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

  • 南昌市酸雨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330008)酸雨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1-3]。探究酸雨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对了解和掌握全球酸雨及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4]。中国的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是酸雨-细颗粒物-光化学烟雾复合型污染[5,6]。根据2020 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中国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地区,以江西省南昌市和湖南省长沙市等城市为中心的华中酸雨区污染水平超过西南酸雨区。南昌市位于江西省中部,以农业和工业生产为主,重污染行业所排放的污染物较多,且该地属亚热带,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6期2023-10-30

  • 合肥市酸雨状况调查
    我们通常所说的“酸雨”,它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雹、雾等其他形式的降水[2]。1 酸雨的成因、类型酸雨的成因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火山喷发、森林火灾、有机物腐败、细菌分解等;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例如燃烧化石燃料、对含硫矿石进行金属冶炼、化工生产等。这些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有部分回收不充分的尾气会进入大气,另外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提高,汽车尾气排放也成为重要的酸雨因素。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安徽化工 2022年6期2023-01-07

  • 酸雨类型转变对杉木林土壤养分特征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变化的能力不足。酸雨是全球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而中国已经是欧洲、北美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开始控制二氧化硫(SO2)的排放,但汽车数量的激增引起更高的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导致硝酸盐(NO3−)沉淀增加[3]。2003—2010年,酸雨中硫酸根(SO42−)与硝酸根(NO3−)比值从7.5降到2.0[4],预计未来会继续下降。可见,酸雨类型正逐渐由硫酸雨(SAR)转变为硝酸雨(NAR),这将对该区域生态系统带来新的威胁,尤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2年6期2022-12-07

  • 天津市蓟州区2009—2021年酸雨发生特征分析
    301900)酸雨是降水酸碱度(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相关研究表明,酸雨可以危害地表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加速材料腐蚀,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广泛、持续的不良影响。我国酸雨空间分布特征复杂,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酸雨污染程度不同。解淑艳等对全国酸雨状况进行研究,发现近年来全国降水酸度明显降低。蒲维维等、周贺玲等、徐梅等对京津冀等地区酸雨变化特征研究分析表明,近年来酸雨污染呈下降趋势,且季节变化明显。乔晓燕等对北京市酸雨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酸雨发生频

    天津农业科学 2022年10期2022-10-26

  • 宁波市沿海地区酸雨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15202)我国酸雨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南方酸雨比北方严重,浙江属于我国酸雨污染比较严重的省份, 酸沉降造成的森林木材储蓄量减少和农作物减产会导致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酸雨对生态系统、植物、建筑物、人体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已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酸雨问题一直是亟须治理的重要环境问题[1-5]。酸雨的分析预报需要结合气象条件、污染源等。气象条件在大气物理方面对酸雨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有关物质的扩散、输送和沉降。现代酸雨主要是煤、

    环保科技 2022年4期2022-09-29

  • 模拟酸雨胁迫对桃树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130)1 前言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冻雨、雪、雹、雨水、露等大气降水,它是因人类在工业生产活动中燃烧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湖泊、湿地、大陆架等湿地单元,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会排放H2S气体,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经氧化生成SO2等导致区域降水酸化的一种环境污染现象[1]。我国的酸雨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其中西南酸雨区属于传统酸雨沉降区,是我国4个主要酸雨分布区之一,酸性降雨占总降雨频次的58%左右[2]。酸雨的成分中包含着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8期2022-09-25

  • 临汾市大气降水水质评价及酸雨的成因与防治对策研究
    000)0 引言酸雨为大气降水的特殊形式。根据《酸雨观测规范》(QB/T19117-2017),酸雨为降水pH 值小于5.6 的大气降水。酸雨主要是工业和交通运输工具等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释放进入大气,并溶于云雾而形成硫酸和硝酸,然后随气流输送,最终成为酸雨降落至地面。酸雨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它可损害人的呼吸道、皮肤、眼睛,使植物枯死,使土壤、湖泊酸化,腐蚀金属器具、文物、古迹、建筑物等。酸雨污染危害居民健康,腐蚀建筑材料,破坏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山西水利科技 2022年2期2022-08-24

