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事

  • 书写传承六 书(一)
    把“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这六种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法称作“六书”。远古时候,人们把发生的事情用绘画的方法记录下来,但发生的事情越来越多,便出现了结绳记事。当结绳也无法满足记事的需求时,文字的出现成了必然结果。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出了文字。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唯一不间断持续使用了几千年的文字,现在可识读的最早汉字是甲骨文。在造字之初,先民们细致地观察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形态,用线条把看到的具体事物描绘出来,这种造字法

    奥秘 2022年10期2022-12-06

  • 含在嘴里的食物
    大白:“甘”是个指事字。《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口中间的一横代表含在嘴里的食物。在古代,“甘”就是好吃的意思,不管是酸的、甜的,还是咸的、辣的,只要好吃,都可以用“甘”表示。“好吃”即为“美”,这几乎是沿袭了千百年的说法,今天的语言中也仍在使用。比如,当我们吃到美味的东西,会忍不住说:“美!”之后,“甘”就有了“美好”的意思,比如“甘霖”。后来,“甘”只用来代表“甜”这一种口味。甜的东西,人自然就愿意吃,所以“甘”又引申为

    作文小学中年级 2022年11期2022-11-25

  • 字源识字法在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的实践
    就是分为六类——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小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前面四类汉字,而字源识字法主要针对的是指事、象形和会意三类,所以我的教学案例主要是以上三类字的教学。2.象形字的教学“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象形字有如上解读,“象形字”是根据事物的客观形象创造的汉字,它既可以还原整体,也可以突出事物的局部特征。到了小学第三学段,学生对独体象形字的学习减少,其主要作为指事字和会意字的部件出现,如日(  )像太阳,月(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2期2022-03-22

  • 浅谈造字法在汉字教学中的运用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不把六书当作理论性知识去教,但可以在识字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六书中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笔者只从造字法说起。低年级阶段,尤其是一年级上期,教师要注意把象形字教好、教透彻。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就是说,象形字是一幅画,多数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事物,如日、月等。部编版语文课本非常注重这类汉字的编排,往往采用图文并茂、字由画生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把汉字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3期2022-03-08

  • 对《论指事:汉字图象的形上之维》一文的审查报告
    字造字方法中,“指事”的作用优于“象形”,这是很有见地的。“指事”之根本,在于元图象可以自指自身,具有康德的“范畴”与经验对象之意味,而单纯的象形,则局限在经验对象。与此同时,指事与象形密不可分,共同组成了汉字图象。这样,汉字构造的理据性就从具体过渡到抽象。作者令人信服地分析了“指事”这一汉字中最抽象的造字功能,并且类比了现代西方语言学家索绪尔著作中的词语能指与所指概念,指出中西方语言在此问题上的相似性。其中的关键在于“指”是抽象的,指向事物的抽象属性。这

    江海学刊 2022年3期2022-02-03

  • 指事:汉字图象的形上之维
    谓“六书”中,“指事”是最为难解的谜团!首先是名称的变动:或曰象事,或曰处事,到了许慎《说文解字叙》,才称为指事。其次是意义难明:许慎说指事“视而可识,察而可见(段玉裁注据《汉书·艺文志》颜注改为‘见意’)。”这一定义偏于描述,飘忽不定。再次是在“六书”中位置不定:或在首,或在次,或居于第四。排序之根本意义,乃是确定造字之逻辑次序。最后,指事所用符号难以命名。无声符号?最初汉字乃无声字,亦即无声符号;另外,加一指事符号,则一字另换声音,如“刃”与“刀”,此

    江海学刊 2022年3期2022-02-03

  • “玉”和“王”字所从属汉字六书浅谈
    者认为“玉”字是指事字。对“王”字的划分学界统一认为“王”字是指事字,因为“王”字金文为斧钺之形,以斧钺象征王权,而且金文、篆书“王”字以最下面特有的一笔“蚕头雁尾”将其带出象形字的阵营,但笔者认为如此判定有些欠妥。关键词:玉 王 汉字 六书1 “玉”字浅谈《说文》:“玉,石之美。”也就是指美丽的石头。但根据考古发现最初的“玉”指包括用石头、贝壳,动物牙、角等材料制成的装饰物。甲骨文的“玉”字正是用绳子穿起来的串饰形状,省去两端的绳头写作。后来为区别于“王

