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循环

  • 冻融循环下粉砂质泥岩强度劣化特性及细观机理研究*
    岩体受周期性冻融循环作用,强度及抗变形能力逐渐降低,甚至引起边坡岩体表面破坏剥落,进而导致失稳(赵鑫等,2020),威胁道路长期运营安全。部分学者认为水冰相变产生的冻胀力是诱发工程岩体冻融损伤破坏的主导因素(李杰林等,2019; 杨更社等,2019; Pan et al.,2020)。考虑到粉砂质泥岩内部具有丰富的节理,而水分赋存状态是影响粉砂质泥岩性质的重要因素(曾铃等,2019; Fu et al.,2020; 付宏渊等,2020)。因此,仅考虑粉砂质

    工程地质学报 2023年6期2024-01-11

  •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的力学性能研究
    喜彬[2]对冻融循环周次对混杂纤维混凝±孔结构影响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纤维混凝±抗压和抗拉强度降低。 李智睿等[3]对冻融循环下玄武岩纤维混凝±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纤维可以延缓混凝±初始裂缝的产生。 马琤飞等[4]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及其构件的基本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凝±中掺入适量的玄武岩纤维,能有效提高混凝±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 王春晓等[5]对基于孔结构分形的混杂纤维混凝±抗冻性能进行了研究,纤维混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3年10期2023-10-20

  •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冻性及损伤劣化模型研究
    于负温环境,冻融循环时常发生,极易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剥落、开裂的迹象,对混凝土造成特别大的破坏,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寿命[2-3]。研究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加纤维,会较好地改善混凝土的强度、韧性以及耐久性[4-5],玄武岩纤维(Basalt Fiber,BF)因具有耐高温、绿色、环保、价格低等优点,成为了增强纤维混凝土的研究主题,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asalt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BFRC)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引起了国内外学者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3年9期2023-10-08

  • 冻融循环后固化粉煤灰的力学特性研究
    指标1.2 冻融循环方法固化粉煤灰试件成型后养护为28 d,待试件养护完成后进行室内冻融循环。采用冻融循环试验箱对固化粉煤灰试件展开重复冻融循环,对试件进行不同冻融循环次数,进行单轴抗压试验,每组制备3个试件[2]。已有研究表明,冻融循环6次~7次以后,路基的物理性质趋于稳定[3],因此本文冻融循环最多取7次。根据极端气候下的温度情况,选取冷冻温度为-10 ℃,融化温度为常温15 ℃。考虑到实际温度的变化并非突变,因此将设备设定在1 h内缓慢且均匀降温到冷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3年8期2023-08-04

  • 多场耦合作用下聚丙稀纤维不同掺量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分析
    究碳化环境、冻融循环和碳化-冻融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耐久性性能变化规律,在混凝土中配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丙烯纤维进行测试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在单一碳化环境下,随着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呈现先减小而后增加的变化规律,其最佳掺量为2%;在单一冻融环境下,随着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呈现先增大而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其最佳掺量也为2%;在耦合环境作用下,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和抗冻融性能相较于单一循环作用都要小。在相同的碳化循环下,冻融循环

    粘接 2023年6期2023-07-12

  • 冻融循环作用下东北盐渍土地区路基填料改良试验研究
    摘要:为探究冻融循环作用对固化盐渍土抗压性能的影响,考虑冻融循环次数、压实度和含水率作为影响因素,对二灰固化盐渍土进行无侧限抗压试验,并建立二灰固化盐渍土的损伤模型。结果表明,冻融前后二灰固化盐渍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均为应变软化型;固化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在第1次冻融循环后降幅最大,此后趋于稳定;含水率低和土体压实度高的试样受冻融作用的影响小;土的含水率、压实度和冻融循环次数与抗压强度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建立的损伤模型可较好地表达土体应力变化趋势;基于神经网

    森林工程 2023年2期2023-06-13

  • 利用电通量试验分析高性能混凝土抗渗透性能
    氯化钠溶液-冻融循环综合因素下抗渗透性能变化规律,研究分析掺合料类型、掺量及多因素耦合对其性能影响。结果表明,3种材料对抗渗透性能影响规律为R硅灰>R聚丙烯纤维>R粉煤灰;粉煤灰与聚丙烯纤维对电通量值的影响规律一致,随着掺量的增加,电通量值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变化;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电通量值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变化;随着氯盐-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电通量值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变化,当冻融循环大于100次后,电通量值变化幅度逐渐平稳,超过150次后电通量值开始显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3年2期2023-05-30

