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美学

  • 《被解救的姜戈》中的暴力美学和文化交织
    中奴隶文化与暴力美学的交织。姜戈被“医生”解救后,经过内心的短暂思想斗争后,就选择做一名赏金猎人,用正义和暴力对抗黑奴制度,保护自己和爱人,跟随“医生”度过了一路艰辛而又激情澎湃的旅程。《被解救的姜戈》除了体現美国大片的个人英雄主义,全片充斥着惩恶扬善的暴力之美,更加充分的展现了美国内战前夕的黑人奴隶制度及其文化,这对于研究电影文化和西方历史文化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关键词:《被解救的姜戈》 暴力美学 黑奴 历史文化“暴力美学”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后来在中国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3期2023-06-07

  • 西方幽默的中国式阐述:荒诞与喜剧
    喜剧;幽默;暴力美学;《让子弹飞》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8-00-0320世纪西方文论的研究发生迁移,从研究文本转向研究读者和接受。一战后,存在主义盛行,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世界是没有意义的,它的基石便是荒诞。20世纪40年代,阿加贝·加缪开始明确地将荒诞提升到哲学高度,荒诞派戏剧继承了荒诞哲学和存在主义。戏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古希腊时期,学者已经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

    艺术科技 2021年18期2021-11-26

  • 欲望凝视 : 朴赞郁影像中的身体美学
    电影在表层的暴力美学之下,隐藏着复仇的核心,在恨与救赎的过程中,日常身体转换为电影身体,女性角色的身体也从遮蔽到敞开。极具个性的影像风格与身体美学形成了相互成就的关系:由身体释放暴力美学,用影像建构身体美学。而对于身体的刻画,朴赞郁导演选择以批判和欣赏的视角进行表现,以客观的态度让女性身体得以打破被观看的枷锁,从而获得电影空间中的自由。作为一名男性导演,在电影作品中对于女权主义的深入,使得他的作品中表达出对于女性的深切关怀和支持。【关键词】 身体美学;朴赞

    今古文创 2021年32期2021-09-22

  • 浅析主旋律影片《战狼2》
    画,和精彩的暴力美学运用都成为了影片最后市场与口碑双丰收的有力保障。关键词:主旋律 暴力美学 战争一、主旋律下的中国电影主旋律电影是指与主流政治主题在价值观上相互重合的类型电影。《战狼2》处处飘扬的中国国旗无疑为影片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主旋律因素。它既符合社会发展和当代主题的需要,又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在电影的商业和美学中是得到了兼顾的。与之相似的吴京导演的《战狼1》,同样是在选材方面大胆的突破了以往的禁区,以中外反动暴乱为中心展开,同样飘扬的五星红旗,对于这两

    文学天地 2021年3期2021-09-10

  • 《红海行动》:暴力美学的“ 应用”
    工业的发展,暴力美学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电影中。暴力美学作为这部影片中的必要元素,让《红海行动》成为了“主旋律电影”的系列电影之一,成功树立了大国崛起时代的国家形象。林超贤导演在《红海行动》中集结了暴力叙事、人物塑造、视听语言等元素充分体现了军人的爱国主义和集体英雄主义。关键词:暴力美学;《红海行动》;暴力叙事;英雄主义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5-0102-03现实生活中暴力是一种令人厌恶的存

    今传媒 2021年5期2021-06-22

  • 浅析电影《英雄》中的影视美学艺术
    彩构图以及“暴力美学”在画面语言中的运用以及价值体现。【关键词】“暴力美学”;隐喻;意象性;叙事功能一、《英雄》电影中“暴力美学”的体现所谓“暴力美学”就是指区别于传统暴力在影视中的表现方式,不再侧重于表现暴力内容的本身,而是将暴力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式只是侧重形式感,追求形式的美感。它是将暴力血腥的镜头画面进行艺术化的转换,所以人们把追求暴力形式美感称为“暴力美学”。而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也被许多导演广泛的运用,逐渐发展成一种特定的影视的表现手法。电

    新闻传播 2020年19期2020-12-21

  • 韩国犯罪类型电影的“本土化”叙事
    韩国犯罪片;暴力美学;现实主义近年来,韩国犯罪暴力电影大行其道,令世界影人再次将目光聚焦韩国电影。韩国犯罪电影一边汲取着好莱坞与中国香港犯罪电影的类型经验,一边打破千篇一律的类型模式进行本土化的特色改写,最终开辟了一条本土化、成熟化的道路,不仅在商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也创建了能夠反映社会问题和政治意识形态的韩国特有的犯罪电影类型模式.一、叙事特点:现实主义创作视角韩国电影创作者倾向于取材生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二次创作”,建立在现实主义的视角上反映社会问题

