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潮

  • “藏地新浪潮”的概念及发展脉络分析
    影都涌现出了“新浪潮”,像“藏地新浪潮”“杭州新浪潮”“内蒙古新浪潮”等。当然,这里的“新浪潮”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词汇,而是对“区别于以往的这些地区电影的比较”这一现象的概括,“不像法国新浪潮是一种创作方法的概括”[1]14。尽管这些地区电影“新浪潮”的影响力远不及“法国新浪潮”“香港新浪潮”“台湾新浪潮”等世界知名的电影运动,但是仍然足以显现出藏地、内蒙古、杭州等地区电影产业发展与革新的蓬勃势头。在这其中,尤以“藏地新浪潮”的发展势头最为迅猛,最具时代性、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2023-01-10

  • 戈达尔:成为不朽,然后死去
    。戈达尔是法国新浪潮电影奠基者之一,“成为不朽,然后死去”是其成名作《精疲力尽》中的台词,如今也是他的人生写照。至此,“新浪潮五虎将”已全部去世,始于20 世纪50 年代的法国新浪潮落幕。这位一生都在打破常规的大师,最终连死亡都是如此自由和反叛,就像他的电影一样。对于全世界的影迷,戈达尔是神一般的存在。《精疲力尽》《狂人皮埃罗》《法外之徒》等,每一部都是教科书级别的作品。王家卫学他戴墨镜,昆汀用自己公司的名字向他致敬。

    艺术品鉴 2022年28期2022-11-28

  • 新浪潮”传奇,91岁戈达尔选择安乐死
    虑的特征。在“新浪潮”中在1960年的戛纳电影节,《精疲力尽》上映两个月后,戈达尔曾经告诉一位访谈者:“我感觉我爱电影比一年前少了—只是因为我拍了一部影片,而那部影片很受好评。于是我希望我第二部影片会获得很多差评,这样会再次让我想要拍影片。”29岁的戈达尔完全不害怕电影世界的权威撤销他们的认可,反而请求他们这样做。他说:“有必须与之斗争的人存在时,我会更爱工作。”尽管那时的戈达尔还处在政治的摸索阶段,但他已经表现出激进左翼的倾向。《精疲力尽》的剧本最初只有

    南风窗 2022年20期2022-10-09

  • 新浪潮来了 ——法国电影新浪潮小史之一
    》时,后来的“新浪潮五虎将”弗朗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克劳德·夏布洛尔、雅克·里维特、埃里克·侯麦这几个代表导演,还都只是一些出入电影俱乐部、谈谈电影、写写影评的影迷。没过多久,他们就陆续在这份杂志的编辑部谋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当时,一切尚在酝酿之中。谁也想象不到,这份工作会为他们带来了什么。1954 年,一篇痛批法国“优质电影”的文章《论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刊登在《电影手册》第31期上,作者特吕弗写到:“法国电影已死,被虚假的传奇扼杀了想象

    天涯 2022年3期2022-06-16

  • 新浪潮来了
    》时,后来的“新浪潮五虎将”弗朗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克劳德·夏布洛尔、雅克·里维特、埃里克·侯麦这几个代表导演,还都只是一些出入电影俱乐部、谈谈电影、写写影评的影迷。没过多久,他们就陆续在这份杂志的编辑部谋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当时,一切尚在酝酿之中。谁也想象不到,这份工作会为他们带来了什么。1954年,一篇痛批法国“优质电影”的文章《论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刊登在《电影手册》第31期上,作者特吕弗写到:“法国电影已死,被虚假的传奇扼杀了想象力

    天涯 2022年3期2022-06-09

  • 新浪潮”的寻根之旅
    70年代末的“新浪潮”是香港电影史上一次划时代的运动。以许鞍华、严浩、徐克等为代表的年轻创作者,在短短几年间集中涌现。他们以新的观念和手法,推动了香港电影的现代化和本土化,改变了香港电影的格局,影响延续至今。“新浪潮”并非一次孤立的艺术革新,而是七八十年代之交香港社会文化语境与电影工业变革的产物。从创作主题上看,一方面,作为战后“婴儿潮”的一代,“新浪潮”导演视香港为“我城”,以身心投入的姿态呈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另一方面,内地与香港文化交流的重启,特别是