  •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试验研究
    在严寒地区的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性能变化规律仍不完全清楚[5]。本文采用干压成型法制备了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显微形貌、孔隙率、抗压强度和热电性能,该试验成果已初步探明水泥基复合材料冻融循环作用对其性能影响的变化规律,并将利用这些变化规律解决严寒地区施工技术难题。1 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原料包括广州卡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T800型碳纤维、郑州盾泥建材有限公司提供的硫铝酸盐水泥。在JJ-5型行星式胶砂搅拌机中对碳纤维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12-06

  • 考虑土体结构劣化的高原山区桩-土体系数值分析
    區土体常年受冻融循环作用,结构不断劣化,导致桩-土界面作用削弱,对构筑物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开展室内试验结合数值模拟,构建了土体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结构劣化模型,建立了考虑土体结构劣化的水-热-力耦合数学模型并验证了其可靠性. 基于此,对服役期内高原山区桩-土体系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条件下,土体渗透系数及孔隙比随冻融次数增加呈对数型增大,土体黏聚力随冻融次数增加呈指数型减小,内摩擦角随冻融次数增加呈对数型增大.服役期内,桩周土体最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7期2022-11-14

  • 自密实固化土的冻融循环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少要经历一次冻融循环,而土中水分发生冻结和融化后会导致土体原有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改变,最终会影响土体的安全性和耐久性[2-4]. 因此,众多学者[5-8]展开了关于冻融循环后土体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谈云志等[9]通过试验探究了冻融循环对不同初始含水率和初始压实度的改良粉土强度及孔隙结构的影响规律. 王天亮等[10]通过试验探究了冻融循环次数对水泥改良土和石灰改良土的强度和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陈四利等[11]通过试验探究了冻融循环次数对水泥土抗剪强度、

    河南科学 2022年9期2022-11-09

  • 冻融循环下引江济淮河道水泥改性膨胀土性能试验研究
    膨胀土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对试样的含水率和体积的变化。在冻融循环过程中,通过无侧向压缩试验,对素膨胀土和不同掺灰比的水泥改性膨胀土的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2 试验准备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在引江济巢段、江淮沟通段有超过100 km的河段分布有弱、中等膨胀潜势的膨胀土(岩)及少量崩解岩。水泥改性土换填是提高河道边坡稳定性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的试验对象为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膨胀土,通过水泥对膨胀土进行改性,对在冻融循环下水泥改性膨胀土的力学

    铁道建筑技术 2022年5期2022-06-02

  • 冻融岩石CT图像处理及细观特征分析
    路。关键词:冻融循环;CT图像;图像处理;分形维数;损伤演化中图分类号:TU 4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315(2022)02-0219-08DOI:10.13800/j.cnki.xakjdxxb.2022.020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CT image processing and mesoscopic characteristicsanalysis of freeze-thaw rockZHANG Huimei YU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5-06

  • 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作用下硫酸钠腐蚀对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
    壤表面,加之冻融循环的作用,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已成为西北地区混凝土结构发生病害的主要原因.现有的文献研究结果表明,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硫酸根离子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钙矾石和石膏等具有膨胀特性的产物,对混凝土产生膨胀力而导致的混凝土开裂破坏;另一类是硫酸钠物理结晶体在混凝土孔隙中沉淀、积累和膨胀,最终导致混凝土孔隙的开裂直至破坏.西北地区复杂服役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的调查表明[1—2],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水面或土壤以上部分的破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4-30

  • 冻融-盐碱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损伤分析
    物不仅会遭受冻融循环、干湿循环等物理侵蚀,同时还会受到盐碱的化学侵蚀,二者的耦合作用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更严重的破坏。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国家对西北地区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因此研究冻融-盐碱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混凝土冻融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针对几种常见的冻融-盐碱耦合作用总结了其化学侵蚀原理,列出了几种增强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方法,同时提出了当前研究的几点不足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混凝土;冻融循环;盐碱;耦合作用;损伤