  • 模拟酸雨对上海青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230061)酸雨通常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雾、雹等大气降水,其给陆地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1],在中国南方地区观测到大量酸雨[2]。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作物生长体系的自然环境相对脆弱,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已成为关注热点和难点[3-4]。值得注意的是,农作物叶片不仅是酸雨最直接的危害对象,同时也是植物器官中对环境胁迫响应较为敏感的器官。因此,叶菜类蔬菜相比其他植物更易受到酸雨的影响[5],且p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5期2022-05-07

  • 酸雨对三峡库区4种植物幼苗光合生理及根际土壤的影响
    100875)酸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各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酸雨对于环境的影响是缓慢的,更是持续性的。中国是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污染区[1-2]。近年来中国南部地区降雨pH平均值通常低于4.6,甚至出现pH值为3.6的极端情况[3-4]。重庆市是中国南部地区酸雨危害严重地区之一,根据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的资料显示,重庆市自2001-2017年酸雨情况虽然有好转趋势,但问题仍然存在,酸雨频率依旧很高,再加上现在能源的调整和交通的发展,空气中S

    西北植物学报 2022年2期2022-04-06

  • 2016—2020年云南省主要城市酸雨污染特征及趋势分析*
    了许多环境问题。酸雨作为经济发展的产物,与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一起成为人类面对的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1-2],而我国也是继北美、欧洲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3-4]。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从大气污染物沉降的角度,又将“酸雨”定义为“酸性降水”,它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区域降水酸化的一种污染现象[5]。酸雨的形成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如火山喷发、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生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气体进入大气中

    灾害学 2022年1期2022-03-14

  • 2006—2019年山西省酸雨变化特征分析
    30006)引言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其形式主要包括液态降水,固态降水,混合态降水(雨,雪,雹等)。酸雨是由于人类活动(或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导致的一种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对公众健康、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全球变化均有重要的影响[1]。中国酸雨分布复杂,不同区域、不同季节酸雨污染程度也不相同[2]。目前,中国酸雨影响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0%,成为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3]。中国气象局的酸雨观测业务逐步走向规范化,观测质量日益提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1年4期2021-09-17

  • 酸雨对生菜的光合、抗氧化系统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州 510642酸雨会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作物带来严重影响,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邢廷铣,2002)。酸雨首先作用于植物叶片,不仅会对其造成可见伤害,如伤斑、叶片发黄甚至叶片坏死等症状(Ramlall et al.,2015),而且会引起植物叶片微观结构变化和膜系统损伤(王成聪等,2014;王月等,2018),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王玉魁等,2015),甚至使植物内环境紊乱(Kacharava et al.,2013),抗氧化活性降低(李永裕等,2012)

    生态环境学报 2021年3期2021-05-10

  • 酸雨对河南镇平地区小麦光合作用影响研究
    000)0 引言酸雨的学术名称为“酸性沉降”,主要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种类型。“湿沉降”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以及氮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分混合,发生化合反应后以降水形态降落地面;“干沉降”则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以及氮化物没有与空气中的水分混合,而是随着空气沉降而降落地面[1]。按照国际惯例pH<5.6的降水或降雪即为酸雨。随着全球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燃烧导致的全球大气污染呈扩大态势,酸雨作为全球性的污染源,备受世界各方的关注。酸

    乡村科技 2021年36期2021-04-11

  • 酸雨的季节性分布特征及与雨量、雨强的关系 ——以佛山为例
    山528000)酸雨和大气酸化、大气中臭氧引起的地球化学系统变化、生态环境不均衡性及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为21 世纪地球所面临的4 个主要环境问题[1]。自罗伯特·史密斯最早在英格兰开始对酸沉降现象调查,并在1872 年提出“酸雨”这一术语后,直到20 世纪50 年代,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气象研究所主持建立了欧洲大气化学监测网后,对降水化学全面而系统地长期观测研究才真正开始[2]。我国的酸雨研究起步更晚,1982 年开展了首次全国酸雨普查,除吉林、甘肃和宁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4-06

