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膜

  • 1 例COL4A4 基因5 号外显子c.274G>T:p.G92*无义突变的薄基底膜肾病患者家系遗传分析
    医学院检验系薄基底膜肾病,也称为良性家族性血尿,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其发病率较高。该疾病是儿童和成人持续性镜下血尿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血尿和轻度蛋白尿,通常不会出现眼耳等其他器官的受累,并且预后较好[1-2]。患者通常具有正常的肾功能,其惟一或主要的病理表现是弥漫性肾小球基底膜变薄[2-3]。1996年,LEMMINK 等[1]报道,薄基底膜肾病的主要致病原 因 与 编 码Ⅳ型 胶 原α3、α4 链 的COL4A3 和COL4

    山东医药 2023年27期2023-10-18

  •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胃癌相关基底膜基因及中药预测
    学探讨胃癌相关基底膜基因及中药预测符珊珊1,封杰妮1,黎祖鸣1,陈俊旭2,刘添文3*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3.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探究胃癌患者的基底膜差异基因之间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并预测调控差异基因表达的中药,通过统计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药物分类为中医药治疗胃癌提供理论支持,有利于后续中医药开发及中西医联合治疗策略的制定。下载TCGA

    中草药 2023年15期2023-08-03

  • Alport综合征诊疗1例
    内皮细胞增生,基底膜略增厚,毛细血管襻基底膜染色不均一,少数肾小球球囊周纤维化,其内毛细血管襻缺血皱缩,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及颗粒变性,多灶状及片状萎缩,肾间质可见较多泡沫样细胞,多灶状及片状炎症细胞浸润伴纤维化,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刚果红、氧化刚果红、油红O染色均呈阴性(图3A~D);免疫荧光未见免疫复合物沉积;α1阳性对照正常;α3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管基底膜表达缺失;α5肾小球包曼氏囊表达节段性缺失,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管基底膜表达缺失(图3E~G)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年12期2023-01-10

  • 耳蜗力学进展 ——纪念Békésy获诺贝尔奖60周年*
    sy对包括耳蜗基底膜振动等听觉系统的物理测量是现代耳力学研究的滥觞,而此前关于听觉系统的研究主要是关于耳蜗等结构的解剖观察和推测。Békésy系统的揭示了耳蜗声音频率分析机制,获得196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如其著作《Experiments in hearing》所述,对耳蜗感音机制研究的突破归功于新仪器研发、新实验设计、定量建模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在此后的几十年中,耳蜗力学研究秉承和发扬了交叉学科的特点,涵盖了数学、力学、光电、工程、生理和心理等多个相关学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2年3期2022-12-06

  • 新生小鼠耳蜗基底膜的取材培养技术*
    地需要取出耳蜗基底膜进行组织块培养,以进一步观察毛细胞或支持细胞的形态及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2~6]。既往多数研究做基底膜培养时多使用E18的胚胎小鼠,但胚胎小鼠耳蜗组织更微小,技术要求更高[7,8],使用新生小鼠能降低基底膜取材培养技术难度,便于开展基底膜培养的内耳相关研究。由于内耳结构复杂,取材难度大,了解新生小鼠的内耳结构、掌握小鼠内耳基底膜取材技术是开展内耳研究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本文通过图解逐步介绍新生小鼠耳蜗基底膜取材培养技术,为初学者提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2年5期2022-09-20

  • 耳蜗力学:基底膜行波测量技术进展*
    能实现的基础。基底膜的行波现象是耳蜗进行实时频率分离的载体;外毛细胞电致运动则主动放大行波响应,是提高耳蜗敏感性的关键。自1961年Békésy提出行波理论,开创实验听力学以来,大量学者致力于研究基底膜振动特征、外毛细胞听觉放大等问题,以揭示耳蜗高灵敏、宽频率感音机制,形成了耳蜗力学这一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领域。行波现象的实验测量是耳蜗力学的关键研究手段,测量技术的革新促成了耳蜗感音机制研究的若干次重大突破。行波测量(基底膜及Corti器振动测量)是耳蜗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2年4期2022-07-15

  • 内耳支持细胞促进羊水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可能调控机制研究
    分别接种于小鼠基底膜和前庭组织来源的饲养层形成支持接触-立体三维共培养模式,即使不添加神经生长因子和信号诱导因子,仅用DMEM/F12作为培养基,约37-52%的AFS可定向分化为听觉神经元[6,7];AFS经悬滴培养形成拟胚体,具有神经干性,与耳蜗基底膜共培养(二维培养模式,无立体支持接触),并不能诱导拟胚体向形态典型的神经元分化[8],说明支持接触-立体三维共培养模式是AFS分化为听觉神经元的前提条件,而了解其发生和调控机制,对于螺旋神经元再生,及AF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2年3期2022-06-15

