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

  • 2008—2021年成都市粮食产量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成都市粮食产量波动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科技因素方面选取7个主要指标,分析2008—2021年各指标与成都市粮食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成都市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农用化肥施用量对成都市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大中型拖拉机数量、受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成都市粮食产量的影响不断减弱。关键词 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灰色关联分析;四川省成都市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

    南方农业·上旬 2023年9期2023-12-13

  • 安徽省耕地利用强度与粮食产量关联分析
    年耕地利用与粮食产量相关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近20年安徽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探究耕地利用强度与粮食产量的关联性。结果表明:近20年安徽省与全国粮食产量整体上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而安徽省粮食产量波动较频繁,总体上呈现波动式增长;劳动力强度与粮食总产量、稻谷产量关联性最大,科技强度与小麦产量、玉米产量关联性最大。据此提出优化农村劳动力配置、促进机械化规模化经营、控制耕地物质投入强度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粮食产量;耕地利用强度;安徽省中图分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5期2023-08-26

  • 商丘市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20年商丘市粮食产量及相关指标为研究对象,分析商丘市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粮食播种面积和耕地灌溉面积是影响商丘市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粮食播种面积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粮食产量的高低;乡村从业人员的波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与现实情况相符;化肥施用折纯量、农药使用量是影响商丘市粮食产量的次要因素;农村用电量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影响相对较小。最后基于实证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保障商丘市粮食产量的对策措施。关键词:商丘市 粮食产量 影响因素基金项目:202

    粮食问题研究 2023年3期2023-06-25

  • 近10年内蒙古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耕地面积;粮食产量;时空变化中图分类号:S-01;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3)03-0019-051 引言粮食生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粮食安全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1-4]。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生产的关键,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前提[5-7]。中国始终实行着“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007年以来,连续16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8-10]。同样,学术界对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研究从来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3期2023-05-30

  • 基于岭回归浅析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
    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对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因素分别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积。黑龙江省粮食种植面积增长缓慢,对粮食增产不利。今后必须下大力气,使粮食种植面积稳步增长。关键词:黑龙江 粮食产量 影响因素 岭回归粮食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解決好人民吃饭问题是治国安民的首要任务。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庞大,几乎占世界的1/4,解决好14亿多人吃饭问题是最根本、最现实、最迫切的首要问题。保障粮

    粮食问题研究 2022年3期2022-06-10

  • 机械化耕作对粮食产量的空间效应
    机械化程度和粮食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京津冀13个城市2000-2010年度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较大。乡村户数具有正的显著的本地和空間溢出效应,而gdp经济发展水平对粮食产量无显著影响。机耕面积对本地具有显著正的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没有形成空间溢出效应。无空间溢出性证明需要实现产业布局的必要性。提出的政策建议包括在农业水平上实现一体化,优化农业机械发展结果等。◆关键词:粮食产量;农业机械化;京津冀;空间杜宾模型一、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1.

    速读·下旬 2022年2期2022-06-06

  • 基于新疆粮食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及其BP模型预测
    明确影响新疆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及预测未来变化,采用灰色关联法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2000—2019年影响新疆粮食产量的9个关联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劳动力数量和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新疆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其关联度均高于0.91。从新疆的实际情况和关联度分析出发,确定影响粮食产量的6个重要因素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就业人数、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新疆人口数量。利用matlab2015b软件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9期2022-05-30

  • 基于灰色GM(1,1)的四川粮食产量预测研究
    系国计民生。粮食产量的合理预测,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保障粮食安全。因此,粮食产量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四川省2010-2020年粮食产量统计数据,利用GM(1,1)模型对四川2021—2025年粮食产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四川粮食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发展形势和机遇好,应抓住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产量保障能力。关键词:四川 粮食产量 预测分析引言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

    粮食问题研究 2022年2期2022-04-25

  • 基于VAR模型谈四川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预测
    障。研究我国粮食产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对制定粮食生产战略规划,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三农”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现实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 运用VAR模型对四川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进行了预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粮食播种面积平均预测误差仅为1.36603%,粮食产量平均预测误差为1.73978%;根据模型预测得到2021年四川省粮食播种面积为632.1万公顷,粮食产量为3551.314亿吨。关键词:四川 粮食播种面积

    粮食问题研究 2021年5期2021-11-27

  •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研究
    础,如何以高粮食产量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耕地资源的减少,国际粮食市场供需的紧张,作为一个粮食大国,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对稳定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对策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命得以延续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戴维·比斯利近日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时表示,中国在消除饥饿方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2021-11-10

