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利观

  • 大学生功利化的表现、诱因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树立正确义利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良好的家校联动机制,减少功利化因素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关键词:大学生;功利化;义利观;思想政治教育;家校联动我国现已建成世界上最为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群体的急速扩张带来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的问题。近年,学习选择功利化、专业选择及就业择业功利化、人际交往功利化等现象层出不穷,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7期2023-08-27

  • 先秦儒家义利观思想研究
    系。【关键词】义利观;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9-0072-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9.021一、义利解释孔子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谈及义利之辨的人,但他是第一个系统将其作为宏大命题进行论述的。对待义利关系,重要的不是依据心中已有的目标去辩证孰轻孰重,而是要现在客观的角度,由真

    今古文创 2023年29期2023-08-19

  • 中国传统“义”文化的精神意蕴和当代价值探赜
    度,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以平等互利为原则,实现共同发展;以公平正义为准则,实现文明和谐。在新冠疫情发生期间,“义”文化既是一种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也是互帮互助的众志成城,更是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关键词:“义”文化;精神意蕴;当代价值;义利观;新冠疫情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7-0029-04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从文化认知到道德实践”(FJJKCG20-264)的研究成果“义

    成才之路 2023年17期2023-06-22

  • 马克思主义义利观视域下精致利己主义批评研究
    义。马克思主义义利观科学地指出了个人与集体、利益与道德的关系以及为全人类谋福利的无产阶级奋斗目标。针对精致利己主义者没有正确的义利观问题,应从社会、学校、家庭这些主体的角度,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加强学校在马克思主义义利观方面的教育,营造见利思义家庭环境这三方面来对精致利己主义问题进行有效破解。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义利观;精致利己主义中图分类号:B82-062文献标识码:ADOI:10.13411/j.cnki.sxsx.2023.01.012Criti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6-11

  • 儒家“义利观”对当代青少年书法教育观的启示
    本文将从儒家“义利观”中所论及的系列思想来系统阐述其对当代青少年书法教育观的启示。一、儒家“义利观”的核心概念“义利观”最初是孔子提出的价值观评价标准问题,《论语·里仁》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孔子将“君子”归为“义”,“小人”归为“利”,那么何为义?何为利?我们可以先以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定义为依据来初步判定“义”和“利”。《论语·里仁》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3]孔子认为君子是怀有仁德、胸有法度之士,而小人

    大学书法 2022年6期2023-01-04

  • 当代大学生义利观教育 对传统义利观的继承与超越
    中国传统社会,义利观主要包括“崇义轻利”“义利并举”及“重利轻义”三种价值取向,其基本要义是“义利和合”。在现代社会,“正确义利观”实现了对传统义利观的超越式发展,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分析二者之间的理论关联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当代大学生义利观教育。[关键词]义利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3-0019-02在中國传统伦理思想史中,义利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2年3期2022-04-02

  • 东汉中晚期儒家义利观的新发展
    方面,对儒家的义利观作出新的阐释。在君子的价值追求方面,他主张也当“重义轻利”,以社会责任为先,物质享受为次;在家庭教育方面,给子孙后代教以德义,引导其走上正途,比留下丰厚的家资更重要,故而适时地将钱财利禄施予需要帮助的人,防止盛极而衰,才是长久地保有富贵利禄之道。[关键词]《潜夫论·遏利》;德义;富贵;天命;义利观[中图分类号]K234;B234.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308(2022)01-0079-08 通常认为,儒家重义轻

    知与行 2022年1期2022-04-01

  • 义、利不可以轻重论
    富平摘要:儒家义利观一般被认为是重义轻利,但实际上,孔孟儒家认为义、利二者是异质的、不可通约的。这就是说,义、利在价值上是不能进行所谓的轻重比较的。儒家义利观之所以被认为是重义轻利,是因为混淆了义利观和义利之辨这两个实际上截然不同的概念。义利观是关于道德与物质利益关系问题的思想认识,儒家的义利观既不是重义轻利,也不是义利并重,而是见利思义;儒家义利之辨是心理动机上的怀义、怀利之辨,是儒家基本的修身实践工夫。对二者的辨析,有助于消除对儒家义、利价值观的误解,