  • 耳朵是如何工作的?
    毛细胞的上方有基底膜。When the vibration comes, it vibrates the basement membrane through the lymph, and thebasement membranetouches the hair cells. Finally, the hair cells transmit the electrical signal to the brain through the cochlear ner

    疯狂英语(双语世界) 2022年1期2022-04-07

  • 外柱细胞软化对Corti器感音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外淋巴液传导至基底膜,然后Corti 器中的其他功能细胞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机械振动向电信号的转换。听觉的产生伴随着如基底膜、毛细胞、柱细胞等结构与淋巴液间的多种耦合作用,任何结构微小的性质变化都会对听力产生影响。血管舒张刺激磷蛋白(Vasodilation-Stimulated Phosphoprotein,VASP)能促进外柱细胞中肌动蛋白丝生长,它在外柱细胞中的表达与听力形成有关。Schick 等[2]通过实验测试了小鼠的听力发育情况,发现VASP 缺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2年1期2022-01-24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口腔扁平苔藓相关性研究进展*
    巴细胞的浸润,基底膜被破坏、基底角质细胞发生凋亡。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可以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中的多种蛋白成分造成基底膜的损伤,并参与炎症、变性、肿瘤转移等相关病理过程。目前学术界关于OLP发病机制较为主流的观点是:该疾病的发生发展由抗原特异性机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激活和非特异性机制——肥大细胞脱颗粒MMPS激活所介导[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06-07

  • 基于耳蜗基底膜仿生的低频宽带抑振超结构设计研究
    z的声音。耳蜗基底膜是耳蜗识别声音的主要结构,其尺寸小,质量低,但可以识别宽频带的声音,就是人体内存在的超结构。基底膜的这种超常物理特性为宽频抑振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研究基底膜识别不同频率声音的机理,对基底膜的建模分析,探究基底膜的各种特性,根据基底膜结构特点仿生设计出一种宽带抑振超结构,验证其抑振效果,为工程上的宽频抑振提供给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1 耳蜗声学机理人耳耳蜗是一个螺旋形的骨管,骨管绕耳蜗的中轴即蜗轴旋转2.5圈到2.75圈到达蜗顶,其中充满着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21年1期2021-02-25

  • 小鼠出生后早期耳蜗柯蒂氏器巨噬细胞形态的变化
    细胞存在于耳蜗基底膜的鼓阶面[7-9]。噪声暴露后1天,循环的单核细胞浸入耳蜗基底膜鼓阶面组织,3~7天浸入细胞数量达到高峰。这些细胞转变为巨噬细胞,参与各种炎性和免疫活动[10]。耳蜗柯蒂氏器表达多种免疫介质,推论其具有较强的免疫功能[11]。然而在生理条件下,耳蜗基底膜中阶面柯蒂氏器是否存在组织巨噬细胞仍不明确。O'Malley等发现,在耳蜗柯蒂氏器Hensen细胞下存在巨噬细胞免疫蛋白标记物[12]。但其他研究者报道,耳蜗柯蒂氏器缺少免疫细胞[13,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年1期2021-02-01

  •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SOD2和IgG4的表达及意义
    1C)。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SOD2的表达IMN组较SMN组、MCD组均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MN组与MCD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gG4 在IMN组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均有表达,而在SMN组、MCD组肾小球基底膜中未见表达(图1D-1F)。IMN组与SMN组、MCD组比较,肾小球内IgG4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MN 组与 M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

    浙江实用医学 2020年4期2020-12-14

  • 足细胞内陷性肾小球病合并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一例
    ,无明显增生。基底膜:不规则增厚,厚度达1 200 nm,基底膜内靠近上皮侧可见较多大小不等的圆形膜性结构,基底膜有溶解现象。脏层上皮细胞: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足突弥漫融合。系膜区: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未见电子致密物沉积。肾小管-间质: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部分管腔扩张,上皮细胞微绒毛脱落,肾间质水肿伴炎症细胞浸润。肾间质血管:个别毛细血管管腔内见红细胞聚集。(图2)注:图2A,黄色箭头所示基底膜内的较多大小不等的圆形膜性结构;图2B,红色箭头所示足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年11期2020-11-30

  • MNU诱导大鼠膀胱癌基底膜病变与LN的相关性
    其发生、发展与基底膜中LN的相关性。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实验的65只SD成年雌性大鼠,平均重量(185±35)g,购置于西安交通大学动物实验室;所有老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0只,对照组15只;正常喂养2周后进行实验。MNU购于美国Sigma公司,枸橼酸缓冲液、多聚甲醛购于灏洋生物有限公司;MNU(1 g装)置于4 ℃冰箱保存,实验前称取0.2 g加入10 ml(PH=6.0)的枸橼酸溶液混合配置成20 mg/ml MNU溶液,1小时内用完。5%的水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3期2020-03-19