    环球人物 2022年11期2022-06-02

  • 法国电影“新浪潮
    馨瑀摘 要:“新浪潮”在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它是20世纪世界电影史上规模最广、影响最深、作用最大的电影运动,为法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文化遗产,影响波及了许多国家。这场运动被公认为是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分水岭。虽然现在“新浪潮”电影已经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是其留下的美学思想仍然在不断地给人们带来新的影响,那些“新浪潮”导演的思想精神也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关键词:电影革命;电影创新;精神依托“新浪潮”是世界电影史上三大美学运动之一,开始于20世纪

    大观 2021年10期2021-11-29

  • 新浪潮”满怀热情拥抱2021
    闫佳 麦延2020年在极端的剧情中落幕,东京奥运会的推迟让关于羽毛球的所有日历都随之变化。回看历史,每届奥运会后第一年都是世界羽坛大换血的时期,中国队亦如是。回想起4年前,以石宇奇、何冰娇、刘雨辰/李俊慧、陈清晨/贾一凡、陈清晨/郑思维为代表的一众95后在里约奥运会后,以火箭般的速度抢占世界赛场,在短短不足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抢班夺权”的新老交接。要不是疫情使奥运会推迟,使比赛停滞,现在应该正是国羽98后年轻人大肆绽放的时刻。面对过去一年的深造,他

    羽毛球 2021年2期2021-02-26

  • 在崇高宇宙与微纪元之间:刘慈欣论
    作家创造了一次新浪潮,重写了科幻的类型成规。本文在中国科幻历史语境中讨论刘慈欣的作品,尝试对刘慈欣及其他作家代表的新浪潮的美学、政治、伦理意义做理论化的解释。关键词:刘慈欣;新浪潮;不可见;道德;后人类;乌托邦/恶托邦中国科幻界的共识是,①生于1963年的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②。中国科幻小说于20世纪初被当时的改良派大力提倡,先在晚清最后十年(1902-1911)空前繁荣,又在改革初期(1978-1983)③达到了第二次繁荣

    当代文坛 2021年1期2021-01-03

  • 桑塔格研究“新浪潮”中的特点与走向 ——芭芭拉·秦访谈录
    为桑塔研究的“新浪潮”,它更加关注影响桑塔格创作的学术、社会和历史语境。同时,越来越多的非印刷品资料可以通过网络轻松获取,学者可以接触到更多桑塔格的电视采访和公开露面的资料。简而言之,我们能够查阅的档案文件已经在形式和内容上被极大地拓宽了,这不但直接带来了桑塔研究的新浪潮,而且促进了桑塔格研究的范式演变。顾:您认为桑塔格研究“新浪潮”中最重要的“新奇之处”是什么?秦:爱丽丝·卡普兰(Alice Kaplan)在《法国之梦》(DreaminginFrench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年4期2020-03-02

  • 浅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捷克电影新浪潮的特点
    、前言捷克电影新浪潮始于1962 年结束于1968 年后,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对捷克、东欧甚至世界电影艺术都有影响。虽然新浪潮运动已经结束,但其开放性、实验性的自由思想、独特手法、讽刺寓意性主题都对后世电影创作有着巨大贡献。捷克电影新浪潮,国内研究主要方向为具体电影分析,即针对该时期具代表性的电影作品进行探讨,如王沫文研究了电影《雏菊》(1966)中的女性主义主题;其次是研究新浪潮电影的导演,如张颖研究女性导演微拉·齐蒂洛娃的黑色调侃与东欧式现代文化批判。国

    环球首映 2020年3期2020-01-16

  • 试论香港导演徐克的新武侠电影
    要】作为香港新浪潮电影的开创者之一,徐克导演用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和独具个性的艺术语言开启了香港的新武侠时期,其电影具有奇特、悬念的影像特征,在影像造型表现方面卓有成绩,其新武侠电影具有重要的电影批评价值。【关键词】香港;徐克;新浪潮;新武侠电影;侠义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1-0063-02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华语影坛不断开拓创新的中坚力