    江淮论坛 2021年5期2021-12-19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国传统和合思想传承关系初探
    地倡导了正确的义利观、和平的发展观、共同参与的全球治理觀、平等互利的国际权力观。现实和未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实践都将有力地证明,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使世界各国以平等协商的方式实现共同发展,实现共赢。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合思想;义利观;发展观;治理观;权力观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1-0023-03自古以来,华夏民族的知识与经验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人们通过切身的观察、感知、思考,得出关于这个世界的“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1期2021-09-10

  • 融先秦儒家义利观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
    为核心,其中的义利观对于塑造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世界有着很大的影响。青年大学生吸取借鉴先秦儒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对青年大学生进行义利观教育,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关键词:先秦儒家;义利观;思想道德与法治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义”“利”观念一直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也十分契合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6期2021-04-21

  • 浅析孟子的义利观
    度上可以说儒家义利观始于孔子,成于孟子。本文试图从原典出发,结合当时历史背景阐述先秦儒家集大成者孟子的义利观,以及在新的时代背景、社会需求的条件下,分析如何正确看待义利之间的关系。义利问题不仅仅关系到个人怎样为人处世,同时也对社会的发展与和谐有着密切的联系。【关键词】儒家;义利观;价值引言义利之辩,由来已久。其发生、嬗变、演进、成熟的推进历程完美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价值取向及终极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它不仅是中国哲学的价值性命题,亦是折射传统文化的

    理论与创新 2020年20期2020-12-14

  • 从人格的角度看先秦儒家的义利观
    等同于先秦儒家义利观提出新的论证。关键词:人格;先秦儒家;义利观重义轻利的一般意义是指重视道德的价值而轻视功利的价值,强调仁义道德而轻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理论界通常都认为,在义利关系的处理上,先秦儒家重义轻利。即使有人对此提出的反对的意见,其理由也不是十分的有力,本文拟从人格角度对重义轻利不等同于先秦儒家义利观提出新的论证。一、小人、君子和圣人对义利关系的处理人格指人的道德品质。先秦儒家明显提及的人格有三种:小人,君子,圣人。先秦儒家往往将君子与小人并列,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2期2020-10-21

  • 重义轻利与先秦儒家义利观
    的人格有不同的义利观要求,重义轻利只是先秦儒家对君子人格的要求,但后世基本上将重义轻利等同于先秦儒家义利观。本文探讨了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关键词:重义轻利;先秦儒家;义利观先秦儒家对不同的人格有不同的义利观要求,重义轻利只是先秦儒家对君子人格的要求,但后世基本上将重义轻利等同于先秦儒家义利观。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先秦儒家的思想根源及其主旨对于先秦儒家思想的根源,北大教授陈来认为:“孔子与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文化气质方面,与西周文化及其走向有

    大东方 2020年3期2020-10-21

  • 论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相脱离的思想根源
    于儒家思想中的义利观。关键词:道德权利;道德义务;义利观一、问题提出: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民主政治体制不断完善,道德权利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宪法法律的基本价值诉求。道德权利是道德的一个方面,其实质是一种权利。现代法治社会背景下,法律领域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而在约束力相对较低的道德领域,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相脱节甚至对立,这种脱节有其思想基础和历史渊源。“历史上的一切剥削阶级的道德,往往割裂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的关系。它几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5期2020-09-10

  • 义利观视域下中国关于全球经济治理问题的战略分析
    艾瑶摘要:义利观是对义与利二者关系的把握,其本质上是一种价值选择问题。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对二者的关系都做出过自己的回应。正确义利观的提出是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对外交往与国际关系及其所需要的伦理价值观科学把握和深刻思考的产物,对于建构新型国际关系伦理,提出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具有十分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从义利观的内涵分析入手,进一步梳理了正确义利观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并对中国关于全球经济治理问题的战略进行分析,希望对有关研究者提供有益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11期2020-09-10

