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

  • 《刑法》第329条档案犯罪“罪刑”的立法逻辑及其适用
    设有违档案犯罪“罪刑法定”的内置逻辑设计。《刑法》第329条是针对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及其价值的损害而言的。某人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或条件涂改、篡改乃至伪造个人档案,其行为大概率无损于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及其价值。准确地说,两者属于不同问题。民意及社会情绪的表达并不符合罪刑法定的既定原则。现行《刑法》第329条关于档案犯罪的条款设计是准确且恰当的。关键词:《刑法》第329条;档案犯罪;罪刑;立法逻辑;法律适用分类号:G27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

    档案与建设 2023年6期2023-07-20

  • 马克思、恩格斯的罪刑
    刑法思想体现在其罪刑观上,罪刑观包含犯罪观和罪刑关系观两部分内容,而其罪刑关系观又具体包含罪刑法定观、罪刑相称观和罪刑平等观。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犯罪观马克思、恩格斯的犯罪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罪刑观的首要内容,是马克思、恩格斯刑法思想的开启。(一)马克思、恩格斯犯罪观的提炼马克思曾指出:“我的行为就是我同法律打交道的唯一领域,因为行为就是我为之要求生存权利、要求实现权利的唯一东西,而且因此我才受到现行法的支配。”因此,“我的行为就是法律处置我时所应依据的唯一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2年1期2022-12-27

  • 《唐律疏议》存在罪刑法定主义论析
    律疏议》是否存在罪刑法定主义《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的成熟的代表之作。关于《唐律疏议》是否存在罪刑法定主义,学界目前众说纷纭:承认罪刑法定主义存在的肯定说、否定其存在的否定说以及介于二者之间部分肯定的第三说。以蔡枢衡先生为代表的肯定说提出:虽碍于时代条件和价值追求不同,但只要存在依法定罪定刑的基本特征,就不应否认《唐律疏议》中的罪刑法定。比如,蔡枢衡先生提出:“罪刑法定主义只和比附援引及罪刑擅断势不两立。其他任何解释法律的方法,都不可能全面否定罪刑法定主义,

    法制博览 2022年12期2022-11-21

  • 罪刑法定原则的嬗变、困境与补足
    不处罚”构成了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阐述。其与罪刑均衡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构成了现代刑事法治三大基本原则,也是现代刑事法治的基石。现代刑法理论为罪刑法定原则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根据德日刑法的理论,其可以衍生出如下派生原则:1.刑法不溯及既往;2.排除习惯刑法;3.禁止类推;4.禁止绝对不定刑;5.明确性原则;6.刑法内容适正原则[1]。其中前四个为罪刑法定的形式侧面,其主要意义在于体现立法对司法的限制,司法的适用不能突破法律条文;后两个一般被称作罪刑

    社科纵横 2022年3期2022-02-04

  • 国际刑法视域下的罪刑法定原则
    生活稳定的同时,罪刑法定原则正在不断完善,其目的是保障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具有较大的影响,不但如此,在世界范围内均具有重要地位。而罪刑法定原则又分为两种法定原则,分别是绝对罪刑法定和相对罪刑法定。其中,绝对罪刑法定规定了法官不可擅自使用刑法进行自由裁量,而相对罪刑法定规定法官可以适度地进行裁量。与绝对罪刑法定相比,相对罪刑法定的容纳程度更为宽广,但是该法定原则被归纳于国际刑法中,尚且具有一定的争议。罪刑法定原则在国际刑法中的广泛运用

    法制博览 2020年31期2020-12-01

  • 罪刑法定原则的刑事辩护路径分析
    517000基于罪刑法定原则开展刑事辩护工作,是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该项工作实施效果的良好途径。本文重点研究和介绍罪刑法定原则的刑事辩护路径,希望能够为刑事诉讼活动的稳步开展提供一定支持。一、基本情况从含义来看,罪刑法定原则意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在《刑法》施行中,是要求按照《刑法》所规定的各项条文来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并且依据法条所规定的具体罪名判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罚种类和期限。法条是学习