  • TLR4基因敲除小鼠对噪声性耳蜗损伤的反应
    暴露后小鼠耳蜗基底膜鼓阶面巨噬细胞及单核细胞形态的变化。噪声暴露后25 天,听功能检测(每组各7只)后动物处死,鬼笔环肽染色耳蜗基底膜毛细胞丝状肌动蛋白,计数耳蜗基底膜缺失的外毛细胞。1.3 听功能检测使用美国TDT 测听设备(Alachua,FL,USA)检测小鼠ABR阈值。听功能检测在屏蔽的隔声间内进行。噪声暴露后25 天,腹腔注射氯胺酮(87mg/kg)和赛拉嗪(3mg/kg)麻醉动物,将成功麻醉后的小鼠置于保温毯上保持恒定体温。记录电极放置于小鼠颅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9年6期2019-12-13

  • 研究血清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抗蛋白酶3抗体和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血管炎中的临床意义
    抗体+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于2016年8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依照不同炎症类型分为3组。A组(n=20)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9∶11;年龄31~60岁,平均年龄(41.37±12.96)岁;B组(n=20)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10∶10;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41.22±12.83)岁;C组(n=20)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8∶12;年龄30~60岁,平均年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1期2019-10-29

  • 羊水干细胞拟胚体与耳蜗基底膜共培养向神经元分化的可行性
    干细胞,接种于基底膜组织来源的内耳干细胞空心球体制备的饲养层上,饲养层细胞表达内耳支持细胞标志物P27kip1,形成支持接触的三维培养模式。不添加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及神经元信号诱导因子,DMEM∕F12培养6天,羊水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功能性神经元,并表达听觉神经元标记物GATA-3[13]。对于未经酶解消化制备饲养层的基底膜片段组织,是否依然对羊水干细胞具有神经诱导作用,目前仍未明确。羊水干细胞能形成与胚体干细胞相似的拟胚体,而拟胚体经诱导能定向分化为神经元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9年5期2019-10-24

  • 自组装2D-SERS基底膜用于塑化剂的检测研究
    2D-SERS基底膜具有较高的SERS灵敏度和重复性,有望实现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1 实验部分1.1 试剂与仪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三水合氯金酸(HAuCl4·3H2O)、硼氢化钠、硝酸银、硝酸、抗坏血酸(AA)、正己烷、无水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 K30)、BBP均为分析纯;去离子水为二次蒸馏水(DIW),自制;白酒,超市。HT7700透射电子显微镜;JSM-6700F扫描电子显微镜;UV-26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LABR

    应用化工 2019年5期2019-05-31

  • 豚鼠耳蜗Corti器铺片方法改进与免疫荧光染色比较研究
    0853)耳蜗基底膜免疫荧光染色铺片是一种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基底膜组织或细胞上与荧光素特异性结合的目标抗原进行直观、准确的显像定位的形态学研究方法,在耳科学生理及病理研究领域中广泛应用[1-3]。常规豚鼠耳蜗基底膜免疫荧光染色铺片方法步骤繁多,耗时较长,本实验室统计数据表明每一个耳蜗标本的平均处理时间在30小时以上[4-6]。为提高实验效率本文拟在常用耳蜗基底膜铺片染色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可以简略或改进的步聚,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对比改进前后的染色效果,旨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8年4期2018-09-22

  • 红景天苷通过降低氧化应激介导氨基糖苷类药物耳毒性的抑制作用
    本研究利用耳蜗基底膜离体培养技术,离体水平观察SA药物对毛细胞损伤的保护效应,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1 材料及方法1.1 主要实验材料DMEM-F12培养基,胎牛血清为Invitrogen公司产品。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测试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测试盒,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测定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cDNA第一链合成试剂和qPCR扩增试剂盒为罗氏诊断产品。1.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8年4期2018-08-06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足细胞内陷性肾小球病1例
    细血管襻开放,基底膜显增厚,外观较僵硬,PASM染色下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呈缎带状空泡变性(图1~2),但未见钉突样结构,系膜区、上皮下及内皮下无明显嗜复红蛋白沉积,未见系膜插入及双轨形成,壁层细胞无增生,未见新月体形成,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小灶状萎缩(萎缩面积约5%),肾间质小灶状炎症细胞浸润,无明显纤维化,小动脉管壁轻度增厚,管腔轻度狭窄。免疫荧光:荧光标本可见1个肾小球,C3,IgG1在肾小球系膜区有微弱沉积(+/-),IgG、IgA、IgM、C1q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8年3期2018-06-09

  • 健脾软肝方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窦基底膜形成的影响
    ,而肝窦内皮下基底膜形成是肝窦毛细血管化的重要特征[2,3]。因此推测,早期阻止肝窦内皮下基底膜形成有可能逆转肝纤维化形成,这或许会成为防治肝硬化的新途径。健脾软肝方是云南省名老中医苏涟教授治疗肝病的经验方,经肝组织穿刺活检发现,该方治疗后可延缓肝纤维化形成[4]。但其作用机制是否与阻止肝窦内皮下基底膜形成有关尚不清楚。2014年5月~2016年3月,本研究观察了健脾软肝方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窦内皮下基底膜形成的影响。现分析结果并报告如