  • 先秦儒家义利观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
    谢爱林摘 要:义利观是社会成员的价值观主要导向之一。先秦儒家义利观通常以君子舍身取义等最高标准,约束士大夫及统治者的道德行为。先秦儒家义利之辩以柔性的道德说教方式,提醒统治者执政时要以仁和义作为价值导向,最终达到德治教化天下目的。当代大学生从受教育程度上理应达到先秦士大夫阶层标准,但他们在道德领域中与先秦儒家处理义利关系原则上存在许多不同点,本文将比较先秦儒家义利观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共性与个性差异。关键词:先秦儒家;义利观;大学生;价值观;比较中图分类号: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1期2020-09-09

  • 孔子义利观在提升高校教师自身综合水平中的价值
    关键词]孔子;义利观;高校教师[基金项目]2018年度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学以为己—基于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LNZYJG2018026);2017年度辽宁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先秦两汉儒家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2017lnzy009);2019年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专项“基于文化自信的《政治学原理》‘课程思政实践探究”(LNZYJGSZY2019001)[作者简介]于 昶(1984—),男,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7期2020-08-10

  • 浅谈当代学生义利观的现状和对策
    ,当代年轻人对义利观的认识和理解价值是当前社会重要的关注问题,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关键词:当代学生;义利观;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7-0185-01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学生的义利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向。因为,过去的社会和现在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传统义利观中的优秀成分在融会于新时代社会主义义利观时,可以接受现实生活中的新思想、新观念,从而增加自身的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7期2020-07-16

  • 试论《三国演义》和《艾凡赫》的中西传统义利观
    研究中西方传统义利观,以中国的《三国演义》和英国的《艾凡赫》这两个中西文化的经典代表作为例,研究中结合中西方历史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中西方对待义利的态度。本文首先对两篇著作进行简单介绍,进而对其存在的义利观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增强读者对中文化之间差异性的认识,为中西文化研究提供借鉴。【关键词】中西文化  义利观  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004-02一、作品简介中西方有不同的发展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2020-07-14

  • 真假学术视角下大学生义利观的研究
    赵明辉 任洪岩义利观的研究已经由来已久,在真假学术视角下展开对大学生义利观的研究是一个新的视角。大学生义利观的研究是由社会现实所引发的,对于真假学术视角下大学生义利观的研究主要从社会现实下的真假学术、真假学术下义利观的特点、真假学术下义利观的取向与大学生学术义利观的构建四个主要方面来展开研究的。一、社会现实下的真假学术(一)引发思考:学术不端的屡禁不止从翟天临学术造假案、刘梦洁硕士论文抄袭案、再到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院长张辉的博士论文造假,一件件真实发生的

    理论观察 2020年2期2020-05-14

  •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丝路商人义利观
    路商人、商队的义利观研究》(编号:17JK1067)【摘 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反映了丝路商人的义利观,他们从谋利之初进取敬业,到贸易过程中以义制利,再到获利之后因义用财,义利兼行的义利观有他的儒家文化来源,也对当今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关键词】 古代文学;丝路商人;义利观丝绸之路自古就发挥着“殊方异物四面而至”的枢纽作用,[1]历代丝路商人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进行互通贸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反映的丝路商人义利观,集中体现在进取敬业、以义制利和因义用财等方面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3期2020-05-13

  • “审权度势”“变化因时”——贾谊义利观解析
    关键词]贾谊;义利观;时势;攻守之辨;本末之辨[中图分类号]B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02-0019-06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儒家,向来把该问题视为自己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汉初著名大儒贾谊对义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由于贾谊处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中:此时战国封建割据的局面已经结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刚刚崩溃,新立的汉王朝面临着各种内忧外患,同时也基于他自身仕途