    戏剧之家 2019年31期2019-12-05

  • 英国新浪潮电影中的工人阶级特征
    荣的50年代,新浪潮电影运动在欧洲兴起。英国新浪潮电影本质上是自由电影运动的延伸。与之前的电影不同,新浪潮电影着重展现了工人阶级的生活。其中的大部分作品都表现了工人阶级的艰辛生活,尤其是英格兰北部工人的生活。因此,这些新浪潮电影经常会被归结为“厨房水槽现实主义”。这些影片受“愤怒的青年”现实主义戏剧文学影响,营造了日常生活的阴暗面。“愤怒的青年”是指20世纪50年代一些作品表现出愤世嫉俗情绪的英国青年作家和评论家,其中以约翰·奥斯本、柯林·威尔逊和金斯利·

    电影文学 2019年10期2019-11-15

  • 30年代电影是我国电影“新浪潮”的起源
    摘 要:电影“新浪潮”是源于法国,陆续在世界各国出现的,由新锐导演拍摄的敢于突破传统模式的艺术电影运动或电影革新现象。本文对30年代中国电影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证了该时代电影是中国最早的电影新浪潮。关键词:新浪潮; 民族电影; 中国30年代电影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8-131-001电影“新浪潮”是指源于50年代法国,在世界各国陆续出现的,由新锐导演拍摄的敢于突破传统模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8期2019-10-26

  • 香港电影业一度辉煌原因分析
    港兴起了所谓“新浪潮”运动。对香港电影来说,“新浪潮”出现的最重要因素来源于70年代术香港电影制片体制的深刻变革,而此变革同香港电影产业在当时所身处的经济、政治大环境以及其本身所拥有的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关键词:香港电影;“新浪潮”电影运动;产业发展;大陆电影一、香港电影漫长发展史的积淀香港电影是指在中 国香港地区制作发行的电影。语种-般为普通话,亦包括粤语及其他语言。香港地区是第三大电影工业基地(仅次于好莱坞和宝莱坞)和第二大电影出口地(仅次于美国)。

    锦绣·上旬刊 2019年5期2019-10-21

  • 香港新浪潮电影创作风格研究
    要】香港电影新浪潮是指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香港电影的一个潮流,一批从国外电影“学院”派毕业回港并从事编导工作的年轻导演,怀揣着对电影赤诚之心,创作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港产片的电影作品,而创作中所蕴含出的强烈的本土意识也成为当时香港影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本文将从电影的叙事主题以及镜头艺术角度等方面探究香港新浪潮电影中的美学形态。【关键词】新浪潮;本土意识;美学形态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

    戏剧之家 2019年7期2019-03-28

  • 浅析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特点
    法学院一、法国新浪潮电影简介1958年,法国新浪潮电影开始兴起,他们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又被称为“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主要是以表现个性为主的非政治性的电影。二、《四百击》简介法国新浪潮电影通常可以划分为三个流派:巴赞《电影手册》、“新浪潮”电影、“左岸派”电影。其中,“新浪潮”电影提出“作者电影”口号。即“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1期2019-03-21

  • 2019文博圈“新浪潮
    沈小兹    上海  |  新闻出版博物馆上海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和出版业的发源地之一。据统计,1912—1949年间,全国80%以上共300余家出版机构集中在上海;列入中国近现代学术名著的千余种图书,近95%为上海出版。百年以来,张元济、陆费逵、史量才、胡愈之、邹韬奋、叶圣陶、赵家璧等上海新闻出版群星闪耀,拥有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1920年8月,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印刷出版。1938年,第一部全译本《资本论》由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上海杨浦区将

    检察风云 2019年24期2019-01-10

  • 后现代主义电影再认识
    开始谈起,了解新浪潮和意识流电影,认为新浪潮运动是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前奏,而意识流是后现代主义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中国电影的不断革新多少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影响。【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电影;新浪潮;意识流电影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0-0077-02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含义相当广泛而又模糊的概念。欧美各国和我国学者都对这个问题有过深层次的讨论,但是最终也没有合适的定义。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在第二次大战后

    戏剧之家 2018年10期2018-06-08

  • 侯麦与侯孝贤就新浪潮电影风格下的电影分析
    侯麥;侯孝贤;新浪潮;视听语言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12-0111-03一、新浪潮风格下的侯麦电影 (一)侯麦电影中的视听语言 “新浪潮”电影运动是电影史上美学启发与技术创新的里程碑。候麦作为最尊重巴赞的电影美学理论、最忠于“新浪潮”的电影创作者,严格遵循现实的逻辑,在影片中再现了生活的本来面貌,并逐渐创造了一种适合巴赞电影主题的电影拍摄方法。 侯麦的影片除开后期拍摄作品,多用16mm胶