    法制博览 2020年8期2020-11-30

  • 罪刑法定原则的刑事辩护路径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从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情况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其内涵和主要内容,阐述了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开展刑事辩护活动的多维度根基,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可行的刑事辩护路径,即界外无罪和界内未必有罪两个方面,希望能够为刑事辩护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关 键 词】罪刑法定原则;刑事辩护;实施路径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20)08-0147-02作 者 简 介:黄雪光(1984-),男,广东连平人,广东广淼律师事务所,律

    法制博览 2020年3期2020-04-30

  • 宪政视角下罪刑法定原则的完善思考
    刑法是否真正实行罪刑法定原则,关键是要看这种刑法是否建立在宪政基础之上。”宪政强调宪法下的政治,是宪法治理下政治文明与民主、人权自由、秩序良好的社会形态。而罪刑法定原则是一项刑法原则,追求的是司法权的合理利用、人权得到保障。但由于罪刑法定原则本质上是限制刑罚权的, 因此其所蕴含的保障人权价值取向使其更偏向于宪法原则,但二者的目标都是为了保障人权。一、罪刑法定原则与宪政的偏离(一)立法的偏离立法是为了各项事业能够在预期的法治轨道上正常运转。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

    今日财富 2020年9期2020-04-03

  •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研究
    571127一、罪刑法定原则的由来及内涵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是在古罗马时期开始正式兴起,但是其法律条文的制定是在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真正体现出来。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逐渐的在法律中确定罪刑法定原则。由此,罪刑法定原则成为了世界上国刑事审判成的基本原则之一。而中国,在1979年出台了第一部国家刑法,但没有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的相关法律条文,只是推行一些相似的法律制度。而在1997年,我国立法机关在修订刑法的过程中,为了顺应国际刑法的发展趋势

    法制博览 2019年24期2019-12-13

  • 罪刑法定原则的中国困境
    刘艳红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也是法治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应该是当下中国法治一个最大的困境。这个命题看起来似乎很空很大,其实很现实、很具体。因为在具体法治实践中,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罪刑法定原则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和坚守。我国刑法总则中规定了罪刑法定的原则,刑法分则罪名也相对完备。所以,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是存在的,但是要把纸面上的法律在实践中贯彻好、实施好,还需要更多的坚守和反思。现实的情况是,无论是司法理念,还是无论是具体案件的处理,甚至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2019年7期2019-09-18

  • 罪刑法定原则的本质及其对司法实践的指导
    黎宏就罪刑法定原则如何指导司法实践,基本是两种倾向性意见:一些学者对司法机关在实务当中贯彻落实罪刑法定原则上抱有不满的情绪,认为现在的司法实践在偏离罪刑法定原则;相反,实务部门的同志也很委屈,认为自己是在忠实的践行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但却不被一些学者所理解。我觉得,这两种想法都是真实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两方可能更多的是看到了两个极端,将少数当成了常态。因此,对此不必太介意。实务界和学界互相不满、互相看不上,是常有的事情。这个现象不仅在中国存在,在别的国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2019年7期2019-09-18

  • 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沿革
    王乐乐 李 琦罪刑法定原则,其基本含义简而言之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一、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逐步确立的过程(一)中国古代的罪刑法定关于罪刑法定主义在我国古代的有无,在我国理论界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古代无论是《唐律疏议》抑或是《宋建隆重详定刑统》,这些仅仅是规定了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在我国古代皇权高于一切其他权力,皇帝可以任意修改法律,其一言便可变更法律,这种社会制度缺少罪刑法定原则生存的土壤。古代的罪刑法定仅仅是穿着