  • 农户施肥行为演变对粮食产量影响
    式演变及其对粮食产量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初,化肥严重不足,对粮食生产作用微弱,后短缺问题缓解,内陆开始广泛施用,有机肥退居次要地位,然而一味增大的化肥使用量和不合理的施用结构并未带来粮食产量的同比增加;近四十年来,化肥施用总量先上升后下降,复合肥逐渐取代氮肥,化肥和粮食的投入产出比波动下降,增加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污染土壤,威胁粮食安全。关键词:施肥方式 化肥产业 化肥政策 粮食产量化肥作为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之一,对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大量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17期2021-07-23

  • 陕西省粮食产量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入了解陕西省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探究影响陕西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粮食安全政策构建提供理论参考,选取陕西省1999—2018年的粮食产量数据作为基础数据,以计量地理学为理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引起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影响粮食产量的11个因子被分成2个主成分,分别是农业现代化投入和技术水平状况、土地投入水平。从两个成分分析中发现,农用柴油使用量和農业机械总动力等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因素对粮食产量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化肥施用量、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9期2020-11-30

  • 粮食产量的气象因素分析
    省近十年来的粮食产量,进行了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主要阐述了影响辽宁省粮食产量的自然因素中的气象因素。利用辽宁省铁岭市2005-2014年的粮食产量,采用相关性分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粮食产量与辽宁省铁岭市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其结果表明:辽宁省粮食产量与降水量,日照时间,气温和相对湿度有显著的相关性,与平均风速和平均水气压的相关性较小。关键词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气象;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前言辽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省份,特别是玉米、稻谷等大宗粮食作物在我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30期2020-11-30

  • 甘肃省粮食产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建立了甘肃省粮食产量与5个影响因素的模型,提出对粮食产量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以及利用最终得出的回归方程进行合理的预测,得出有效灌溉面积和受灾面积是影响甘肃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最终对甘肃省粮食高效生产提出政策性建议。关键词:粮食产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著性1.引言“民以食为天”,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之一,其粮食的生产备受全球的关注,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调查和广泛的讨论后发现,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实现粮食绿色、持续、稳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10期2020-11-28

  • 江苏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对产量的影响研究
    为了探明江苏粮食产量与主要生产投入要素的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1978-2018年江苏粮食产量与生产投入要素的联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机械化水平和种植面积对江苏粮食产量影响较大,作用因子分别为1.3914、1.1846和0.8264,而农用薄膜和农药的使用对江苏粮食产量增长具有副作用,作用因子分为-0.5775和-0.1118,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也能增加粮食产量。针对江苏粮食生产提出合理增加化肥使用、增加种植面积和提升机械化水平的建议,增强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5期2020-11-10

  • 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农业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31 我国粮食主产区概述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主要包含辽宁、河北、山东、吉林、内蒙古、江西、湖南、四川、河南、湖北、江苏、安徽、黑龙江十三省,且这十三省的粮食总产量占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同时全国粮食增产部分也多来自这十三个粮食产区。由此可见,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直接影响着全国粮食产量,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否保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3期2020-10-14

  • 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法来探索影响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并得出对应结论,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优化路径。关键词:粮食产量 计量经济学模型 回归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张,工业、商业用地以及公路建设,城市绿化等都占用了大量土地;且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对粮食的需求不仅增长而且要求更高,因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为确保粮食充足及安全。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要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1]。而只有了解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政府才能针对性提出举

    时代金融 2020年12期2020-08-02

  • 增产格局视角下粮食生产与水土资源配置的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土资源配置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实现粮食的稳产增产提供决策依据。运用DEA模型,测算2003—2015年三江平原地区粮食产量“十二连增”背景下23个县域尺度的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效率,并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分别选取2003年和2015年2个时间断面,从时空维度对各县域单元的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效率与粮食产量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耦合协调关系的时间序列看,三江平原地区整体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数值皆呈波动上升趋势,且由中等协调的磨合阶段向高

    天津农业科学 2020年5期2020-07-27

  • 山西省近 40 年粮食产量动态变化分析与研究
    ]粮食作物;粮食产量;动态分析;山西省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5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我国一直将保证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干旱少雨,境内80%以上是丘陵山地,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不足,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由1979年800.5萬t增加到2018年1 38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5期2020-07-27

