂蒙山小调》,词、曲分别由沂蒙革命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阮若珊、李林创作。歌曲具有民歌的典型特征,歌词文本与时俱进,旋律朗朗上口,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并广为传唱,久而久之成为脍炙人口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高度概括了沂蒙精神的内涵,各类艺术作品纷纷化用歌曲的主题旋律,艺术家们通过音乐的力量赓续红色血脉。《沂蒙山小调》不仅是沂蒙精神的宣传曲,更是中国精神的地方音乐表现。一、《沂蒙山小调》是中国的代表性民歌文化由人创造,并随着人口的迁徙在各地流传,

    艺术家 2023年3期2023-05-11

  • 沂蒙山
    人那个都说唉,沂蒙山好,人人那个都说唉,沂蒙山好……”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一个游玩的好地方——沂蒙山沂蒙山太美了,错落的山峰、汹涌的瀑布、高大的树木、遍地的花草,还有农家果园,果园里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晶莹剔透的紫葡萄……每到秋季,这些美味的果子就会挂满枝头和滕上。继续走,来到了一个村庄,远远就闻到一股香味。是煎饼!俗话说:“煎饼卷大葱,撑死老山东。”原来啊,这里家家户户都在烙煎饼,怪不得香气扑鼻,我问一位奶奶要了一张煎饼——好吃!相传这煎饼以前

    快乐作文(3.4年级) 2023年2期2023-03-30

  • 传统民歌《沂蒙山小调》的音乐特色
    的热爱之情。《沂蒙山小调》是山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经典性的传统民歌,拥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在我国传统民歌领域一直有着深远影响。从发行至今已经历六十多年的发展,在该过程中,《沂蒙山小调》之所以能得到反复传唱,并被称为中国代表性民歌,与其音乐特色、艺术特征有着极大关系。当前,《沂蒙山小调》凭借独特的音乐艺术魅力,在起到革命传统教育作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一、《沂蒙山小调》的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一)作者简介《沂蒙山小调》的作词人为阮若珊,作曲人为

    轻音乐 2022年9期2022-12-29

  • 沂蒙山小调》的音乐学分析
    高文心一、《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背景据《在敌后的抗大一分校》(1993年出版)[1]记载及阮若珊的《沂蒙探亲记》(《新文化史料》2000年02、03期)中回忆:“一九四○年的春天,正是抗日战争处于最艰苦的阶段。当时沂蒙山区一带的反动组织‘黄沙会’,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操纵下,不断制造摩擦,散布谣言,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相对抗。为宣传抗日,教育群众,鼓舞斗志,配合抗日军民痛击‘黄沙会’,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长袁成隆组织团员阮若珊(1939年进入太行山抗日军政大学第

    轻音乐 2022年10期2022-10-22

  • 浅析民族歌剧《沂蒙山》艺术感染力
    摘 要:歌剧《沂蒙山》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军队和人民共同抗击日寇的真实故事。讲述了海棠、林生、孙九龙、夏荷等抗日军民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奋不顾身保卫国家的英雄事迹,揭示了沂蒙精神中“军民融合,生死与共”的深刻内涵。《沂蒙山》讴歌了革命战争中军民之间的伟大情谊,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优秀作品。其中多元化的音乐创作使得民间文化与革命精神融为一体,既体现了民族歌剧的淳朴,又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历程民族审美相结合,使得整部歌剧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关键词: 歌剧 《沂

    民族文汇 2022年32期2022-06-25

  • 沂蒙山小调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技巧分析
    ,流行最广,《沂蒙山小调》则属其中翘楚。一、沂蒙山小调的起源《沂蒙山小调》不仅在整个沂蒙地区乃至国内享誉盛名,其还与《茉莉花》一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的民歌,扬名国外。沂蒙山小调从产生伊始,发展至今已有七十余年,从战火纷飞到建立国家,从十年动乱到改革开放,从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其发展史,正是我国的发展史,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广大民众,变了的是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不变的始终是人民心中对于新中国、新生活和自由的坚定追求和向往。可以说,国内外很多人正是怀