    文化学刊 2019年7期2019-07-29

  •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基本原则体系的结构性*
    则问题,且首先是罪刑法定原则问题。“许霆取款案”“邓玉娇防卫杀人罪”“于欢防卫杀人案”等刑事疑难个案,无不说明对刑法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的把握问题。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司法者如果淡化刑法基本原则,特别是罪刑法定原则,则其定罪量刑的失出失入终究是难以避免的。这便使得强化刑法基本原则及其体系性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因此,刑法基本原则及其体系性的探讨,就显得远远没有过时。而罪刑法定原则无疑又是刑法基本原则体系性探讨的重要起步,因为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基本原

    时代法学 2019年2期2019-02-19

  • 罪刑法定原则的中国困境
    江学者特聘教授)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也是法治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应该是当下中国法治一个最大的困境。这个命题看起来似乎很空很大,其实很现实、很具体。因为在具体法治实践中,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罪刑法定原则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和坚守。我国刑法总则中规定了罪刑法定的原则,刑法分则罪名也相对完备。所以,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是存在的,但是要把纸面上的法律在实践中贯彻好、实施好,还需要更多的坚守和反思。现实的情况是,无论是司法理念,还是无论是具体案件的

    中国检察官 2019年13期2019-01-27

  • 罪刑法定原则的本质及其对司法实践的指导
    、博士生导师)就罪刑法定原则如何指导司法实践,基本是两种倾向性意见:一些学者对司法机关在实务当中贯彻落实罪刑法定原则上抱有不满的情绪,认为现在的司法实践在偏离罪刑法定原则;相反,实务部门的同志也很委屈,认为自己是在忠实的践行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但却不被一些学者所理解。我觉得,这两种想法都是真实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两方可能更多的是看到了两个极端,将少数当成了常态。因此,对此不必太介意。实务界和学界互相不满、互相看不上,是常有的事情。这个现象不仅在中国存在

    中国检察官 2019年13期2019-01-27

  •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研究
    张蓓蓓[摘要]罪刑法定原则作为一项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已在我国的1997年刑法典中得到了具体的确立,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项重要的原则在我国的适用没有达到很好的适用效果。本文从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以及它在我国适用在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都作了分析,最后提出一点建议。[关键词]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的适用制度 不足 完善措施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和内容(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罪刑法定原则,是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这种行为处以何种处罚,必须预先由刑法明文加以规定。(二)罪

    商情 2018年4期2018-03-27

  • 罪刑法定原则的概念及思想渊源
    一定程度上使用了罪刑法定原则。1997年修订的刑法,从完善我国刑事法治、保障人权的需要出发,明文规定了罪行法定原则,并禁止类推。修订的《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表明,罪刑法定原则不再停留在理论上进行讨论,而是已经在刑事立法中有了体现。【关键词】罪刑法定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的概念及思想渊源(一)罪刑法定原则的概念简单的说罪行法定原则的含义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

    智富时代 2018年10期2018-01-30

  •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司法解释刍议
    国的实施过程中,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司法的解释在不同的情况和不同层次的阶段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刑法条文中,罪刑法定原则是可以指导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活动的,它作为我国最高领域的刑法原则,一定与刑法司法解释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罪刑法定原则在被运用的过程中也影响着刑法司法解释的发展,所以,应该在正确的看待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司法解释的情况下,更加深刻地理解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对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司法解释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刍议,使二者更有效的服务于社会。

    职工法律天地 2018年18期2018-01-22

  • 罪刑法定原则
    453007一、罪刑法定原则概述(基本含义、思想渊源、理论基础)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学习法律的重要途径是分析法条,但通过仔细对比可发现,《刑法》第三条的内容实际上只有后半句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而其前半句只是对国家刑罚权的确定,原因就在于罪刑法定原则的本质是对国家刑罚权的限制。罪刑法定原则的提出,有两个方面的思想渊源:三权分立学说与心理强制说。三权分立学说即立法权、司法权与行政权三者相互分立、相互制衡。这种思想