    时代人物 2020年24期2020-11-28

  • 当代日本电影的“错乱一代”
    ,以其独特的暴力美学风格自成一派,其暴力美学具有写实、兽性、突如其来及双重性等特点,作者通过暴力也传达了存在主义哲思、形而上的慰藉、对底层的人文关怀和对现实社会的关照与批判。关键词:暴力美学;日本电影;亚洲电影日本电影一直是亚洲电影中的翘楚,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闻名世界,自20世纪以来诞生了许多优秀的电影作者,如今日本艺术电影仍在不断涌现出新的优秀电影作者,以三宅唱、真利子哲也、深田晃司等人为代表,其作品纷纷入围洛迦诺等国际电影节,为世界影坛瞩目。真利子哲也

    银幕内外 2020年4期2020-11-25

  • 暴力美学风格下女性主义的表达与转变
    贯之地融入其暴力美学的风格框架中。本文将以他的导演作品《杀死比尔》和《无耻混蛋》为例,分析其暴力美学风格下女性主义的表达及转变。【关键词】暴力美学;直观式女性主义;含蓄式女性主义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3-0150-02一、暴力美学(一)起源与发展暴力美学起源于美国好莱坞电影。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导演山姆·帕金法先后执导了《日落黄沙》与《稻草狗》两部动作片。在影片中,喷

    戏剧之家 2020年33期2020-11-23

  • 浅析《搏击俱乐部》中的暴力美学
    更胜在展现了暴力美学的魅力和对人性的探讨。【关键词】《搏击俱乐部》;暴力美学;潜意识;精神分析学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9-0154-02一、“暴力美学”的概念解读暴力,原意指暴露出来的力量,不同团体或个人在不能用和平手段解决矛盾和问题时,采用强制手段达到自己目的的行为被称为暴力行为。“暴力”一词也多作为贬义词使用,从它的释义中也可看出其带有“力量”和“非正义性”两种含义。而

    戏剧之家 2020年29期2020-11-02

  • 爱与罪交织成的命运
    词:朴赞郁;暴力美学;复仇三部曲;爱与罪;民族传统1998年韩国撤废了“电影剪阅制度”,建立起了电影等级制度。自此以后,色情、暴力、恐怖、敏感题材等都不再受到限制,一时间韩国的电影作品呈井喷态势,也出现了很多有才华的优秀电影人。朴赞郁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凭借其颇具风格的电影作品名扬国内外。当人们谈及朴赞郁的一系列作品,总伴随着“黑色”、“诡异”、“暴力”等词,看起来都是一些负面的词语,但朴赞郁却能够让观众在“负面”的剧情中,捕捉到正面的人性光芒,在罪里感受到

    青年生活 2020年26期2020-10-21

  • 浅谈昆汀·塔伦蒂诺电影的美学世界
    尔》继承发扬暴力美学之外,在影片中的拍摄手法、叙事方式中将不同属性、艺术特征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作品之中。昆汀·塔伦蒂诺他的电影个人风格化浓烈,以冷酷的暴力著称,其中植入幽默的片段。他为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带领美国独立电影崛起的力量。关键词:《杀死比尔》;暴力美学;叙事方式;元素融合《杀死比尔》电影简介电影《杀死比尔》由昆汀·塔伦蒂诺执导,2003年10月北美上映。影片女主角碧翠丝她是比尔昔日的情人,隶属于一支名为“致命毒蛇暗杀小组”的杀手小组。第一部在

    广告大观 2020年10期2020-10-20

  • 北野武电影中的“硬汉”形象分析
    重阳摘 要:暴力美学起源于美国,成熟于香港,发展于日本。在暴力美学的浪潮之下造就了一个具有演员和导演双重身份的暴力美学大师——北野武。在北野武所执导的电影中不乏具有典型特征的硬汉形象。硬汉形象的塑造又与暴力场面的构建密不可分,北野武正是通过运用带有暴力元素的镜头一步步塑造了其影片中的“硬汉”形象。北野武导演通过调动观众的视听神经,从而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心灵震撼与情感共鸣。本文试图以“硬汉”为切入点,解读北野武电影中暴力美学语境下的“硬汉”形象、“硬汉”柔情以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4期2020-09-10

  • 暴力美学”视域下的校园霸凌题材影视化创作探析
    之美,探析“暴力美学”视域下的校园霸凌题材影视化创作。关键词:《少年的你》;“暴力美学”;校园霸凌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2-0113-022019年,《少年的你》一经上映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了观众争相热议的影片。根据猫眼专业版的统计数据显示,《少年的你》最终的累计票房达到了15.58亿元,成为了该年度的票房黑马,实现了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赢”。究其大热与大卖的缘由,正如人民日报对其的点评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期2020-09-10