    成长 2021年11期2021-10-28

  •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探索
    可以借助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引导学生去识字,让识字教学趣味盎然。一、象形字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象形字是为了描绘事物的轮廓特征而写出来的字,被称为文字画。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象形字的特征,通过演示让学生对文字产生初步的认识,进而掌握汉字。象形字在汉字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它是从图画到汉字的过渡,内涵丰富,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时,要特别注重象形字的讲解。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象形字的主要特征及象形字的分辨方法,选择具有针对

    江西教育C 2021年8期2021-08-28

  • 在游戏中教美国学生学汉字
    求各小组把一 些指事字卡片(一、二、三、上、下)和英语单词(one、two、 three、up、down)对应起来。讨论后,教师读单词,各小 组找出相应的汉字卡片并举出来,尽量给每个学生举卡 片的机会。有了第一次游戏的经验,这次他们玩起来更 是得心应手,正确率也大大提升,只有两个小组把“上” 和“下”弄混了,学生们的成就感倍增。期间,笔者还问 询了几个“why”,学生们也基本都能回答出来。于是,笔 者做总结:这些汉字更像是符号,能指示出汉字的意义, 所以它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3期2021-06-28

  • 传统汉字构形理论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构形理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2-0139-02【本文著录格式】任今梦.传统汉字构形理论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21,20(12):139-140.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低年级是识字的起点,因此识字教学的难度也更大。传统汉字构形理论是以“六书”理论为基础的。所谓“六

    课外语文·下 2021年4期2021-06-15

  • 传统汉字构形理论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所谓“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清代语言文字学家戴震提出“四体二用”说,他认为实际上前四种才是构造之法,而“转注、假借”则是用字之法,此说法至今仍被认可,本文也依据此说法。基于汉字的表意性质,将传统汉字构形理论引入到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是具有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行性的。一、象形字:追根溯源,再现图画象形就是根据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用绘画式的线条将其勾勒出来的一种造字方法,如:“日”和“月”。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仍处于较弱的水平,

    课外语文 2021年12期2021-01-02

  • 甲骨文“项”等身体部位名考
    基础上,又产生了指事、形声、会意等一系列文字。文是事物纹理根本特征的图像表达,字是在文的基础上孳乳与发展出来的。图1殷墟甲骨文字处于文字成熟阶段,但很多文字仍保留着早期原始文字的遗迹。甲骨文中侧立人字作“”(《合集》22603)形,是依照人的形体,刻画出侧立人的根本特征——文(见图1);侧立人字符或加指事符号,或添加其他偏旁,形成了近300个同样具有形音义的新字,它们都是侧立人这一文(字)孳乳的结果。其中,与侧立人偏旁有关的、、、、、、、甲骨文字,前辈学者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0-12-11

  • 以手语为参照的传统六书理论再探讨
    中象形的重要性、指事位列六书之首的合理性、形声的能产性等,以期从不同的视角加深对六书理论的理解并丰富、发展其理论。一、手语中的六书手语作为独立的视觉符号系统与汉字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手语符号对应的可能是一个汉字、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手语中的六书分析的是一个个能够独立表达意义的手语单位,手语单位由手形(手的基本指式及构形)、运动(手的动作的组合、速度、力量等)、位置(手语打出时所在的位置)、方向(手掌或手臂的朝向)和非手控特征(面部表情、姿势等)等要素构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09-15

  • 字源趣谈
    法,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象形”就是把事物的外形轮廓勾画出来,以形表义,是造字的基础,如日、月、牛、羊等字。“指事”就是用“指点”的方法来表示字义。指事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象形字上加指事符號,例如“天”“刃”等字,二是用符号来指事,如“上”“下”等字。“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组合起来,表示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表达一种抽象的意义,如用“人”和“木”组合成“休”字,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汉代以后造出的字大多是形声字。那我们的祖先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23期2020-07-23

  • 说文解字
    。癸,甲骨文是个指事字:纵横交错的“乂”形指事符号表示东西与南北方向。有的甲骨文  在“乂”形符号的四个方位上各加一短横指事符号       ,表示用仪器测量方位。有的甲骨文 将表示方位的短横指事符号误写成“又” 。金文进一步突出了四个“又”的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仪器手工测量精确方位。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籀文误将篆文字形上部的个“又”写成两个“止” ,误将篆文字形下部的两个“又”误成“矢” ,变成会意结构。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写成 ,将籀文字形中的“

    下一代英才 2020年5期2020-06-22

  • 来华留学生汉语语言文化教学中汉字造字法的使用
    节,研究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这些造字规律。造字法的研究还汉字表形、表义之原始形式,使学生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增强好奇心,积极探求,产生共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关    键   词]  生活形式;造字法;象形字;会意字[中图分类号]  H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2-0020-02汉语国际教育,特别是汉字教学,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2期2020-03-17