    山东医药 2018年8期2018-05-15

  • 耳蜗基底膜组织巨噬细胞对噪声的反应
    ti器位于耳蜗基底膜的顶部,由感觉细胞(内、外毛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Corti器的感觉细胞对噪声等损伤因素最为敏感[5]。在生理状态下耳蜗Corti器缺少免疫细胞,噪声暴露后未见单核细胞渗入Cor⁃ti器[6]。耳蜗基底膜底部最接近Corti器,是否由耳蜗基底膜底部的免疫细胞对Corti器损伤的感觉细胞起到免疫监视作用?鉴于噪声暴露后耳蜗基底膜免疫反应问题,我们采用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荧光免疫抗体标记耳蜗基底膜免疫细胞,观察噪声暴露前后耳蜗基底膜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8年1期2018-04-19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与微血管密度及基底膜层粘连蛋白相关性分析
    重复性[3]。基底膜层粘连白(Laminin,LN)是一种大分子非胶原糖蛋白,对维持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完整结构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LN在介导肿瘤细胞的浸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介于NIP的易恶变易复发的特殊性,寻找细胞因子在肿瘤发病、恶变的中的作用,找到能判定其增生活性的客观定量指标,对该病的深入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临床上能够有效防治该病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 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年我经病例证实的NIP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2期2018-03-24

  • 豚鼠耳蜗基底膜响应特性的实验测试与分析
    型空腔组成,而基底膜是其最重要的感音元件[1]。耳廓收集到的外界声波经外耳道、鼓膜和听骨链将振动传到内耳,耳蜗内的淋巴液会在基底膜两侧形成压差从而诱发基底膜振动,基底膜刺激听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再传到大脑听觉神经中枢实现听觉。由于基底膜触动听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所以测试耳蜗基底膜的振动特性对探究耳蜗的听觉机制和传声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人耳系统听觉机制机理复杂,自19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耳蜗基底膜的振动特性。1960年, Von Békésy

    振动与冲击 2018年4期2018-03-05

  •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在Col4α3/Alport小鼠中导致肾纤维化
    因表达和肾小球基底膜的超微结构;还观察了肾小球基底膜中层粘连蛋白α2的沉积和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系膜丝足侵入(mesangial filopodial invasion)。抑制LOXL2可显著减轻间质纤维化,降低MMP-2、MMP-9、TGF-β1和TNF-α的mRNA表达。LOXL2抑制剂处理还可以减轻肾小球硬化,降低肾小球中MMP-10、MMP-12和MCP-1 的mRNA表达,减少白蛋白尿和血尿素氮。此外,毛细血管丛的系膜丝足侵入和肾小球基底膜中层粘连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8年12期2018-01-24

  • 基于螺旋型耳蜗的数值分析
    前庭阶、鼓阶、基底膜、圆窗、卵圆窗在内的三维空间螺旋耳蜗模型。结合Nastran对基底膜进行频率响应分析,得到基底膜位移响应与耳蜗内压力(包括前庭阶与鼓阶处的压力),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基于空间螺旋模型研究了流体黏度对于耳蜗阻抗的影响以及正向、逆向激励对于基底膜12 mm处沿横向位移幅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流体黏度的存在增大了耳蜗的阻抗。同时,当频率较高时,在正,逆不同激励作用下,相对于简化的直腔耳蜗模型,螺旋基底膜的曲率对基底膜

    振动与冲击 2017年14期2017-07-19

  • 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微血管基底膜及心肌组织CVF的影响
    肌病大鼠微血管基底膜及心肌组织CVF的影响于学江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微血管基底膜及肌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糖尿病心肌病组(DCM组)、灯盏花素组(Bre组),实验末测定各组VG胶原染色图像分析仪测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电镜下对比各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结果NC组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为(114.61±6.80)nm, CVF值为( 9.2±1.9 )%;DCM组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为(219.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8期2017-06-05

  • Fibulin-2在诊断乳腺基底膜连续性的准确性研究
    -2在诊断乳腺基底膜连续性的准确性研究谭好升,章佳新,符德元,祝玉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甲乳外科,江苏 扬州,225001)目的 探讨Fibulin-2在诊断乳腺基底膜连续性方面的准确性。方法 150例乳腺癌患者的标本经Fibulin-2染色来判断基底膜的连续性,并经过病理科医师进行免疫组化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Fibulin-2在诊断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基底膜连续性方面的准确度分别为89.3%、92.7%,敏感度为90.4%、98.5%,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1期2016-12-09