  • 暴力美学在电影艺术中的审美体现
    于现有研究中暴力美学理论的阐释,分析并总结产生暴力美学的心理来源,梳理暴力美学电影的发展历程,挖掘暴力美学电影的美学意涵,进而讨论暴力美学在影视作品中的独特价值。關键词:暴力美学;暴力电影;审美心理一、绪论近年来,“暴力美学”常常作为影视、游戏的热门标签,这一词汇频繁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对于暴力的审美意涵从何而来?暴力美学又是如何在电影艺术中影响着我们的观赏体验的?这将是本文探讨的主题与目的。二、暴力的美学(一)什么是暴力美学暴力美学是一种为迎合感官体验而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9期2020-09-06

  • 昆式暴力美学中的女性主义表达
    张文熠摘要:暴力美学是指将暴力通过美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形成一种艺术化的表现形式。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在《低俗小说》《杀死比尔》《无耻混蛋》等经典影片中将女性设置为电影主体,温柔的女性形象和暴力行为之间产生剧烈的矛盾冲突,暴力与美学被杂糅在一起,并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片中将镜头对准女性和被忽视的边缘小人物,意图挖掘暴力背后的人性光辉,消解暴力的本质,使女性从边缘走向了影片中心。本文对昆汀·塔伦蒂诺经典影片中呈现的女性形象类型、女性主义的精神内涵以及女性

    社会科学动态 2020年8期2020-08-31

  • 艺术是一种精神状态:昆汀·塔伦蒂诺电影的趣味
    蒂诺;趣味;暴力美学;心理越轴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20)04-0062-04在严肃和商业一分为二、泾渭分明的现代类型電影世界,昆汀·塔伦蒂诺撕扯出了一个边缘模糊、暧昧不清的个性地带,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因而,塔氏电影以其出类拔萃的美学理念和艺术风格,成为电影界研究的显题。在谈及塔氏电影时,大多数学者着墨于其电影花巧的结构或其风格化的表达,“分段叙事”、“环形结构”或“暴力美学”已经成为在梳理

    三峡论坛 2020年4期2020-08-18

  • 中国西部电影的美学特征浅谈
    形态;探索;暴力美学【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中国西部电影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浪漫气质,它的神秘、质朴、瑰丽特别吸引人,为人们呈现了一个崭新的观影视角。在针对中國西部电影的审美价值观研究中,“感性意像性”“心灵自由化”“精神愉悦性”等都是中国西部电影审美价值观能够被充分体现的关键词汇。基于这几点,探寻中国西部电影内在的美学动因与规律就成为一种可能。一、中国西部电影美学特征的探索发现——空间位移与都市体验的探索发现中国西部电影拥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5期2020-07-04

  • 鬼才艺术家的先锋探索——浅析《低俗小说》的独特风格
    性。关键词:暴力美学 环形结构 风格 《低俗小说》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在1994年凭借《低俗小说》力压群雄,一举拿下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并获全球影评人一致的赞誉。由于独特的非线性叙事方式和圆形式叙事结构,吸引了大量粉丝的极力追捧并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电影时代。一、充斥暴力美学的个人风格暴力美学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种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的大背景下,人们对现有的社会体制产生疑虑和思考,并逐渐萌生出对抗传统观念的想法,大量符合年轻人审美的电

    参花(上) 2020年7期2020-06-19

  • 浅析电影《低俗小说》中的暴力美学审美特征
    摘  要:“暴力美学”原指起源于美国,在香港成熟的一种电影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低俗小说》颠覆了传统美学的视听表达,解构传统融入后现代主义特色,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做皮筋。本文从狂欢化叙事、审美化暴力、深刻意蕴三个层面接度经典电影《低俗小说》。关键词:昆汀·塔伦蒂诺;低俗小说;暴力美学暴力美学”的概念有几种不同的解读,学者郝建认为“‘暴力美学指在中国的香港发展成熟的一种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它的内涵是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1期2020-06-08

  • 20世纪70年代前后日本剑戟片风格初探
    从身体叙事和暴力美学解读这个时期的剑戟片。【关键词】剑戟片;武士道;暴力美学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3-0095-01一、反叛者的快意恩仇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剑戟片中,《座头市》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座头市》一共有26部,尽管每一部故事呈单元独立,但整体上,塑造了一个双目失明却大智若愚,爱打抱不平却充满市井痞子气息的高手形象。《座头市》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正是因为它区别于传统剑

    戏剧之家 2020年13期2020-05-28

  • 浅析电影《低俗小说》中的暴力美学审美特征
    摘  要:“暴力美学”原指起源于美国,在香港成熟的一种电影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低俗小说》颠覆了传统美学的视听表达,解构传统融入后现代主义特色,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做皮筋。本文从狂欢化叙事、审美化暴力、深刻意蕴三个层面接度经典电影《低俗小说》。关键词:昆汀·塔伦蒂诺;低俗小说;暴力美学暴力美学”的概念有几种不同的解读,学者郝建认为“‘暴力美学指在中国的香港发展成熟的一种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它的内涵是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5期2020-05-13