  • 山东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及预测
    [摘要]分析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并科学地预测粮食产量,对于提高未来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1994—2018年粮食产量等数据,对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用ARIMA模型预测粮食产量及影响因素,最后将预测的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将前后两次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994—2018年显著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为粮食播种面积、灌溉面积比重、老年抚养比和化肥投入水平;2019—2023年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为灌溉面积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5期2020-07-27

  • 安徽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要]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粮食产量与各影响因素相关系数的大小,选取具有代表性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2008-2018年安徽省粮食生产相关数据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粮食产量水平有2个主要因子:第一个因子称为自然因素和农业现代化影响因子;第二个因子命名为投入要素和绿色化影响因子。安徽省粮食生产能力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因此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地位。[关键词]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1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11期2020-07-14

  • 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统计学知识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首先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出初始的模型,之后再对模型进行检验及修正获得最终模型,对模型的检验包括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和残差正态性。本文通过一系列分析得出了与实际意义相符合的回归模型,结果说明对粮食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关键词]粮食产量;最小二乘法;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2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1期2020-07-09

  • 西藏主要农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特征与潜力分析
    指数;潜力;粮食产量中图分类号: S344.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20)07-0078-04由于西藏高寒气候环境的特殊性,粮食安全保障一直以来面临着严峻挑战,是国家和当地政府关心的大事[1-3]。改革开放40年来,西藏地区坚持走粮食自给道路,通过多种举措来提高当地粮食生产水平[4]。而科学提升耕地复种指数、挖掘耕地集约化利用潜力,已成为未来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5-6]。当前耕地復种指数的变化已成为农业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7期2020-06-09

  • 基于灰色多变量离散模型的江苏省粮食产量预测研究
    模型对江苏省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并分析预测结果,以期为江苏省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制定财政拨款、农业发展规划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关键词:驱动因素;粮食产量;灰色多变量;预测1 引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农业相关部门需要通过对粮食产量的预测测来提供决策依据。为解决“小样本、贫新息”问题的预测,邓聚龙教授提出灰色預测模型。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是灰色预测理论里的一个重要分支,该模型通过引入驱动因素与灰作用量共同作用机制,建立微分方程来模拟和预测系统发展趋势。

    世界家苑 2020年3期2020-05-26

  • 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研究
    究了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从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效灌溉面积、成灾面积和播种面积4个方面分析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情况,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1   背景及意义中国是粮食生产、消费大国,粮食安全是国家头等大事,也是社会稳定、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和保障。粮食产量的稳足态势,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规模、满足居民基本用粮、增加农民收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粮食市场供给充足,对进一步稳定粮价及其相关产品价格、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工

    种子科技 2020年3期2020-05-20

  • 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
    ;推广应用;粮食产量信息时代,传统的农业种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科技发展、现代农业种植需求的实际。互联网+农业、农业物联网、智慧农业等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全国各地相关农业种植技术的研发工作,也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为农业生产效率带来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大部分农业种植者的文化水平显著较低,这就使得先进的农业科技很难得到有效的利用。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工作者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先进的农业生产用具与农业生产理念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20年2期2020-05-11

  • 新时代背景下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
    年来,黑龙江粮食产量连续8年位居全国首位,但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还存在很大潜力,距离粮食强省还有较大差距。对黑龙江省1990—2017年影响粮食总产量的9个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量化粮食产量与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并选取4个主要影响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的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中图分类号] F47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

    商业经济 2020年2期2020-04-20

  • 河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8年数据,以粮食产量的时间序列及其三个因素为样本,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针对河北省粮食产量对粮食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和粮食受灾面积的依赖性进行研究,并提出提高河北省粮食产量的相应建议。关键词:河北;粮食产量;回归分析;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20年2月16日一、引言虽然前几年我国可以自行解决温饱问题,但耕地面积减少、大量耕地浪费和农业机械化布局不均对粮食生产造成的制约仍然不容忽视。河北省可用耕地9,780.7万亩,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7期2020-04-20

  • 基于因子分析的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影响中国粮食产量的因素对于提高粮食产量至关重要。本文应用SPSS软件对选取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研究选取的指标对于粮食产量的影响大小程度,从而针对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一、引言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产量的问题是我国一直以来十分关心的问题,因此发明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水平的袁隆平老先生一直被我国人民所尊敬。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我国政府对粮食产业的大力支持,我国的粮食产量一直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6期2020-03-04

  • 石家庄市耕地人口承载力评价
    ;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中图分类号: F301.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23-0261-09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侵占耕地资源,我国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再加上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我国的耕地资源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合理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控制人口增长,成为我国现阶段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其粮食安全对河北省的粮食安全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石家庄市的粮食安全,探讨当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23期2020-02-22