  • 浅议汉字造字法对零基础留学生汉字教学的重要性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造字依据,得出可针对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方法,以期有效地指导汉语国际汉字教学。1 “六书”理论对汉字教学的必要性汉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是一种民族语言的承载和中国文化的载体,是由规律可循的。语言学界都公认,音、形、义是构成汉字的三大要素,从直观的角度来看,字形是这三大要素的核心,要进一步认识字音、字义,都需要建立在字形认知的基础之上。在以汉字为代表的的表意文字中,字形与字义有着直接的联系。“六书”是古代汉字学家根据汉字的造

    知识文库 2019年10期2019-10-20

  • 解码数字(上)
    学字中初步感知“指事字”“象形字”“假借字”等汉字学基本知识。3.学写“一、二”两个字。教学过程:一、读谜语,察数字(一)由谜语诗导入1.猜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谜语诗,请听好了。(出示谜面)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对了,谜底是“雪”。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这首谜语诗,是根据清代诗人郑板桥的《咏雪》诗改编的。2.读谜语诗。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读这首诗。(逐句带读)(二)观察数字1.观察。同学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8期2019-09-10

  • 古文字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
    子。他说:“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②目前虽然不能立马解决现状,但可以通过提高象形图画,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慢慢渗透解决。我们以此为工具,改善现状。三、古文字在教学中的应用运用古文字表意教学,

    高考·上 2019年1期2019-09-10

  • 汉字源起
    种造字法,就是“指事”。比如:上下,就是一条长线的上下分别话一条短线表示。例如“刃”,刀好画,但是如何表示锋利呢,就在刀口处加一短线来表示。本末在“木”的下面和上面分别加一短线来表示草木的根和梢。现在引申为根本和末节。所以就有了本末倒置的成语。由此,我们可知指事字已经由单纯的象形过渡到了突出表意,这就给人们新的启发,既然可以在象形字上加个符号构成新字,为何不能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拼合在一起,结合成一个新的表意字呢,于是人们又创造除了一种新的造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3期2019-07-22

  • 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字识字教学中的渗透
    字法冲破了象形、指事的局限,对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局限进行了有力了补充,扩大了造字方法和范围。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比对发现,大多“会意字”其实是“象形”+“象形”的组合,由两个独立而又有所关联的两个象形字,组合其含义,从而构成了新字的字义。故此,在“会意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授“象形字”的基础上,采用“蒙太奇”手法式的图形叠加,使学生在形象和含义上加深理解。在教学会意字的时候,教师倘若能展现出所教授汉字中,所组合的字素之含义,让学生运用想象,将之组合,巧妙联

    师道·教研 2019年5期2019-06-24

  • 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字识字教学中的渗透
    字法冲破了象形、指事的局限,对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局限进行了有力了补充,扩大了造字方法和范围。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比对发现,大多“会意字”其实是“象形”+“象形”的组合,由两个独立而又有所关联的两个象形字,组合其含义,从而构成了新字的字义。故此,在“会意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授“象形字”的基础上,采用“蒙太奇”手法式的图形叠加,使学生在形象和含义上加深理解。在教学会意字的时候,教师倘若能展现出所教授汉字中,所组合的字素之含义,让学生运用想象,将之组合,巧妙联

    师道(教研) 2019年5期2019-05-22

  • 统编版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策略新探
    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其中“象形字、指事字”是独体字;“会意字、形声字”是运用“象形字”和“指事字”创造的合体字。“字理识字”教学法的实质就是追溯汉字形成的起点和演变过程,引导学生探寻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同时也让学生领悟到汉字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价值,使学生深受汉字结构美与意蕴美的感染与熏陶。(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自主识字能力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已经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很多汉字已看不出它们最初的模样。引导学生进行“字理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5期2019-03-06

  • 小学语文中的识字教学初探
    种,包括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首先,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它们。一、象形字象形字在汉字总数中占5%左右,是其它几类汉字滋生的基础,因此也就有了掌握了象形字就能掌握一批批汉字的说法。象形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例如“酒”字去掉三点水是酉,就像没用了酒的酒瓶了,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就像我们所看到的太阳的形态,“人”字就像直立行走的人的形状,“口”字就像闭着的口腔,“目”字就是一张脸上长着

