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

  •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
    视察时提出“公园城市”理念,并强调城市新区的规划一定要体现出“公园城市”的特点,要将城市环境建设和生态价值考虑进去,这也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论述。本文立足于公园城市的时代背景和“公园城市”内涵的研究,结合公园城市理念下的景观设计原则,探索公园城市导向下的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理论及设计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探索以及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2 公园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近几十年来,在城市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我国出现过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等理念,公园城市理念虽然跟这

    佛山陶瓷 2023年10期2023-11-06

  • 川西林盘保护与发展的困境与破解
    修复是成都“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重要抓手。针对存在的原始生态绿地空间被打破、“人地比”关系冲突、建筑协调性不佳、产业转型升级难等问题,要进一步高质量推进川西林盘发展,应树立林盘全域全境“守护”理念,强化传承历史文化、保护本底生态格局;坚持“新修复,显创新”的理念,对林盘建筑进行有序有机更新;强化“营产业,拓经济”的发展理念,推进林盘共建、共享、共治。[关键词]  川西林盘;公园城市;生态经济;林盘经济[作者单位]  中共大邑县委党校(大邑行政学校)公园城市

    当代县域经济 2023年9期2023-09-07

  • 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及统计测度研究
    在明确新时期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及实践要求的前提下,秉承五大发展理念,从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品质生活、文化包容、生态和谐五个方面,研究构建了新时期我国公园城市建设的统计测度指标体系,并引入熵权TOPSIS法,以全国36个主要城市为样本,对公园城市建设水平进行统计测度。结果显示:(1)公园城市建设水平差距明显,整体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2)公园城市建设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东部高、中西部地区低,且呈现出“中部洼地”态势;(3)从子系统来看,各城市文化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3期2023-08-28

  • 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城乡融合规划设计
    的问题。基于公园城市理念,以四川成都郫都区科创新城为试点,融合郫都区科创新城特殊的历史人文,从成都西部千年轴角度出发,针对城乡融合的问题,在城市设计上提出优化方案,以期将城乡割裂、空间有限、有待振兴的区域打造成为一个科技创新策源地、城乡无界公园城。关键词:公园城市;城乡融合;城乡无界公园城一、相关概念综述不断完善城乡关系,使得城乡不断融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一部分,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之路,因此通过规划全面打破城乡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5期2023-07-12

  • 唐宋时期成都人居生态文化探析
    ;唐宋时期;公园城市;成都;宜居【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7—038—04引言历史上,成都历来就是一座“草树云山如锦绣”的宜居之城,特别是唐宋时期,从文献中不难发现,当时成都家家临水、户户垂杨,古树名木繁多,四季繁花异卉交相辉映。如此生态、园林化的城市,还是全国乃至世界闻名遐迩的工商业中心,社会经济的繁荣造就了“扬一益二”的千古美誉。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其中的原因。而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7期2023-07-10

  • 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环卫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筑设计研究
    势。关键词 公园城市;全地下转运站;庭院空间;阶梯形坡道中图分类号 X799.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8949(2023)10-0025-030 引言我国每年产生约1.5亿吨城市生活垃圾,相关增长率更是达到10%以上,更严重的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累计堆存量已达到70亿吨[1]。天府新区作为成都市“双核共兴”的两个中心城区之一,随着新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保护特别是乡镇街道生活垃圾的消纳与处理,已成为新区基础设施建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年10期2023-06-11

  • 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花境在成都的应用
    议。关键词 公园城市;花境;营造手法;花境应用;成都中图分类号 S68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9-0093-04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9.023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flower border in Chengdu,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9期2023-05-29

  • 践行“公园城市”理念背景下艺术类景观设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了分析,对“公园城市”理念下艺术类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构建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思考研究。一、解读“公园城市”理念(一)“公园城市”内涵“公园城市”是对我国城乡发展规律的深入认识,也是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高度总结。该理念清晰地描绘了人类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交相辉映的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生活场景[2]。“公园城市”理念是将城市的绿地规划系统、公园绿地系统,城乡生态构成体系作为城市化发展中重要的、基础的配置因素,把“人—生态—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融合协调发展。

    大众文艺 2023年3期2023-03-21

  • 天府绿道多元场景营造的调查研究
    近平总书记“公园城市”发展理念,成都将“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天府绿道被赋予了全新的理论内核与打造目标,将实现从空间建造向场景营造的根本转变。作者结合天府绿道规划与目前相关场景设计的实例,详细论述天府绿道场景营造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在“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完善天府绿道场景营造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园城市;天府绿道;多元场景营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4期2023-01-27