  • 浙江省某县级市酸雨污染近况分析
    乐清市环境监测站酸雨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环境公害之一,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已越来越受到有关专家的重视[1]。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可使淡水湖泊、河流酸化,湖水中鱼类减少,影响土壤特性、农业生产及林木生长,腐蚀建筑材料及金属结构,影响人体健康等[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酸雨越来越关注。本文详细分析了浙江省某县级市近五年的酸雨特征,利用降水水质分析结果对该县级市降水水质特征进行研究。一、酸雨概念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0的大气降水,大气降

    消费导刊 2020年27期2020-08-30

  • 2005~2019年贵州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001)1 引言酸雨已成为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我国是继北美、欧洲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域[1]。我国酸雨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主要集中在华中、西南和华东沿海3个区域。贵州省地处西南区域,是酸雨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1998年,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被列为“酸雨控制区”[2],城市降水酸雨情况较严重。为了进一步了解贵州省的酸雨状况,本文分析了2005~2019年贵州省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期为贵州省酸雨

    绿色科技 2020年12期2020-07-31

  • 酸雨的危害
    晓杰酸雨危害很大,首先是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其次,酸雨使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第三,酸雨破坏土壤、植物、森林。某个学校的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有关酸雨的危害的知识后,把本地区的某次降水收集起来,测定它的pH值为6~7。1.本地区的降水是不是酸雨?2.该自然科学兴趣实验小组在编号为A和B的两块菜地上分别种了20棵白菜,白菜的长势一样茂盛。然后他们在A菜地的白菜上喷洒收集到的酸雨,在B菜地的白菜上噴洒正常的河水。你认为他们想要探究

    阅读(科学探秘) 2020年3期2020-05-29

  • 杭州市临平城区2014—2018年酸雨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5.6时,被称为酸雨[1]。它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2]。酸雨可直接危害植物、酸化土壤、造成水体污染、破坏生态系统、腐蚀建筑物[3],因此预防和控制酸雨,净化空气,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是很有必要的。杭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环保、气象等部门的一些学者对杭州市酸雨时空变化特征以及环境气象条件对酸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4],赵伟等研究了临安大气本底站酸雨污染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5],胡景波探讨了湖州地区酸雨特征

    能源环境保护 2020年1期2020-03-09

  • 南通地区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26500 )酸雨是由大气中的污染物经过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反应,在水凝过程中受一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溶解于水,并伴随降水沉降到地面的现象[1-2]。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工业化进程中燃烧排放的SO2、NO2,此外,还有机动车排放的尾气等[3]。由于社会的发展大气中污染物排放增加,酸雨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且呈向全国扩大趋势。中国环保部和中国气象局前后于1982年和1989年开始在全国进行酸雨观测[4]。已有学者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是继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年1期2020-02-24

  • 连云港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210008)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和雹等。欧洲学者最早提出“酸雨”这一概念,并指出化石燃料使用的日益增多是欧洲地区酸雨区域扩大的原因[1-2]。中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早期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比达70%以上,通常认为酸雨主要由SO2大量排放造成[3-4],但已有研究指出,近年来,随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酸雨中硝酸比例有逐步增大趋势,即硫酸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浓度比逐渐下降[5-6]。酸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目前国内外学者已从土壤、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0年1期2020-01-14

  • 酸雨处理对刨花润楠幼苗生长的影响
    随着工业的发展,酸雨给植物带来的危害愈来愈严重,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受到了全球性的关注[1]。我国酸雨类型由硫酸型酸雨逐渐向混合型酸雨、硝酸型酸雨转变,由此将产生各种未知环境效应[2]。虽然模拟酸雨对植物影响的研究在国内外有大量报道,但有关酸雨对刨花润楠的研究较少[2-3]。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为樟科(Lawraceae)润楠属中的一种常绿乔木,产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是广西珍贵乡土树种之一[4]。本试验以7个月生的