  •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时代研究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全国2000—2019年时序数据,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了变量选取,運用多元线性回归与协整实证分析了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粮食产量与种植面积、化肥施用量呈正相关;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成灾面积呈负相关;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有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并依据研究结论给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关键词:粮食产量;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协整检验中图分类号:F326.11   

    天津农业科学 2020年12期2020-02-04

  • “重农抑商”政策新见
    的番薯提高了粮食产量,使得出现大量剩余粮食可供贸易,同时人口激增之下,大量劳动力脱离土地的束缚,参与到商业活动中,此外烟草等经济作物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三重力量之下,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日趋减少,最后被历史所淘汰。关键词:重农抑商;明清;美洲作物;粮食产量;人口增长;商品经济一、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思想与政策是20世纪经济思想史学界讨论最多的课题之一,20世纪30年代、60—70年代、80年代形成了三次讨论高潮,按照笔者搜集到的两百余篇论文及其十余部专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0期2019-12-04

  • 关于农业投入产出的线性回归模型
    的投入产出即粮食产量问题进行了线性分析,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粮食产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显著性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和农用排灌柴油机使用数量对中国粮食产量有影响,其中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提高粮食产量,可以适当地扩大粮食耕种面积,同时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和农用排灌柴油机的使用量。[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线性回归[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1 问题背景粮食是国家的根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8期2019-11-27

  • 农村劳动力结构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
    ;结构变化;粮食产量;具体影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非农村人口转变,这也就意味着农村原有的劳动力资源正在逐渐被削弱。而粮食的种植和生产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农村劳动力来完成,这也就导致了粮食产量的下降以及农村空心化现象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保证粮食安全和经济建设的正常发展,应就当下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发展现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1   立足整体,分析局势自我国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城市发展突破了以往的封闭局面,开始向着

    种子科技 2019年17期2019-10-21

  •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力外流对我国粮食产量及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外流对我国粮食产量没有显著影响,而农业技术进步、耕地面积与化肥使用量对粮食产量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相关对策。[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外流;剩余劳动力;粮食产量;粮食安全中图分类号:F326.11;F3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0702列宁说:“真正的经济基础是粮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年7期2019-10-20

  •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平逐步提高,粮食产量呈上涨趋势。本文主要选取我国2000-2015年的数据,借助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影响粮食产量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借助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相关的OLS等分析,提出了进一步促进粮食产量增加的相关建议。【关键词】粮食产量、农药使用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回归分析一、引言21世纪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总体上还是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而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改善民生的关键,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众多,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产量

    智富时代 2019年8期2019-09-23

  • 成都保障粮食安全的现状及路径选择
    粮食安全 粮食产量一、成都保障粮食安全的取得的成绩1.成都粮食调控能力明显增强2018年,为保障成都粮食收购工作顺利进行,成都确定了14个区(市)县中籼稻产区17个委托收储库点,做好仓容腾并、贷款发放、统筹协调等工作,确保收储库点全覆盖和有仓装粮、有钱收粮。2018年12月底,全市稻谷政策性收购数量4.57万吨,稳定了稻谷市场价格预期,维护了种粮农户的合理收益。2018年,成都实现粮食收购55.2万吨、油菜籽收购20.5万吨,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6%、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7期2019-09-10

  • 河南省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可支配收入与粮食产量的数据,依此用SPSS统计软件做河南省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的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分析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从而探索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机制举措。[关键词]农民收入;粮食产量;回归分析;农民增收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10目前,国外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技术,如生物工程、化学技术等对粮食生产率的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年10期2019-09-10

  • 黄山市种子事业发展70年探索历程与改革成就
    。[关键词]粮食产量;水稻种子;种子管理中图分类号:S78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0534 “无粮不稳,无种不足。”种子历来是最重要的粮食生产资料,粮食有效供给一直是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国以农为本,粮以种为先。”种子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的发展取决于种子产业的发展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年5期2019-09-10

  • 河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响因素和河南粮食产量的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农村用电量这三个因素总效应和直接效应的大小的顺序均在前三位,说明增加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扩大播种面积、增加农村用电量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为提升河南粮食生产供给能力,一要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二要保证播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三要保证农村用电,创新灌溉技术。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通径分析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北方经贸 2019年6期2019-08-27