  • 基于“公园城市”视角小型园林设计要点分析 ——以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项目为例
    00)1 “公园城市”下小型园林设计要点“公园城市”的含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公”是公共性,服务对象是城市中的所有人;“园”是风景园林,是一种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城”是城市空间,通过各种空间进行场景打造,以服务于居民;“市”是经济行为[1]。因此,该理念本身就是具有整体性和有机性,在其作用下的小型园林设计较为复杂和系统。1.1 基本原则1.1.1 整体性“公园城市”中,城市建设包含在整体自然环境当中,园林是为了构建起城市和城市当中各项要素在自然环境中的

    居业 2022年11期2022-12-23

  •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设计策略
    充足,而在“公园城市”理念提出后,相关部门以此为指导思想对城市进行生态建设,以期为广大市民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 “公园城市”的概念及特征1.1 概念“公园城市”并不是公园+城市的结合体,“公园城市”是指城市在公园体系和绿地系统中生长,公园中涵盖了城市,城市成为了构成公园的主要元素之一,无论是城市中生活的人群,还是城市中的各类建筑,亦或是城市中的生活,都被纳入到生态系统中,从而使城市和公园以及人群三者实现有机融合

    现代园艺 2022年10期2022-11-18

  •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产业社区营造
    应运而生。“公园城市”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和“生态文明”的城市发展观,不但可以作为产业社区生态环境提升的抓手,还是各类产业、服务空间的重要载体,从多个维度满足人们对产业社区的需求。2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产业社区2.1 公园城市公园城市延续了田园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理念,是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公园城市也深刻体现了“公、园、城、市”四字要义的总和,“公”代表公平共享,“园”代表生态多样,“城”代表大美城景,“市”代

    智能城市 2022年9期2022-11-12

  • 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市绿地系统溯源与发展探析
    要:文章梳理公园城市的内涵及其中外发展史,探讨新时期城市绿地系统内涵的拓展与延伸,明确其作为公园城市营建介质的新功能转换的新要求、新思路,并基于上海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演变之路进一步阐明公园城市理念,公园城市在解读城市和自然协调共生关系时遵循的是有机统一的时空观,本质上是其自然系统价值的转化,并成为公园城市发展背景下绿地系统搭建理念改变的核心动力,指引着新时期城市绿地的转型升级。关键词:公园城市;城市绿地系统;生态;上海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

    艺术科技 2022年20期2022-11-06

  • 公园城市
    中国“公园城市”成了一个热门词语。公园城市的建设,并非简单的“公园+城市”,城市公园的建设也不仅仅是水景、绿化和草木的堆叠,这是一个相互融合的大系统,让市民漫步城市中,就像不自知地走进了公园里,并为市民创造更为丰富的家庭休闲、文化运动等体验。公园城市在成都起步时,参与多个重点项目建设的中国五冶集团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下城市风貌、建筑艺术与市井生活相遇相融的千姿百态。不同的场景下,公园城市的形式也许多种多样,却指向一个共同的理想——让生活更美好。图中这座“树

    环球人物 2022年20期2022-11-03

  •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大型城市公园规划探索
    41)1 “公园城市”的提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城市生态与人居环境也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2018 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市天府新区视察时作出了“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的重要指示[1],“公园城市”的理念首次被提出。这一理念是在当前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中累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它深刻反映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由于“公园城市”理念提出的时间尚短,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当中,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宏观层

    山西建筑 2022年20期2022-10-11

  • 基于“公园城市”建设的公园绿地景观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为例
    进南宁市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本次研究对南宁市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现况进行调研,分析公园规划布局、公园景观性、异质性及文化性的优劣。1 公园绿地的定义及分类本研究指的公园绿地是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参照旧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公园绿地分为: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社区公园和街旁绿地,含其范围内的水域。2 公园绿地规划层面分析2.1 城市山水资源丰富,公园绿地山水优势利用不突出

    房地产导刊 2022年8期2022-10-09

  • 公园城市理论认识与实践路径研究
    市发展形态,公园城市充分彰显生态价值,以人为中心,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引领城市变革,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样本,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烙印。公园城市的建设实践通过营造现代化城市形态、构建城市绿态、延续城市文脉、创造绿色生产方式、构建高品质生活方式以彰显公园城市美学、生态、人文、经济、生活价值。未来的规划与建设还应从顶层设计、理论研究、生态价值转化、要素融合发展、多主体特色化共建出发,持续打造现代公园城市的新标杆,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公园