    广西林业科学 2019年2期2019-07-25

  • 衢州市酸雨时间变化特征及降水对其影响分析
    很多学者对中国的酸雨分布进行了分析[1-2],研究表明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贵州、重庆的大部分地区,并且有很多学者就酸雨对各行业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凌大炯等研究了酸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3];张耀民等研究了酸雨对农作物的叶片伤害及生理特性的影响[4];王雯等研究了酸雨对全生育时期水稻叶绿素荧光的影响[5];曹春信等模拟了酸雨对油菜花期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6];郭慧媛等模拟了酸雨对毛竹叶片抗氧化

    浙江气象 2019年1期2019-04-02

  • 2008—2017年萧山区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311200)酸雨通常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酸性的雨、雪、雾或雹等。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全球先后出现三大酸雨区即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研究表明,酸雨对建筑、农业、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其中萧山区主要经济指标居浙江省县(市、区)级首位,煤炭、石油消耗量大,酸雨污染尤为严重。本研究以萧山区2008—2017年降水监测数据为依据,结合相关社会经济指标和大气污染物数据,分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18期2019-01-14

  • 重庆地区酸雨污染现状
    147)1 引言酸雨是目前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之一。酸雨给生态环境、 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1]。我国的酸雨主要在位于长江以南,以西南、华南地区较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一步向长江以北蔓延,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酸雨的中心地带,全市40个区、县属于国家酸雨控制区的区、县达到22个[2]。重庆市从1979年就开始了酸雨监测工作,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污染治理,与上世纪相比,酸雨污染程度已经有较大减缓。2013年以来,重庆市认真落实“大气十条”,

    绿色科技 2018年16期2018-09-22

  • 柳州市酸雨现状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
    003)1 引言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雹等大气降水,分为三个等级:强(重)酸雨:pH 值<4.5;弱(轻)酸雨:4.5≤pH 值<5.6;非酸雨:pH 值≥5.6。 降水酸度的变化除了受当地大气污染物化学性质和源场变化的影响外,气象条件的变化对降水酸度的影响也是相当明显的[1]。中国已成为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区[2-3],广西地处华南酸雨区,是酸雨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据汤洁[4]等研究表明,广西属于重酸雨区。“九五”期间,国家把广西11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8年2期2018-07-07

  • 近25 a杭州市酸雨变化特征分析
    51)0 引 言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包括液态降水、固态降水和混合降水)[1-2]。根据相关文献研究,长江以南地区是中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3-4],50%以上的面积为年平均pH值小于4.50的强酸雨区[5],长三角地区逐渐形成中国的主要酸雨区[6-8]。杭州气象部门从1992年以来开始酸雨观测常规业务化,至今已积累了二十多年数据。国内外很多学者对酸雨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环境气象要素对酸雨的影响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分析,但是针对杭州市长时

    浙江气象 2018年2期2018-07-04

  • 1992—2012年浙江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酸化。研究表明,酸雨对生态系统、建筑物、水体、农作物等具有重要危害[1-5]。20世纪六七十年代,酸雨先后在欧洲和北美地区被发现[6-9],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急剧增加,长江以南成为继欧洲和北美地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10-15];酸雨给中国南方地区的环境和经济带来了严重危害,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16]。浙江为经济发达省份,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20多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

    中国环境监测 2017年6期2018-01-12

  • 宜春市2010年~2015年酸雨天气特性分析
    0年~2015年酸雨天气特性分析聂雄平,聂春平(宜春市气象局,江西宜春336000)在对宜春市2010年~2015年连续6年酸雨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面气象要素,分析了宜春酸雨污染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宜春市酸雨冬、春两季较为严重;酸雨的污染源为输入型的污染源,强酸雨发生时主要盛行风为W、NNE风。酸雨;天气特性;分析气象学上通常把酸碱度指数p H值<5.6的酸性降水定义为酸雨酸雨可造成森林退化、湖泊酸化、鱼类死亡、水生生物种群减少;农田土

    吉林农业 2017年21期2017-11-02

  • 近10年汉台区酸雨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近10年汉台区酸雨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孟 茹,郑薇薇,马 艳,黄泽群(汉中市气象局,陕西汉中 723000)统计分析汉台区2006—2015年酸雨观测资料、相关地面观测资料,结果显示:近10 a汉台区年平均酸雨量203.6 mm,占总降雨量的22.2%;共出现酸雨159 d,酸雨发生频率为13.3%;酸雨日数和酸雨发生频率呈波动递增趋势;9—11月是汉台区酸雨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段;汉台区发生的酸雨主要为弱酸雨酸雨发生的频率随着降水量级的加大而减少;酸雨