    党政干部学刊 2020年2期2020-05-11

  • 先秦儒家义利观对树立正确义利观的哲学价值
    义、以义制利的义利观,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确义利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内容,包含了义利兼顾、义重于利、互利共赢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先秦儒家义利观对正确义利观的践行具有重要理论贡献。关键词:先秦儒家;义利观;正确义利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正确义利观” 。正确义利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价值理念,体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义利之辩”是儒家学说的重要方面,笔者将指出先秦儒家义利观和正确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期2020-05-08

  • 浅谈《中国伦理思想史》一书中的义利观
    词:伦理思想;义利观;道德一、孔子“先义后利”的义利观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孔子首先察觉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在处理道德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他“先义后利”的义利观。“义”的概念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早已存在,孔子对义非常重视,他说:“君子义以为上”。“义”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行为道德规范的要求;另一方面指处理以上行为规范所应根据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孔子对利做了狭义的解释,处于义的对立面的“利”,主要指个人的私利,而不是指国家和社

    青年时代 2020年4期2020-05-03

  • 国际道义视角下中国对非洲的援助
    ,以义为先”的义利观,继续坚持和完善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原则,同时采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指导方针。本文试图从国际道义的视角下,将正确义利观的理念与交换正义、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原则与平等正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方针与均衡正义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笔者的分析发现,中国对非援助提出的理念,坚持的原则和实施的方针三个方面符合国际道义,并且在实施方针上更进一步丰富国际道义的内涵,在注重受援国的实际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受援国自己能力的建设,对非援助取得了良

    公关世界 2020年2期2020-04-09

  • 习近平义利观研究述评
    100)习近平义利观是新时代我国外交实践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义利观。自2013年习近平提出坚持正确义利观以来,他多次在众多报告和讲话中阐述和强调了“以义为先,义利兼顾”的义利观。习近平义利观不仅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指引,也是开展大国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航。学术界对习近平的义利观进行了多层面、多视角的解读和阐发,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并达成部分共识,推动了习近平义利观的深入研究,充实并拓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高校社科动态 2020年3期2020-03-13

  • 习近平正确义利观的研究进展及述评
    派。但什么样的义利观才是最为正确并应当普遍遵循的价值理念,这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正确义利观”之前的较长时间里,学术界存在的各种说辞并未形成定论。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非洲期间首次提出正确义利观,这不仅是对国际社会普遍流行的现实主义原则的破冰,也标志着正确义利观作为具有政治性的价值导向,成为权衡我国内政外交政策的重要决策价值标准,在学术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学术性研究价值。已知自2013年以来,学术界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受研究周期较短的影响,目前学界尚未形

    甘肃理论学刊 2020年2期2020-03-12

  • 义利之辨的影像投射
    影片如何围绕“义利观”来讲故事,继而讨论“义利之辨”的现代转换,最终旨在探讨国产电影反思社会问题的有效形式。关键词:国产电影 义利观 现代转换2018年大热的喜剧电影《西虹市首富》探讨如何对待财富的问题,无独有偶,催泪电影《我不是药神》虽然讲的是医疗方面的社会事件,但其实质仍然是探究义和利如何取舍的问题,荒诞电影《一出好戏》正视人在面临极端情境时的贪欲和因此而做出的不同选择。三部影片的共性在于:不再局限于一己悲欢或几个人之间的纠葛,而是涉及了公共生活,触及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5期2020-03-01

  • 论“正确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摘 要:“正确义利观”的理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国内学者从“正确义利观”的概念、内涵、特征、面临的挑战与价值定位等多方面展开研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梳理并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将践行正确义利观推向新的高度,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关键词:“正确义利观”;义利2013年3月,习近平首次提出正确义利观这一概念。在以后的国内外公开发言和文章中,习近平又多次涉及到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2014年7月,在对韩国进行国事

    锦绣·中旬刊 2019年10期2019-10-2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分析
    其中,墨子关于义利观的问题学说,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響。本文着重分析墨子学说中的“义利观”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墨子子“义利观”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总结新时代“义利观”的内容,希望能够增进对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关键词:墨子;义;利;义利观;新时代一、墨子的义墨子的“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即兼相爱。兼相爱就是爱他人就像爱自己,无所谓亲疏贵贱,无所谓贫困和富有,都会平等地去爱。墨子认为人人生来平等,不