    黄河之声 2022年4期2022-06-21

  • 试析歌剧《沂蒙山》的声乐演唱技巧
    族歌剧。歌剧《沂蒙山》是以红色沂蒙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其剧本内容朴实无华,音乐设计方面十分新颖,为听众展现了中国歌剧的戏剧性和民族化。本文概述歌剧《沂蒙山》背景及剧情,结合相关片段分析歌剧《沂蒙山》音乐特征,探究歌剧《沂蒙山》的声乐演唱技巧。关键词:歌剧  《沂蒙山》  声乐演唱技巧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21-0161-042019年山东省委宣传部联合山东歌舞剧院出品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再现了沂蒙地区人

    艺术评鉴 2022年21期2022-05-30

  • 歌剧《沂蒙山》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及唱段分析
    摘 要:歌剧《沂蒙山》讲述了沂蒙山军民一心抗战的动人故事,因其丰满的人物形象和感人至深的沂蒙精神深受观众的喜爱。海棠和夏荷作为全剧的女一号和女二号,她们的唱段承载着女性角色的多重形象和伟大的红色精神,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本文以创作背景为切入点,对两个女性人物形象及重要唱段进行分析,从而展现海棠和夏荷这两位性格分明、有血有肉、舍小家为大家的民族女英雄崇高的革命精神。关键词:歌剧《沂蒙山》;女性人物;形象塑造;唱段分析一、《沂蒙山》创作背景及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

    百花 2022年2期2022-05-29

  • 歌剧《沂蒙山》咏叹调《爱永在》的演唱技巧分析
    君摘要:歌剧《沂蒙山》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战役等真实历史事件为创作素材,旨在以歌剧的艺术形式展现红色精神、歌颂红色英雄。其中男高音咏叹调《爱永在》情感真挚质朴、旋律优美动人,朴素的情感中却蕴含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咏叹调《爱永在》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重点从演唱基本功、情感把握、与伴奏的配合三大方面探究歌剧《沂蒙山》咏叹调《爱永在》的演唱技巧,以供参考。关键词:歌剧;《沂蒙山》;咏叹调;《爱永在》;演唱技巧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

    艺术科技 2022年2期2022-05-26

  • 沂蒙山红色研学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需要。本文针对沂蒙山红色研学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关策略,从而提升沂蒙山景区的公众形象和景区知名度,促进沂蒙山红色旅游的发展。关键词:沂蒙山;红色研学旅游;产品开发一、红色研学旅游发展背景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指出各地要加强对研学旅行的重视。2017年,国家公布第一批研学旅行教育基地、营地名单;十四五期间,更加是大力倡导研学旅游的发展,给研学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据文旅部数据显示,202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2021-12-27

  • 创建国家级沂蒙山中华蜜蜂(北方型)保护区临沂经验
    273300)沂蒙山中华蜜蜂属我国中华蜜蜂北方型,是我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主要生存于临沂市蒙山周围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包括蒙阴、平邑、费县、沂水、沂南等地区。随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和《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文件的出台,农业畜牧方面更加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华蜜蜂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成为攻关当前种质资源“卡脖子”问题的一项重要课题。临沂地区在沂蒙山中华蜜蜂保护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并促使沂蒙山中华蜜蜂遗传资源保护得到长足发展

    蜜蜂杂志 2021年4期2021-12-05

  • 歌剧《沂蒙山》选曲《等着我,亲爱的人》的艺术特征分析
    赵 园,项 鹏(1.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四平 136000;2.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 吉林 长春 130000)一、旋律与曲式特征歌曲《等着我,亲爱的人》主调起始于bG 宫调式,全曲均由民族五声调式谱写而成,旋律缓慢悠扬。歌曲整体采用4/4 拍,节奏中常见附点节奏型。在曲式结构方面,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主歌部分仅出现一次,副歌部分共出现了四次,乐段可划分为A-B1-B2-B3-B4,每个乐段小节数稳定在八到九小节,结构较为方整。歌曲旋律线条具有较