    今传媒 2018年12期2018-02-27

  • 从台湾新浪潮看台湾艺术电影的国际化
    词】台湾电影;新浪潮;艺术;商业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0-0061-02一、新浪潮的短暂春天(一)新浪潮出现的背景1982年至1987年,台湾发起了新电影运动,意在提升台湾电影文化品格,使台湾电影走向国际。新电影贴近现实,关注普通人和底层人民,不使用说教和煽情的手段,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批判。70年代末,“美台”断交,人心动荡,政宣片耗费了大量的投资,但是票房惨败,台湾民众已不再信任政府,所以政宣片自然

    戏剧之家 2018年30期2018-01-02

  • 新浪潮”电影的创导者
    创导的俄罗斯“新浪潮”电影体系,恰在此时应运而生,为俄罗斯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留下了可法良规,同时,亦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苏联电影时空下丘赫莱依电影的特质客观而言,所有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都有着超越时代的独立思考与独特创构的特质,而格里高利·丘赫莱依即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赫鲁晓夫解冻初期,格里高利·丘赫莱依的《第四十一》中,即以演员体验角色式切入视角,将红军女战士与白军军官并列置入到同一个封闭的时空之中,透过这种封闭时空的检验与考验,将人性化、阶级

    电影评介 2017年19期2017-12-06

  • 俄罗斯“新浪潮”电影的创导者 ——格里高利·丘赫莱依的三部杰出电影
    19]俄罗斯“新浪潮”电影的创导者 ——格里高利·丘赫莱依的三部杰出电影⊙张 焰[山西传媒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19]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俄罗斯著名导演格里高利·丘赫莱依的三部电影《第四十一》《士兵之歌》和《晴朗的天空》引领了“新浪潮”电影的发展,先后在众多国际电影节上为苏联时代的电影争得了巨大的荣誉,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浪潮”电影 《第四十一》《士兵之歌》《晴朗的天空》推介语俄罗斯电影艺术,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解冻”时期的俄罗斯电

    名作欣赏 2017年26期2017-07-15

  • 夏布罗尔作品对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影响 ——以《漂亮的塞尔日》和《表兄弟》为例
    罗尔作品对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影响 ——以《漂亮的塞尔日》和《表兄弟》为例□ 单艳军克劳德·夏布罗尔是新浪潮电影运动中“手册派”的主要代表导演之一,也是电影史上公认的第一位新浪潮导演,但是由于其作品的影响力有限,在知名度上并不如特吕弗、戈达尔等导演。研究夏布罗尔作品对探讨新浪潮电影运动兴起时“电影作者”和其他文本作者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互文性是有很大帮助的,他的早期作品也能够代表新浪潮精神:电影导演在社会衍变时期,在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中表现出的深刻性和积极作用

    视听 2017年7期2017-04-12

  • 对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张雪对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几点认识与思考□张雪“新浪潮”是世界电影史上三大美学运动之一,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并在1962年达到高潮,其中1958-1962年间,近二百位新导演拍出各自的第一部作品,打破了以导演资历为基础的制片制度,形成一个真正的“新”的电影浪潮。电影美学;法国;新浪潮;电影革命;意义一、没有偶然的革命——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必然性自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后,电影革命似乎就不再是一个新颖的话题,影响至美国、英国等地,在全世界都引起了电影运动

    视听 2017年2期2017-04-12

  • 永远年轻的本土“批判性”* ——论香港新浪潮影评之新
    * ——论香港新浪潮影评之新付 晓1978至1984年间的香港电影新浪潮,不仅包括电影创作,还包括相应的影评写作。在“二战”后的香港影评史上,相较于20世纪50年代的文人影评和60年代的青年影评,“新浪潮影评”之“新”在于以“批判性”的批评策略推动本土电影创作的多元化,即便在当前,它的“批判性”依然愤怒而年轻。电影批评;电影双周刊;新浪潮;批判性;本土化1978至1984年间的香港电影新浪潮,就其广义概念而言,不仅包括电影创作,还包括相应的影评写作,两者之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1-27