  • 河南省粮食产量区域差别研究
    因此河南省的粮食产量不仅关系着我省人民的温饱问题更是关系着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对粮食产量影响较为显著的四个影响因素:耕地面积、水资源总量、农村从业人数和机械化水平。运用Eviews软件对河南省相关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最后结合以上的分析和模型结果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 粮食产量 区域差别 多元回归分析1引言粮食问题一直是我国关系民生的大问题。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是粮食自给率持续下降,粮食供给也越来越依靠粮食进口,国家统计网站上显示201

    大经贸 2019年6期2019-08-21

  • 新时代下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苗摘要:稳定粮食产量,助力农户增收,为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打下基础。利用协整方法分析了粮食产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有协整关系并存在长期稳定的趋势。研究发现,粮食产值与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以及有效灌溉面积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以及有效灌溉面积每增加1%,粮食产量增加1.311058%、0.202268%、0.501729%。最后,由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粮食增产的对策措施。Abstract: Stabilizi

    价值工程 2019年14期2019-07-17

  • 浅析小麦栽培技术及应用
    ;种植技术;粮食产量农业是立国之本,如何保质增收是所有农业从业人员关注的问题。在当今社会,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种植活动也需要技术支持。只有合理运用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才能够保证小麦栽培的效果。下面就结合实际情况对小麦栽培技术及应用进行分析。一、科学选种在小麦的整体种植活动中,选种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后期小麦的生长状况及产量。要科学选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挑选品质高的种子。结合河南省实际情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19年3期2019-07-08

  • 基于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得出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计量经济学模型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4-0031-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11;F224.0        文献标志码:A1  模型设定基于对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初步认知,采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X1、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千公顷)X2、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X3、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亿元)X4、耕

    山西农经 2019年4期2019-06-11

  • 基于投资视角的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
    资总额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央财政总支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均对粮食产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程度最大,略高于中央财政总支出。分析认为,稳定粮食产量需要增加投资,由于投资存在滞后效应,因此要确定合理的投资增长机制、资金支持和补偿机制,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关键词]粮食产量;投资;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处于“六期叠加”的关键期,“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期2019-06-11

  • 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通过Eviews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粮食产量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数据和模型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及修正,异方差的检验及修正以及自相关检验及修正,从而得出各个影响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关键词 粮食产量 多元线性回归 逐步回归一、建立回归模型本文以粮食产量作为被解释变量(Y),以粮食播种面积(X1)、成灾面积(X2)、农业机械总动力(X3)、有效灌溉面积(X4)4个变量作为自变量,建立如下模型:Y=

    经营者 2019年3期2019-04-29

  • 基于灰色关联探讨气象灾害对福建粮食产量的影响
    象灾害对福建粮食产量的影响,并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有利于保证福建的粮食产量。关键词:灰色关联;气象灾害;粮食产量;福建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215引言我國是农业大国,气象灾害严重影响农耕活动。气象灾害是农业生产的重大隐患,干旱、强暴雨等都对粮食生产提出严峻的挑战[1]。农业是最容易遭受气象影响的产业之一,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由于水资源、人口问题、气象灾害等,中国粮食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2期2018-11-09

  • 近55年豫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及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候干旱对农业粮食产量的生产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文章根据豫南地区地面观测站实测资料,使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相关显著性差异分析,进行实证分析并揭示该区域近55年干旱演变规律和同时空条件下农业干旱与冬小麦粮食产量的关系。根据豫南小麦生长周期研究产量与干旱气候的关系,有利于帮助农业劳动人员提高防旱意识,提高抗灾防灾能力,增进粮食产量,保证国泰民生。关键词:豫南;干旱;粮食产量;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中图分类号:S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25期2018-10-27

  • 陕西关中地区农用地流转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地流转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前农业发展、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词]农业;土地流转;粮食产量文章编号:2095 - 4085( 2018) 02 - 0169 - 021 当下土地流转现状当前,新常态下的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稳定和发展的战略全局。粮食稳定也意味着国家的稳定,民以食为天,粮乃国之基,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居业 2018年2期2018-10-23

  • 福建省粮食产量与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计量
    口大国,所以粮食产量是我国重要的一大问题,近些年,我国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当然,福建省也不例外。粮食关乎于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经济的发展。据此,选取了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业劳动者,农业机械动力,农村用电量五个解释变量,通过OLS法,分析福建粮食产量与影响因素,通过计量模型得出的结果,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OLS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28期2018-10-10