    法制博览 2018年14期2018-01-22

  • 国际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分析
    110036伴随罪刑法定原则在国际刑法中的普及应用,使其在国际刑法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渐突显出来。为此,对于罪刑法定原则在国际刑法中的基础原则地位应加以肯定,并对其在国际刑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完善。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国际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罪刑法定原则概述一般情况下,罪刑法定原则也被称作是法制原则亦或是合法性原则,其中包含了禁止类推与绝对不定期刑等相关内容。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罪刑法定原则也逐渐成为刑法当中的主要条款内容,

    法制博览 2018年17期2018-01-22

  • 最高限度与最低限度罪刑法定的划分及其意义* ——对传统罪刑法定原则分层策略的反思与重构
    高限度与最低限度罪刑法定的划分及其意义* ——对传统罪刑法定原则分层策略的反思与重构车剑锋(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滨海分校,天津 300450)分层策略是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在传统的分层策略中,无论是积极与消极罪刑法定,还是形式与实质罪刑法定,抑或是绝对与相对罪刑法定,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即缺乏明确的理论目的性,无法对接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现实需求。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需要具有明确目的性、针对现实问题的罪刑法定原则分层策略。这种目的性可以描述为,既坚

    政治与法律 2017年9期2017-09-12

  • 简析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应用
    张艺川摘 要:罪刑法定是刑法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事司法中贯彻罪行法定原则,既要完善”找法”中的刑法解释问题,又要协调其与司法裁量发生冲突和矛盾。在这种追寻与把握中,忍受”法无明文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是社会为了维护刑法正义、遵循罪行法定原则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本文从罪刑法定原则的涵义为切入点,从而对我国罪刑法定原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切实改善中国面临的实际罪刑法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罪刑法定原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7年8期2017-07-24

  • 影响中国罪刑法定原则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00)影响中国罪刑法定原则的因素及解决方法武明伟(烟台大学法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0)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在刑法中的总要地位无可替代,但是纵观罪刑法定在中国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罪刑法定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那么,面临这重重困境,罪刑法定原则又该如何冲出困境呢?罪刑法定原则;内涵;目的;影响因素;解决方法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基本原则之一,概括说来,即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就是法院在判定一个人是否犯罪以及判处何种刑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6期2017-04-06

  • 我国君主专制制度下的罪刑法定原则探究
    君主专制制度下的罪刑法定原则探究彭晓艺(安徽大学 法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罪刑法定是现代各国刑法中普遍规定并严格执行的一项基本原则。学界对于我国古代刑法中是否存在罪刑法定原则尚存争议。通过对我国古代所存在罪刑法定相关法律制度的研究,结合中国其不同的社会背景,论证了我国古代存在罪刑法定思想而非罪刑法定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君主专制制度与罪刑法定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为我国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制度参考与文献支撑。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思想;中国封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3-12

  • 美国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内涵辨正及其启示
    1)美国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内涵辨正及其启示车剑锋(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党校教研处,天津 300451)由于和大陆法系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我国刑法学界对美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研究相对欠缺。美国罪刑法定的基本框架应当包括禁止事后法、宽宥原则、明确性原则三个主要部分。罪刑法定在美国同样是舶来品,其在司法实践中与美国本土司法资源的结合模式,即罪刑法定原则司法化的方式,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采取“识别—突破—回归”的三步走路径,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罪刑法定原则在

    武陵学刊 2017年1期2017-03-11

  • 罪刑法定原则的正本清源
    京100088)罪刑法定原则的正本清源郝 冠 揆(中国政法大学 刑事司法学院,北京100088)当今的罪刑法定原则越来越偏离了其本来面目和原有之意,被赋予了过多的内容与功能。罪刑法定的出现原本就是为了限制司法领域的罪刑擅断而不是立法权。“有罪必罚”应当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原有之意。“三权分立”理论与“心里强制”学说作为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同时“社会契约论”也应当视为其思想基础之一。当下更应当强调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限制、形式主义和入罪的功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3-10