  • 电影《芝加哥》的美学浅探究与寓言体阐构
    释了其独特的暴力美学,以镜语展现时代之语,时代之症候。本文从美学风格与影像寓言两个维度对电影《芝加哥》进行简单的解构与剖析,以探析同类型电影的美学特点与造梦机制。【关键词】音乐剧电影  暴力美学 空间理论 娱乐至死引言情欲,血液,爵士,歌舞,酒精,子弹,钞票与谋杀。这些元素像综艺秀节目般逐一登场,精彩纷呈的歌舞演绎出一个骇人的危险世界,在这个黑白颠倒的世界中,比腐败的司法系统和易于操纵的媒介舆论更可怕的是看客将暴力事件作为娱乐头条追捧时表现出的理所当然。百

    理论与创新 2020年4期2020-05-09

  • 从“暴力美学”到“超写实暴力”
    影常常言及“暴力美学”,然而影片中暴力事件带来的体验,却与典型意义上的“暴力美学”相去甚远。这类动作片当然是“暴力”的,它们也因此被划入“R级”电影的行列,但认为它们符合某种“美学”,甚至称之为“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应当存疑的。这种误读有时甚至会延伸到动作片之外,例如最近上映的《南方车站的聚会》就引发了一阵关于“暴力美学”的热议。那么应当如何描述这些电影中的暴力场景,它们又为什么会被误认为属于“暴力美学”范畴,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一、“暴力美学”:一

    艺术广角 2020年2期2020-03-31

  • 特工电影中的类型片元素
    睐。关键词:暴力美学 黑色幽默 文化差异 特工电影 《王牌特工2:黄金圈》一、特工电影:从间谍电影衍生出的亚类型《王牌特工2:黄金圈》可以看作是一部特工类型的电影,也可以看作是一部间谍电影。“间谍”和“特工”的英文都是Spy,所以在影视类型上,特工电影是间谍电影衍生出的一个亚类型,即特工片可以看成间谍电影的派生品。近年来中外的间谍和特工电影有很多,因為剧情往往比较惊险刺激,受到影迷的热捧,所以很多都有续集,比如香港电影《无间道》和《边缘人》系列、英国电影《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8期2020-01-21

  • 浅析姜文电影对文学原著主题的改编
    人化解构和对暴力美学的渲染探析姜文对电影主题的改编,从而发现姜文电影改编的策略。关键词:姜文;影视改编;暴力美学姜文创作电影时一直秉承着借用而不完全照搬文学原著的理念,在原著基礎上加入自己独特的电影元素的改编原则,他对电影改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局限于原著的创作理念,而是将宏大历史事件进行解构,加入自己对暴力美学的理解,使其作品带有明显的“姜文式”风格。(一)对“共名”宏大历史叙事的个人化解构“宏大叙事是一种完整的叙事,具有主体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9期2019-12-11

  • 昆汀暴力美学研究
    ·塔伦蒂诺是暴力美学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从近年由其执导的《被解救的姜戈》为切入点,由杂耍蒙太奇中形式上追求纯视觉冲击力的方面出发,引出影片中的如人物塑造、环境造型、视听元素和动作设计等运用,体现出了富有感染力的暴力美学的魅力。通过元素的分析,以探究昆氏高度风格化“作者电影”影片风格。【关键词】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视觉冲击;黑色幽默;解构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1-0076

    戏剧之家 2019年31期2019-12-05

  • 浅析朴赞郁导演艺术风格
    电影;复仇;暴力美学一、叙事风格分析朴赞郁在电影中兼顾艺术性及商业性,这也使其中既有50年代至90年代初受美国电影影响的好莱坞式经典叙事模式,同时也借鉴了欧洲艺术电影中的风格化叙事手法,从而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叙事风格,具有极高的导演辨识度。作为最能反映朴赞郁个人理念的经典性电影作品,“复仇三部曲”都是通过复仇将情节缓缓铺开。其中第二部《老男孩》是根据日本动漫改编的电影剧本,第一部《我要复仇》和第三部《亲切的金子》则都是朴赞郁自己亲手创作而成,这三部作品的叙

    艺术大观 2019年36期2019-11-16

  • 定位不明的暴力
    文摘  要:暴力美学概念起源于美国,并在香港进一步的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和延伸,从而拥有全新的含义。在影片中,暴力美学往往与人性相连接在一起,并焕发出新的含义。《恶人传》便是这样一部影片,从几方势力之间的角逐和斗争中,将暴力贯穿至影片的全部,并通过暴力美学形式的参与,展现人性中的恶。关键词:恶人传;暴力美学;合法化[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1我们常常提及暴力,并将其作为判断人的好坏的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7期2019-11-14