    陕西气象 2017年4期2017-08-02

  • “十二五”期间衡阳市酸雨变化趋势和特征分析
    二五”期间衡阳市酸雨变化趋势和特征分析陈泓霖 邱国良(衡阳市环境监测站,湖南 衡阳 421001)根据衡阳市2011-2015年的大气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近年来酸雨污染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衡阳市为硫酸与硝酸混合型酸雨酸雨污染总体上呈减轻趋势,呈现出从重酸雨区(2011-2012年)好转为中度酸雨区(2013-2014年)、再好转为非酸雨区(2015年)的变化趋势。衡阳市;酸雨;变化趋势;特征1 研究区域及监测概况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年2期2017-04-05

  • 空中杀手
    环境污染中的酸雨,被科学家称为空中杀手。这足以说明酸雨对人类的巨大危害了。煤、石油、天然气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燃烧时和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硫,排向天空。在空中,在金属粉尘和水蒸气的作用下,二氧化硫成为硫酸,这种酸随着雨水降落下来,就是酸雨酸雨的危害,首先表现在能使水体酸化,影响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现在全球有许多湖泊、河流,由于落入大量酸雨,水中酸的含量急剧增加,既杀死了鱼类,又殃及四周的植物。每年全球有近百万公顷的树木死亡,大批茂盛的热带雨林逐渐枯萎。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7年2期2017-03-23

  • 试论酸雨的形成
    10000)试论酸雨的形成钟梓航(长沙市明德中学,湖南长沙410000)酸雨的形成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酸雨对于自然环境有着严重的影响。本文将以高中生的角度,对酸雨的形成的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为加强环境保护作相关参考。酸雨;形成;危害;措施近几年,在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基础上,也出现了方方面面的环境问题。酸雨作为环境问题之一,对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有着全方位的危害。酸雨的治理工作,已经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并

    化工管理 2017年20期2017-03-03

  • 仪征市区“十二五”期间酸雨特征及成因分析
    区“十二五”期间酸雨特征及成因分析吴灿灿(仪征市环境监测站江苏仪征211400)研究了仪征市城区2011年至2015年的酸雨监测数据,降雨化学组成及其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仪征市区酸雨污染逐渐好转,SO42-/NO3-比值逐渐下降,一年中冬季酸雨频率高,pH值较低。化工企业和汽车制造企业的存在是导致酸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同时经过五年的防治,仪征市区已经从较重酸雨区转为了非酸雨区。仪征市区;“十二五”;pH值;酸雨;原因1 引言酸雨是指pH值小于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6期2016-11-24

  • 浅谈近几年来潮州市区的酸雨趋势
    几年来潮州市区的酸雨趋势曹娓薇(潮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广东潮州 521000)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近年来酸雨的发生频次、发生范围呈不断增长、扩大趋势。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潮州市 酸雨 预防措施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16期2016-11-10

  • 湖北省襄阳市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1)湖北省襄阳市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佘运江1,2佘晨旭1,2聂成1,2(1湖北省襄阳市气象局湖北襄阳441021;2湖北省南漳县气象局湖北襄阳441021)利用襄阳国家基本气象站2005-2014年的酸雨观测数据,统计分析襄阳市降水PH值和K值的月变化和年变化特征以及各时期的酸雨频率等,了解襄阳市近10年的酸雨变化特征,分析酸雨发生的主要原因。酸雨pH值K值酸雨是指降水pH值小于5.60的大气降水。酸雨会对生态、农业、林业、建筑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地球 2016年3期2016-08-22