  • 皮肤中基底膜的结构与功能
    ·综述·皮肤中基底膜的结构与功能张丽丽 李贤玉 穆 荣 范春晖 综述,北垣雅人 高 须 惠美子 审校[ 资生堂(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6 ]基底膜是一类细胞外基质,存在于人体中所有的器官组织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皮肤的基底膜是表皮与真皮间重要的承接结构,主要成分有Ⅳ型和Ⅶ型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巢蛋白、串珠素等,通过它们交互形成的网状结构,构成了基底膜丰富多样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为表皮-真皮的连接功能、信号传导功能及渗透屏障功能等。健康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10期2016-11-29

  • 用石蜡切片行C3d、C4d免疫组化染色辅助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意义
    4d真表皮交界基底膜处沉积率为95%(19/20),9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中真表皮交界基底膜处C3d、C4d阳性率0%(0/9),4例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患者基底膜带均为阴性。结论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C3d、C4d免疫组化染色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方法之一。类天疱疮,大疱性;石蜡包埋;显微切片术;免疫组织化学;补体C3d;补体C4d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以自身抗体及补体在皮肤基底膜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大疱病。自身免疫抗体针对半桥粒复合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年1期2016-11-06

  • 基底膜染色方法比较及在胃粘膜异型增生与胃腺癌中的应用
    50004)基底膜染色方法比较及在胃粘膜异型增生与胃腺癌中的应用郑 伟1*胡志坚2张春梁1林建忠3林少敏1(福建医科大学1病理学系,2公共卫生学院,3药学院,福州 350004)目的 探讨胃粘膜上皮基底膜有效、便捷、直观的实验方法,及基底膜、Ki67免疫组织化学、粘液多重染色在胃腺癌组织染色中的可行性。方法 用过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 Schiff,PAS)反应、六胺银法(methenamine silver method,PASM)、网状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6年2期2016-09-15

  • 豚鼠耳蜗基底膜振动的测试方法
    0)豚鼠耳蜗基底膜振动的测试方法周雷1许立富2塔娜2饶柱石2黄新生1△(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海200032;2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研究所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试验室上海200240)【摘要】目的探索豚鼠耳蜗基底膜振动测试的方法。方法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豚鼠后,腹侧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分离肌肉,可见听泡位于豚鼠下颌骨内侧深面,钝性分离听泡表面的肌肉组织,暴露听泡,用电钻将听泡打开,可见螺旋形耳蜗结构,辨认基底膜所在的部位。用电钻在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6年1期2016-06-20

  • 慢性鼻-鼻窦炎上颌窦口黏膜基底膜厚度与鼻内镜手术预后关系探讨
    炎上颌窦口黏膜基底膜厚度与鼻内镜手术预后关系探讨李燕萍1,刘亚超1,张 凡2,魏 洁1(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上颌窦口黏膜基底膜厚度与鼻内镜手术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50例,取上颌窦口黏膜,HE染色,观察并测量其基底膜厚度,术后6个月利用SNOT-20量表和Lund-Kennedy评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2期2016-04-18

  • M asson染色在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
    能清晰地显示出基底膜变薄或者缺损程度。Masson染色:70例(64.8%)为宫颈微小浸润鳞状细胞癌,20例(18.5%)宫颈原位鳞状细胞癌,18例(16.7%)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染色:60例(55.6%)为宫颈微小浸润鳞状细胞癌,24例(22.2%)为宫颈原位鳞状细胞癌,24例(22.2%)为宫颈鳞状细胞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s-son染色法可用来辅助诊断宫颈微小浸润鳞状细胞癌,尤其可在快速术中冰冻切片中辅助HE染色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1期2016-03-18

  • 层黏连蛋白332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是上皮组织基底膜的主要组成蛋白之一,具有促进上皮细胞黏附、迁移和细胞分化等功能。Laminin 332是由3个不同基因编码的α3链、β3链和γ2链形成的异源三聚体糖蛋白。上皮细胞内合成的laminin 332是以前体形式存在的,分泌到细胞外基质后α3链和γ2链经蛋白酶水解而成熟。生理状态下,laminin 33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上皮组织中上皮与基底膜的黏合。研究表明laminin 332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综述la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6年2期2016-03-09

  • 肾穿刺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中六胺银染色的改进
    方法,结果显示基底膜、网状纤维呈黑色,且界限清晰,免疫复合物呈红色,细胞核呈蓝色,背景粉红色,清晰无杂质,优于传统方法。肾穿刺活检组织;六胺银染色;改进医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仅从临床症状和检验指征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将病变的器官或组织通过病理形态学方法,客观地展现于医生的视野,必能使其思维得以升华,进而为其诊断和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肾活检的病理诊断在肾脏病学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肾穿刺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中,六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9期2016-02-05