  • 《发条橙》:电影改编的暴力美学分析
    ;电影改编;暴力美学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7-0078-03暴力,是人类文明产生以来所带有的文化原罪。它象征着一种强制性的力量,不仅存在于个体之中,更广泛存在于社会、国家、历史之中。可以说,暴力是一种天然的不稳定因素,它带来矛盾、冲突和伤害,历来为人们所反对和谴责。但与个体暴力不同的是,国家权力是人类社会中另外一种合法的、组织化的暴力,它管控和约束着社会的秩序与发展。与暴力

    戏剧之家 2019年27期2019-11-05

  • 美一定是令人快乐的吗?
    刺激和恐慌的暴力美学思想似乎完全相悖。本文将以“美是否一定令人快乐”为中心问题,简要探讨伊壁鸠鲁派快乐论美学思想与暴力美学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关键词】伊壁鸠鲁哲学;快乐论;暴力美学;异同【作者简介】任丹(1986-),女,汉族,湖南汨罗人,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翻译,跨文化交际等。一、伊壁鸠鲁的快乐论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在统一了希腊之后,在远征东方亚洲和南方非洲的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军事成就,但在如何巩固新建成的大帝

    校园英语·月末 2019年13期2019-09-10

  • 试论国内外经典电影的暴力美学
    的组成部分。暴力美学,就是暴力的风格化符号化,通俗点说,就是打得很有特色。从美国西部片到中国的武侠片,有关暴力的场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法国导演梅尔维尔和美国导演佩金法之后,风衣礼帽的外形和慢镜头快速剪辑逐渐成为现代类型片暴力风格的标配。关键词:暴力美学;电影;昆汀;杜琪峰;北野武;徐克引言:人本身都具有暴力倾向,只是因为社会规则的约束,人的暴力意识才得以弱化,长期的压抑使得人类只能通过各种隐性手段去宣泄自己的暴力。艺术作为文明社会的象征,也作为人类宣

    广告大观 2019年9期2019-09-10

  • 从艺术角度解读群体时代的精神特征
    用充斥着色情暴力美学意味的摄影作品来挑衅我们的视觉系统。他们二人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和方式,表达着对群体时代人们的盲从、麻木与冷漠现象的批判。关键词:群体时代;张晓刚;荒木经惟;暴力美学一、《大家庭》与群体时代的精神暴力张晓刚出生于1958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他从小对周遭环境比较敏感,身边发生的一切都在影响着他。也正是因为这个时期,让他对所处的时代、对人生有了更深的体悟,从而使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记忆烙印。因其创作手法和创作符号的个性化,随着艺术市场的

    美与时代·下 2019年8期2019-09-10

  • 论?“暴力美学”及其美学诉求
    ,是因为 “暴力美学” 自有其美学功能。首先,“暴力美学”有助于人类内在暴力本能的疏导与宣泄。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艺术具有宣泄作用,他在论述悲剧的效果和目的时说:“悲剧是通过引发恐惧和怜悯,以达到让这类情感得以净化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希腊悲剧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从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中解放出来。而电影在宣泄人类情感和欲望方面比其他艺术作品更具优势。正如学者贾磊磊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一书中所说:“由于电影艺术‘拟真性’的语言形式和梦幻化的观赏

    颂雅风·下半月 2019年3期2019-09-10

  • 浅论东野圭吾小说中暗含的暴力美学因素
    说为中心,以暴力美学为理论依托,围绕着暴力美学一系列的理论,从形式化、人性化书写角度,对其作品暗含的暴力美学进行深入解读。关键词:东野圭吾;暴力美学;推理小说作者简介:张唯(1996.6-),女,汉族,江苏省昆山市人,现就读于扬州大学文学院2018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美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0--02暴力美学作为一种艺术趣味和创作形式,是从香港电影中衍生而来的一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0期2019-08-13

  • 浅析奇幻小说《爵迹》的叙事模式
    文本中突出的暴力美学因素在文章中的运用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发展间的联系,从小说的叙事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对小说文本进行分析。关键词:青春文学 暴力美学 叙事《爵迹》是郭敬明继《幻城》之后创作的第二部奇幻小说,最初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在郭敬明主编的畅销期刊《最映刻》上,随后文学杂志《收获》在2010春夏卷中收录了这部玄幻小说的第一册《临界-爵迹》。作为一本可以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的老牌纯文学期刊,当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家几乎都跟《收获》有关系,素有“经典化”的精神价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6期2019-07-22

  • 《杀死比尔》中的暴力美学分析
    工业的发展,暴力美学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电影中。暴力美学主要被用来发展故事情节以及渲染气氛,并且暴力美学也在电影作品中表现得格外生动。昆汀·塔伦蒂诺,作为好莱坞最著名的导演之一,他也正因为其作品中的暴力美学为大家广为熟知,他作品中所呈现的感官刺激,对东方元素和意大利西部电影的广泛借鉴都让暴力美学成为其作品吸引力的主要部分。在他的代表作品《杀死比尔整个血腥事件》中,这些暴力美学元素也得以充分体现。【关键词】暴力美学;昆汀;《杀死比尔》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