  • 新浪潮与法国新电影探究
    美斯摘要:法国新浪潮运动是电影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的革新运动,虽然该运动在发展期间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其对电影创作的艺术展现以及相关的电影创作技巧等都带来巨大的创新。本文对新浪潮与法国新电影对世界电影发展的影响简要说明。新浪潮与法国新电影的深入研究,对于当前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方向的探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新浪潮;法国新电影;探究(一)新浪潮诞生背景上世纪中叶法国走出第二次世界大战阴影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但由于国内政治局势过于动荡,在法兰西第四

    东方教育 2016年4期2016-12-14

  • “闯入”先锋新浪潮
    “闯入”先锋新浪潮∥震海首先,我要向《大家》主编陈鹏先生致谢,他电话里欣然应允我使用他的中篇小说《闯入者》的篇名。其二,他将我的《闯入者》归入他的“先锋新浪潮”。其实我要说的是,而今成熟的作家、成名的作家,他们早就不写“先锋”了,早就回归传统了,而且收获颇丰。如今《大家》却用它“寸土寸金”的版面搞起“让作家不易成名”的“先锋新浪潮”,或许让人不解。一次我跟陈鹏聊起这事,他亦感慨说,目前文学界好像也只有他还在搞“先锋”,这有种让他独自在刀锋上起舞的孤独感。

    大家 2016年2期2016-12-05

  • 萨特主义对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影响
    主义对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影响程卓存在主义是世界大战下的产物,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萨特,他用文学的形式宣扬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同时这也是一种哲学。存在主义对电影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影运用存在主义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战后人们的恐慌等都从电影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存在主义与新浪潮有着密切的关系,新浪潮是兴起于法国60年代的一批新的电影人,他们的影片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具有浓重的个人色彩。新浪潮 存在主义 萨特 戈达尔 电影一、论述法国新浪潮中的“新”与

    长江丛刊 2016年19期2016-11-26

  • 浅谈“互联网+创业”背景下众创空间的设计创新
    “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2015年1月2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又具备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等特点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关键词:新浪潮;创新;众创空间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各级政府围绕中央的

    科技尚品 2016年6期2016-07-06

  • 浅析法国“新浪潮”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是电影史上十分重要的两次运动,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这两次电影运动曾一度引领风气,造就了电影史上一大批电影艺术家和很多优秀的电影,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纪录性强,充满了写实主义风格,较为直观,具有很强的真实感。而法国“新浪潮”在继承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基础上为己所用,导演大都没有太多的理论经验,他们所追求的只是纯粹的“真实”,即乐于运用长镜头拍摄记录式的电影,同时反对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在当

    艺术科技 2016年4期2016-07-06

  • 英国新浪潮电影中的“愤怒青年”形象
    [摘要]英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兴起以后,导演大量地改编了厨房水槽派的戏剧作品,其中以“愤怒青年”的形象尤为突出。所谓的“愤怒青年”是指年轻工人,而“新浪潮”运动则旨在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从一个更为深刻的角度理解其行为的动机、“愤怒”的根源以及由此揭示出国家等级分化严重等社会问题。本文以反映该时期的几部电影为评论对象,阐述当时青年意识里的“享乐”与“对抗”。[关键词]英国“新浪潮”;青年意识;工人阶级英国“新浪潮”电影的叙事主体是工人阶级青年男性,其中尤以“

    电影文学 2016年11期2016-06-14

  • 王家卫电影的存在主义美学特征
    代初期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影响,他的电影呈现出一种探索电影语言更多艺术表达可能性的创作姿态。在王家卫的电影中,人物的情绪和内心世界以及叙事的外部空间的整体氛围是其主要刻画的部分,这也使王家卫电影具有强烈的存在主义美学特征,人物对于个性和自我的追求、对自由的迷恋、对现实社会和他者的疏离以及死亡意识等都是存在主义外化的表象。[关键词]王家卫;新浪潮;存在主义;美学特征香港电影新浪潮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结束于80年代初期,十年的电影运动在香港电影史上留下了浓

    电影文学 2016年2期2016-05-23

  • 《四百击》——压抑之下的反击
    ,成为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标志性作品,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导演童年的经历,讲述了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及冷漠的家庭关系导致青少年产生压抑情绪和反抗行为的一系列故事。关键词:四百击;特吕弗;新浪潮;青少年《四百击》的法语原意是“干尽一切蠢事”,故事从十二岁的男孩安托万独自被老师罚站开始,接下来的情节是:逃学→撞见母亲与情人约会→向老师谎称母亲去世→彻夜不敢回家→被母亲领回家→成绩进步后短暂的幸福家庭生活→作文被老师斥责抄袭巴尔扎克→借住在好友家里→潜入继父的办公室偷窃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6期2016-05-14