    魅力中国 2019年8期2019-01-12

  • 司马光论朋党
    ,其处心也公,其指事也实;小人誉其所好,毁其所恶,其处心也私,其指事也诬。公且实者谓之正直,私且诬者谓之朋党,在人主所以辨之耳。是以明主在上,度德而叙位,量能而授官;有功者赏,有罪者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夫如是,则朋党何自而生哉!彼昏主则不然,明不能燭,强不能断;邪正并进,毁誉交至;取舍不在于己,威福潜移于人。于是谗慝得志,而朋党之议兴矣。”(选自《资治通鉴》卷二四五“唐文宗太和八年”)

    月读 2018年10期2018-10-24

  • 小学字源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
    词】字源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汉字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人们读写的凭借,更是中华文化的基石。《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字源识字教学正是基于汉字文化视野下的识字教学实践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一定数量的汉字追溯其现今形体的来源,分析其构字理据及演变过程,使得汉字现今形体中的一点一画都尽可能显出意义,以此揭示汉字构字规律,帮助儿童建立汉字形、音、义之间的

    阅读(教学研究) 2018年2期2018-05-14

  • 文学阅读中提问的“三性”与“三指”
    词】字源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在“经典危机”的信息时代,我们呼唤文学经典阅读,给儿童柔弱而稚嫩的心灵灌注以一种积极的、高贵的精神生命,进行价值引领、信念认同。当下,文学阅读已全然走入小语界。然而,教师怎样引领学生读好文学作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最为常态、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设计出好的提问是提升阅读教学品质的关键所在。美国普杜大学卡皮克博士的最新研究表明,通过学习,人们已经将信息存储在大脑中,从而可以简

    阅读(教学研究) 2018年2期2018-05-14

  • 浅谈如何利用汉字文化促进汉字教学
    学生掌握象形字与指事字1.象形字教学许慎在《说文解字叙》定义象形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拙,日月是也。”他认为象形字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再现。象形字,顾名思义,就是文字本身的样子像它所描述的事物。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起源于古老的象形字。起初的象形字就是我們的先祖们对身边事物的一种生动描绘,比如身体的器官,如目,像一只正视的眼睛;或者生活必须品,如皿、刀、匕;又或者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动植物,如鸟、鱼、木等。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了解情况,适当做一些象形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41期2017-11-27

  • 不同教学方法组合对识字写字教学效果的影响
    ,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4种主要汉字成字特征归类,每个类别包含20个字,各类别再随机分成4~5组(分组数与教学方法组合数相同,各组字数相同),进行不同教学方法组合的对比试验,并在教学后5天、10天进行识字、写字考查,统计正确率。试验设计的重复数,就是各组的生字数。对各年级的不同教学方法组合下的识写正确率比较,探讨识写正确率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为各年级按汉字成字(造字)特征类别选择最佳的生字识写教学方法组合。一、试验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试验采用5种基本教学方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40期2017-11-17

  • 屋子里养猪
    和“木”字。二是指事,少数指事字只用符号,如“一”字和“五”字。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上加符号,如“本”字,是在“木”字下边加上符号“-”表示“根”的意思;“刃”字,是在“刀”字上加一个“、”,表示刀“刃”的意思。三是会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指事字合成一个新的意思。四是形聲,由“形旁”“声旁”构成。如木材的“材”,“木”是形旁,表示这个字和“木”字有关;“才”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会意字十分有趣。比如,“家”字上边的“宀”是屋子,下边的“豕”是猪

    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 2017年11期2017-11-14

  • 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研究
    家族却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这四种造字法构成了一个科学有序的汉字体系。如果教师掌握一定的汉字学知识,懂得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造字规律融于教学过程中,就能为学生构建一个井然有序的汉字体系。但是实际情况是教师缺乏有关文字学的理论,自身对教材中许多字的字理就掌握得不好。3.识字教学效率低,缺乏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虽然语文教育工作者投入了莫大的精力,但是“少、慢、差”的現象仍然存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只有当教师有意识去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32期2017-09-16

  • 肉和月亮有关系吗
    半圆形中加一短竖指事符号,表示半圆形天体发光的特性。古人发现月亮有圆缺变化,月满时短,月缺时长,遂以残缺的圆形即半圆代表月亮。有的甲骨文有所变形,将“夕”写成。金文承续甲骨文。隶书进一步变形,失去半圆形象。造字时代的古人误以为夜空中看到的、周期性呈現圆缺的月亮是发光体,因为月亮出现在夜晚、光线缺乏热量,古人称之为“太阴”,与出现在白天、光线充满热量的“太阳”相对。谢义豪夸小胖:“讲得不错。”闹闹转身指着“月”字街的两条路,说:“咱们先去看看吧!”这两条街,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 2017年7期2017-08-04