    重庆社会科学 2022年6期2022-07-12

  • 公园城市理论认识与实践路径研究
    市发展形态,公园城市充分彰显生态价值,以人为中心,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引领城市变革,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样本,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烙印。公园城市的建设实践通过营造现代化城市形态、构建城市绿态、延续城市文脉、创造绿色生产方式、构建高品质生活方式以彰显公园城市美学、生态、人文、经济、生活价值。未来的规划与建设还应从顶层设计、理论研究、生态价值转化、要素融合发展、多主体特色化共建出发,持续打造现代公园城市的新标杆,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公园

    重庆社会科学 2022年6期2022-07-12

  • 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济钢公园未来城概念规划设计解析
    001 引言公园城市是建设美丽中国未来城市形态,促进城园相融,人城和谐,城市自然有序生长,将公园形态和城市发展有机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做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让城市从钢筋水泥的森林和GDP的空间投影,重新回归自然和人本。论文以济钢公园未来城概念规划设计解析为例,结合国家城市更新策略,依托城市生态本底,遵循城市内在发展规律,在生态可持续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自我更新与生长;从而引导公园城市的更新发展,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

    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2年9期2022-07-11

  • 双碳目标下成都市建筑减排路径研究
    。成都市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和示范区,有条件成为“碳中和”先锋城市。文章分析了影响成都市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及碳排放长期发展趋势,量化分析了成都市建筑部门相关减碳工作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基准情景下,建筑部门碳排放将于2040年后进入平台期,峰值为1 615万t CO2。通过新建建筑能效提升、既有建筑低碳改造和建筑电气化等技术措施叠加,达峰时间可提前至2030年,峰值可降低至1 137万t CO2。由于四川省远电力排放因子低

    四川建筑 2022年3期2022-07-10

  • 青岛版“公园城市”呼之欲出
    王欣“公园城市”理念包含“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城市文明观、“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的城市发展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民生观、“历史文化是城市灵魂”的城市人文观、“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城市生活观,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内容,更是为民办实事的充分体现。东起崂山西至西海岸建设265公里长的滨海绿道,让沿海绿道将主城区连在一起;拆除中山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榉林公园之间的隔离,贯通太平山中央公园最外侧7.75公里环山绿道,和城市融为一体;实施“最后1

    走向世界 2022年23期2022-07-08

  • 武丰闸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前期研究
    考。关键词:公园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武丰闸湿地公园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6-0-03大部分城市都是因为紧邻滨水而发达。水是一座城市的活力源泉,一般流经城市的大河有时会被这座城市的人们亲切地称为“母亲河”。就城市发展而言,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的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大,城市用地的大量开发会侵蚀河道,导致大量的河流和沟渠被填埋覆盖,河水遭到污染,这些无疑是自毁家园的行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

    艺术科技 2022年6期2022-06-28

  • 标准实施评估研究——以DB42/T 1520—2019《公园城市建设指南》为例
    用。论文以《公园城市建设指南》为例,制定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方案,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分析,形成评估结论,为优化标准实施效果提出建议。关键词:公园城市 标准实施 评估Study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ark City Construction——A Case Study of DB42/T 1520—2019 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k CityChen Chen, Dan Q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22年2期2022-06-09

  • 以理论框架为引领,走出韧性城市建设的“成都模式”
    ;理论体系;公园城市;智慧蓉城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功能系统日趋复杂,城市安全风险点多面广、交织叠加。提升城市韧性是保障城市安全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在城市现代化治理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是各个城市都需要作答的现实之问、未来之问。一、韧性城市核心概念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自身能够有效应对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对其经济社会、技术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冲击和压力,能在遭受重大灾害后维持城市的基本功能、结构和系统,并能在灾后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2年2期2022-05-23

  • 聊城市运河五期概念性城市设计研究
    城市运河五期公园城市为建设背景,在新发展以及创新理念的引导下,对运河五期的概念性城市设计进行分析,并深入探究城市景观设计的新模式实施路径,总结出的概念性城市设计要点具有一定探索价值。关键词:聊城市;概念性城市;公园城市;运河五期前言:以公园城市、农乐产业作为引擎,打造聊城运河五期《运河之窗》特色城市会客厅,是城市概念性设计的战略目标。聊城运河五期地段相对分散的城市农地资源和各自划地为城的组团,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运用公园城市这一理念,围绕着运河自然资源探

