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

  • 牡丹种植密度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静,等.牡丹种植密度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南方农业,2023,17(18):-45.摘 要 为了实现牡丹栽培与土壤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平衡,在四川省彭州市天彭牡丹保育中心研究了5个牡丹种植密度下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牡丹种植密度的增加,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呈现上升的趋势;同一种植密度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密度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随着牡丹种植密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群落密度-类群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土壤优势度指数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9期2023-12-19

  • 不同种植密度对藜麦籽粒含水率和产量的影响
    和产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表现,以便在种植过程中选择最佳的藜麦品种和种植密度,促进藜麦产量提升。以三江藜1号为主要试验对象,设置4种种植密度,即6.0万株·hm-2(D1)、7.5万株·hm-2(D2)、9.0万株·hm-2(D3)、10.5萬株·hm-2(D4),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藜麦籽粒含水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藜麦籽粒灌浆特征参数方面,随着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大,三江藜1号的籽粒灌浆参数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D2处理的最大灌浆速率天数Tmax、最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7期2023-10-08

  • 不同密度青贮玉米间作马铃薯侵蚀细沟发育研究
    好。增大玉米种植密度能有效减缓侵蚀细沟的发育,较高密度玉米间作处理T6—T8在小喇叭口期之后减缓了侵蚀细沟的发育,并诱导侵蚀细沟退化,以T8密度最佳。小喇叭口期到大喇叭口期,在侵蚀细沟深度总和、侵蚀细沟平均深度、侵蚀细沟深度总和变化量、侵蚀细沟平均深度变化量方面,高密度单作处理T1比低密度单作处理T2分别减小28.44%、6.88%、64.38%、48%;较高密度玉米间作处理T6—T8较低密度玉米间作处理T4和T5分别减小45.18%~66.2%、8.29

    西北园艺·蔬菜 2023年5期2023-09-16

  • 马铃薯试管苗秋季种植密度对结薯及质量的影响
    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原原种结薯和薯块质量的影响。[结果] 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总粒数和单薯重大于2 g的粒数增加,而有效薯率、单株结薯数、单株有效薯粒数显著下降。2个品系单个薯块重量均与干率和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单薯重14~16 g薯块发芽的芽长、直径和芽数比单薯重1~2 g的种薯高2~3倍,发芽后35 d前者薯块无萎蔫,后者水分和营养损耗大萎蔫明显。种植密度为150 苗/m2利润最高,M16-37-12有效薯341粒/m2,利润为73元/m2;M16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5期2023-08-26

  •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键词: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品质在对玉米的种植和养护过程中,可发现玉米的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和品质均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完全满足了阳光、水分等各种营养物质的自然环境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控制和增加了玉米种植密度,使其品质和产量均得到全面的改善。据此,该文拟着力研究和探索玉米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和品质的重大影响,以及相应的种植技术等课题,并期望能为农业带来一定借鉴。玉米是中国国内经济作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农村的迅速开发,玉米栽培日益引起广大农户的关注,栽培养

    新农民 2023年19期2023-08-12

  • 种植因素对桔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质的要求,从种植密度、施肥措施、田间管理和采取时间等方面,总结桔梗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发展规律,为桔梗的科学种植和采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桔梗;产量;有效成分;种植密度;采收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3)03-0014-02桔梗是双子叶植物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的干燥根,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常用大宗药材,在中药生产和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本草纲目》对桔梗名称的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3年3期2023-07-30

  • 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甜糯1号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巴山区夏播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关键词:花甜糯1号;秦巴山区;糯玉米;夏播;种植密度;施肥量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0-0004-04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基金项目: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2016-620-000-001-063)。作者简介:杨 虎(1986—),男,汉族,湖北郧县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玉米育种、玉米区试、玉米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小麦区试等。

    种子科技 2023年10期2023-07-17

  • “金都1号”火龙果在桂南地区规模化栽培技术
    水肥一体化;种植密度;设施;补光中图分类号:S667.9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3-4374(2023)02-0018-07Large-scal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Jindu No.1” Pitaya in South Area of GuangxiPan Rui-li Huang Hai-sheng(1.Guangxi Nanning Blue Sk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