  • 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探究
     曹兴华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探究顾梁莎1曹兴华2(1.昆明理工大学 津桥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2.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0)我国1997年《刑法》正式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而对这一原则应如何理解,学界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罪刑法定原则应该以“不定罪”、“不处罚”作为这一原则的核心,以及罪刑法定原则应该具有“出罪”的功能。罪刑法定原则;发展历程;“出罪”功能一 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的百年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2-24

  • 试论罪刑法定原则对刑法解释的制约
    110034试论罪刑法定原则对刑法解释的制约李泽瑶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解释的基础,是刑法的法律。在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成文的罪刑法定原则是量刑审判的理论基础和指导,然而在帮助刑法解释的同时,罪刑法定原则因其自身的性质和局限性对刑法解释也有制约的一面。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解释;制约一、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中的地位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刑法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罪刑法定原则是一切刑事立法、刑事司法活动理论依

    法制博览 2017年27期2017-01-27

  • 简析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应用
    山西 长子)简析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应用张艺川(046600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子县供电公司 山西 长子)罪刑法定是刑法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事司法中贯彻罪行法定原则,既要完善”找法”中的刑法解释问题,又要协调其与司法裁量发生冲突和矛盾。在这种追寻与把握中,忍受”法无明文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是社会为了维护刑法正义、遵循罪行法定原则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本文从罪刑法定原则的涵义为切入点,从而对我国罪刑法定原

    职工法律天地 2017年16期2017-01-26

  • 罪刑法定与刑法机能的关系研究
    130000罪刑法定与刑法机能的关系研究戴 宁长春理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刑法的总目标就是实现社会保护机能以人权保障机能的统一,这是一个总目标,并不是刑法的其中一个要素体现出来的价值。实际上,人们通常认为的相对罪刑法定原则既有人权保证又有社会保证,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其将刑法的机能和罪刑法定原则的机能混为一谈了,将整体的刑法机能看成是其某一个构成要素的机能,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虽然,罪刑法定原则必须要对整个刑法价值目标服务,但是,这也不可以直

    法制博览 2017年19期2017-01-26

  • 论我国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
    京)论我国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魏美玲(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北京)我国1997年《刑法》新增了罪刑法定原则,其具体内容是: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在其中明确规定了犯罪概念、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明确规定了刑罚的种类、量刑的原则和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对于各种犯罪如何处罚应以刑法的规定为依据,即“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同时,还

    职工法律天地 2017年8期2017-01-26

  • 刑事审判实质化改革中独立量刑程序的探索适用
    独立量刑程序;“罪刑”程序分流中图分类号:D9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7-0263-01一、引言在本次实证法务教学实践过程中共旁听六个真实庭审并且走进法院模拟四个真实庭审,其中刑事案件包括旁听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手机盗窃案、一般程序审理的工程车辆盗窃案以及模拟审判中陈某某、喻某某贪污受贿案,通过仔细观摩认真研习本人发现三个案件的审判程序中双方争论以及审判人员关注的往往都集中被告人行为的定罪部分,而对于量刑部分少有

    法制博览 2016年6期2016-10-21

  • 罪刑法定原则之程序法意义探析
    401120)罪刑法定原则之程序法意义探析李佳(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 401120)关于我国罪刑法定原则之“法”的界定,理论上有实体专属和包含程序的两种争议。立足罪刑法定原则保障人权的宏观机能,程序法定、程序权利是其机能实现的基本路径和重要内容;立足于该原则作为定罪处刑依据的微观作用,无论是事实根据还是法律层面,刑事程序法都是罪刑法定原则所必然涵盖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积极层面的罪刑法定原则并不意味所有刑事实体法规定是犯罪行为的都应当定罪处刑,刑事程序法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4期2016-04-11