    河南科技 2022年6期2022-04-22

  • 冻融循环下环氧砂浆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7]。此外,冻融循环影响下,环氧砂浆修补材料的工程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劣化效应。混凝土结构和修补材料的力学性能、稳定性在冻融循环的影响下不断变差,对其工程性能影响较大[8- 10]。然而,现有关于冻融循环影响下环氧砂浆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较少。因此,为研究冻融循环影响下环氧砂浆材料的工程力学性质,本文对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环氧砂浆材料开展了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试验,以期研究成果为我国水利工程混凝土修复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2 试验设计2.1 原材料本

    水利技术监督 2022年4期2022-04-08

  • 冻融环境下橡胶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等人[4]对冻融循环下橡胶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试验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橡胶的掺入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增强了其韧性和吸能效果;李琦等人[5]对冻融循环作用下橡胶混凝土蠕变特性试验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多次冻融循环后,橡胶混凝土蠕变应力低于峰值强度的50%时,混凝土结构处于安全状态。对冻融循环下橡胶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以上研究并没有系统的分析。针对此问题,该文对橡胶混凝土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及不同气压的冲击试验,并对橡胶混凝土受力的应力应变及吸收能进行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2年24期2022-03-24

  • 冻融循环对水泥土力学性能与声学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2]等研究了冻融循环对不同土的结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融过程中,土的三相比例与分布不断变化,导致土的结构性随冻融循环发生变化;周泓等[13]对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黄土的物理性质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冻融过程中,土样的密度和孔隙比的变化量呈现“共轭”变化,水理性质指标的变化量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变小,土样内部新结构产生,并趋于稳定。综合前人研究,针对水泥土的冻融循环试验研究较少,而对冻融循环对水泥土的力学与声学性能研究更是鲜见。为此,本文对不同冻融次数条件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2年3期2022-03-21

  • 冻融条件下水泥稳定碎石的疲劳性能模拟分析
    标准中梁进行冻融循环和疲劳试验模拟,通过瞬态热应力分析得出了荷载应力比和集料级配对水泥稳定碎石冻融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冻融会降低水泥稳定碎石的疲劳性能;水泥稳定碎石级配中细集料含量过多,会降低材料的抗冻性能;应力比为0.65时冻融试件的疲劳损伤百分率会显著增大。这说明季冻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疲劳性能要综合考虑应力比和冻融条件的影响。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有限元分析;疲劳性能;冻融循环中国分类号:U416.2140 引言路面基层作为道路结构的重要组

    西部交通科技 2022年1期2022-03-21

  • 排水沥青路面抗冻融循环性能研究
    路面长期处于冻融循环环境中,路面性能受到冻融循环作用的较大影响[1].冻融循环对沥青混合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水分对沥青膜的置换作用会影响沥青与集料间的黏结力以及水分凝结成冰后体积增大对沥青混合料产生的膨胀力.冻融循环作用导致沥青面层性能衰减,出现松散、开裂甚至大面积坑槽,极大的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有关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循环试验方法与性能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①对于试验规程中的单次冻融循环试验改进,进行多次的冻融循环试验,主要关于冻融温度及冻融时间,如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2年1期2022-03-12

  • 包浆再生粗骨料对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的影响
    学性能及快速冻融循环试验,从试件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及冻融后试件的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损失率及相对动弹性模量角度研究了再生粗骨料包浆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合SEM电镜试验从微观上分析了骨料包浆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改善机制。结果表明: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式不适用于自密实包浆再生骨料混凝土,提出的新关系式与试验数据较吻合;再生粗骨料包浆优化了骨料物理性能,改善了混凝土新旧界面过渡区,增强了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22年1期2022-03-07

  • 寒区隧道围岩冻融损伤试验研究
    0)0 引言冻融循环导致的隧道围岩损伤劣化是我国北方地区隧道工程建设常见的病害之一。隧道围岩在冻融作用下承载能力显著下降,对隧道施工安全及长期稳定极为不利。因此,有必要对寒区隧道围岩受冻融损伤后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岩石类材料受冻融循环影响后的研究成果颇丰。陈国庆等[1]通过三轴蠕变试验和核磁共振试验对石英砂岩、红砂岩及变质砂岩在冻融后的长期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考虑冻融损伤的岩石蠕变模型。张蒙军[2]通过室内三轴加载试验对不同冻融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2年1期2022-03-05

