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

  • 明清越南使节眼中的灵渠
    蒋廷瑜 彭书琳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境,是秦始皇用兵岭南时开凿的运河。这条运河连接湘江和漓江,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曾是中原入岭南和东南亚的主要交通孔道。两千多年来,灵渠为开拓南疆、发展经济、对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越南北部在秦始皇统一岭南设置象郡时就纳入中国版图,汉属交阯郡,三国时为交州,唐设交州总管府,后改为安南都护府,直到五代后期,一直在中国封建王朝管辖之下。南汉大有十二年(939 年),交阯将军吴权击败南汉军队,自立为王。宋太祖乾德六

    文史春秋 2023年9期2023-11-07

  • 郭沫若的《满江红·灵渠
    ●蒋廷瑜灵渠在广西兴安县境,又名兴安运河。当代著名学者郭沫若称之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灵渠开凿于距今2000 多年前的秦代,它不仅因为历史悠久闻名于世,而且因为设计巧妙、工程精当,在世界航运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灵渠开凿始于秦始皇发兵统一岭南时,自汉代以来,不少政论家、著作家和诗人,为此抒发过对秦始皇的评述,自宋以后,这类评述还有不少以碑刻形式保留在秦堤上,成为我们研究灵渠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1963年3月,广西历史学会成立大会,邀请全国

    文史春秋 2022年7期2022-08-27

  • 灵渠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 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2021 年1 月,“秦并6 国(韩、赵、魏、楚、燕、齐)后,秦始皇为开拓岭南,统一中国,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命屠睢率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1年6期2021-12-28

  • 灵渠水利工程的治水经济思想研究*
    马佰玲一、引言灵渠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古代水利工程之一,历经2000多年仍发挥着航运、灌溉、防洪、旅游等作用,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如今每年仅其灌溉一项就创造 “13.16亿元的农业产值”[1]。追溯灵渠建设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后期,经过统一战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王朝诞生。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为动员更广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突出的表现是刚刚从奴隶制度解放出来的劳动群众,以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从事生产和创造,

    农业考古 2021年3期2021-12-14

  • 灵渠研究手稿入藏桂林图书馆
    杨伦1月8日,由灵渠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唐兆民编撰,汇集两千多年灵渠历史文化的遗存手稿《灵渠文献粹编》公开发布,并由唐兆民家属捐赠给桂林图书馆收藏。始建于秦代的广西兴安灵渠,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全长37.4公里,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历经两千多年,灵渠至今仍发挥着灌溉、排洪、漓江补水、旅游等作用,功能价值仍在延续,并于2018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卅载青

    藏书报 2021年3期2021-09-10

  • 兴安灵渠:湘漓北上南下,中国历史曾在此转折
    界广泛知晓,只有灵渠默默无闻。这三个工程都是耗尽国力,用许多劳动人民的生命换来的,也是万分珍贵的文化古迹,只有靈渠——神奇的运输运河给后世中国做出了长久而意味深长的贡献,但是她却是这三个伟大工程中为人知之甚少的一个。”——美国旅行家吉姆·斯坦布里奇博士曾如此写道。在桂林市东北部的兴安县,千年灵渠静静流淌。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灵渠与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并称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2018年8月14日,兴安灵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21年1期2021-03-17

  • 基于“活态共生”的中小型河流遗产保护与复兴
    灌溉工程遗产桂林灵渠为研究案例,识别其空间形态、历史功能的4个演变阶段,析出灵渠的活态变化特征及与城市、社区、农业、旅游的共生特性。基于活态共生的视角,从空间、时间、功能、文化4个维度总结出灵渠古运河遗产保护与复兴的经验,可为中小型河流遗产的保护与复兴提供启示。关键词:活态共生理论;河流遗产保护;遗产复兴;灵渠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21)06-0007-06收稿日期:2021-11-04修回日期:2021-

    广东园林 2021年6期2021-02-18

  • 广西兴安:用红色基因激励脱贫攻坚
    一个是秦代修建的灵渠,另一个是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我们依托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优势,做强做优红色旅游,为全域旅游注入红色基因,打响一场崭新的脱贫攻坚突围战。”兴安县委书记黄洪斌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兴安以红军长征精神强筋壮骨,以灵渠匠心独运攻坚克难,奋力攻下了一个个贫困堡垒。到2019年底,兴安28个贫困村有25个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由5272 户17872人,减少为261户713 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5.3%降为0.2%。红色兴安“红色旅