    戏剧之家 2021年33期2021-11-14

  • 民族歌剧《沂蒙山》的兴会意蕴
    。显然,歌剧《沂蒙山》堪称经典,本文借助古代文论艺术鉴赏兴会理论中的接受层次来分析民族歌剧《沂蒙山》中的兴会意蕴,从而品味经典,传承经典。关键词:兴会  感触  审美期待  沂蒙精神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8-0162-03一、感触民族歌剧《沂蒙山》是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是由王晓岭、李文绪编剧,栾凯作曲,黄定山总导演,王丽达主演,于2018年12月19日、20日在济南首演,在长达150

    艺术评鉴 2021年18期2021-10-21

  • 民族歌剧《沂蒙山》的兴会意蕴
    。显然,歌剧《沂蒙山》堪称经典,本文借助古代文论艺术鉴赏兴会理论中的接受层次来分析民族歌剧《沂蒙山》中的兴会意蕴,从而品味经典,传承经典。关键词:兴会  感触  审美期待  沂蒙精神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8-0162-03一、感触民族歌剧《沂蒙山》是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是由王晓岭、李文绪编剧,栾凯作曲,黄定山总导演,王丽达主演,于2018年12月19日、20日在济南首演,在长达150

    艺术评鉴 2021年18期2021-10-21

  • 沂蒙山旅游品牌的打造
    寇磊摘 要:沂蒙山的概念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是临沂市乃至山东省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之一。近年来,随着临沂市旅游业的发展,沂蒙山品牌在旅游领域得以应用。但是,临沂市在打造沂蒙山旅游品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以沂蒙山旅游品牌的打造为例,通过总结沂蒙山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分析沂蒙山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主体的演变和现状,阐述沂蒙山旅游品牌打造的意义,剖析在旅游品牌打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沂蒙山旅游品牌打造建设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旅游品牌;品牌打造;红色旅游;沂

    旅游纵览 2021年9期2021-09-18

  • 歌剧《沂蒙山》选段《苍天把眼睁一睁》的情与声
    红摘要:歌剧《沂蒙山》是由作曲家栾凯所创作的一部抗战题材的作品,是近年来中国民族歌剧的一部力作,颇具重要的社会影响。《苍天把眼睁一睁》是剧中女主角海棠的代表性唱段,是将海棠品格升华的点睛之笔。笔者从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本体、情感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总结出如何正确地将饱满的情绪与声音技巧相结合,并贯注到词句上,在情感的变化下,推动歌曲的进行。通过分析,使读者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棠内心的情感变化,对海棠的角色塑造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关键词:民族歌剧;沂蒙山;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6期2021-09-10

  • 浅谈歌曲《爱永在》中人声与钢琴的双重处理
    永在》是歌剧《沂蒙山》第四场男主人公林生的咏叹调,优美的旋律和极具抒情性和戏剧性的情感表达使歌曲《爱永在》具有极大的传唱性。本文从人声与钢琴的处理角度,谈论在歌曲的演唱中应该如何正确的把握二者的关系,做好歌曲的处理。关键词:爱永在;处理;人声与钢琴;沂蒙山一、歌曲介绍与简要分析(一)歌曲介绍歌曲《爱永在》是歌剧《沂蒙山》第四场男主人公林生的咏叹调,在面对着家乡妻子“海棠”的苦苦思念与等待时,参军的林生唱起了歌曲《爱永在》。歌曲中不仅表现了林生对家乡和妻子的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2期2021-06-28

  • 沂蒙山小调
    能都会哼几句《沂蒙山小调》,但未必都知道这首曾经像晚霞一样红得发紫的战地歌曲的歌词,却是从一个像朝霞一样鲜艳娇美的抗战女兵的指尖上飘出沂蒙山的。这个當时还不到十八岁的女兵,名叫阮若珊。若干年后,当阮若珊再次爬上沂蒙山,走进望海楼脚下的临沂费县薛庄镇那个叫上白石屋村的山坳里,这里已建了一座纪念亭,亭前的一块天然巨型花岗石上刻着这么一句话:深深怀念沂蒙山好地方。这是阮若珊亲笔题写的一行文字,更是阮若珊刻在心里的一缕绵长的思念。石头的正面,是当时抗大一分校文工团