  • 巧用“六书”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
    主要立足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一、巧用图画,图文结合——学习象形字在教学象形字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象形字来源于具体的物像这一特点,巧用图画,做到图文结合。当学生建立了图画和方块字的直接联系之后,这样的识字教学就会非常的直观生动,富有趣味。比如:“日”字的教学。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表示太阳,在圆圈中画一个小点表示太阳的光线。在此基础上,结合汉字横、竖、撇、捺、折的基本笔画,以及汉字是“方块字”的特点,引导学生明白“为了让汉字更整齐美观,由曲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5期2017-05-27

  • 基于造字法角度的对外汉字教学
    的;三是利用与所指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来辅助显示其意义,比如:“涉”的甲骨文 ,利用水和脚趾来表示过河的这个动作;四是通过描摹事物的形状来显示意义,比如:“小”的甲骨文 通过众多的微粒来描绘小的意义。由于象形字多为古字,后来已经不再产生新的象形汉字,所以,所占比例比较小,但是仍然有大多数都是常用的汉字或者部件,所以可以利用它的特点在教学中获得一个最大化的教学效果。激发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于比较难学的汉字来说,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和老师。四、指事

    课外语文·下 2017年3期2017-05-10

  • 神奇汉字
    子,上面的一横是指事符号,表示说出的话。它本来的意思就是言论、语言。“犬”的金文字形,像一只头朝上、尾巴朝下的狗的样子,它本来的意思就是狗。“犬”作偏旁时,常写作“犭”。凡由“犬”组成的字,大多与动物、打猎有关。例如:狼:一种肉食类哺乳动物,外形像狗。狈: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前腿特短,走路时要趴在狼身上。猱(náo):一种猿猴。狐:狐狸。猎:打猎,猎捕。获:本义为猎得禽兽,引申为俘获、缴获、收获、得到。(欧阳龙文摘自《国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15期2016-12-19

  • 《文心雕龙》的“指事”与文体叙事传统
    《文心雕龙》的“指事”具有了“直指事上,的中物体”和“指称事义,直言不隐”两层含义。文论和“六书”体系中对“指事”的使用并行不悖,刘勰将其纳入文学批评话语,吸收了佛教译经的含义,凸显实录无隐、不曲笔不粉饰的叙事旨归。“指事”是诸多文体叙述的策略方法,指陈事实及直言不隐是重要内容,并且与佛教经典及诵唱文体相关联。文学叙事的要求不断细分“指事”的文体类目,“指事”的日益丰富又扩大了文体叙事的范围,二者的张力与互动,造成了文体的生成与独立和一贯的实录、直切的文体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10-22

  • 从事物和符号的虚实论汉字起源二元说
    。早期汉字象形和指事一实一虚的二分,证明了汉字起源于二元。史前象形性符号和指事性符号一实一虚的二分实践,则从方法上为汉字起源于二元做好了铺垫。虚实;文字起源;二元说;六书;史前符号长期以来,在文字起源研究中,实际上存在着一元说和二元说两种说法。一元说指文字起源于图画,其指相对简单。二元说则所指稍多,或说文字起源于指事和象形,或说起源于记号和图画,或说起源于图画和指事。说法看似不一,而实际上可以象形和指事统之。在整个20世纪,文字起源一元说占强。但是自20世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2016-07-31

  • 《文心雕龙》的“指事”与文体叙事传统
    《文心雕龙》的“指事”与文体叙事传统骆耀军(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文心雕龙》的“指事”具有了“直指事上,的中物体”和“指称事义,直言不隐”两层含义。文论和“六书”体系中对“指事”的使用并行不悖,刘勰将其纳入文学批评话语,吸收了佛教译经的含义,凸显实录无隐、不曲笔不粉饰的叙事旨归。“指事”是诸多文体叙述的策略方法,指陈事实及直言不隐是重要内容,并且与佛教经典及诵唱文体相关联。文学叙事的要求不断细分“指事”的文体类目,“指事”的日益丰富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3-15

  • 认识指事
    象的符号来表示。指事就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些指事字吧。上(shàng)和下(xià)这两个字都是指空间位置,没有具体的形象可以画出来。那该怎么表示呢?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上”和“下”的字形是这样的:聪明的人们用横线“一”代表地平线,在横线上方或下方用一点或较短的线指出上方和下方的位置。后来为了和“二”字有所区别,又在“上”和“下”中间各加一条竖画,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见的“上”和“下”的字形基础。“上”还用来表示地位高的人或事物,“下”