    广西农学报 2023年2期2023-07-13

  • 种植密度对小麦干物质累积分配与抗倒性能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小麦品种干物质累积和抗倒性能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于2021—2022年以安麦1241和安麦1350为研究对象,设150 kg/hm2(D1)、225 kg/hm2(D2)、300 kg/hm2(D3)、375 kg/hm2(D4)4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变化、植株形态、干物质累积分配、产量构成及茎秆机械强度、抗倒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小麦株高、重心高、穗下节间长大体上呈上升趋势,成穗率、S

    江苏农业科学 2023年11期2023-07-10

  • 不同立地类型下种植密度对杜仲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0 m 4个种植密度,在丘陵地设置2 m×1 m、2 m×2 m和2 m×3 m 3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叶用杜仲林叶产量和质量(绿原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地种植稀疏的杜仲单株叶产量较低,而绿原酸的积累则有所增加,种植密度为0.5 m×0.3 m时,杜仲的单株叶产量最高(200.90 kg/hm2),而种植密度为0.5 m×1.0 m时,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最高(27 153.26 ug/g),综合产量和质量两方面考量,推荐0.5 m×0.5

    林业科技 2023年3期2023-06-20

  •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烤烟碳氮代谢关键酶及品质的影响
    才摘要:研究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浏阳烟区烤烟碳氮代谢关键酶和品质特征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烤烟特色原料的质量保障提供技术支撑。以烤烟G80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置3个不同种植密度(C1:15 151株/hm2、C2:16 666株/hm2、C3:18 181株/hm2),3个水平施氮量(B1:150.0 kg/hm2、B2:172.5 kg/hm2、B3:195.0 kg/hm2),分析种植密度和施氮量2个因素对烤烟G80生长过程中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江苏农业科学 2023年9期2023-06-04

  •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每个区域的种植密度不同,采用计算机设备与试验器材分析玉米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此明确玉米最佳种植密度,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产量;質量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6-0021-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玉米种植密度会对玉米叶面积、光合特性以及叶片干重产生明显影响,不同种植密度下的相关参数各不相同。合理的种植密度能够有效提高玉米光合效能,为玉米高产稳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种子科技 2023年6期2023-05-21

  • 北方节能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
    向分布、不同种植密度栽培处理试验。【结果】同一品种的番茄,不同垄向、不同种植密度都会对番茄单位面积产量形成较大的影响。其中东西垄向设置6个定植行,单垄单行垄宽1m,形成单行植株2.6株/m;或南北垄向大垄双行和单垄单行,大垄双行1.5m,小垄宽0.6m,吊秧时将番茄竖直吊起,形成单行2.9株/m,这两种處理方式的番茄单位面积内产量最高,番茄品质较好。【结论】适宜的垄向搭配和适宜的行距处理及合适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节能日光温室番茄栽培的产量和品质。关键词: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2年6期2022-11-17

  •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不同密度夏大豆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材,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夏大豆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无机肥和15万株/hm2配合种植可以显著提高大豆叶片、茎秆、籽粒等含氮量及氮素积累量,改善大豆后期籽粒中氮的分配量,提高植株氮肥利用率。关键词:夏大豆;种植密度;有机无机肥配施;氮肥利用率;产量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2)03-0013-04要实现提高大豆产量的目标,需要协调大豆个体、群体和栽培环境之间的关系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2年3期2022-07-15

  •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种植密度对玉米质量与玉米品质的影响,并提出改善玉米产量与优化玉米品质的种植密度优化方式。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品质;影响玉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微量元素,在粮食、食品深加工、动物饲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为了让玉米种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更高产,需要结合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玉米种植规划,合理设置玉米的种植间距与密度,为玉米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让玉米的产量与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1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众所周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是植物的