  • 冻融循环对非水反应高聚物注浆材料抗压性能的影响研究
    会遭受频繁的冻融循环作用,对注浆材料的力学性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直接关系到高聚物注浆材料在道路维修中的使用效果。不同材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会出现相应的力学性能变化[4-10]。张众[11]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对材料的影响,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了静、动三轴试验;覃丽坤、宋玉普等[12]为研究混凝土材料的破坏准则进行了大量的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邢凯[13]结合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和细观CT 扫描,研究了混凝土材料在冻融循环下的损坏机理;范玉辉[14]对再生混凝土结构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21年6期2022-01-09

  • 冻融和化学侵蚀下钢纤维混凝土劣化性能研究
    分别为:水、冻融循环、氯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稀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对比分析不同侵蚀环境影响下微观结构和轴向承载力的退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轴向承载力,但在不同侵蚀条件下的增长规律各不相同,在氯化钠和硫酸钠环境下钢纤维掺量为1%最佳,在冻融循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环境下掺量为2%最佳。该研究成果将为预测不同侵蚀条件和周期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劣化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环境侵蚀作用;冻融循环;微观结构;力学

    森林工程 2021年6期2021-12-28

  • 冻融RC梁抗震性能与数值模拟方法
    抗震性能; 冻融循环; 粘结?滑移; 滞回曲线中图分类号: TU352.11; TU375.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4523(2021)05-0889-10DOI:10.16385/j.cnki.issn.1004-4523.2021.05.002引 言中国地域辽阔,其中东北、华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属于严寒或寒冷地区,这些地区的钢筋混凝土(RC)易遭受冻融循环作用,导致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及粘结性能发生退化,从而造成RC结构的受力性能和抗震

    振动工程学报 2021年5期2021-12-16

  • 旱寒地区石油对灰漠土渗透性影响分析
    旱寒气候多次冻融循环作用下,石油污染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对研究区不同污染条件下的未冻融土样做变水头试验,分析其渗透系数变化规律,结合污染土样扫描电镜结果,分析渗透性变化原因;然后对试样进行多次冻融循环试验,循环温度区间依据当地气候设置为-20℃—40℃,循环次数为6次,测其渗透系数,并对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采油厂土壤修复提供依据。关键词:冻融循环;原油污染;土壤渗透系数;克拉玛依引言:克拉玛依作为新疆油田的“主战场”,针对该地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12期2021-12-11

  • 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损伤研究
    ,进行不同的冻融循环次数的损伤研究,得到了一定岩体的冻融损伤破坏规律,对寒区岩质地基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价值。关键词:冻融循环;含水量;冻结温度1.引言冻土在中国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5%[1]。特别是对于东北高寒地区而言,建设相关工程过程中会产生地基岩土的冻涨、融沉等一系列灾害问题,季节性冻土更会在冻融循环荷载作用下,产生岩石的裂隙、破碎等破坏,进而引起岩岩质地基的强度降低、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甚至倒塌,对寒区工程安全构成了威胁[2]。2.实验研究2.1试样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9期2021-12-06

  • 屋面防水材料在高原环境下的适用性对比研究
    建议,该文将冻融循环、太阳辐射等高原环境因素考虑进试验测定了4种不同防水材料的拉伸性能、不透水性能、低温柔性、低温弯折性、耐候性和粘滞性等物理力学性能。通过综合对比4种防水材料各种指标发现,将喷涂和成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组合后,在各种物理力学性能上优于单一的材料和SBS防水材料,可有效解决搭缝开裂、与基面接触等问题;可应用于异型结构处,对防水薄弱环节有较好的防护作用;可抵御不利条件自身的老化和性能削弱。因此,可将该组合防水材料作为高原气候条件下的首选材

    科技资讯 2021年23期2021-11-22

  • 季冻区玄武岩路基疲劳损伤特性研究
    样品进行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和微波照射试验,并对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玄武岩试样的孔隙率、应力应变以及不同含水率下的玄武岩试样内部损伤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1)内部存在多边形节理的玄武岩遵从莫尔库仑准则,易发生节理面的弱强度剪切滑动破坏;2)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玄武岩孔隙率逐渐增大,峰值应力逐渐减小,峰值应变逐渐增大,模量逐渐降低,峰值应力和冻融次数呈现线性关系;3)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玄武岩试样经微波照射后损伤程度变大,裂纹增多;4)玄武岩的损伤变量能夠