    青年生活 2019年14期2019-10-21

  • 孔子义利观及对当世的影响
    子为代表的儒家义利观,与西方伦理规范有着质的差异。这种义利观以德为中心,讲求一种人性的不断完善与超越。本文即围绕此展开,分析探讨孔子义利观及对当世的影响。关键词:孔子;义利观;当时影响]现代社会急速发展,现实状况日新月异,而传统的伦理道德也面临着强大的挑战。韩国老年社会的到来以及落后的社会养老制度令传统“养儿防老”的社会模式面临巨大冲击;中国改革开放,以包容的心态迎接世界,但至此衍生出的经济贸易问题也层出不穷,世界贸易争端频发;高楼大厦灯红酒绿使现代人面临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期2019-09-10

  • 陈嘉庚的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
    [摘 要]义利观,一般指人们对于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关系的看法。陈嘉庚义利观是在对中国传统义利观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嘉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嘉庚义利观具有“先义后利”“见利思义”“舍利取义”等内涵,呈现出“重义务轻权利”“重公义轻私利”“重奉献轻名利”等特征。今天我们探讨陈嘉庚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对于更好地弘扬“嘉庚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陈嘉庚;义利观;当代价值[基金项目]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择优

    关东学刊 2019年2期2019-07-30

  •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义利观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
    ,或多或少出现义利观的價值偏差。本文从教育内容、教育渠道和高校媒体监管与引导三维来探析市场经济下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培育策略。关键词 义利观 大学生 市场经济作者简介:李亚芳,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0期2019-07-26

  • 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探讨
    命运共体、平等义利观、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关键词:全球化;全球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义利观;共商共建共享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2.0601 全球治理的概念和内容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带来了许多全球性问题和挑战,这就促使了全球治理概念的提出。回顾历史,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工业革命前,由于经济不发达,互联网未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22期2019-07-15

  • 试论南宋理学家所撰碑志文中的两浙富民形象
    浙,富民形象,义利观中图分类号 K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12-0050-07中唐以降,富民阶层崛起,成为地方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中心。①到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富民之形象日益凸现,成为研究地方基层社会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随着南宋理学的兴盛和传播,理学家在富民形象之书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富民形象多存留于理学家所书的碑志文中,且两浙地区的富民碑志占有很大比重,其中,尤以浙东学派所撰居多。这并非一个偶然的现象。由是,笔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19年6期2019-06-26

  • 张锡勤对中国传统“义利观”近代转型的阐释
    王男[摘 要]义利观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大问题之一,以儒家的先义后利、以义制利为核心内容。中国近代是义利观的转型时期,也是义利观发展的关键时期。张锡勤先生把传统义利观在近代的转型概括为四个阶段:鸦片战争前、洋务运动时期、戊戌维新时期和辛亥革命时期。鸦片战争前,魏源等对传统义利观进行了修正,提倡求利的合理性。鸦片战争后,传统义利观遭到更猛烈的冲击,思想家们大力提倡求乐免苦与合理利己主义,认为人类的行为、追求都是以为我、利己为核心的,离却利己便无法说明人类生

    知与行 2019年2期2019-06-11

  • 共产党员应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自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心中始终装着群众,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为人民谋取利益;自觉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坚持集体利益至上,主动捍卫集体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自觉做到坚持物质和精神追求、求利的目的和手段、个人和社会利益的相统一,争做践行社会主义义利观的表率。【关键词】共产党员;义利观;为人民服务;表率义与利是人生道路上不可回避的话题,是共产党员必须面对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正确对待义与利的立场态度问题,既体现一个人的基本义利观,同时,也反映了一个人的人品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2019-06-01

  • 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研究
    生主流社会主义义利观是正确的,难免存在知行不一的问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观凸显,本文旨在剖析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存在的问题,试图从大学教育的手段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关键词 义利观 道德 个人主义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2.037Research on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Righteousness and In