    新农业 2022年12期2022-07-05

  • 桐梓县商品大蒜苗种植密度试验初报
    商品大蒜苗种植密度越大,蒜苗越纤细柔弱,种植密度越小,蒜苗越粗壮,商品外观受到影响,为探索商品大蒜苗种植最佳密度,设计5个密度梯度进行试验,进行数据记载和方差、极差等比较分析,初步结论为在同等条件下,商品大蒜苗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8.9万~10.7万株/667 m2。通过试验数据计算,建立种植密度与商品销售量关系的直线回归方程:y=889.98+0.0082x,以供参考。关键词 商品大蒜苗;种植密度;试验研究中图分类号:S6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4期2022-06-30

  • 田间烟草株型和叶片光合功能对密植的适应机制
    度处理,探究种植密度对平顶期烟草第4叶位(L4)、第10叶位(L10)、第16叶位(L16)的光分布、株型特征、光合功能及叶片含氮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植降低了上部叶的大小和弯曲程度,增加了节长,提高了L4叶位的透光率,大幅降低了L16叶位的透光率;L4叶位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增加,比叶氮也显著增加,而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无显著变化。L16叶位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在高密度下显著降低,Fv/Fm、Y(Ⅱ)、qP和叶绿素含量也显著降低。密植导致L16叶位行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10期2022-06-12

  • 密度和滴灌量对高产春玉米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象,探究不同种植密度下滴灌量对春玉米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新疆高产春玉米节水灌溉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密度(D)共4个水平,即D1(4.5万株/hm2)、D2(7.5万株/hm2)、D3(10.5万株/hm2)、D4(13.5万株/hm2),以滴灌量(I)为副区,设置3个不同灌量(6 000、4 800、3 600 m3/hm2),在玉米生长的主要生育时期,测定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9期2022-06-09

  • 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阐明烤烟不同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在重庆万州山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留叶数互作效应对烤烟的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留叶前,种植密度的增加可降低烟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其影响随生育期进程而增加;打顶留叶后(移栽后90 d),随着种植密度与留叶数的增加,烟株各农艺性状指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以18 000株/hm2处理的农艺性状较优。种植密度和留叶数显著影响烤烟经济性状,在高种植密度下,随着留叶数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10期2022-06-06

  •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品种“镇玉20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究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其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期一致的情况下,种植密度不会明显改变“镇玉208”的生育进程;种植密度一致的情况下,播期推迟会导致“镇玉208”全生育期缩短。通过对产量结构及产量的分析,发现适合镇坪县当地气候的播期为4月16—23日,适宜的种植密度为5.25万~6.00万株·hm-2。关键词 春玉米;“镇玉208”;播期;种植密度;产量中圖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

    南方农业·上旬 2022年8期2022-05-30

  • 不同种植密度对薏苡生长及氮吸收的影响
    料,设置4个种植密度处理,即K1(4 577株/667 m2)、K2(9 154株/667 m2)、K3(14 000株/667 m2)、K4(18 846株/667 m2)处理,分析种植密度对薏苡生长及其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1)种植密度对薏苡株高有显著影响,株高表现为K1>K3>K2>K4,茎粗随着种植密度增大而显著减小;2)不同种植密度下的薏苡叶片长度无显著变化,但叶宽和叶片数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显著减小;3)薏苡主根数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增多后

    南方农业·上旬 2022年9期2022-05-30

  •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键词: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品质我国作为玉米大国,玉米的产量及质量备受关注。然而,制约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最为直接影响的因素就是玉米的种植密度。本文对玉米的种植密度进行分析,分析其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并阐述如何控制种植密度,最终实现产量和质量的最大化。1.1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就玉米的当前行情来讲,种植密度是影响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玉米在种植密度大的时候,玉米的叶子数量也会增加,可以提升玉米所承受的光合作用,得到养分,让玉米的生长状态