    学苑创造·A版 2015年4期2015-05-08

  • 循“律”识汉字
    的六种造字方法: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就是中国汉字的基本造字规律。形象记忆是低年级学生的优势,而汉字就是一幅幅图画,一段段历史,从汉字造字规律出发来教学,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汉字,喜欢汉字。一、象形字以图为引汉字系统的核心就是象形文字,它虽然只有200多个,却是构成指事、会意、形声字的构字基础,其中大部分象形文字都在低年级汉字教学中出现。简单的象形文字最早的样子跟学生的简笔画非常相似,比如“山、水、日、月、人、口、

    陕西教育·教学 2015年12期2015-04-11

  • 甲骨文与原始楔形文字指事字比较研究
    文字的结构类型。指事字在文字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也仅仅是认为楔形文字与汉字一样有指事字,但并未对这两种古文字中的指事字作深入比较,本文以殷商甲骨文和原始楔形文字中的指事字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一、指事字的定义《说文解字·叙》中写道:“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许慎这一界说并不确切。根据他举出的“上”、“下”二例,我们可以理解指事为用某一抽象符号指出某物的具体部位或这个符号本身所代表的物体与另一物体(或抽象符号)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2-27

  • 指事理论浅析
    摘 要:对于指事的研究,历来众说纷纭。我们在此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指事,认识指事,对有关指事的理论稍作梳理探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关键词:六书 指事 意义 形体结构引言关于“六书”中的“指事”,许慎最早给出了定义,他在《说文解字·序》中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对于这个定义,清代王筠有比较中肯的评价,他在《说文释例·六书总论》中说道:“六书之中,指事最少,而又最难辩,以许君所举上、下二字推之,知其为例甚严。所谓视而可识,则近于象形;察而见义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1期2015-02-04

  • 浅谈“六书”理论在《说文解字》中的应用
    ,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洁拙,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和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清晰地列出了“六书”的细目,一般使用许慎关于“六书”的说解。《说文解字》对“六书”理论的应用贯彻始终,足以体现出了“六书”理论的价值。二、“六书

    参花(下) 2014年10期2014-12-11

  • 可以吃的汉字
    器皿,内部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器皿中的食物,上面的一横表示盖子。(米)甲骨文像是围绕着穗梗结满了粟子,像众多籽粒。(麦)“来”是“麦”的本字。来,甲骨文 像叶子对生的麦子。麦子是从南欧及西亚引进的作物品种,因此古人将它命名为外“来”的。(肉)甲骨文在“刀”的刀刃和刀背之间加一短横指事符号,表示要用刀来切割的东西。(菜)=(采,摘)+(艸,植物),即采摘来当作食物的植物。endprint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 2014年9期2014-09-15

  • 指事字研究概述
    韩翠娥一、指事的定义指事,六书之一。又称为“象事”“处事”,是古代以象征性的符号表示意义的造字法。“六书”又是什么呢?“指事”为什么有名“象事”“处事”?“六书”一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但《保氏》中提到的“六书”只是一个总称而已,并没有分开来描述。所以六书的内容并没有明确。到了东汉时代,“六书”理论渐趋成熟。当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班固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渭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汉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2014-04-10

  • 《说文通训定声》指事字辨正
    )一、“六书”中指事字的定义和分类传统关于汉字构造理论有“六书”说,指事是“六书”中的一种。许慎对它的说解是:“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1]1大意是,初看上去就能识别字的形体,仔细观察揣摩才能领会意义,“上”和“下”就是这样的字。具体说来,指事字的形体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纯粹由指事符号组成的整体指事字这类字又叫独体指事字。这样的指事字在形体上没有经过增减和变更,这类指事字通常都是以线条符号来指明抽象事物的意象。例如:上、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3期2013-08-15

  • 造字法之指事和会意的辨析
    不甚相符。本文以指事和会意为例进行辨析。一、指事造字法(一)指事指事字的定义“指事者,视而可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1]“视而可识”,指仅凭外貌轮廓即可知意,“察而见意”指经过仔细观察后才能知意。“上”“下”的甲骨文中都有一个弧形,可看作是地面,地面之上为上,之下就是下。我们认为指事是一种独立的造字法,是在标记符号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原有象形字字符,添加表示事物特征的符号,以表达抽象概念的易识易解的造字方法。由此造出的字就是指事字,例如:上、下、刃、甘

    文教资料 2011年26期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