    当代人 2021年4期2021-06-06

  • 民族歌剧《沂蒙山》中“海棠”的形象塑造研究
    :民族歌剧;《沂蒙山》;海棠;形象塑造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1-0-031 民族歌剧《沂蒙山》简介民族歌剧《沂蒙山》是由山东歌舞剧院创排的一部佳作,故事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在沂蒙山深处的一个村子里发生的故事。青梅竹马的林生和海棠正在举办婚礼,却没想到日寇突然在此刻发动了袭击,危难之际,由赵团长、夏荷夫妇带领的八路军及时赶到,赶走了日寇。新婚的林生也加入了八路军,而海棠则照顾负伤且怀孕的夏荷

    艺术科技 2021年21期2021-03-07

  • 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本文以歌剧《沂蒙山》中的唱段《苍天把眼睁一睁》为例,深入分析声乐演唱过程中情感表达的具体作用,进而探讨在声乐演唱当中演唱者如何合理地控制自身情绪,正确运用情感表达,确保演唱取得成功。【关键词】咏叹调;情感表达;声乐演唱;沂蒙山;苍天把眼睁一睁【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1-138-03【本文著录格式】王璐璐.情感表达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以歌剧《沂蒙山》选段—《苍天把眼睁一睁》为例[J].中国民族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期2021-03-03

  • 歌剧《沂蒙山》中赵团长的人物角色塑造
    原创民族歌剧《沂蒙山》是中国现代最具代表性的红色革命经典歌剧之一,该歌剧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所发生的抗日革命事件。本文通过分析歌剧的创作背景、剧情以及人物的性格、音乐形象等,帮助演唱者进一步了解剧中角色的人物形象,以便今后更好地表达和演绎作品。关键词:歌剧《沂蒙山》 赵团长 角色塑造一、《沂蒙山》剧情介绍《沂蒙山》是一部表现抗日战争题材的歌剧,于2018年在山东济南首演,获得了热烈的反响。整部歌剧由黄定山任总导演、王晓岭编剧、栾凯作曲,讲述了

    参花(下) 2021年12期2021-01-15

  • 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中男高音咏叹调《爱永在》的演唱分析
    羽摘要:歌剧《沂蒙山》的成功上演,给从事歌唱事业的演员和学习者带来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这是一部抗日战争时期真实革命历史题材的原创民族歌剧,沂蒙山这片具有红色文化的土地,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这部歌剧中,男高音咏叹调《爱永在》这个唱段,表现出了革命战士舍小家顾大家,以及为亲人为村民为家乡为整个民族而战的那种大爱。本文将对《爱永在》这个唱段的演唱技巧和艺术处理上展开分析。关键词:咏叹调《爱永在》  演唱技巧  艺术分析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

    艺术评鉴 2021年24期2021-01-13

  •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角度浅析红色歌剧
    红色民族歌剧《沂蒙山》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 实现了思想性、时代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以全新的舞台呈现方式和艺术变现手法突出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是我国民族歌剧向中国气派迈进的体现。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沂蒙山》;红色民族歌剧民族歌剧是社会主义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精神寄托,它发扬了中国民族伟大的优秀传统品质,是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精神寄托,更是我们在新时代发扬与传承老一辈革命精神的连接桥梁。红色民族歌剧即指以红色历史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2期2020-12-14

  • 沂蒙山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与开发建议
    要:通过分析沂蒙山区红色旅游资源特点,梳理了沂蒙山区红色旅游资源种类,指出该地区发展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对沂蒙山区红色旅游资源未来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关键词:红色旅游;沂蒙山;旅游资源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9-013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红色旅游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记载,反映着革命先辈的崇高革命精神,不但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和历史内涵,而且具