    新农业 2022年10期2022-05-29

  • 淀粉型甘薯品种“渝薯27”栽插日期及密度试验
    月10日)和种植密度(M1:45 000株·hm-2;M2:52 500株·hm-2;M3:60 000株·hm-2)对鲜薯产量、薯块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月11日栽插60 000株·hm-2(组合编号为D1M3)的鲜薯平均产量最高,达到42.24 t·hm-2;平均淀粉产量最高,达到10.61 t·hm-2。渝薯27适宜栽插日期在5月10日前,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其鲜薯产量高,淀粉产量也高,可以实现淀粉型品种种植大户和

    南方农业·上旬 2022年4期2022-05-22

  • 种植密度对泉豆13号生长动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泉豆13号的生长动态、农艺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泉豆13号的高产栽培及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穴距单因素6水平(M1)9.5、(M2)11.1、(M3)13.5、(M4)18.5、(M5)22.2、(M6)33.3 cm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泉豆13号生育期的株高、干物质重、叶面积指数均有显著影响;通过种植密度与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可知,种植密度与株高、底荚高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

    福建农业科技 2022年3期2022-05-18

  • 玉米栽培中密度与施肥的重要性
    式以及合理的种植密度,从根本上给予玉米最佳的生存环境,为玉米的栽培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关键词:玉米栽培;种植密度;科学施肥引言:在玉米栽培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产量的提升,必须要选择质量良好的种子,这样才能够避免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病虫害或者其他问题。玉米种植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每一个过程的管理,尤其是在施肥种类、方式方面,可以很好地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一、玉米栽培中密度存在问题在种植过程中,最容易影响最终种植密度的就是个人的种植习惯,传统的种植方式更加偏

    科学家 2022年4期2022-05-10

  • 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影响
    :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早熟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和早大白为供试材料,设置52 500、67 500、82 500株/hm2等3个种植密度,测定不同密度下马铃薯的产量及构成、比重、还原性糖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淀粉磷含量、淀粉粒度、淀粉热力学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马铃薯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7 500株/hm2时达到最高,而单株结薯数和马铃薯块茎单薯质量呈下降趋势;还原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直链淀粉的含量、淀粉磷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7期2022-05-09

  • 肥密耦合提高玉米全生育期茎倒抗性
    键词:玉米;种植密度;施肥量;抗茎倒指数;全生育期;茎倒抗性玉米茎倒伏是指大风吹折植株,致茎秆自节间处缢折,或者茎秆自节处断为两截即完全断掉的现象[1]。茎倒伏破坏了植株茎秆的输导系统,既影响根系向叶片运输水分和养分,也影响叶片向果穗输送光合产物,最终导致产量损失严重[2,3],机械收获效率降低,收获成本增加[4-6]。因此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成为提高玉米单产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高密度高产种植水平下尤为重要[7]。大量研究表明,增加密度可以提高玉米产

    山东农业科学 2022年3期2022-04-27

  • 不同密度对适期晚播冬小麦产量形成与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
    2基本苗5个种植密度,研究晚播条件下不同密度对冬小麦的群体变化、干物质分配、穗部性状、产量构成及茎秆重心高、机械强度及抗倒指数的影响,并分析产量形成与抗倒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晚播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基本苗300万/hm2处理产量最高,但与基本苗225万/hm2和375万/hm2差异不显著;冬小麦群体、穗长、不孕小穗数、株高及重心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成穗率、总小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穗粒数、茎秆机械强度及抗

    山东农业科学 2022年3期2022-04-27

  • 浅谈玉米增产技术措施
    键词:玉米;种植密度;产量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7-0045-02农户种植收益主要体现在产量、质量2个方面。在玉米种植期间,需要加强技术研究,以合理方式提升技术的可推广性,确保玉米丰产优质,增加农户种植收入。1 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1.1 农技操作不规范 在玉米种植期间,若技术使用不合理,没有形成完整的栽培流程,则难以保障玉米种植收益[1]。技术使用规范与种植规范,对于玉米种植质量具有重要作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7期2022-04-25