  • 影像志从喜马拉雅风格到藏地“新浪潮
    演与作者电影“新浪潮”的中坚力量2015年7月26日,青海松太加导演携历时三年完成的新作《河》在西宁First青年影展首映,这是一部在青海同德县拍摄,讲述一个藏族半农半牧家庭亲情、家庭与信仰的影片,在6月份的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9岁的主演央金拉姆获得“亚洲新人奖”的最佳女主角,影片迄今已收到超过25个国家电影节的邀请。一系列耀眼的关注和赞誉面前,导演保持着谨慎的乐观。放映后的短暂交流中,这位态度谦和的藏族导演向我陈述了自己在藏地影像方面的创作理念:即

    西藏人文地理 2016年2期2016-03-29

  • 主编絮语
    “先锋新浪潮”大旗一旦扛起,就很难放下。我越来越感到重提“先锋”的难度与马原所说的“不识时务”——在这样一个故事至上、娱乐至死的时代,彪炳先锋是跟读者较劲呢,还是跟作者较劲?现在的情形,越来越像是我们自己跟自己较劲。我说过,我们的目的在于“不太一样的”小说。很多朋友经常抱怨刊物采用标准的同质化、圈子化,如果我们敞开心扉、不问出处地召唤那些不太一样的写作者和小说家,是否能催生一批更有想象力,更有意思,也更有质感与野心的佳作?还没有答案,我们能做的,唯有坚定前

    大家 2015年2期2015-11-24

  • 法国“新浪潮”对东方国度电影的影响
    097)法国“新浪潮”对东方国度电影的影响孙艺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随着欧洲先锋主义电影运动的兴起,欧洲电影市场慢慢地走入到一个全新的盛况中去,美国好莱坞的商业电影也开始慢慢引领着世界电影市场。在电影新浪潮起源地的大洋彼岸,也悄然兴起了一股电影新浪潮运动,紧跟着欧洲的步伐使整个东方国度的电影开始进行着新的改革。这股热潮迅速席卷了中国、日本、伊朗、韩国等地,直接影响着亚洲各国导演的创作风格,其中不少优秀导演一跃而上,成为了东方导演中的

    文教资料 2015年36期2015-03-21

  • 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的缘起
    非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的缘起尤佳金晓非金晓非,男,辽宁沈阳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电影理论研究。电影《山之外》剧照一、罗马尼亚新浪潮的发端与界定(一)罗马尼亚新浪潮的开端罗马尼亚新浪潮的概念主要源于国际电影节。2000年以来,罗马尼亚电影频频亮相各大电影节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2005年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上,克里斯提·普优(Cristi Puiu)凭借《无医可靠》获得“一种关注”大奖,这次获奖成为了一种讯号,时隔一年,柯内流·波蓝波宇(Cornel

    电影评介 2015年19期2015-03-01

  • 两岸三地电影思潮浅析
    2摘要:香港“新浪潮”运动、中国台湾新电影运动和大陆“第五代”电影运动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三次较为有影响力的电影运动,它们的产生时间基本相同,理论主张和实践风格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对现代华语电影的发展都起到了极为深远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这三场电影改革浪潮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三者的异同,探讨其对中国电影发展做出的贡献。关键词:新浪潮;中国台湾新电影运动;第五代;电影思潮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一个时期。在这期

    魅力中国 2009年9期2009-05-21

  • 英国电影与工人阶级
    o、60年代的新浪潮电影真实的反映了在社会富裕、消费主义的兴起的背景下,传统工人阶级文化日益衰亡的现实。但是新浪潮电影对工人阶级作为整体所面临的问题缺乏兴趣,性别歧视明显。上世纪80、90年代反映工人阶级的电影生动地再现了工人阶级所遭遇的困难,倡导奋发自强的乐观主义精神。[关键词]现实主义纪录片运动新浪潮运动英国电影的历史始于1895年[1]。在此之前。英国的银幕上几乎看不到工人阶级的影子。这种现象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电影制作中的记录片运动(Docum

    电影评介 2006年20期2006-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