    河北工业科技 2021年4期2021-09-23

  • 冻融循环作用下煤矸石混凝土的损伤特性及本构关系
    的影响,开展冻融循环试验、单轴受压本构试验及声发射检测试验,研究煤矸石混凝土的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取代率煤矸石混凝土的相对峰值应变与冻融损伤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所得冻融损伤值与相对峰值应变的方程可为本构模型的建立提供有效参数。煤矸石混凝土声发射特性与其荷载损伤发展情况、力学性能、应力应变曲线有紧密联系,基于受压声发射特性,采用PBS平行杆力学模型建立了未冻融循环作用下煤矸石混凝土的荷载损伤模型,并结合其冻融损伤模型,建立了煤矸石混凝土冻融损伤本构关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21年5期2021-09-10

  • 寒区再生骨料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再生混凝土;冻融循环;再生骨料取代率;级配;高效减水剂;砂率中图分类号:U444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023(2021)04-0102-08Study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in Cold RegionWANG Pixiang1, GUO Huanyu2, ZHOU Man1(1.Department of Civil and Oce

    森林工程 2021年4期2021-08-23

  • 氯盐冻融循环下碳纳米管改性RPC性能衰减规律
    在氯盐侵蚀与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衰减规律,更好地推动RPC的工程应用,以碳纳米管掺量、冻融循环次数为参数变量,对碳纳米管改性的RPC试件进行Cl-侵蚀与冻融循环共同作用的试验,分析参数变化对改性后的RPC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并发现材料力学性能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冻融循环次数作用下,适量的碳纳米管均能有效地提高RPC的力学性能,且冻融次数越多,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增幅愈发明显。力学性能衰减分析发现,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各组试件的力学性能随冻融次数

    森林工程 2021年4期2021-08-23

  • 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现状
    土;抗冻性;冻融循环【Keywords】recycled concrete; frost resistance; freeze-thaw cycle【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7-0181-021 引言随着政府提倡并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21年7期2021-08-06

  • 冻融循环下钢渣粉水泥改良膨胀土室内试验研究*
    2018)、冻融循环(杨忠平等, 2019)等作用。目前对于膨胀土和改良后的膨胀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物理力学特性研究比较多(Alonso et al.,2005; Estabragh et al.,2015; Rosenbalm et al.,2017),而对于冻融循环对膨胀土以及改良膨胀土的影响,研究得相对较少。Bin-Shafique et al. (2011)通过多种试验研究冻融循环条件下的粉煤灰和人造纤维改良的膨胀土,发现土体的改良造成了强度的降低,

    工程地质学报 2021年3期2021-07-19

  • 冻融循环对路基土时效性影响试验分析
    术难题,比如冻融循环作用.一直以来,路基土的冻融循环作用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学者针对高速公路路基冻融循环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成果颇丰.何菲等基于低温动态三轴试验机对青藏铁路路基土进行了低温冻结试验研究,分析了动回弹模量、阻尼系数等力学参数与冻融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1].普毅等通过共振柱试验对季冻区路基土的剪切模量随冻融循环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2].张宜洛等对内蒙古东部的2种典型路基土进行了三轴试验研究,分析了动回弹模量在不同荷载及含水率下的变化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6-29

  • 低温冻融循环对陶粒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能以及混凝土冻融循环开展了大量研究。李平江等[4]研究了高强陶粒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测量了不同配合比陶粒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抗拉和抗压强度,结果表明,以高级配陶粒为粗骨料的陶粒混凝土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在结构设计时符合相关轻集料混凝土的规范。郑秀华等[5-6]对陶粒混凝土强度和内部结构影响的研究表明,随着陶粒预湿程度的提高,陶粒与基体界面的致密性降低,陶粒混凝土早期强度降低。Wang等[7-8]进行了商用陶粒混凝土各类强度试验和板材开裂试验,结果表明,相同体