  • 刑事审判实质化改革中独立量刑程序的探索适用 ——以华师法硕中心开展实证法务教学为案例
    独立量刑程序;“罪刑”程序分流一、引言在本次实证法务教学实践过程中共旁听六个真实庭审并且走进法院模拟四个真实庭审,其中刑事案件包括旁听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手机盗窃案、一般程序审理的工程车辆盗窃案以及模拟审判中陈某某、喻某某贪污受贿案,通过仔细观摩认真研习本人发现三个案件的审判程序中双方争论以及审判人员关注的往往都集中被告人行为的定罪部分,而对于量刑部分少有提及,第一个案件由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对于部分程序予以简化,其中定罪量刑程序未予分流,量刑程序过于形式

    法制博览 2016年17期2016-02-01

  • 罪刑法定原则
    海南 海口)论罪刑法定原则王 慧(571100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 海口)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它在刑事法治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罪刑法定主义的基本内涵与精神为主线,联系我国当前的法治建设现状,归结出罪刑法定主义在我国法制运行中的困境及其原因,结合我国的政治法律环境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一些对策。罪刑法定原则;困境;出路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涵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是:什么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种犯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刑种,各个刑种如何适用

    职工法律天地 2016年12期2016-01-31

  • 浅谈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
    西安)浅谈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林燕玲(710122 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 西安)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各国普遍确立的刑法基本原则,其基本内涵则被具体表述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规定不处罚”。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和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不断的完善,也反映出了党和国家加强依法治国的信心和决心,但是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只是法律存在的一部分意义,而本文认为法律真正存在的意义则是法律精神得以真正的实现,也就是法律真正能得到理解和贯彻实施,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

    职工法律天地 2016年12期2016-01-31

  • 浅析罪刑相适应
    学院 北京)浅析罪刑相适应王域广(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北京)在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中,罪刑相适应原则和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并列为我国刑事领域中的三大原则,对刑事审判实践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必须正确地对这些原则进行理解和适用,从而确实地贯彻和实施新刑法。本文主要就罪行相适应原则进行研究及分析,探究其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及主要内涵,以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原则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罪刑相适应;历史渊源;内涵0 引言罪刑相适应原则是人

    职工法律天地 2016年12期2016-01-31

  •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的冲突与协调
    摘 要:明确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是加强二者关系协调且保证司法公正的关键点,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同时对二者之间进行协调的相关方式和对策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明确了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基本概念和含义的基础之上,为相关工作的改进奠定坚实基础。关键词:罪刑法定;研究分析一、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含义分析明确罪刑法定以及刑法解释的相关概念含义,对于后续工作的开展有着重大意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5年9期2015-11-17

  • 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的实现
    补充,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并取消了类推制度。新刑法禁止类推,表明了我国对于“罪刑法定原则”的态度。什么是“罪刑法定原则”?概括地说,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作为我国刑法的一条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刑法体系,法律文献中都有着明确的体现。可法律的内容毕竟只是形式,要想真正让法律体现出价值,就要在司法实践中将“罪刑法定原则”落到实处。然而,至少从目前的司法状况来看,“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的实现实在

    商 2015年41期2015-07-12

  • 从决定论到互动论:罪刑关系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决定论到互动论:罪刑关系模式的反思与调整郝艳兵传统的罪刑关系决定论坚持定罪决定量刑、罪先刑后的罪刑关系模式。这种模式单向度地考察罪与刑的关系,过于简单化、直观化,未能科学把握罪刑关系的实质,导致在刑事司法上出现了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片面追求定性的准确性,而忽略了罪刑均衡原则的贯彻,导致重罪轻罚、轻罪重罚的量刑不公正的现象时有发生。有必要对传统的罪刑关系决定论予以反思和调整,站在罪刑一体化的立场重新审视罪刑关系,改变罪与刑的二元对立,构建一种罪刑互动的罪