  • 不同间作方式和种植密度对木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同間作方式与种植密度对木薯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影响,为木薯高产栽培和耕地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木薯品种 NZ199和 46-14为试材,设 1 m×0.8 m 、1 m×0.7 m 、1 m×0.6 m 三个种植密度,按照二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设置密度试验;以 GR911单作为对照,设 GR911木薯间作糯玉米、 GR911间作木薯46-14、GR911木薯间作花生为间作试验。记载不同处理下木薯块根形态、产量及干物率、淀粉含量,比较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1期2022-04-05

  • 中国稻渔种养系统水稻产量差及影响因素的整合分析
    施肥、产量、种植密度、种植方式、 rice-fish、rice-crayfish、rice-crab、rice-turtle、rice-loach、yield、variety、seeding density、planting pattern、fertilizer and China等为关键词检索,共收集目标文献108篇。总结稻渔系统水稻的产量潜力和产量差,通过分析品种、施肥量、种植密度、种植方式和饲料氮磷残留对稻渔系统水稻产量的影响,阐明稻渔种养系统水稻产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5期2022-04-01

  • 种植密度对玉米耗水和产量影响研究
    理设置玉米的种植密度,同时玉米的种植密度也会影响到玉米的耗水量,若是玉米种植密度高,将会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加快植物蒸腾,然而是否增加种植密度减少玉米的耗水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论证。在玉米种植中,有效地将农艺措施和种植密度进行结合,从而确保玉米稳定的种植产量。本文就种植密度对玉米耗水和产量的影像进行分析和研究。关键词:种植密度;玉米;耗水;产量 在我国玉米种植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相关单位不断完善防治病虫害地措施,加强耕作管理,从而快速增加

    科学与生活 2022年2期2022-03-27

  •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及时对玉米的种植密度进行管理,会直接影响玉米的质量以及产量。文章将围绕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利用试验对玉米种植密度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此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提高玉米种植的质量和产量。关键词:种植密度;产量;品质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2-013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玉米对种植环境以及周边环境的要求较小,在种植选择时更受广大农民的喜爱,但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也发现了许

    种子科技 2022年2期2022-03-18

  • 种植密度对辣椒DU01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对DU01的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盛果期后,DU01的叶面积、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叶绿素a (Chla)、叶绿素b (Chlb)、类胡萝卜(Car)和总叶绿素(Chlt)含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单果质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鲜椒产量和经济效益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且高密度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当DU01的种植密度为51.30万株·hm-2时,产量和经济

    中国瓜菜 2022年2期2022-03-12

  • 不同种植密度对黔江烟区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究烤烟产值与种植密度之间的关系,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在重庆市黔江区水市乡开展大田小区试验,设置1 100/667 m2、1 050/667 m2、1 000株/667 m2等3个种植密度处理T1、T2、T3(即行距都为115 cm,株距分别为52 cm、55 cm、58 cm),比较其烟株生育期、农艺性状、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经济效益差异。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1 100株/667 m2的T1处理(移栽行距115 cm、株距52 cm)的农艺性状、烤后烟叶化

    南方农业·上旬 2022年1期2022-02-16

  • 种植管理措施对皖南烟区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
    设置不同烤烟种植密度、留叶数和采收次数配套处理并与“打叶方式”(上下双打或仅打上部)进行耦合试验,对不同处理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指标和感官品质进行综合考量。结果表明:50cm×130cm株行距种植密度可以促进单株烤烟的生长发育,但不利于提升烟叶整体的产量和产值;35cm×120cm的株行距作为皖南烤烟的栽培密度,配合双打的打叶方式,可以有效增加烟叶的产量,而配合打顶弃采的打叶方式,可以提升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配比的适宜性;27cm×12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21期2021-12-21

  • 氮素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山西省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施氮量和4个种植密度,通过统计穗长、穗粗、穗质量、秃尖长、百粒质量和产量,分析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響。结果表明,较低的种植密度有利于穗长,不利于秃尖长。种植密度对穗粗、穗质量、百粒质量影响不大;在玉米产量方面,强盛16、屯玉99表现出协同性,均随着种植密度的上升先上升后下降;强盛16最佳的种植密度为6.0×104 株/hm2,屯玉99最佳的种植密度为7.5×104株/hm2。施氮量对玉米的穗长影响不明显,对穗粗、穗质量、秃尖长有明显影响,但最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21期2021-12-09