    硅酸盐通报 2021年3期2021-04-16

  • 平面应变条件下冻融循环对黄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变试验,研究冻融循环对原状黄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周期的增大,土样表面损伤越严重;在同含水率、同固结围压的条件下,原状黄土的偏应力轴向应变(σ1-σ3)-ε1曲线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并且冻融循环对原状黄土(σ1-σ3)-ε1曲线的劣化作用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固结围压的增大而减小;根据摩尔库伦强度准则,得出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呈线性减小,黏聚力随着冻融循环周期的增大呈指数减小,内摩擦角随着冻融循环周期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21年2期2021-04-07

  • 冻土地区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冻土地区边坡冻融循环的特殊性、寒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水热力耦合在寒区边坡稳定性研究中的重要性等问题,以期为今后的边坡稳定性防护治理提供参考。关键词:冻土地区;冻融循环;冻土边坡;边坡稳定性中图分类号:T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1)29-0133-06Research Progress of Slope Stability in Permafrost RegionZHANG Fan LI

    河南科技 2021年29期2021-03-28

  • 水热力耦合作用下冻融循环对冻土边坡的稳定性影响
    求寒区边坡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稳定性影响,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的偏微分方程模块,在冻土水-热-力三场耦合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温度最极端情况对冻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土体内的水逐渐凝结成冰产生冻胀力,使边坡表面发生竖向变形;当温度上升时,冻土融化,边坡内含水量增大,强度减小,边坡稳定性逐渐降低。关键词:冻土边坡;水热力耦合;冻融循环中图分类号:P64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1

    河南科技 2021年31期2021-03-27

  • 冻融循环对新型高分子材料SH固化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化研究。针对冻融循环对黄土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渗透性、强度和模量等方面。董晓宏等[6]研究了长期冻融循环对不同含水率和不同干密度下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发现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黄土的黏聚力先增大后减少,内摩擦角几乎没有改变;肖东辉等[7]研究了冻融循环下黄土的孔隙率变化,发现10次冻融之后黄土的孔隙率保持稳定;Zhou等[8]对冷冻黄土开展研究发现,冻融循环对冻结黄土的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刚度特性和黏度特性与冻融循环过程联系紧密;周志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年1期2021-02-02

  • 冻融循环作用下粘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体抗剪强度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国内外学者[1-3]对于粉砂、固化淤泥土、粗粒土等进行了冻融循环作用下力学性质研究,程卓[4]对饱和粉砂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剪切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饱和粉砂抗剪强度随冻融循环变化表达式。柯睿[5]研究了固化淤泥土经过冻融循环后的力学性质变化及其劣化机理,固化淤泥土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其内摩擦角、粘聚力等力学指标均出现减小。尹松[6]在不同制样含水率下,对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作用下的路基

    四川水泥 2020年12期2020-11-30

  • 基于PFC 3D的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冻融损伤破坏试验研究
    水利设施受到冻融循环、雨水侵蚀等长此以往的破坏,对内部混凝土性能均是较大的伤害,特别是在我国西北、东北等气候寒冷地区,研究混凝土冻融循环性能对开展水利工程选材具有重要帮助[1-3]。国外已有诸多学者[4-6]基于室内试验与理论推导等手段,开展了混凝土冻融循环研究。国内一些水利工程师[7-9]基于数值模拟手段,引入岩石力学损伤分析理论,探讨了混凝土冻融循环损伤演化特征。还有一些学者[10-12]利用先进的试验系统设计冻融循环实验方案,开展破坏力学、细观等理论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0年3期2020-06-23

  • 冻融循环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渗透性能的研究
    上[1],而冻融循环作用普遍发生在季冻区的沥青路面中。随着温度的降低,内部水分冻结并发生体积膨胀,在沥青混合料内部及空隙间产生巨大的冻胀力,破坏了沥青混凝土的细观结构[2];温度升高,混合料内部水分融化,水分的迁移加速冻融损伤的演化,不断使沥青混合料性能衰减,引发路面松散、坑槽等病害[3]。而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多孔介质,其渗透特性是固有的属性。冻融循环作用下,增大的联通空隙率从根本上改变了沥青混合料的渗透特性[4]。为此本文结合冻融循环试验与渗透试验,开展