    锦绣·上旬刊 2022年1期2022-05-16

  • 青岛“公园城市”的起点
    次提出了建设公园城市的理念,特别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近年来,全国各地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视野在城市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布局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将“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截至目前,除成都外,北京、广州、深圳、杭州等十余座城市先后提出建设“公园城市”的规划或设想。有机融合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建设高标准生态绿道串联城市公园,科学布局可进入可参与的休闲游憩和绿色开敞空间……“公园城市”建设

    走向世界 2022年15期2022-05-05

  • 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市更新设计中公园城市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此背景下,城市更新设计人员应准确把握城市更新历史沿革,深入理解公园城市建设涵义以及特征,将公园城市建设作为城市更新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合理运用设计手段,优化城市布局结构,营造公园城市景观,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和生活条件,从而推动我国现代化公园城市建设的良好发展。【关键词】公园城市;城市建设;城市更新;设计策略【DOI】10.12334/j.issn.1002-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2年3期2022-04-23

  • 公园城市理念下湘潭一江两岸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景,本文基于公园城市理念,对湘潭一江两岸城市设计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具体的设计手法和原则。希望通过公园城市理念为城市设计的发展寻找新的出路,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公园城市。【关键词】公园城市;一江两岸;城市设计【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9.043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的概念也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出现了改变。城市除了雅典宪章提出的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之外,在新旧城市肌理中孕育成长的动力,将消费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2年3期2022-04-23

  • 基于“公园城市”背景下的城市道路设计研究
    。因此,在“公园城市”背景下,为符合新的城市发展理念,研究城市道路设计途径对分隔城市布局、构建绿廊网络等非常必要。1 “公园城市”下街道的设计规划要求在当前城市设计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正处于转型过程,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而且,相较于以往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的出现促进人们出行方式的转变。在该发展形势下,街道可能会回归于慢行、交往的休闲空间,进而更好地发挥“公园城市”下美丽宜居生活场景的载体作用[1]。因此,街道设计需要满足以下3 点要

    低碳世界 2022年1期2022-03-24

  • 公园城市”初长成
    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此后,成都在全国首次全面提出了建设“公园城市”。2020 年1 月,成都又有了新的定位——“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2022年1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意味着公园城市建设将进入新的阶段。4年来,成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把公园城市作为城市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统筹推进公园城市理论研究和实践

    瞭望东方周刊 2022年5期2022-03-17

  • 践行新发展理念 创新“公园城市”发展模式
    成都市双流区公园城市绿化服务中心 侯艳古镇魅力2018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成都市委、市政府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系列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美丽宜居空港公园城市建设,围绕“人城境业”融合发展目标,以千里绿道为脉,以生态价值为魂,实施了空港公园、空港花田、欢乐田园、怡心湖、永安湖等一批空港绿道生态景观项目,累计建成天府绿道282 公里,逐步实现三级绿道成片联网,创

    国土绿化 2022年1期2022-03-09

  • 城市中心区公园边界设计探析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从点滴做起,把建设得更加美好。关键词:城市公园;边界溶解;公园城市公园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规划出来的,具备良好的绿化环境和较完善的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是市民休闲、游憩、娱乐、欣赏美景的场所。除此以外城市公园还具有美化城市环境、调节小气候、改善空气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和减灾避险等多种功能。根据绿化比例,城市公园可分为公园和城市广场,是城市的公共空间。城市公园作为一種公共活动的空间,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1期2022-03-05

  • 公园城市理念下沈阳市南小河滨水空间提升策略探索
    美丽中国。“公园城市”包含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多重目标,是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沈阳市全面建设公园城市的关键时期,作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关键要素,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南小河滨水空间现状资源环境情况进行分析,从建设安全生态体系、活力公共空间、精彩文化水岸和主题城市功能等多方面多角度提出提升策略,旨在实现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及城市居民福祉的目标,以期为未来城市绿色滨水空间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关键词】公园城市;滨水空间;沈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2年1期2022-03-03