  • 膜下滴灌不同水?肥?密度处理对加工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量、施肥量与种植密度,以早熟加工番茄品种IVF1301为试材,以充分灌水(W)、当地推荐施肥量(F)并一次性施肥、推荐种植密度(M2)为对照,设 3 个滴灌水量(高水W1 100%W、中水W2 75%W、低水W3 50%W)、3 个施肥量并分次施肥(高肥F1 100%F、中肥F2 75%F、低肥F3 50%F)和3个种植密度(M1 30 000株/hm2、M2 33 000株/hm2和M3 36 000株/hm2),3因素正交设计,共10个处理,研究滴灌条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22期2021-12-03

  • 皖北地区夏玉米种植密度和收获期试验研究
    区夏玉米最佳种植密度和适宜收获时间,旨在为指导该地区玉米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结果显示,皖北地区夏玉米随着种植密度增加,产量不断增加,密度在75 000株/hm2时达到最高,当增加到82 500株/hm2后,产量开始下降。因此最佳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皖北地区夏玉米百粒重和产量随着收获时间推迟,逐渐增加,至9月30日后收获,趋于稳定,不再增加,且比9月20日前收获的增加幅度达到显著差异,适当晚收可明显增加产量。关键词 皖北地区;玉米;种植密度;收获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21期2021-11-26

  • 陕科系列玉米品种最佳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科6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4 500株/667 m2,陕科16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4 500株/667 m2,陕科10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4 000株/667 m2。关键词:玉米;产量;种植密度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6-002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陕西省玉米总体产量水平、种业竞争力水平与国内发达省份还存在差距。应聚集科技优势资源,以玉米为重点,进行优质、绿色、适宜机械化玉米新品种选育、高

    种子科技 2021年16期2021-11-08

  •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由于受不同种植密度的影响,不同植株的产量与品质存在较大差异,对农户整体经济收益产生较大影响。为此,主要探究了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关键词 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品质中图分类号:S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6–0164–021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1.1 种植密度较小的影响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由于种植密度与叶面系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光合作用的面积,如果某一区域玉米植株的种植密度较小,那么各植株能够得到更加充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6期2021-10-31

  • 种植密度对2种沉水植物生长繁殖的影响
    研究5种不同种植密度(15、30、45、60和75株/m2)对刺苦草和密齿苦草在种群和单株水平上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刺苦草和密齿苦草的分株数、扩繁面积、株高、种群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均在种植密度为30 株/m2时达到最大值。刺苦草和密齿苦草的平均单株生物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均在种植密度为30株/m2时达到最小值。刺苦草的相对生长速率在种植密度为15株/m2时达到最大,密齿苦草的相对生长速率在种植密度为30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19期2021-10-12

  • 种植密度对杂交玉米组合产量和品质影响
    组合种植中,种植密度是影响其产量及品质的关键因素,若是种植密度过大,会降低杂交玉米的蛋白质、脂肪以及淀粉含量,同时对其品质也会产生一定的制约。若种植密度过小,则会使杂交玉米组合的产量大幅下降。基于此,杂交玉米种植时应合理控制种植密度。文章将对杂交玉米种植的温度、土壤以及日照条件均较为理想的情况下,种植密度对杂交玉米组织产量及品质所产生的影响展开探究。关键词:杂交玉米组合;种植密度;种植产量;玉米品质玉米是普遍地区栽种的农作物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并且所栽种的

    新农民 2021年22期2021-09-17

  • 玉米种植密度研究
    提摘要:玉米种植密度群体质量关系较为密切,相关人员应将关注点放在密度优化方面,注重提升单位亩产量。本文以新疆伊犁河谷玉米种植区为例,研究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之间关系,全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新疆伊犁玉米种植现状;第二部分研究玉米种植密度与丰产方法,总结种植密度不合理具体原因,并且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以此促进丰产增收,改善玉米种植密度不合理问题。关键词:玉米;种植技术;种植密度0  引言玉米属于粮食作物,总产量位于水稻后,排在第2位。随着经济发展,玉米需求