    海峡法学 2015年4期2015-03-27

  • 走出实质解释论的迷思 ——罪刑法定视域中的检视与质疑
    释论的迷思 ——罪刑法定视域中的检视与质疑张枝涛(中国政法大学 刑事司法学院,北京,100088)实质解释论为了摆脱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嫌疑,从日本刑法学界引入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侧面”这一概念,应该说是不奏效的。因为根据日本刑法学理论,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侧面旨在限制司法权,实质侧面旨在限制立法权,二者各司其职,共同构成对权力的全面制约。法官不需要也不应当为了实现实质正义而进行实质解释,因为这原本就是立法者的职责。况且,一旦允许法官将处罚必要性作为刑法解释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4期2015-03-20

  • 罪刑法定原则的存在与坚持
    997刑法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同时废止类推,这一进步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虽然存在于理念中的罪刑法定是无差别的,但无差别的理念不应成为否定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存在的依据。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比较特殊,应该将刑法第三条的规定解读为对罪刑法定理念的贯彻,同时司法不能过度倾向于实质解释,而必须以形式解释为根本方法。当然,形式解释不同于形式主义,应该在客观主义立场下进行形式解释,在最大灵活的程度上实现罪刑法定原则。一、我国存在罪刑法定原则学界普遍认为,罪刑

    学术交流 2015年6期2015-02-25

  • 罪刑法定与刑事政策关系浅析 ——以“李斯特鸿沟”消弭为线索
    100088)罪刑法定与刑事政策关系浅析 ——以“李斯特鸿沟”消弭为线索崔玮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100088)罪刑法定是立法完善、司法公正的源动力,刑事政策是现行法律的有效运行的时代向导。“李斯特鸿沟”割裂了罪刑法定与刑事政策之间的本质联系。但随着民主法治的不断进步,罪刑法定与刑事政策相结合成为大势所趋。罪刑法定让刑事政策的实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刑事政策让罪刑法定灵活适应现实情况的多样化成为可能。我国当前的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这样就更加需要罪刑法定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4期2014-04-16

  • 罪刑法定原则核心价值研究文献综述
    810007)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刑法的精髓和灵魂之所在。而人权保障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价值,罪刑法定原则在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的贯彻中充分体现并保障了人权保障价值的实现。但是罪刑法定原则在实现人权保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阻碍和挑战。本文通过搜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相关的可靠文献,并结合陈兴良教授的《罪刑法定主义》和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学》和《刑法格言的展开》以及林山田教授的《刑法通论》对罪刑法定原则核心价值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对其未来的进一步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6期2014-03-31

  • 罪刑法定原则的扭曲与再启蒙
    )一、中国语境下罪刑法定原则的扭曲罪刑法定不仅仅是一项刑法铁则,也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宪法原则,当然也是刑法学充满魅力的永恒课题。在刑法中明文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罪刑法定的立法化并不意味着罪刑法定的现实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制度与法律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因而也就决定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刑法总有一定的差异。罪刑法定原则虽然被视作刑法领域的普适原则,但其在不同国家的命运却有所不同。刑法理论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渊源为三权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2-10

  • 罪刑法定原则司法化探析
    楚 娉一、罪刑法定原则概述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理论基石,被称为刑法的“铁则”,其最经典的表述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已不再局限于形式上三权分立说和心理强制说,其背后蕴含着实质性的理论基础。换言之,罪刑法定原则并不是单纯的形式原理,而有必要作为实质的处罚限定原理加以理解。罪刑法定原则首先蕴含着民主主义原理,大谷实教授认为:“第一,以什么作为犯罪,对它科处什么刑罚,应该以国民亲自决定的民主主义的要求为依据”。根据此原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6期2013-08-15

  • 社会危害性与罪刑法定原则关系的反思与解构 ——以罪刑法定原则实质化为视角
    1)社会危害性与罪刑法定原则关系的反思与解构 ——以罪刑法定原则实质化为视角冯骁聪(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院,重庆400031)学术界对社会危害性理论的诸多批判建立在社会危害性与罪刑法定原则之间存在冲突的认识之上。我国现行刑法框架内并不存在所谓的“社会危害性标准”。社会危害性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冲突”,实质上是一种虚拟的冲突,是一种过时理论与现行刑法规定的冲突。从罪刑法定原则实质化的视角看,二者的关系可以进行解构。社会危害性;罪刑法定;形式合理性;实质合理性随着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3期2012-04-12