    科教导刊 2019年5期2019-04-22

  • 重义轻利与绝仁弃义
    超越义利的特殊义利观与儒家明确而系统的义利观相比,在理论形态上,是相反的以至截然对立的;在精神实质上又是互补的,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关键词:儒家;道家;义利观文章编号:978 -7 - 80736 - 771 -0(2019) 01 -169 - 02引言儒家的义利之辩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无尽的影响,义利观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也演变出许多具体与抽象的概念。先秦时代儒家学者采用对立道德和利益的方法来安定天下,提倡赞扬道德,贬低排斥利

    长安学刊 2019年1期2019-03-17

  • 以儒家优秀文化提升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和谐,用儒家的义利观矫正当下拜金主义给高职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用儒家“三立”的思想激发高职学生的责任担当,用儒家忠孝思想提升高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孝敬父母的赤诚之心。【关键词】儒家优秀文化  高职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  礼和信 义利观【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C-0026-03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中华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11期2019-03-09

  • 论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要:社会主义义利观是伦理道德问题中常谈常新的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培育社会主义义利观过程中存在对义利关系认识模糊,强调个人本位,观念趋向多元化和功利化,易受网络低俗信息影响等问题;进而剖析出存在以上问题的成因,经济发展与价值观形成不平衡,某些传统观念未能与时俱进,国际环境中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未能协调培育义利观;从而使当代大学生厘清对社会主义义利观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选择符合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6期2019-02-11

  •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正确义利观La concepción correcta de la justicia y el interésEn su visita a África en marzo de 2013, el presidente Xi Jinping hizo el primer planteamiento respecto a la concepción correcta de la justicia y del interés. En octubre del mi

    今日中国·西班牙文版 2019年9期2019-01-14

  • 中国传统义利观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中国传统义利观作为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对中华民族的价值判断、道德品质和民族精神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正确义利观的树立对国家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义利观,总结和凝练其中精华,分析当代大学生义利观现状,以期對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义利观有所启示。关键词:义利观 当代大学生 启示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6-0104-02中国传统义利观作为

    现代交际 2018年16期2018-11-26

  • 汉代儒家义利观研究
    秦铁柱摘要:义利观是一个大问题,任何思想流派、任何思想家、任何人都必须面对这个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义利之辩”就成为“百家争鸣”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个时期内各家各派均形成了各种义利思想,为汉代各种义利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汉代儒家义利观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家的义利观。它对两汉时期的政治、民族、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汉代人们处理各种关系的主流思想,并且日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儒家义利观对于当今社会正确义利观的建立极具借鉴意义。关键

    山东青年 2018年8期2018-11-06

  • 汉代儒家义利观研究
    秦铁柱摘要:义利观是一个大问题,任何思想流派、任何思想家、任何人都必须面对这个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义利之辩”就成为“百家争鸣”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个时期内各家各派均形成了各种义利思想,为汉代各种义利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汉代儒家义利观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家的义利观。它对两汉时期的政治、民族、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汉代人们处理各种关系的主流思想,并且日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儒家义利观对于当今社会正确义利观的建立极具借鉴意义。关键

    山东青年 2018年8期2018-11-06

  • 中国共产党反腐理论研究
    关键词:墨子 义利观 反腐中图分类号:B224;B82-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4-0212-02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给现代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其中有不少关于防治腐败的思想,站在平民立场的思想家墨子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反腐防腐论述。一、墨子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思想理论墨子是我国战国初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战国初期在中国古代是社会大变革时期,还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当时的政治、经济

    现代交际 2018年14期2018-11-01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重伦理审视
    类命运共同体,义利观,公平正义〔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8)04-0054-05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提出的新的科学理念,是治国理政方略的重要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不仅为构建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指明了行动的“路线图”,同时也为推进全球经济体系有效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建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其实现既有赖于世界诸行为主体在经济政