  • 肾小球基底膜中胶原的合成、降解与糖尿病肾病
    单春艳肾小球基底膜中胶原的合成、降解与糖尿病肾病任惠珠 王珊珊 郑妙艳 单春艳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发病机制复杂。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区细胞外基质增生是主要的病理特点,胶原合成增多、降解减少是肾脏病理改变的主要原因。研究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生理功能与损伤机制,对深入了解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肾小球基底膜;胶原;合成;降解;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是由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的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并以慢性高血糖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5年4期2015-03-20

  • C57BL/6J小鼠随年龄增长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变化的观察△
    /6J小鼠耳蜗基底膜(每组5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RS前、后膜进行双重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定位成像,并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对基底膜各段RS的数量进行计数。结果与2月龄小鼠相比较,6月龄C57BL/6J小鼠耳蜗基底膜RS数量减少主要发生在底回,10月龄时各回RS数量均明显减少,12月龄时顶回、中回RS数量继续减少,底回反而有少许增多。结论 RS数量减少可能发生在C57BL/6J小鼠老年性聋的早期阶段,探索阻止RS数量减少的治疗措施可能成为早期干预老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5年2期2015-03-17

  • 豚鼠耳蜗生物数值模型的实验研究
    直管状,其中的基底膜简化为直板形[4-6];杨国标等[7]进一步基于micro -CT 建立了三维螺旋管形耳蜗模型,符合正常生理状态下耳蜗呈螺旋状结构的特性。耳蜗位置深在、结构复杂,影像学扫描不能很好地显示其膜性结构,使得上述所建模型不能完全反映耳蜗膜迷路的结构特征,本实验拟通过连续组织切片技术获取耳蜗膜迷路结构的二维解剖数据,进一步建立豚鼠耳蜗宏观生物数值模型,并模拟耳蜗基底膜感音过程,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1 材料和方法1.1 材 料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4期2015-03-02

  • 考虑蜗孔尺寸的人耳耳蜗有限元模型研究
    卵圆窗、圆窗和基底膜等膜性结构,耳蜗管道中充满流体,采用流体-结构双向流固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在不同蜗孔尺寸时研究声音由卵圆窗传递到基底膜的机制。已有文献设置的蜗孔尺寸与人耳解剖文献中的蜗孔尺寸参数不一致,设置了三个不同蜗孔尺寸的耳蜗有限元模型,获得不同蜗孔尺寸对基底膜响应的影响,同时验证了耳蜗的频率选择特性,计算结果与报道的实验数据相一致。结果表明:设置合适的蜗孔尺寸,可以获得与实验数据更接近的结果。耳蜗;蜗孔;基底膜;有限元模型;流固耦合人的耳蜗是由充

    振动与冲击 2014年23期2014-05-16

  • 基底膜蛋白多糖对成骨细胞增殖及BMP-2分泌影响
    重要的影响,而基底膜蛋白多糖是细胞外基质的关键组成部分[2],具有传递细胞间信号的重要作用[3]。基底膜蛋白多糖是细胞外基质之一,本文研究其与成骨细胞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对骨折愈合的作用,以期为骨折愈合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成骨细胞提取及培养取12 h内新生大鼠8只(不分质量、不分雌雄,购自青岛市药物科学研究所),25 g/L碘附常规消毒3 min,断头,取光滑颅骨,PBS液中浸洗后剪成直径约0.5 mm大小的碎片,浸入2.5

    精准医学杂志 2014年6期2014-03-22

  • 伴抗基底膜自身抗体的皮肤异色症样淀粉样变病1例
    病例报告·伴抗基底膜自身抗体的皮肤异色症样淀粉样变病1例郑 婷 赵天恩 周桂芝报道1例伴抗基底膜自身抗体阳性的皮肤异色症样淀粉样变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女,22岁。面颈部、躯干、四肢出现瘙痒性红斑、水疱及弥漫性网状色素沉着性斑片8年余。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乳头均一化物质沉积,结晶紫染色阳性;直接免疫荧光(DIF)示:基底膜带及乳头IgG、IgM、IgA和C3沉积。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 皮肤异色; 免疫球蛋白皮肤异色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2期2014-03-15

  • 外周听觉系统对声音的表达
    有人在动物耳蜗基底膜实验中发现声波是以行波方式沿基底膜传播的[1,2]。随着Mossbauer技术的出现,人们可以在生理状态良好的活体耳蜗上对基底膜的特性进行较为准确的测量。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Rhode等人[3~6]对基底膜的系列测量实验。利用微电极技术可以实现单根听神经纤维电位的精确测量,使得人们能够对听觉系统各层次上的神经纤维对于各种声音刺激的编码机制进行定量研究。比较典型的是Young等[7,8]和Deigutte[9]所进行的实验,他们在猫的