  • 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开放设计探究 ——以广州市公园开放边界实践为例
    活动场所。“公园城市”这一全新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把城市作为一个大的公园,实现山、水、林、田、湖、草与城市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城市的宜居度,普惠大众的生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格局。建设公园城市,可以使城市与自然生态无界融合,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2]。“公园城市”理念为城市公园的提升改造设计提供了指导和方向。公园开放边界是践行“公园城市”理念重要的手段,公园边界通过提升改造,成为公园内外过渡区域,将公园绿地景观与城市串联融为一体,推动

    现代园艺 2021年24期2022-01-10

  • 公园城市建设标准化研究
    发展新路径,公园城市理念应运而生。我国公园城市建设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目前全国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公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并启动相关探索工作,但公园城市建设标准化工作尚未全面开展,缺乏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导和成功实践的指引,只能摸石头过河。论文对公园城市的国内外标准化状况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国内公园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关键词:公园城市 标准化 现状Study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ark City ConstructionLi Min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21年5期2021-12-06

  • 公园城市”建筑设计思考
    18年提出“公园城市”建设后,更是在规划和实施层面不断创新,提出更多“人城境业”相关的尝试。作为建筑设计板块的从业者,我们通过各类文件和著作的解读,总结出了“PAP”(plan-area-parcel)思考模式和“GL+CS+TS”(Green Lead + Convenient Service + Technical Support)的设计模式,用以初步支撑“公园城市”大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工作。1 “公园城市”提出背景2018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视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22期2021-11-01

  • 公园城市”理念下景观营造启示
    公共健康;“公园城市”;启示0 引言“公园城市”以公园为主要特色场所,并强调绿色生态的公共属性。为让人们生活在更加优美的城市环境中,确保大众在建设过程中拥有参与感,“公园城市”不仅强调生态价值,也强调在绿色环境中创造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让人们走上生产富裕、生活富足、生态环境优美的发展道路。“公园城市”的主体是一个大公园,人们在其中游玩如同走在自家的花园一样。这个巨型公园包括自然风貌,也包括公园绿地等各类专项绿色属性,为建设新时代的山水城市打下基础[1]。1

    艺术科技 2021年14期2021-09-10

  • 公园城市发展范式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探索
    佳佩摘 要 公园城市的精髓要义是绿地的系统规划与建设,而在建设系统式绿地方面,乡村建设拥有比城市建设更大的优势,然而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缺少配套的乡村发展理念指导,在公园城市建设逐步完善与推广的大背景下,通过研究在公园城市发展范式下,形成一套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理念,建设与公园城市发展模式相辅相成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公园城市;发展范式;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D422.6;F327 文献标志码:B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6期2021-09-05

  • 推进景城一体发展 创新城市建设新模式
      要:建设公园城市在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是新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夹江县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公园城市的指示精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揽城市建设,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均衡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创新城市建设管理,加快推进景城一体建设新理念、新模式落地。在这一过程中,夹江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抢抓规划引领,坚持项目带动,夯实基础支撑,构建文旅融合,优化城市治理,强化要素保障。关键词:景城一体;城市建设;公园城市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2期2021-07-12

  •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山体保护与修复实践 ——以青岛中德生态园公园城市规划为例
    成都时提出“公园城市”理念,重点强调城市规划要“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对此,成都对公园城市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实践将锚固自然生态本底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基础。山体是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被侵占、被破坏的问题。山体作为城市自然生境的“骨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有着重要作用,其保护与修复,是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德生态园公园城市发展与建设规划是北方首个公园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对北方地区的公园城市建设模式进行了实践。本文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研究,以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3期2021-05-06

  • 城市公园与公园城市的内在联系探究
    ,城市公园和公园城市的概念相继被提出。从最初城市功能的完善到生态问题的改善,从改造自然到保护自然,从城市公园的建设到公园城市的发展,生态问题一直是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城市公园和公园城市的关系也在城市景观的曲折发展中变得不可分割,相互促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城市公园和公园城市两个概念都必不可少。只有共同考虑两者,充分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两者的发展得到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词:城市公园;公园城市;生态景观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艺术科技 2021年3期2021-04-18

  • 基于“公园城市”背景下的城市道路设计研究
    。因此,在“公园城市”背景下,为符合新的城市发展理念,研究城市道路设计途径对分隔城市布局、构建绿廊网络等非常必要。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公园城市;自然生态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道路也不断地向外拓展和延伸,相应地对城市道路改造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城市道路改造可以为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提供保障,但在同时也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改造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目标、经济性和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考虑和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2期2021-04-18