    新农民 2021年19期2021-09-17

  •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种植方法等,种植密度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玉米种植密度进行实验,分析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可以从多方面提高玉米种植效益,做好经济的玉米种植密度处理。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品质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材料此实验选用奥玉3101玉米品种1.2  实验设计进行化区域种植,共336m2面积,平均划分为4个区域,每个区域面积均为84m2,4个区域密度分别为5万株/hm2、6万株/hm2、7万株/hm2和8万株/hm2,种植行间

    新农民 2021年10期2021-09-16

  • 不同种植密度对北疆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分析
    在新疆,棉花种植密度要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在保证棉花产量的前提下不影响棉花的纤维品质,因此,探寻更加适宜的棉花种植密度来增产提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不同种植密度对北疆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展开试验分析,并提出北疆宜棉区内适宜稀植的早中熟棉花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关键词:棉花;种植密度;产量;纤维品质新疆棉区实行全程机械化,有效提高了棉花产量与生产效率。但随着兵团改革农户品种种植自由化之后,品种增多对棉制品的品质要求升级,对于棉花高产优质的栽培措施

    新农业 2021年17期2021-09-13

  •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甜高粱农艺性状、含糖量及产量的影响
    山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肥量,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种植密度3个水平0.9×105株/hm2(A1)、1.2×105株/hm2(A2)、1.5×105株/hm2(A3),施肥量3个水平681.82 kg/hm2(B1)、1 022.73 kg/hm2(B2)、1 363.64 kg/hm2(B3),测定各处理的株高、茎粗、节数、含糖量及全区植株鲜重。试验结果表明,甜高粱产量(地上部鲜重)随着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茎秆含糖量随着种植密度

    南方农业·上旬 2021年7期2021-09-06

  • 杜仲矮化密植栽培模式研究
    鲜重高于其他种植密度,为1 825 kg/hm2。有效成分显示6月>9月,其中6月的绿原酸含量为41 732 mg/kg。试验结果表明株距选择40~60 cm有利于叶用生物量的积累,采收时间选择6月、10月,6月采收叶片后要及时修枝,促进杜仲再次萌芽。关键词:杜仲;矮化;种植密度;叶生物量;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S72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57(2021)03-0074-05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sdnyswx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年3期2021-09-05

  •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的同时,探讨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合理密植,提高玉米产量及品质。关键词 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品质;影响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5.010研究表明,玉米产量和品质与光照、水分、气温等多种自然因素密切相关。提高产量的途径之一就是优化各因素的组合,使之达到最高效利用的状态;而提升玉米品质的有效途径就是合理利用各种有机、无机元素。玉米种植密度是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和品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5期2021-09-05

  • 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文麦14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适宜施氮量和种植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个施氮量和4个种植密度对文麦14号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主要对文麦14号的株高、穗长、有效穗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对穗粒数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对文麦14号的株高、穗长、有效穗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对结实率、穗粒数影响不显著。文麦14号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20 kg/667 m2,最佳种植密度为18万株/667 m2。关键词 文麦14号;施氮量;种植密度;农艺性状;产量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5期2021-09-05

  • 花椒不同种植密度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变化规律
    林3年后不同种植密度下(0.5 m×0.5 m、0.5 m×1.0 m、1.0 m×1.0 m)各土层(0~15、15~30、30~45 cm)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结果]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上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最高,中层次之,下层最低;不同种植密度下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之间有差异均高于对照,且0.5 m×0.5 m种植密度下最大。[结论]高密度种植花椒更有利于区域生态恢复、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源功能,并有利于提升其产业价值。关键词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14期2021-09-03