    戏剧之家 2019年14期2019-05-31

  • 试论美剧中的暴力美学色彩
    摘  要:“暴力美学”一词起源于美国,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播与推广。作为播放超过十年的“常青”美剧,《犯罪现场调查》与《犯罪心理》中所包含的暴力场景构架与犯罪心理描写等,均是对暴力美学的体现。本文以《犯罪现场调查》与《犯罪心理》为例,探讨美剧中的暴力美学元素,以及暴力美学的审美教育意义与影响。关键词:暴力美学;犯罪现场调查;犯罪心理作者简介:吴越(1998-),女,漢族,湖北荆州人,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与影视文学。[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1期2019-05-09

  • 金基德电影剧作分析
    ;剧作分析;暴力美学;边缘人物;人性关怀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3-0091-02李安曾说,“电影不是把大家带到黑暗里面,而是把大家带过黑暗,去黑暗里检验一遍,这样回到阳光底下,你会明白应该如何去面对生活。”金基德是个善于讲故事的导演,他的电影很少炫技,专注于讲故事,哪怕故事背后的真相可能会令观众难以接受。在影片中,他对“人性”这一主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通过各种富有张力的

    戏剧之家 2019年3期2019-03-29

  • 浅析电影《战狼2》主流意识形态的新表达
    ;英雄形象;暴力美学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5-0086-02一、主流意识参与叙事的新表达电影《战狼2》讲述在非洲的某个地方,主人公冷锋(吴京饰)被“开除军籍”后漂泊在汪洋大海中。影片的主题呈现了身为中国军人所呈现的一种新力量与新使命。他们为保护中国侨民和非洲平民的献身精神,彰显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和韧性。为了凸显这种主流意识,影片为观众展现了壮观的战斗场面和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

    戏剧之家 2019年5期2019-03-28

  • 暴力美学
    演和其代表的暴力美学以其特有的风格在华语电影史上独树一帜,从20世纪80年代吴宇森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以来,学术界对其暴力美学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但是近年来对其新作《太平轮》《追捕》等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并且未能揭示出暴力美学内涵的发展和转变过程。本文在对其拍摄的经典影片加以重温的基础上,试图对其暴力美学的延续发展进行探究。【关键词】暴力美学;情怀;延续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9

    戏剧之家 2019年1期2019-03-08

  • 论 “暴力美学”及其美学诉求
    迎,是因为“暴力美学” 自有其美学功能。首先,“暴力美学”有助于人类内在暴力本能的疏导与宣泄。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艺术具有宣泄作用,他在论述悲剧的效果和目的时说:“悲剧是通过引发恐惧和怜悯,以达到让这类情感得以净化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希腊悲剧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从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中解放出来。而电影在宣泄人类情感和欲望方面比其他艺术作品更具优势。正如学者贾磊磊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一书中所说:“由于电影艺术‘拟真性’的语言形式和梦幻化的观赏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6期2019-01-12

  • 从《谋杀绿脚趾》看科恩兄弟电影的暴力美学
    》突出体现了暴力美学的标签,本文试从电影文本与暴力美学的关系、叙事风格、审美价值对其进行探讨。【关键词】《谋杀绿脚趾》;科恩兄弟;暴力美学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5-0074-02暴力,在很多人眼里并不是一个正义的词,但它是一代电影人最持久、最震撼人心的记忆。暴力对每个人的内心触动都是不一样的,不仅仅是因为对暴力有着感同身受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它造成的心灵混乱、恐惧和矛盾是不同

    戏剧之家 2019年35期2019-01-10

  • 中西方暴力美学电影中的异态同源
    影中也都不乏暴力美学的影子,对于暴力的展现,两方电影各有不同的美学风格和语言特色。中西方电影都将暴力美学化绝非偶然。暴力冲动根植于人的生物性本能,好斗性对于人来说是一种真正的本能,这种本能的释放会带来极为强烈的快感。当人类建立起文明秩序之后,人类依然保留了强者为王的观念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拜,而英雄要维护和践行道义,往往也需要使用暴力.关键词:暴力美学;电影;表现手法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7-0128-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9期2019-01-09

  • 《战狼2》中的暴力美学
    烈审美体验的暴力美学。本文从暴力在电影叙事中的作用和暴力深化电影主题两个方面对《战狼2》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暴力美学电影的发展方向。【关键词】《战狼2》;暴力美学;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8-0085-03暴力,源于人性本身。康拉德·洛伦兹认为:“人的侵略性承继于他的动物祖先,是在大脑中先天产生的。如果没有发泄的渠道,就会越积越多,最后爆发出来。这样,人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表现出侵略性,