    山西农经 2020年19期2020-11-23

  • 浅析民族歌剧《沂蒙山》男高音林生的人物形象
    多歌剧作品。《沂蒙山》作为反响较为热烈的现代民族歌剧,其以抗日战争为主要线索,将“军护民、民拥军”这样水乳交融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歌名以真实历史背景命名,在创作素材中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为主,向众人讲述了林生等重要角色在国家危难之际,抛却个人主义勇于牺牲的故事,而剧中通过男高音独唱、合唱的方式向人们演绎了抗战年代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关键词:民族歌剧;沂蒙山;人物形象;林生以《沂蒙山小调》为基础,对其音乐元素进行改编是《沂蒙山》民族歌剧主要背景,其在首场演

    黄河之声 2020年12期2020-09-23

  • “仁爱”思想在民族歌剧《沂蒙山》中的应用
    都在民族歌剧《沂蒙山》中有很好的体现。沂蒙文化造就了沂蒙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言和威武不屈的品格。“仁爱”思想在民族歌剧《沂蒙山》中具有很好的体现和应用。【关键词】“仁爱”思想 ;沂蒙山;沂蒙精神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3-0046-02一、“仁爱”思想在孔子学说中,“仁爱”思想一直贯穿始终,主要强调对世间万物的爱,在爱人的过程中,要做到孝亲悌弟,为仁之本。“仁”是一个

    戏剧之家 2020年23期2020-08-31

  • 浅谈歌剧《沂蒙山》中海棠的艺术形象
    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以抗日战争为主线,以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革命历史为创作背景,讲述了老区人民牺牲小我、支援抗战的感人事迹。女主角海棠就是这个故事中坚毅果敢、无私奉献的崖子村村民的代表。【关键词】歌剧;《沂蒙山》;海棠中图分类号:J6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1-0085-02一、歌剧《沂蒙山》的艺术成就歌剧《沂蒙山》自首演以来,在国内各地巡回演出,并引起了广大观

    戏剧之家 2020年21期2020-07-30

  • 歌剧选段《再看一眼亲人》的音乐分析与人物塑造
    》是民族歌剧《沂蒙山》中的重要唱段,表达了无奈、不舍、坚毅、悲壮的复杂情感,塑造了拥军爱民、视死如归、坚毅勇敢的民族英雄形象。音乐创作中将西方浪漫主义大歌剧与中国民族歌剧传统进行有机的融合,并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其中,在实践中不断对民族歌剧进行探索、传承和创新。本文通过音乐分析的方法对此作品的曲式结构、旋律、歌词、织体等进行分析,探索本作品的创作特征。【关键词】《再看一看亲人》;《沂蒙山》;音乐分析;人物塑造【中图分类号】J676            

    北方音乐 2020年2期2020-04-22

  • 歌剧《沂蒙山》中咏叹调《苍天把眼睁一睁》音乐特点分析
    时代》、歌剧《沂蒙山》等。是新时代下主流音乐文化的引领者与开拓者。关于民族歌剧《沂蒙山》的创作历程:该剧的创作前后经历2年之久,2016年底接到创作任务,2017年团队6次深入沂蒙地区采风,2018年9月,历时8个月之后,全剧的音乐创作基本完成,之后是三个月的磨合、试唱、打磨、修改、练……最终于2018年12月19号在济南省会大剧院与观众首次见面。整部歌剧从动议到最终呈现,最终花了两年时间。这首咏叹调是女主人公海棠在第五场当中的唱段,该场为“海棠失子”即海

    ViVi美眉 2020年5期2020-04-01

  • 沂蒙小调中的白石屋村
    走在这儿,走在沂蒙山区,走在银座天蒙旅游区,时时的,会在翠色里,会在碧绿里,传来一声清脆的歌声:“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歌声在云雾里飘来,隐隐约约的。抬起头,远处望海楼的山峰,还有层楼,就在云雾里矗立着,就在云雾里隐约着。多少年了,谁能说清,这楼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什么人建造的。那时,这儿一定还没有这支《沂蒙山小调》吧。可是,这儿就有了炊烟袅袅,就有了山歌阵阵,就有了月夜的约会,就有了爱情的羞涩。这是一处古老的土地,更是一处多情的土地。这是一处朴实的