  • 种植密度对南疆匀播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的影响
    冬小麦根系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以多穗型冬小麦品种新冬22号为材料,设置了123万、156万、204万、278万、400万株/hm2共5个种植密度,研究了根长密度、根表面积、根系直径、根干质量密度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新冬22号根长密度、根系表面积、根干质量密度均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值,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越冬期123万株/hm2处理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和根干质量密度均大于其他处理。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均由高到低依次为156万株/hm2处理、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14期2021-09-03

  • 花生新品种泉红花1号施肥量与种植密度比较试验
    对泉红花1号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泉红花1号高产栽培最佳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是播种仁30.32万粒/hm2、施氯化钾复合肥600 kg/hm2。关键词:花生;泉红花1号;施肥量;种植密度;比较试验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00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志码: B花生是福清市阳下街道主要油料作物,目前阳下街道主要种植品种为泉花551和闽花6号等[1-7]。泉红花1号是由泉州市农

    种子科技 2021年12期2021-08-27

  •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探讨
    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的任务在于查看玉米的空秆率、穗夹角、株高与穗位高等。对影响玉米产量的相关种植密度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证实种植密度对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性。关键词:种植密度;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影响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11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A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玉米产量的高低会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种子科技 2021年12期2021-08-27

  •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甘肃省不同生态区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选用陇中黄601、陇中黄602、陇中黄603、汾豆78等4个大豆品种,在3个不同生态区设置4个氮肥水平和4个种植密度,测量株高、有效分枝数等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较大,随着氮肥的增加,大豆株高、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和产量呈递增的趋势,综合比较得出不同生态区大豆最佳施氮量均为N 90 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折合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7期2021-08-23

  • 玉米合理种植密度在高产栽培上的应用实践
     要:玉米种植密度直接影响到农户的经济效益以及玉米的产量,为了保证相关玉米种植户增产增收,在了解当前玉米种植密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合理种植密度的优势,进而探讨了如何有效利用合理种植密度促使玉米增产,旨在将合理的种植密度运用到高产栽培中,保障相关玉米种植户的经济利益,同时满足我国乃至国际市场对玉米的需求。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高产栽培;应用实践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11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3      

    种子科技 2021年11期2021-08-19

  • 沿海地区机直播夏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播夏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其中密度在7.8万株/hm2时产量和产投比为最高,在5.7~7.8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产量和产投比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密度超过7.8万株/hm2后,产量和产投比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如东县机直播夏玉米的适宜密度在7.5~7.8万株/hm2,不宜超过8万株/hm2。关键词:沿海地区;机直播;夏玉米;种植密度中图分类号 S5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7期2021-08-16

  • 不同种植密度对机采辣椒品种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机采辣椒品种性状、产量的影响,以适宜机采的辣椒‘辣研102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种植密度(P0:38 480株/hm2、P1:51 307株/hm2、P2:76 961株/hm2、P3:102 615株/hm2),分别于贵阳、遵义两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辣椒株高呈增加趋势,茎粗呈下降趋势。辣椒根部、地上部生物量均在高密植条件下(P3)时达到最小。辣椒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高密植处理条

    热带作物学报 2021年5期2021-07-20

  • 不同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
    开展烤烟不同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烤烟生育期影响不明显,在15150~20190株/hm2,随着密度的增加,烤烟有效叶数、节距增加,株高、莖围、叶片长宽、单叶质量减小。烤烟产量随着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产值、均价呈减小趋势,当种植密度为16500株/hm2时,烤烟产质量达到优质适产。关键词:烤烟;种植密度;产质量引言不同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研究,使单位面积的株数合理分布,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间,并使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得到调整和改善,

    锦绣·下旬刊 2021年8期2021-07-19

  •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提高烤烟可用性的影响
    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提高烟叶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株进入团棵时间越早,生育期也随之延长;烟株垄距越宽、施肥量越高、种植密度越小,烤烟农艺性状表现越突出;在相同施氮量下,烤烟的均价、上等烟比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经济性状指标变化幅度不大。综合生育期、农艺性状、烤后烟叶品质、单叶重、经济性状和天气情况等指标,在赣州信丰烟区按照行距110 cm、种植密度17 250株/hm2、施氮量142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11期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