    Biophysics Reports 2013年3期2013-09-20

  • 不同日龄乳鼠耳蜗外毛细胞底部Prestin蛋白的分布
    0天组中OHC基底膜上Prestin蛋白的光密度值分别为0.001±0.000、0.868±0.033、1.007±0.012,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日龄乳鼠OHC基底膜Prestin蛋白的分布存在差异,随月龄增加,Prestin蛋白表达逐渐增强。耳蜗; 外毛细胞; Prestin蛋白Prestin作为外毛细胞的运动蛋白,是电运动和耳蜗放大效应的分子基础。近年来关于Prestin蛋白在外毛细胞的表达、定位及其与外毛细胞电运动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3年4期2013-06-05

  • 罗氟司特对百草枯诱导的小鼠肺、肝、肾组织损伤与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要从血管渗漏与基底膜纤维化、气道基底膜纤维化、气道上皮增生、肺泡塌陷与融合、肺泡内炎性细胞浸润与肺间质纤维化等6个指标进行双盲法半定量评分,评分结果见表1。空白组小鼠肺组织气道、血管与肺泡形态学结构完整,仅在血管与气道基底膜侧见到少量胶原纤维沉积(图1a)。PQ组小鼠肺组织在气道、血管与肺泡水平均发生了显著的纤维化病变,主要体现在:①血管尤其是肺小静脉发生了渗漏与基底膜纤维化;②气道基底膜增厚以及纤维化;③气道上皮增生与黏液分泌增加;④部分肺泡细胞发生塌陷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13年6期2013-04-24

  • VEGF和L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
    蛋白(LN)是基底膜的主要组分,LN表达越低,基底膜的缺损程度越高,因此以LN的表达水平代表基底膜的缺损程度。LN可介导癌细胞与基底膜的黏着,在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3]。本研究旨在观察大肠癌VEGF、LN的表达与大肠癌发生、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为判断大肠癌的预后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外二科2007年5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8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大肠癌组织,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经过放疗、化疗及免疫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3年4期2013-03-09

  • 头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微血管Ⅳ型胶原蛋白影响的动态研究*
    热点。脑微血管基底膜是BBB的重要结构之一,当BBB的结构或功能的完整性损伤、通透性增强时,往往以微血管基底膜损伤最为重要。头针作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对脑缺血再灌注后BBB保护作用方面的研究甚少,而有关脑微血管基底膜中Ⅳ型胶原蛋白的相关研究更是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观察头针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脑微血管基底膜Ⅳ型胶原蛋白的动态变化,以明确头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分组选取SD健康雄性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4期2012-11-24

  • 口腔扁平苔藓中MMP-2和MMP-9的表达及意义
    够特异性的降解基底膜的成分。基底膜中最主要的稳定成分是Ⅳ型胶原,只有Ⅳ型胶原酶能降解Ⅳ型胶原,破坏基底膜的完整性。MMPs中的明胶酶是惟一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ix,ECM)和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BM)中IV型胶原的酶,它包括MMP-2和MMP-9,其作用底物几乎覆盖了所有基底膜成分,是研究基底膜损伤最重要的一组酶[2]。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和MMP-9在OLP中的表达,并用正常口腔黏膜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5期2012-09-17

  • 儿童薄基底膜肾病临床病理分析
    50032)薄基底膜肾病(TBMN)是引起血尿的一种重要的肾小球疾病,儿童多见。其预后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大部分孤立性血尿患者,病理改变仅表现为单纯的肾小球基底膜变薄,预后较好,无需特殊治疗,如过度、不合理用药反而损伤肾脏。TBMN的基本病变是弥漫性肾小球基底膜变薄,但并非所有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变薄都为TBMN。部分IgA肾病患者可出现弥漫性肾小球基底膜变薄及局灶性基底膜变薄[1],部分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肾小球基底膜显著变薄[2],金制剂可导致肾小球基底膜

    山东医药 2012年42期2012-02-02

  • 聚氧乙烯辛烷基酚制备去细胞神经移植体
    镜下观察髓鞘和基底膜;Laminin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基底膜及其主要成分Laminin。对Laminin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进行图像采集,并用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采集的图像作定量分析,对Laminin抗体阳性部位进行灰度测量,计算单位面积平均灰度。另1段神经2.5%戊二醛固定。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0.0软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2 结果2.1 一般性状观察 新鲜神经光泽度好,质地较硬,有弹性;神经萃取过程中可见两端及周围有絮状物析出,萃取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23期2012-01-06

  • 超微病理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密物沉积病、薄基底膜肾病、Alport综合征、纤维样肾小球病、触须样免疫性肾小球病、Fabry病、Ⅲ型胶原肾小球病、甲-髌综合征等,其中纤维素样肾小球病及触须样免疫性肾小球病是以超微结构特征命名的一类疾病,EM是其诊断金标准。EM在早期病变的发现和确诊中也具优势,如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和肾淀粉样变性。②重要参考作用或部分修正作用。对某些疾病的分期(如膜性肾病)、分型(如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活动性病变的判断(如内皮下条带状电子致密物)、继发性肾炎的诊断(如