  • 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成都空港新城南三路街道一体化设计
    态的向往。“公园城市”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将公园开放包容的公共空间与城市生活生产空间坏境有机融合,推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提升,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随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迫切需要在科学系统的城市发展理念指导下,建设注重经济发展、社会形态、生态环境等全要素全过程的现代公园城市。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成都天府新城视察时,对成都的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期望,明确提出“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

    中国公路 2021年5期2021-04-03

  • 城市水系再生与修复方式探索
    素。同时,“公园城市”理念提出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观,强调生态基底塑造是公园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论文以青岛中德生态园公园城市建设为例,探讨在“城市双修”与“公园城市”两种理念导向下水系再生与修复的方式,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和河道修复、冲沟修复工程,构建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格局,为公园体系规划提供生态支撑。【Abstract】The "urban double restoration" includes ecological restorat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1年2期2021-04-01

  • 生态型“公园城市”建设思考
    高 颖1 “公园城市”建设进程的反思我国城市高速发展,生产要素高度聚集,空间分布密集,给人口的流动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能力、生活设施,以及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带来深刻变革。城市化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又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1.1 我国城市化的演变我国城市化发展经历4个阶段。1)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先生产后生活、多快好省,居住生活设施简陋、朴素、一体化,是产业的附属设施。2)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建设动力源于人们对基本生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2期2021-03-31

  • 城中湖公共道路系统的构建与连接
    道系统并完善公园城市绿道网络,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结合点。以武汉江汉区三所滨湖公园为例,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滨水公园连接道系统进行综合探索,分别从宏观角度、中观角度、微观角度三个方面,探讨武汉江汉区滨湖公园连接道的景观设计方法。关键词:公园城市;城中湖公共道路系统;绿道网络自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提出:“一个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12期2021-03-04

  • 公园城市规划建设探析
    题,县城开展公园城市建设需要做到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为例,利用象山县良好的自然条件,提出增园、连脉、勾环的方法与策略,对解决新时代县城如何开展公园城市建设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关键词:公园城市;公共空间;绿地一、中国公园城市建设现状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花园建设”就是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12期2021-03-04

  • 公园城市”理念的传统与现代实践
    摘 要:公园城市建设是新时代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建设新路径。通过梳理四川成都城市建设史中与景观建设或风景营造相关的历史事实,探讨“公园城市”理念对城市建设传统的传承、嬗变和创新,总结“公园城市”理念的内涵和时代价值,阐述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景观探索和实践经验。关键词:风景营造;风景园林;公园城市;景观建设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时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天府新区成为“公园城市”理念的首提地。笔者曾主持设计天府新区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12期2021-03-04

  • 公园城市”语境下的创新产业园设计初探
    015)1 公园城市背景及解读1.1 时代背景2018年,首次提出“公园城市”全新理念和城市发展新范式,应突出公园城市特点,考虑生态价值,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1.2 内涵解读“公园城市”并非局限于技术视角,更突出由百姓共享公园的优质生活方式去引领城市发展。与“生态城市”“花园城市”“绿色城市”等概念相比,公园城市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仅是“公园”和“城市”的简单叠加,而是公、园、城、市四个字代表领域的总和,更强调公园绿地与城市空间、城市

    智能城市 2021年23期2021-02-18

  • 公园城市”背景下滨水工业遗址更新
    都,提出了“公园城市”理念,对未来城市发展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核心是用规划公园的格局优化城市空间,用建设公园的标准提升人居环境,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积极落实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蓝图[2]。滨水工业遗址作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如何以公园城市理论为指导对其进行更新设计,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因此,本文选择金陵船厂作为代表性场地,总结出滨水工业遗址的设计策略,通过对该场地的更新设计,探索公园城市理念在滨水工业遗址更新中的实践应用,以期对今后滨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1年1期2021-02-03

  • 公园城市视角下社区绿道的空间特征分析
    的演变。在“公园城市”的视角下,社区绿道是临近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的重要城市外部空间。本文对社区绿道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促使实现居民对环境的需求,更为社区绿道的景观营造设计策略提供依据。关键词:公园城市;社区绿道;空间特征1 引言公园城市是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是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城市建设新模式 [1]。公园城市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 [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5期2021-01-13