    新青年 2020年12期2020-03-22

  •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艺术特色初探
    调最为著名。《沂蒙山小调》充分体现了小调曲折的感情表达,细致的观点表达,形式的规整化、装饰化这三个特征。《沂蒙山小调》作为山东民歌的代表,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山东地区乃至全国广为流传。《沂蒙山小调》诞生于蒙山的第三个高峰——白石屋村,它的前身是1940年驻沂蒙山区抗大文工团团员阮若珊和李林等人共同采集创作的《反对黄沙会》,后来歌词改为抗日报国的内容。1953年秋,山东省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副团长李广宗、研究组的王印泉、乐队队长李锐云又重新修改记谱,将原作歌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3-03

  • 沂蒙山小调
    能都会哼几句《沂蒙山小调》,却未必都知道这首曾经像晚霞一样灿烂夺目的战地歌曲的歌词,却是从一个像朝霞一样鲜艳娇美的抗战女兵的指尖上飘出沂蒙山的。这个当时还不到十八岁的女兵,名叫阮若珊。若干年后,当阮若珊再次爬上沂蒙山,走进望海楼脚下的临沂费县薛庄镇那个叫上白石屋村的山坳里,这里已建了一座纪念亭,亭前的一块天然巨型花岗石上,刻着这么一句话:“深深怀念沂蒙山好地方。”这是阮若珊亲笔题写的一行文字,更是阮若珊刻在心里的一缕绵长的思念。石头的正面,是当时抗大一分校

    火花 2019年11期2019-11-26

  • 多彩的画卷
    要: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风光,青山绿水多好看,风吹草低见牛羊,高粱红来稻花香,沂蒙果子堆满仓……伴随着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旋律,我们一起走进舞蹈诗《沂蒙风情画》。舞蹈诗《沂蒙风情画》由济南市将军歌舞剧院演出,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名字,体现了与蒙山沂水剪不断的情和对舞蹈艺术的那份挚爱。关键词:舞蹈诗;沂蒙山;风情画一、初遇蒙山高,沂水长,我家住在蒙山上……沂水长,蒙山高,我家住在沂水畔上……诗意的沂蒙山,让人神往!该剧以沂蒙山为背景,从民俗、民风

    人物画报 2019年2期2019-09-10

  • 沂蒙山地理书
    、水清天蓝……沂蒙山水无限美,置身其中,才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诗情画意。2019年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中国沂蒙山地质公园成为世界地质公园,这是中国第38座世界地质公园。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境内,总面积约1804平方公里,由蒙山园区、钻石园区、岱崮园区、孟良崮园区和云蒙湖园区组成,共有44个地质遗迹点。其中,有最古老的地层、太古宙大规模的侵入岩系、中国最早的金伯利岩型金刚石原生矿。这里也是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

    环球人文地理 2019年7期2019-08-06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沂蒙山为世界地质公园
    文组织正式批准沂蒙山为世界地质公园,这是山东省继泰山之后第二个世界地质公园,9月初将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第六届亚太世界地质公园大会进行授牌;山东省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扩园申请也同时获得批准。发布会上,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李成金介绍,设立地质公园旨在保护重要、珍稀的地质遗迹资源和自然环境,开展地球科学研究和地学知识科普,带动地方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是全球建立地质公园最早的国家。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批准国家地质公园274个、省级地质公园343个,

    山东绿化 2019年3期2019-07-25

  • 沂蒙山》中有深情
    19日,歌剧《沂蒙山》在山东省会大剧院首演,大获成功。剧场里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今年2月下旬,《沂蒙山》歌剧应邀再次在省会大剧院演出,又一次引爆全场,观众深受感染,不时会听到唏嘘和抽泣。“一部新戏,能够引起观众如此投入的真诚关注和共情实在难得。”《歌剧》杂志主编游暐之评论说。随着民族歌剧《沂蒙山》的成功演出,沂蒙山和沂蒙人再一次感动了观者。这部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临沂市委联合出品,山东歌舞剧院创排的民旅歌剧《沂蒙山》,好评不断,热