    江西建材 2020年1期2020-02-27

  • 水泥砼路面抗盐冻性能研究*
    砼路面在长期冻融循环作用下会出现露骨、坑槽等现象,不仅影响其使用性能,也会弱化道路美观。特别是雨雪天气,为保障行车安全,需撒布融雪剂,而融雪剂的主要成分是钠盐,会加速砼路面的冻融破坏。国内外针对水泥砼路面抗盐冻性能作了很多研究,从结构类型及原材料组合方面进行了很多改进,也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砼抗盐冻问题仍未解决。该文在水泥砼路面矿料级配设计的基础上,在盐冻环境下对水泥砼进行冻融循环及弯拉强度试验研究,测定不同冻融循环作用次数下水灰比、引气剂、粉煤灰和钢纤维对

    公路与汽运 2020年1期2020-02-07

  • 冻融循环条件下膨胀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方法[6].冻融循环对膨胀土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影响显著.人工配制膨胀土所表现出的力学特性在冻融循环中要与原位膨胀土保持一致.膨胀土物理力学性质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受到很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王超通过剪切试验测试经历不同冻融次数下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发现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冻融循环会降低膨胀土抗剪强度[7].许雷通过无侧限压缩试验测试经历不同冻融次数下膨胀土的压缩性,发现两者之间呈正相关[8].与之类似的是胡莫珍等人以软粘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研究发现,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10-09

  • 基于同步辐射显微CT研究冻融循环对黑土团聚体结构特征的影响
    。国内外关于冻融循环对团聚体影响的研究已经逐步开展,由于冻融作用对土壤结构会产生影响,因此,冻融过程被认为是影响团聚体形成和破碎的重要因子。Benoit研究发现冻融作用对团聚体破碎的影响与冻融强度、团聚体颗粒大小和团聚体水分含量有关[5]。Six则表示冻融过程对团聚体的物理破坏随冻融次数不断累积,其中大团聚体破碎尤为明显[6]。此外,关于冻融作用对团聚体影响的研究多侧重于其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王恩姮等[7]、范昊明等[8]在此方面进行研究得出相近的结论,

    生态学报 2019年11期2019-07-08

  • 硫酸盐侵蚀和冻融循环作用下粉煤灰混凝土性能分析
    硫酸钠侵蚀与冻融循环双重作用的影响[1]。因此为了保证水电站或水库的使用寿命,必须掌握硫酸盐侵蚀和冻融循环双重作用不同外掺比例的粉煤灰混凝土性能变化[2]。本文为了探究硫酸盐侵蚀+冻融循环双重影响下粉煤灰外掺比例变化与混凝土性能关系与影响机理,设计硫酸盐侵蚀+冻融循环冻融循环两种试验条件,设定0.0%、20.0%、40.0%的粉煤灰外掺比例形成对比试验,选取试验构件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损失百分比等各指标表征混凝土性能变化。根据试验

    陕西水利 2019年5期2019-06-26

  • 冻融循环作用对砂岩强度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程的岩体受到冻融循环作用,使岩体的强度特性发生改变,直接威胁工程的安全性[1-3]。所以对于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岩石强度特性的问题,在学术界和工程界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目前,在冻融作用下的岩石力学特性研究上已经硕果累累。有学者[4]通过开展冻融循环下砂土的力学特性研究,进而探究围压和冻融循环次数对砂土特性的影响;也有通过研究三向受力作用下,对冻土的力学特性进行的研究[5-6];还有通过三轴试验,对冻融循环后砂岩试验进行围压卸载,进而分析其砂岩的力学特性研究[

    人民珠江 2019年3期2019-03-28

  • 冻融循环作用下重塑黄土强度劣化试验研究
    000)关于冻融循环作用的研究,主要是冻胀和融沉对工程的影响,大量的研究都致力于防冻胀、融沉的措施等。冻融循环作用对黄土工程性质的影响大致分为对黄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2方面。邴慧等[1]以兰州黄土为研究对象,在通过不同的冻融循环次数后含盐土在常温下的应力应变呈脆性破坏,而经冻融循环后的试样呈弱塑性破坏。WANG等[2]对细粒土的破坏强度、弹性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进行冻融前后的对比研究,发现土样的弹性模量和破坏强度经历7次冻融循环后可应用于寒区工程设计过