  • 烟草BY-2细胞生长和呼吸对不同类型酸雨的响应
    和呼吸对不同类型酸雨的响应刘 鹏,逄好胜,张萌萌,张秀丽,孙广玉(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40)摘要:为了直观探究不同类型酸雨对植物生理生长的影响,以烟草Bright Yellow-2(BY-2)细胞为试验材料,模拟不同pH值(1.5、2.5、3.5、4.5、5.5)下硫酸型酸雨(SAR)、硝酸型酸雨(NAR)及混合型酸雨(MAR),以期了解其对烟草BY-2细胞干重和呼吸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酸度下,烟草细胞干重均低于对照,细胞呼吸出现

    黑龙江科学 2016年8期2016-07-11

  • 为什么会下酸雨
    大的危害,这就是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就是酸雨,pH值越小,酸性越强,我国重庆曾测到过pH值为3.1的强酸雨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大气污染。人类生产活动需要燃烧煤炭和石油来提供热能,这些能源物质在燃烧时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这些污染物进入大气以后,在阳光、水汽和飘尘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硝酸或硫酸盐、硝酸盐的微小颗粒,飘散在空中,遇到降水就随之落下,形成了酸雨或酸雪。目前,酸雨已成为公认的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它会使湖泊的水变

    阅读(科学探秘) 2016年5期2016-05-30

  • 不同酸度模拟酸雨对重庆缙云山2种阔叶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3)不同酸度模拟酸雨对重庆缙云山2种阔叶树光合特性的影响唐晓芬, 王 彬①, 王玉杰, 王云琦(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 100083)以生长于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粉叶新木姜子(Neolitseaauratavar.glaucaYang)和四川大头茶〔Polysporaspeciosa(Kochs) B. M. Barthol. et T. L. Ming〕2年生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对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光响应曲线和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年4期2015-06-24

  • 直面“空中杀手”
     刘伟涛人类发现酸雨是在1872年。联合国于1977年承认它属于全球性污染问题,与“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一并称为当代人类面临的三大灾难性的环境挑战。一、酸雨的概念及来源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大气中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降雨时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酸性很弱的碳酸,因此正常的雨水呈微酸性,PH值约为5.6~5.7。在1982年6月的国际环境会议上,国际上第一次统一将PH值小于5.6的降水正式定为酸雨酸雨中的酸绝大多数是车辆和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等酸性物质。二、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5年1期2015-06-10

  • 酸雨到底有多酸
    塞北有一种雨叫“酸雨”,它不像北方常吃的酸菜和南方的酸角一样招人喜欢,它是一个让人避之不及的“坏家伙”。早在19世纪,英国科学便开始研究其所带来的巨大危害。近年来,酸雨在“恶人圈”可谓是风头十足,凭借着破坏土壤、毁坏建筑、危害人体健康而称霸大气界。那么它到底是“何方妖怪”呢?这还得从它“户口本”上的名字说起。酸雨的正式名称叫做“酸性沉降”,凡是pH值小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统统可以称为酸雨(看来酸雨的本事还不小,居然统领着雨、雪、冰雹

    小学科学 2015年5期2015-06-08

  • 酸雨状况:酸雨城市占全部城市数69.6%
    酸雨状况:酸雨城市占全部城市数69.6%据福建省环保厅最新通报今年上半年环境质量状况显示,福建省23个城市,酸雨城市16个,占全部城市数的69.6%,福安、龙海、永安和漳州4个城市没有出现酸雨,与上年同期相比,出现酸雨城市的数量持平。在酸雨城市中,重酸雨城市0个;中酸雨城市6个,占26.1%;轻酸雨城市10个,占43.5%。与上年同期相比,重酸雨城市比例持平,中酸雨城市比例下降34.8个百分点,轻酸雨城市比例上升34.8个百分点。此外,上半年福建省23个城

    福建质量管理 2015年9期2015-04-17

  • 酸雨对玉米影响的研究现状
    郸056001)酸雨对玉米影响的研究现状史明山,肖磊,焦宏业,王磊,史丽丽,孙海昆(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河北邯郸056001)酸雨是人类活动引起环境污染的产物,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基质产生不利影响.就酸雨对玉米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生产上减轻玉米受酸雨伤害的途径,以期为酸雨的灾害评价以及做好农业减灾的预报、预防提供参考.酸雨;玉米;研究现状1872年英国化学家史密斯在研究曼彻斯特市及其周边大气污染报告中首次提出“酸雨”一词[1]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3-17