    走向世界 2019年15期2019-06-11

  • 民间文化视阈下的《沂蒙山小调》
    50357)《沂蒙山小调》是产生于山东沂蒙地区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的经典民歌,自上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传唱至今。2004年8月,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的保护逐步加强,有着深厚民间文化基础的《沂蒙山小调》也受到更多的关注。一、相关的研究作为一种诉诸听觉、以歌唱为传播手段的艺术形式,《沂蒙山小调》自诞生后主要在革命实践或各种文化活动中进行演唱和演出,见诸文字的相关材料也多是新闻摘要或报

    大众文艺 2019年13期2019-01-28

  • 一束艾蒿的前世今生
    朝米多送来一束沂蒙山艾蒿,不舍得吊干,尝试扦插繁殖。不敢用土扦插,泡根先,怕烂杆,每天换水,20多天后奇迹发生了,看上去不大容易生出白根幾乎半木质化的草茎上突兀挤出两根白须,大喜过望,每枝三两条白根萌出的时候,分别栽在杂志社阳台花盆里,微博上有比老编更财迷的博友说:其实只栽下半截就能活,上面的还可以用,遂择几支粗壮些的剪掉半截扦插,把上半截也吊成干花。端午节过后,沂蒙山艾蒿无论全棵还是半支,都在每个盆里成活,一路高升,秋天停止生长时,最高棵飙到2尺多。用下

    妇女之友 2017年5期2017-06-21

  • 浅析《沂蒙山小调》的艺术特色
    业中学浅析《沂蒙山小调》的艺术特色文 爱山西省垣曲县高级职业中学民歌源于生活。自古以来,广大劳动人民用民歌的形式艺术地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爱憎、抒发内心情感。《沂蒙山小调》就是山东民歌中最有影响力的小调代表作,是山东民歌的典范作品之一。歌曲中那悠长舒展的旋律、优美动听的节奏,反映了山东人民的朴实、憨厚的性情及与大自然斗争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意志,也倾吐出了人们对“青山绿水实在好,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沂蒙山由衷的赞颂。该曲深受群众喜爱,并广为传颂。下面笔者就自己

    散文百家 2016年1期2016-12-13

  • 沂蒙山上的新小调
    ,我就喜欢听《沂蒙山小调》:“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 见牛羊……”长大了才知道,《沂蒙山小调》诞生于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楼脚下的临沂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在沂蒙山,老百姓个个都能唱上几句民歌,姑娘们聚在一起,最快乐的事就是唱上几首歌,歌词既有祖辈上传下来的,也有现编现唱的。沂蒙山里的歌,真实记录了咱们老百姓的劳动和生活。我去费县调研采访时,芒种刚过,地里的麦子黄了,树上的布谷鸟开始叫着“算黄…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16年7期2016-11-17

  • 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盛大开园
    7月16日,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开园仪式暨2016沂蒙山小调旅游音乐节开幕式在山东费县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隆重举行,即日起,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正式对游客开放。幽美的《沂蒙山小调》,这支红遍大江南北的民歌,就诞生于银座天蒙旅游区望海楼脚下。简单的旋律背后传颂的是艰苦奋斗、朴实无华的沂蒙精神,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为发扬沂蒙革命精神,《沂蒙山小调》诞生的地方——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举办了此次“就是这个调”——万人同唱沂蒙山小调大型活动暨2016沂蒙山小调旅