    戏剧之家 2018年28期2018-12-08

  • 洗脑之下的道德牺牲品
    是非常经典的暴力美学和荒诞美学风格电影。导演库布里克是许多导演争相模仿的对象,他在《发条橙》中的音乐运用和色彩运用是非常出彩的,而他对镜头语言的掌控更是炉火纯青。整部影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体现了导演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新颖的创作手法。关键词:《发条橙》 库布里克 创作手法 暴力美学 怪诞美学《发条橙》是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所执导的电影,改编自1962年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这部电影是一部争议非常大的电影,它一上映就被定性为禁片,直到1972年导演库布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7期2018-10-20

  • 梅尔·吉布森电影的暴力书写与信仰之光
    尔·吉布森;暴力美学;宗教情怀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8-0135-01导演梅尔·吉布森迄今导演过四部影片《勇敢的心》《耶稣受难记》《启示录》以及《血战钢锯岭》。虽题材不同,但表达了同一个主题,且在他的影片中从不乏鲜活的暴力镜头,这让他在美国及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争议。梅尔·吉布森拒绝修饰一切暴力,相反,在某种程度上他甚至“为暴力而暴力”。而且他的作品有着一脉相承的主题:从不避讳的血腥暴力和宗教信仰。

    戏剧之家 2018年18期2018-09-26

  • 论东野圭吾作品中的暴力美学因素
    :东野圭吾;暴力美学;“冷”暴力与“热”暴力;节制一、 暴力美学的渊源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讲“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致便是美到极致。”丑作为否定美极具审美价值,暴力作为人性丑的一部分,自然可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认为美只是审美判断并不是人们主观认为的道德与真善,虽然暴力会给人们带来感觉上的不适,但是并不能影响其成为审美对象。暴力美学一词作为一种专业术语首次出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电影影评人的笔下。影评人将暴力上升到美学的角度,追求血

    读天下 2018年5期2018-07-16

  • 暴力美学”的未来引导与规范
    量。关键词:暴力美学;引导;未来可由此观之,艺术在本质上具有意识形态性,其作用于人、给予人的直接影响也是纯精神 性的。然而通过这种精神性影响,可以产生能够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艺术善行,以及破坏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恶行。因此,要防止精神性恶艺术,对人类精神的侵蚀,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造成伤害和阻碍,充分发挥“暴力美学”的正向引导功能。再者,由于“暴力美学”体现出创造者将道德评判的责任交还给接受者的“责任移交”难题,也使得更加审慎的掌控“暴力美学”与道德准

    好日子(下旬) 2018年2期2018-05-14

  • 《发条橙》:后现代下的传统意识形态解构
    :解构主义;暴力美学;后现代一、前言电影《发条橙》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但因其赤裸的欲望表现和离经叛道的价值取向很快遭到长达三十年的封禁。直到新世纪来临,关于这部超越它自身时代的颠覆性作品的讨论才逐渐多了起来。《发条橙》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即一个无恶不作的青年在接受了只要接触到暴力色情就会条件反射式地感到生理恶心的“彻底的善”的药物治疗后重返社会,却依旧无法被认可和接纳,最终重归罪恶。用库布里克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基于人类本性的基础事实而架构起的故事”,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3期2018-05-04

  • 基于“暴力美学”影响下的服装设计特征初探
    社会的发展,暴力美学不仅在电影作品中有所应用,其在文化、绘画以及服装等任何与艺术有联系的领域中均有所运用。本文将主要围绕暴力美学的概念和其盛行的主要原因展开分析,探究基于其影响下的服务设计特点。关键词:暴力美学;服装设计;特征引言:现阶段,虽然世界各国有关服装设计中现已显现出诸多暴力美学的要素,然而国际上关于其作用下的服装设计特点的有关文献材料依然屈指可数,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与分析,以此为将来针对暴力美学服装的有效探究供应理论根据。一、暴力美学的概念分

    魅力中国 2018年32期2018-03-26

  • 暴力在当代艺术中的体现
    等人的作品将暴力美学的价值进行了深刻的演绎。【关键词】 暴力 暴力美学 当代艺术 潜意识暴力,抽象概括的来说是一种激烈而具有强制性的力量,也可以说生命的客观存在也就是暴力存在的根本。暴力和美学本来是两个背道而驰的极限词汇,初始简单的也仅仅是对比联系。当两个词汇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反倒构成了美学体系里强有力的一个分支即暴力美学。“暴力美学”一词源自大概20世纪60年代中国香港的影视文化,流入岛国之后生根发芽,随后又通过电影文化途径散播到美国。在当代的实验艺术作

    大经贸 2018年1期2018-03-25

  • “奉氏飞踹”:奉俊昊电影弱者视角暴力美学
    于弱者视角的暴力美学体系。这种弱者求生的欲望表达,在现实社会图景中看似隔靴搔痒,其实蕴藏着巨大的社会共鸣。 关键词:“奉氏飞踹”;弱者视角;暴力美学;本我;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12-0114-04 暴力美学作为一種艺术形态,在当下的电影市场如雨后春笋一般呈现于各种类型的影片之中。郝建认为,“暴力美学”是从吸引力蒙太奇(即杂耍蒙太奇)发展出来的一种形式技巧和美学观念[1]。192