  • 浅析重庆市酸雨分布特征
    01147)1 酸雨定义及判别19世纪40年代,英国化学家史密斯就对降水布点监测,开始连续观察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他首次提出“酸雨”一词[1]。从广义上讲,酸雨更准确的说法是酸沉降,所谓酸沉降是指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物质变酸,然后酸性物质从大气中沉降到地表面的整个过程[2]。酸沉降分为湿沉降和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而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则习惯性称为“酸雨”。其实关于“p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4期2014-07-20

  • 基于GIS的中国酸雨控制区酸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基于GIS的中国酸雨控制区酸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徐晓华,徐光来(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利用全国74个酸雨监测站点2004-2006年降水-pH 数据,通过ArcGIS空间插值,模拟酸雨pH空间分布,根据酸雨“两控区”方案,提取酸雨控制区的酸雨pH空间分布,进行GIS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酸雨严重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酸雨强度沿长江向西北和东部有扩大趋势,四川盆地酸雨区已与华南酸雨区连成一片;3年间,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年3期2014-04-19

  • 酸雨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的探讨
    441000)酸雨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的探讨赵翔 涂薇(襄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湖北襄阳 441000)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因其移动性的特性,加之自身的强危害性,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使很多国家和地区遭受到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同时也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无法估计的损失。基于此,本文将对酸雨产生的原因、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防治酸雨的对策。酸雨;危害;防治对策酸雨给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危害性是多重的,人们也逐渐对酸雨的危害重视起来,不断寻找有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3期2014-01-31

  • 腐殖酸及酸雨对贫铀在土壤中迁移的影响研究
    殖酸(腐殖酸)及酸雨对贫铀在土壤中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北京地区土壤)DU迁移到达9~11 cm,分别添加2%、5%、10%腐殖酸的实验组DU迁移依次降低,分别为21~23 cm、15~17 cm、11~13 cm,说明腐殖酸促进了DU迁移;pH值为4.0和3.0的模拟酸雨,分别使贫铀迁移至29~31 cm及35 cm以上,说明酸雨促进了贫铀迁移;在酸雨和腐殖酸综合作用下贫铀迁移仅到5~7 cm,说明腐殖酸和酸雨综合作用抑制了贫铀迁移。

    腐植酸 2013年1期2013-08-15

  • 扬州地区酸雨现状及成因分析
    211400)酸雨问题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文章根据2006年1月—2010年12月的酸雨监测数据,对扬州地区酸雨的变化规律、趋势及其成因进行了统计分析。1 酸雨定义及评价标准1.1 酸雨定义酸雨(acid rain)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未被污染的雨雪是中性的,pH接近于7,当其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降水 pH 小于5.6时则形成酸雨[1]。1.2 酸雨出现频率一般称某地区的酸雨出现频率为该地区酸雨出现次数除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3年1期2013-06-08

  • 嘉兴市酸雨污染特征及原因研究
    000)1 引言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0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受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开始,酸雨已逐步成为世界的公害[1]。嘉兴市区是酸雨重污染区,本文主要分析嘉兴市区的酸雨污染特征,并对污染原因做了简要分析。2 酸雨污染特征2.1 酸雨污染现状及污染类型2.1.1 降水pH值范围及酸雨频率2010年嘉兴市共采集水样品146个,降水的pH均值(雨量加权均值,下同)为4.36,pH值范围在3.33~6.87之间,酸雨频率

    绿色科技 2012年2期2012-06-21

  • 酸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气象学预防措施
    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酸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气象学预防措施胡敏哲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酸雨是一种全球性的大气环境,本文主要讨论酸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出防治酸雨的气象学措施,指出中国气象局与国家环境保护局应加强合作,建立两个国家级酸雨监测网之间的资料共享势在必行,同时气象部门发布逆温预报对酸雨的防治有较大的意义。酸雨;人体健康;酸雨监测;逆温预报早在1986年第二届世界环境保护国际会议上,科学家们就已将酸雨问题列为严重威胁世界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一。绿色和平组织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20期20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