    旅游世界 2016年8期2016-09-29

  • 斯琴格日乐摇滚版《沂蒙山小调》唱响沂蒙最高峰
    级旅游景区——沂蒙山旅游区龟蒙景区盛大开幕。据了解,本届果子大山音乐节,由沂蒙山龟蒙景区和果子文媒联袂打造。音乐节演出阵容强大,中国摇滚女子第一人——斯琴格日乐强势加盟,现场演绎摇滚版《沂蒙山小调》;更有卧虎藏龙的乐队——安图声乐队,独立与复古的摇滚青年——秘密俱乐部等乐队的倾情参演。绚丽的舞美、地颤的音响、嗨爆的乐队,在沂蒙之巅唱响最强音!沂蒙山龟蒙景区携手网易、360两大直播平台进行全程、全景、全球网络同步直播,在斗鱼直播平台,创新“景区+节庆+美女网

    旅游世界 2016年8期2016-09-29

  • 生命中最动听的歌谣
    。当小陆聊到《沂蒙山小调》及《沂蒙山小调》与白石屋的关系时,我的心潮瞬间澎湃起来。师范毕业改行到监狱工作,教师出身居然连首歌都唱不好,面子上老不好看。是那次监狱组织各监区罪犯进行“狱园歌王争霸赛”让我捡回一点颜面,是那首唱了千变也不厌倦的《沂蒙山小调》为我赚得了无数掌声,让几个“等着看”我笑话的同事大跌了眼镜后再红了不怀好意的脸。“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多好看,风吹那个草地,见牛羊。高粱那个红来稻花那个香,满担那个谷子

    民族音乐 2016年1期2016-04-04

  • 对《沂蒙山小调》的再认识
    )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在沂蒙山脚下住着的人们,几乎没有不会唱《沂蒙山小调》的,它给这里的人们带来生机和希望。过去,这里的人们唱着《沂蒙山小调》上前线去打仗。今天,这里的人们唱着《沂蒙山小调》建设自己美丽的家园,使生活日渐富裕。《沂蒙山小调》传唱在沂蒙山的每个角落里,在沂蒙山人一辈一辈中传唱着。《沂蒙山小调》不仅是山东民歌的代表,还是民族双向传播的结晶,是沂蒙山绮丽风光的化身,是新时代的沂蒙精神,是一种浓缩着历史与现实、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期2015-08-15

  • 沂蒙山小调》的艺术风格与演唱技巧
    歌的是小调。《沂蒙山小调》是山东民歌小调的一个典型代表作,在山东可谓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本文从背景简介、艺术风格和演唱技巧三个方面对《沂蒙山小调》进行比较详尽的分析。一、背景简介(一)创作背景《沂蒙山小调》的创作来源于作者灵感的迸发。1940年是沂蒙山内外交困、民不聊生的时代。外有日本鬼子的反复扫荡,内有国民党反动势力破坏我军革命根据地。我军除了运用武力解决之外,还利用文艺宣传作为舆论武器,给反动势力造成压力。《沂蒙山小调》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大众文艺 2014年21期2014-07-12

  • 5A沂蒙山,从此大不同
    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这首流传于抗日战争时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中国优秀民歌的《沂蒙山小调》,唱红了沂蒙山区,风靡了齐鲁大地,正以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走向全世界。当然,借助着这首红到发紫的“神曲”,沂蒙山的旅游事业也是如日中天。前不久,随着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的一纸公告,山东沂蒙山旅游区正式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一直分散在山东潍坊和临沂两个行政辖区却一脉相承的山体景区,像极了失散多年的孪生姐妹至此重逢,不再分离

    旅游世界 2014年4期2014-05-09

  • 沂蒙山小调》的著作权归属——质疑《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的编选
    沂的一首民歌《沂蒙山小调》。在临沂乃至山东,《沂蒙山小调》算是最为著名的一首民歌了。“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多好看,风吹那个草地,见牛羊。”沂蒙山的百姓大都会哼唱这首歌曲,而且一唱就是70年。不仅唱红了沂蒙山区,而且风靡齐鲁大地,飞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一首反映沂蒙山乡土气息的代表曲作。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那悠扬动听的旋律、亲切感人的歌词,一种对沂蒙山崇敬爱慕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这首《沂蒙山小调》到底是一首“口头创作,口

    戏剧之家 2011年11期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