    铁道建筑 2018年10期2018-11-02

  • 探究冻融循环对于软土路基强度的影响
    期的变化发生冻融循环,对于土颗粒之间形成的结构产生作用,因而导致土体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受到影响产生改变。因此冻融循环对于土体强度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众多专家学者的热门研究方向。江宗斌等[1]通过三轴试验,对冻融过程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王平等[2]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得到冻融循环次数对于软土抗剪强度指标粘聚力c有较大影响的结论。何静科等[3]选取了东三省的路基黏土作为实验材料,探究发现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体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趋于平稳。刘寒冰等[4]

    山西建筑 2018年19期2018-08-15

  • 冻融循环下粉质黏土不排水剪切性状的试验研究
    2]。目前,冻融循环的研究内容包括冻胀和融沉变形、水分迁移、微观结构特征,以及由此引起的渗透性、应力−应变关系、弹性模量及力学指标等方面的变化,还包括冻融循环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等[3−5]。其中,抗剪强度是控制各类土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因此,确定冻融循环对土体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往往是冻土工程设计和稳定性分析的关键。LEROUEIL等[6]发现黏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在冻融循环后显著减小,且变化幅度与土体的初始液性指数有关。马巍等[7]发现反复冻结和融化强烈影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6期2018-06-25

  • 高含水量粘性土路基的冻融强度衰减规律
    土;冻融1 冻融循环下强度衰减与土质特性的关系针对绥北路1#土样进行的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得到养生28 d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曲线见图1,其中未冻融循环的强度值为养生27 d+泡水1 d的试验值。图1 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从图1中可以看出。(1)经过1次冻融循环后强度衰减最大,之后逐渐减缓,至冻融循环4次后强度衰减基本稳定在50%。(2)对于冻融循环后不泡水试验显示,强度衰减明显小于泡水试验,两者强度差距在30%以上,说明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年10期2017-12-27

  • Therapeutic effect of okra extract o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rats induced by streptozotocin
    的研究较少,冻融循环后引起心墙料的强度与变形、孔隙率的变化、渗透特性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At present, whether okra can be applied to treat GDM has not been reported. In the study, diabetes mellitus (DM) was induc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streptozotocin in pregnant r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2015年12期2015-10-31

  • 冻融循环引起的饱和孔隙组合转换模拟研究
    Aleksander S.Kurilko,Vladimir I.Popov(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北极矿业研究所,雅库茨克677980,俄罗斯)0 IntroductionExperimental results[1-5]showed that freezing of rocks depends on the porosity and their water saturation.The most destructive effect occurs wh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4年3期2014-03-19

  • 高含水量粘性土路基的冻融强度衰减规律
    土;冻融1 冻融循环下强度衰减与土质特性的关系针对绥北路1号土样进行的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得到养生28 d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曲线见图1,其中未冻融循环的强度值为养生27 d+泡水1 d的试验值。从图中可以看出:(1)经过1次冻融循环后强度衰减最大,之后逐渐减缓,至冻融循环4次后强度衰减基本稳定在50%。(2)对于冻融循环后不泡水试验显示,强度衰减明显小于泡水试验,两者强度差距在30%以上,说明春融时路基排水条件对路基强度衰减有较大影响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4年3期2014-03-07

  • 引气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氯离子渗透与孔结构
    而加速混凝土冻融循环损伤[3]。针对混凝土结构遭受的冻融循环与氯盐复合损伤,Sun等[4-6]研究了混凝土在复合因素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规律,并从抗冻角度优化了混凝土配合比。Shang等[7-8]系统研究了混凝土经过冻融循环后的力学性能。Gérard等[9-12]对混凝土先冻融损伤后氯盐腐蚀,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导致了混凝土内部微裂纹的发展,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下降。然而,冬季冻融循环过程中外部腐蚀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规律如何,当前研究鲜见报道。此外,为了探讨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09-21

  • 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材料寿命评估方法
    冷地区而言,冻融循环作用无疑是引起这些区域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因素,直接将影响到服役结构的安全使用,混凝土结构在冻融环境下的安全性问题亟待解决.迄今为止,各国学者针对冻融作用下混凝土损伤机理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提出了静水压假说和和渗透压假说[3-6]等混凝土抗冻机理假说,这些假说很大程度上指导并推动了混凝土材料抗冻耐久性的研究.同时基于材料学和结构工程领域的大量试验,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材料性能的衰减特点和力学性能退化规律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1年6期201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