    医学综述 2011年11期2011-12-09

  • 基于中耳与耳蜗集成有限元模型的耳声传递模拟
    蜗顶端的传递和基底膜沿长度方向的运动响应[6-10]。耳蜗分析模型的输入均理想化为蹬骨足底板的活塞状运动,较少考虑中耳与耳蜗的耦合。中耳有限元模型将耳蜗对中耳的作用简化为与频率无关的弹簧和阻尼单元[1-3,5],这与实验测量的耳蜗输入阻抗不完全相符[16-19]。在文献[4]中,其模型包含内耳部分,但没有讨论耳蜗模型。Gan等建立了中耳与耳蜗耦合的有限元模型[12],耳蜗采用简化的直腔模型,但其耳蜗体积为220 μL,该体积与内耳中液体空间(包括前庭和耳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1年1期2011-06-09

  • 微波技术在肾小球基底膜六胺银染色中的应用
    色是观察肾小球基底膜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通过微波技术对肾小球基底膜进行六胺银染色改进,获得了比传统染色方法更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选择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肾穿刺标本100例。1.2 试剂与设备 3%六次甲基四胺水溶液200 mL,加入5%硝酸银水溶液10 mL,与5%硼酸水溶液10 mL相混合,试剂现用现配。医用微波炉1台。1.3 染色方法 ①石蜡切片2 μm,常规脱蜡至水。②1%过碘酸氧化10~15 min,蒸馏水洗2 min

    中国疗养医学 2010年6期2010-08-15

  • 顺铂对离体C57小鼠耳蜗毛细胞的损害作用
    C57小鼠耳蜗基底膜离体培养6~8小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顺铂(0、10、50、100、400、1 000μmol/L)无血清培养液继续培养48小时,其中0μmol/L为正常对照组,10~1 000μmol/L组为实验组,0~100μmol/L4组,每组各7只耳蜗,400和1 000μmol/L两组各6只耳蜗。采用TRITC-Phalloidin和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耳蜗毛细胞生长情况并拍照计数、绘制毛细胞缺失图,运用SARS 8.0软件进行直线回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0年4期2010-06-05

  • 六胺银套染马松三色染色在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球病诊断中的应用
    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中沉积的形态和定位在各种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球病的鉴别诊断中很重要,传统的六胺银染色是用HE染色复染的,不利于观察肾小球中的免疫复合物的形态和定位,我们使用六胺银套染马松三色染色,结果较为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本院送检肾穿或移植肾组织。所有肾组织均用10%缓冲中性甲醛固定,Bousin氏液、常规脱水、透明、浸蜡和包埋,切片均厚约2u。1.2 染色方法1.2.1 切片脱蜡至水,蒸馏水洗。1.2.2 1%高碘酸氧化15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2期2010-06-02

  • 影响肾穿刺活检六胺银染色的因素
    楚地显示肾小球基底膜的改变。基底膜是由Ⅳ型胶原蛋白、蛋白多糖和层粘连蛋白等组成,经过氧化剂处理后,能使肾小球基底膜上的糖类及有关物质中的 1,2-2二醇转变为醛,暴露更多的醛基,醛与银离子发生银镜反应,能较好的显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的情况。在日常作肾组织六胺银染色的过程中,常会受较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到染色效果,造成病理诊断困难[1,2]。笔者就影响肾穿刺活检六胺银染色的因素作一简述。1 组织固定不良对染色的影响肾穿刺取得的活检标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3期2010-04-08

  • 豚鼠耳蜗基底膜硝酸银染色铺片法的改良与观察
    芳 蒋立新耳蜗基底膜硝酸银染色铺片法是耳科学基础研究和内耳疾病研究应用较广泛的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染色后毛细胞及其表面纤毛显示清晰且易于观察和计数等[1]。但该方法在铺片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和不稳定因素,如硝酸银染色不均匀,基底膜剥离不完整等。本研究在常规耳蜗基底膜硝酸银染色铺片法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取得了比较满意的观察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实验试剂与材料 试剂:0.5%硝酸银、蒸馏水和10%甲醛。材料:止血钳、眼科剪、小尖镊、小剥离子、1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0年3期2010-01-25

  • 声音在耳内的信号转导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2)
    胞,它们乘载于基底膜之上,并沿着基底膜的长轴进行延伸。柯蒂器中的大多数细胞功能不清,但已明确内、外毛细胞功能主要是感受声音刺激的。基底膜本身的机械特性及其与毛细胞、听神经的有序组合排列,使基底膜的任何位置都对应某一特定频率,即与此频率对应位置上的毛细胞对此频率是最敏感的,这些频率从蜗顶到蜗底按对数级排列。1.3.1.1纤毛束的机械偏转诱发毛细胞兴奋图2基底膜和盖膜振动时毛细胞顶部听纤毛受力情况示意图a 表示基底膜向上偏移时听纤毛受到一个向外(动毛侧)的剪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0年1期20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