  • 阜新地区干旱变化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
    有22个年份粮食产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减产。夏旱影响粮食减产最为严重,共发生了12个年份;春旱和夏秋连旱影响粮食减产均为5个年份。干旱导致粮食减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农作物生育期缩短、卡脖旱、花期不遇和籽粒不饱满。关键词 土壤墒情;干旱等级;粮食产量中图分类号:S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8)02-021-04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8.02.010干旱灾害在气象灾害中影响最为严重,直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2期2018-09-10

  • 基于一种加权组合模型的娄底市粮食总产量预测
    精度,从而为粮食产量预测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关键词]粮食产量;预测;多项式拟合;平滑指数;灰色系统;加权组合[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粮食产量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对粮食产量进行科学的预测,不仅可以为国家或地区的粮食问题研究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而且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对粮食产量进行有效的预测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为了实现对粮食产量的定量预测,许多学者都利用数学方法来构造相应的预测模型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1期2018-05-14

  • 财政支农对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实证分析
    对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并根据农业优势指数的大小将13个粮食主产区分为两组进行分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13个粮食主产区中,受灾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农林水事务支出均对粮食产量有显著影响。但在农业优势指数大的地区,化肥施用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农业优势指数小的地区,农林水事务支出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关键词 财政支农;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农业优势指数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

    南方农业·上旬 2018年9期2018-05-14

  • 农业机械投入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机械投入量和粮食产量出现不均衡发展,本篇文章重在研究各地区农业机械投入量与粮食产量的关系,基于1978-2013年我国30个省市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粮食产量的面板数据(除重庆市由于部分数据缺失无),建立了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对两个变量进行单位根和协整检验,发现存在长期趋势,观察模型发现粮食产量目前很大程度上受农业机械投入量的影响,系数高达0.7。关键词:农业机械 粮食产量 面板数据指标选取(一)数据来源本文采用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查找30个省市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期2018-03-16

  •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
    :粮食安全;粮食产量;对外依赖程度一、引言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依照全球150个国家的人口指数预测,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口将增至91亿,粮食需求随之将增加50%,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将大大膨胀①。中国人口众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上,相关专家指出,随着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粮食和食品安全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其中不平衡主要表现为数量增长快、质量改进慢,生产发展快、生态改进慢,不充分

    商场现代化 2018年3期2018-03-07

  • 非洲耕地资源及农业发展
    后了分析非洲粮食产量空间分布特征、非洲粮食单产空间分布和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最后介绍非洲国家具有农业综合发展、绿色革命、农业产业化、国际合作等新趋势。关键词:耕地资源;粮食产量;空间分布;非洲非洲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有农业生产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世界粮食作物种类最多的大陆,除一般性粮食作物如玉米、稻谷和大麦等作物外,还有特产如木薯、椰枣和芭蕉等。如此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却生活着众多的饥饿半饥饿人口,这种较优越的农业发展条件和非洲人们面临的严峻的粮食问题之间的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11期2018-01-09

  • 毕节地区化肥用量与粮食产量的相关分析
    使用量变化与粮食产量变化情况,选取毕节地区2000—2014年的化肥用量和粮食产值数据,通过对毕节地区调查及查找相关资料,运用相关分析法对化肥的施用量变化与粮食产值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该地区化肥用量与粮食产量存在弱相关关系。期望本次研究能够为毕节合理有效利用化肥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关键词:毕节地区 ;化肥使用量;粮食产量;弱相关关系中图分类号:TQ44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9期2017-11-11

  • 极端天气、粮食产量波动与农业天气风险管理
    析气候因子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气温、降水、日照变化均存在对粮食产量影响的最大值,影响呈倒“U”形结构,说明粮食生长需要稳定的气候条件,气候风险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负面影响。管理天气风险的传统农业保险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天气指数保险和天气衍生品作为农业天气风险管理的重要创新工具,能够化解农业保险所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成为转移农业天气风险的有效路径。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风险;粮食产量;面板数据模型;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 F840.66文献标志码: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11期2017-08-12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
    了探明河南省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明确不同因素对粮食产量变化影响的大小,基于1978-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该期间影响河南省粮食产量波动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河南省粮食产量变化的前三位驱动力分别为经济发展与农业资本投入、劳动与土地投入、成本-收益。具体来看,河南省粮食产量与社会经济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粮食产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弹性系数高达0.045;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对粮食产量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13期2017-08-08

  •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湖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选取9个影响粮食产量因素指标,通过对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进行分析诊断,构建了基于C-D生产函数的2000~2014年湖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模型。PLSR模型中,自变量对因变量均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回归模型的Rcv2=0.946,表明回归模型的精度较高,拟合效果较好,可靠性强。结果表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以及农村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13期201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