  • 罪刑法定司法化的路径探讨
    ,130117)罪刑法定司法化的路径探讨□ 荀福峥(吉林警察学院,吉林长春,130117)对于罪刑法定原则的研究,以罪刑法定司法化为研究视角,突破了以往以立法为中心的研究方向。司法者如何操作法律是罪刑法定原则实现的关键,这不仅需要完备的司法体制与先进的司法技术,更需要司法理念的创新。在罪刑法定司法化的过程中,刑事政策作为司法体制的特殊组成部分需要予以合理使用,法官的能动性是提高司法技术的重要环节。另外,司法理念作为思想保障,更需要确定形式理性的标准。从这三

    行政与法 2011年7期2011-12-24

  • 探微中国古代刑法之罪刑法定
    目前确立并贯彻的罪刑法定原则是中国刑法史上的一大进步,其主要来源于西方罪刑法定思想。溯源我国的古代刑法,尤其是处于政治文化较为发达的封建社会时期,我们不难发现当时也存在着罪刑法定的一些影子,以成文法为载体、“依律法断罪”的规定随着成文法的发展而发展,但是罪刑法定的生存与发展被笼罩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影响着中国古代罪刑法定的长远发展。一、中国古代刑法中罪刑法定的定位中国古代法制最大的特点在于重刑轻民,其原因在于刑罚是统治阶级为维护本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用以惩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2期2011-08-15

  • 罪刑法定原则之程序内容探析
    00)●法学研究罪刑法定原则之程序内容探析李会彬(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工程系,河北 保定 071000)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中保障人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现代刑法理论的一项基本原则,并已成为现代刑法文明化的标志之一。在传统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仅涉及到实体法的内容。但实际罪刑法定原则天然包含着程序价值,我国应借鉴英美及日本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赋予罪刑法定原则以程序内容,同时应将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上升到宪法层面,以匡正罪刑法定原则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3期2011-08-15

  • 罪刑法定原则
    黑龙江 董艳峰论罪刑法定原则黑龙江 董艳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规定定罪处刑;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规定宣告了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法典化,表明我国刑法由偏重于对社会利益的保护向保护社会与保障人权并重转变的价值取向,标志着我国刑事与法的一个重大发展。罪刑法定;三权分立;心理强制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罪刑法定原则”又称罪刑法定主义,即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对犯罪处什么刑

    职业技术 2011年4期2011-08-15

  • 论相对负刑事责任能力人责任范围的限缩 ——以罪刑法定原则之还正对罪名说的选取为视角
    围的限缩 ——以罪刑法定原则之还正对罪名说的选取为视角梁云宝(东南大学法学院,江苏南京 211189)我国《刑法》在规定罪刑法定原则的条文中内含了消极侧面和积极侧面。这使“罪刑法定”承载的人权保障机能依附于社会保护机能。罪行说、折衷说对《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解释,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随着对罪刑法定原则的深入理解,其人权保障机能得到还正,必然延伸出对《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解释由罪行说向罪名说转换,以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行说;罪名说我国《刑法

    政治与法律 2010年11期2010-02-16

  • 罪刑法定与人权保障
    为现代刑法基点的罪刑法定主义,支撑起了整个刑法的理论大厦,因而享有刑法帝王原则的殊荣耀。罪刑法定主义从最初的胚胎发展到如今的成年,罪刑法定主义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最为突出的就是彰显对人权的保障。【关键词】罪刑法定;民主主义一、罪刑法定主义的历史演变过程1.传统上的罪刑法定主义就传统意义而言,罪刑法定主义的思想渊源是自然法理论、三权分立思想和心理强制学说洛克认为,法律产生之前,人类生活在比较完备的自然状态下拥有不可剥夺的自

    文学与艺术 2009年9期200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