    今传媒 2018年12期2018-02-27

  • 论“暴力美学”在韩国类型电影中的艺术表现
    恐怖电影中的暴力美学恐怖片的心理诉求是完全感官化的恐怖感,恐怖的来源也倾向于没有明显现实依据的体验因素。我们是畏惧、讨厌暴力,却有着无法表达的内在受虐心理。恐怖电影一般是将人们幻想或真实经历过的暴力极端化、特异化;或通过将幻想中的灵异鬼怪具象化,营造出压抑禁锢的时空设定。这些对人的身体和心理来说,无疑是双重凌迟,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营造出一种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绝望,最后走进必定的毁灭。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恐怖片的出现又给韩国电影带来了新的黄金时代,作为商业类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3期2018-02-21

  • 从美学角度浅析电影《饥饿游戏》
    现形式、反应暴力美学的电影内容、电影《饥饿游戏》所体现的美学特征和作用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关键词:黑白灰美学;暴力美学;《饥饿游戏》[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2一、剧情大纲電影《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改编自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的反乌托邦科幻小说。它讲述了这样一个虚拟故事:一场暴动被镇压后,人们建立了等级制度异常严格的帕纳姆国。都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5期2018-02-12

  • 当代影视传媒艺术中“暴力美学”的研究
    赣南师范大学暴力美学在当代的影视业中表现频繁,成了在影视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一、暴力美学的概念(一)暴力美学概念暴力美学包括自然、社会和艺术中的暴力美学。而影视传媒艺术中的暴力美学是指以暴力表现的形式来发现美,它是美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是为了探讨在影视媒体艺术中的暴力审美情趣和表现方式。由于它过分地强调声音和视觉上的审美形式,并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影视中的暴力效果,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所想要让影视剧中传达出来的社会的道德教化功能,没有形成正确的道

    艺术家 2018年3期2018-01-23

  • 试析电影《被解救的姜戈》中的暴力美学
    有的“昆式”暴力美学风格,,讲述发生于美国奴隶种植园经济制度下的黑人代表“姜戈”经过一系列挫折完成自我救赎。在影片中,昆汀所运用的暴力美学不仅点明主题,且增加电影的镜头魅力,带给观影者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本文将通过分析此电影中的暴力美学,联系美国西部片,更深次的解剖 “昆式”暴力美学风格,帮助观影者更加深入的欣赏影片。【关键词】《被解救的姜戈》;暴力美学;观赏性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2-0050-

    戏剧之家 2018年32期2018-01-02

  • 论香港新浪潮电影的“暴力美学
    0009)“暴力美学”作为一种艺术趣味,源于西方,在香港发展和成熟,其内涵是“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眩目的程度,忽视或弱化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果”[1]。首先把“暴力美学”在香港电影中发扬光大的是张彻和胡金铨,他们在邵氏片厂的“家国幻境”中,于1966年推出“彩色国语武侠”系列,刻意模仿日本“时代剧”对暴力的形式化处理——大量血浆的喷射,将香港观众的审美经验从粤语片时代的“伦理教化”中解放出来,直接过渡到现代资本主

    电影文学 2017年19期2017-12-27

  • 暴力的不同展呈
    玮婧关键词:暴力美学;武侠电影;美学形态;中美电影摘要:暴力美学是由电影中风格化的暴力场景发端形成的一种美学形态。中美电影中暴力美学的书写风格、演绎手法均不尽相同,以“吴氏暴力美學”为代表的中国电影在其诗意化暴力场面下的内涵是儒家精神及侠义情怀;以昆汀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则更注重暴力场景的形式感,并用戏虐喧嚣的游戏化、娱乐化解构暴力,其内涵是自我救赎和自我价值实现。随着暴力美学的发展其美学形态也不断变迁,徐浩峰的“硬派武侠”讲究势动形不动,以更加含蓄的方式展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12-02

  • 昆汀·塔伦蒂诺电影“暴力美学”的艺术研究
    蒂诺电影中“暴力美学”的艺术价值,本文在概述“暴力美学”及昆式风格电影的基础上,以影片《杀死比尔》《无耻混蛋》《落水狗》为例,分析了昆汀·塔伦蒂诺电影中的暴力元素,研究了昆汀·塔伦蒂诺电影“暴力美学”的艺术价值。关键词:昆汀·塔伦蒂诺 “暴力美学” 艺术价值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0-0135-02昆汀·塔伦蒂诺作为美国著名导演之一,其电影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仅在独立电影与商业电影之间找到了一个

    艺术评鉴 2017年20期201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