    理论探索 2018年4期2018-08-13

  • 试论中国近代商业思想的演进
    道路。关键词:义利观;商业;商战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动地进入世界近代体系。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入关,商品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国人的思想开始转变,旧有的重义轻利的观念被改变,与有识之士的“求富”“自强”相融合,催化近代中国重商思想的勃起,并衍生为商战意识。1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念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化和政治格局的终极原因,不应求之于人民的头脑之中,也不应求之于人们对于永恒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长的理解之中,而应求之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之中,这些原因不应求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5期2018-08-08

  • 先秦儒家义利思想的发展及其对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启示
    思想道德建设;义利观;公私观一、先秦儒家义利思想的发展先秦儒家义利思想主要以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义利思想为主要线索,他们注重伦理道德原则,注重在经济生活中进行伦理辩护,他们把义利关系作为处理经济关系的准则,在经济生活中高扬道义,力推符合社会经济生活的义利观,以期达到为当时人们生活服务之目的。但是孔子、孟子与荀子三人所面临的社会实际状况不同,他们分别以春秋战国时期个人所处的实际社会内容为根据,为解决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在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中不得不面临的义利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2018-07-28

  • 汉代法家义利观研究
    秦铁柱摘要:义利观是一个大问题,任何思想流派、任何思想家、任何人都必须面对这个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义利之辩”就成为“百家争鸣”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个时期内各家各派均形成了各种义利思想,为汉代各种义利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汉代法家的义利观继承并发展了先秦法家的义利观,并且与儒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相融合,对两汉时期的政治、民族、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汉代人们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思想,并且日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黄老道家义利观对于当今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8期2018-07-23

  •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构建国民素质的作用
    优秀的思想,如义利观、诚信的道德观、敢于、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等等,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义利观 诚信 担当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农耕文明,但它延续了几千年,至今仍有勃勃生机,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中华民族至今仍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传统文化可谓功不可没。这一民族瑰宝对构建并提升国民的素质,乃至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与现实意义。1构建正确的义利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期2018-06-06

  • 辨析教育和洗脑对正确义利观的塑造价值
    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构成了极大的困扰。通过引入洗脑的四大特点,即虚假、强制灌输、为了自己的利益、暴力,从四个维度对教育和洗脑进行辨析,探讨二者的本质区别,即洗脑是灌输虚假错误的信息借以控制他人,而教育是传递科学正确的知识藉以塑造他人,并引导受教育者具备自我思维,包括改良知识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知识的创造性思维,并创造社会价值。教育不是洗脑,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人们反洗脑的能力。关键词:辨析;信息;教育;洗脑;义利观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人类信息正呈现出几何

    当代旅游 2018年6期2018-04-21

  • 儒家义利观及其对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启示
    0006儒家义利观及其对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启示肖 扬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义利观是中国伦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儒家义利观一直在发展过程中,对儒家的义利观不能狭隘的理解为重义轻利,儒家义利观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深挖儒家义利观背后的含义,对当代大学生义利观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儒家;发展史;内涵;义利观;启示2义利观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人生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形成正确的义利观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问

    山西青年 2017年12期2017-06-10

  • 论汉人义利观与汉代师生关系
    1)一、汉人的义利观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形成了各自的义利思想,儒家孔、孟、荀在义利观问题上,都认为义是利的前提条件,因而,当义、利发生冲突时,要无条件地弃利取义,人即使处于生死抉择之时,也不应苟且偷生而害义,诚如孔子之“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先秦儒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的形成为汉代社会主流义利观即重义轻利的义利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墨家形成了义利合一的义利观,墨子提出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特别强调先人后己,要求真正博爱一切人,这种忘我无私的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8-15

  • 和谐社会义利观刍议
    刘雅超和谐社会义利观刍议刘雅超和谐社会义利观是和谐社会建设所孕育和呼唤的伦理价值观,它是和谐社会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旗帜鲜明地为和谐社会确立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光辉旗帜。和谐社会义利观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指向,大力倡导、培养和谐社会义利观,必然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义;利;和谐社会目前,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种种危机和风险之所以积聚和爆发,归根到底还是由于人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年3期2011-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