  • 新时代的城市发展之路
    】本文探讨了公园城市的含义:公园城市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面向未来的城市。探讨了公园城市的建设途径:1.TOD开发模式之路,2.景观生态规划之路,3.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之路。【关键词】公园城市;TOD;景观生态规划;智慧城市2018年2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天府新区考察,他提出了将四川天府新区建设成为公园城市的指示。公园城市,这个城市规划建设史上从未提及过的名词概念一下豁然雾解,进入我们视野,为新时代的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沿着城市规划建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11期2020-12-28

  • 成都打出“公园城市”牌
    他表示,建设公园城市是成都融入国家战略的重要方式。将公园城市建设拓展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建设公园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考察成都时提出的重要要求。目前,成都正在围绕公园城市建设,在理论、政策、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由我牵头承担了一个相关的课题。”高国力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强调,“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纲要》时也提出:坚持不懈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走出一条生

    人民周刊 2020年23期2020-12-28

  • 广安市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的策略研究
    基于对广安市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策略的研究,论文首先从案例工程“官盛湖生态湿地项目”入手,然后与其立项的意义、能为广安市创造的效益相结合,对规划建设广安市公园城市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得出需提高对廊道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基质建设的实际力度、确保周边设施的不断完善及打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这四点内容,希望能为有关人士提供帮助。【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trate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0年11期2020-12-23

  • 简述生态滨江绿道和城市人文景观融合体现公园城市特点
    坤摘 要 “公园城市”已成为当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重要的目标,建设标准应按照“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 的目标进行设计,其中生态绿道建设打破一个城市新老中心及结构圈层系统的衔接问题,实现城市建设的网络化发展,让绿道与周边城市道路、公交 及慢行网络的有效衔接,扩大绿道辐射能力。以大生态、新格局的规划思路,用绿道串联城市的山水园林、文化旅游、国际交往以及科技创新等城市功能组团,融合天府文化与简阳人文景观,最终实现简阳城市功能配套完善,城市格局风貌焕新,

    建筑与装饰 2020年31期2020-12-15

  • 公园城市背景下社区体育公园生态体系构建研究
    银洁摘 要 公园城市强调“先生态后空间”,要求以生态筑基,因此,在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社区体育公园需要突出生态设计,承接公园城市下的生态建设,优化城市生态系统。从景观基础设施角度解析社区体育公园作为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的生态本质。在宏观层面,重点探析重庆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布局对于城市生态空间格局的优化作用和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完善作用;在微观层面,从生态视角研究重庆心湖北社区体育公园的景观生态设计策略,从地形重塑、生境重建、场地重组等方面探索社区体育公园景观

    创意设计源 2020年5期2020-11-30

  • 2018天府半马对成都市构建“公园城市”的价值研究
    成都市构建“公园城市”品牌形象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巨大价值,为城市管理者借助创新型马拉松赛事推动城市品牌塑造提供参考意义。1 “马拉松热”背景下的新鲜血液习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时指出打造成都为“公园城市”的建设目标,将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在此基础上,政府极力推动城市建设与体育赛事的结合,举办全国首个公园城市马拉松——韵动中国·2018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半程马拉松(以下简称“2018天府半马”)。2018天府半马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城市马拉松定义,立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2期2020-11-23

  • 基于“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区域建设发展初探 ——以成都市青白江区为例
    述1.1 “公园城市”提出的背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和速度的提升,数以亿计的人口涌向城市,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城市空间拥挤等问题日渐突出[1],城市的环境生态落后于宜居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改变不好的城市生态现状,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和绿色美丽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成为政府和人民的共同目标和迫切期望。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提出“

    四川建筑 2020年5期2020-11-16

  • 新时代背景下桂林公园城市建设的策略研究
    价值链理论,公园城市具有“绿水青山”、“绿色低碳”、“多元治理”、“文化人”和“美好生活”等多重价值要素。桂林作为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历史名城及国际旅游胜地,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新型公园规模不断扩大,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技术要求。该文从桂林城市建设规划的角度出发,借鉴国内外城市公园的发展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桂林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关键词:公园城市;发展经验;发展策略;桂林市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8期2020-10-26

  • 现代有轨电车交通绿化的借鉴启示与设计建议
    行分析。提出公园城市环境导向的有轨电车交通绿化设计建议。为实现有轨电车以其现代、时尚、环保形象进入公众视野,优化城市公共交通战略和公园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二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有轨电车 城市环境 交通绿化 公园城市 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7-0142-04引言城市是日益成长的有机生命体,其总体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创建一个具有最大人类价值的健康城市,在强调整体环境设计前提下,使城市成为更适合人类居

    设计 2020年14期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