    民生周刊 2020年22期2020-11-16

  • 善水灵渠
    千百年来,兴安灵渠在人们心中有着极高的评价,历史上素有“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之说,足见灵渠的影响力和重要性。论年代,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运河之一;论功能,灵渠作为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古运河,对秦朝统一中国,对岭南地区的开发起了重要的作用。堪称“北与古长城国宝并辉,西与都江堰名气同高。”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全长37公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灵渠位于兴安县境内,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

    参花·青春文学 2020年9期2020-09-01

  • 灵渠到严关
    界上最古老的运河灵渠令人惊叹的智慧时间回到湘桂走廊发展之初,刚取得统一大业的秦军意气风发,浩浩荡荡地进入都庞岭与越城岭之间,意欲快速拿下岭南蛮夷之地。但事实并非秦军所想那般顺利,桂北山间树木茂密,多瘴气,当地西瓯民族依靠自己对地势的熟悉,与秦军展开丛林之战,“夜攻秦人,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秦军苦不堪言。为保障军队粮草供应和部队的驰援,秦始皇做了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决定:开始修建灵渠,一条“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城往东南约3公里

    环球人文地理 2020年6期2020-07-27

  • 兴安古镇旅游业文化发展与法语外宣研究
    键词:兴安古镇;灵渠;华江瑶族刺绣;旅游外宣引言兴安古镇位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是“中国十大魅力古镇”之一,有“南方吐鲁番”的美称。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灵渠穿城而过。这里也是米粉的发源地。秦始皇从这里统一岭南,红军在这里转危为安。历史上是连接中原与岭南的地理与文化的重要纽带。水街沿水路两岸有许多自古代以来就形成的街市、民居、楼台亭阁等并保留至今。各朝代的桥梁、建筑、木雕、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共同筑成兴安古镇。本文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外宣翻译视角下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5期2020-06-15

  • 重新认识灵渠的历史作用
    541300)灵渠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初名离水,后来陆续有漓水、零渠、澪渠、秦凿渠、陡河、湘桂运河、兴安运河等称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全长37千米。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连接长江、珠江水系,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灵渠建成两千多年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8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然而,古往今来人们对灵渠认识较

    广西地方志 2019年6期2019-12-15

  • 黄继树长篇小说《灵渠》研讨会纪要
    黄继树长篇小说《灵渠》研讨会。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与会嘉宾(略)。首先请桂林市副市长兰燕女士致辞。兰燕(桂林市副市长):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相聚在一起,共同分享老文艺家黄继树先生的最新小说《灵渠》。拿到这本新书的时候手上沉甸甸的,深深感受到黄继树先生对文学创作的热情。灵渠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学题材和创作的切入点,因为它在中国历史上、航运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桂林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文资源。但真正能够把这个资源挖掘利用好,也是屈指可数的,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深厚的创作

    南方文坛 2019年6期2019-12-06

  •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
    古老的运河之一:灵渠。秦始皇統一六国后,为了进一步开发岭南,安定南疆,促进南北物资流通,命令大将军史禄带领大批人马开凿灵渠,并于公元前214年完工。这个工程,被史学家用“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相提并论,是伟大的匠心工程。而且,它对百姓的实用价值要远远超过长城。兴安县地处海阳山,湘江发源于此,向北流入长江。漓江也发源于此,却向南流入珠江。两江的发源地相距三十多里,如果在此开凿一条河渠,就把两条江的源头打通了,也就等于连起了湘江和漓江。在没有卫星、飞机的年代,当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9年9期2019-09-12

  • 灵渠“四贤信仰”研究
    404020)灵渠,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自秦代至今,已经有两千两百余年的历史。自灵渠创建以来,工程界、学术界关于灵渠的研究就一直没有间断。尤其是2018年8月13日,灵渠入选世界级第五批灌溉遗产名录后,灵渠又一次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大量文献显示,灵渠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内容囊括灵渠的工程结构、作用、历史文化及历史资料的整理与研究等。如唐兆民的《灵渠文献粹编》[1]、桂林市革命委员会文物管理委员会编的《灵渠资料辑要》[2]主要是对灵渠相关的历史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07-22

  • 曾恕一灵渠轶事
    0公里处的兴安古灵渠,这是与长城同建于秦代的伟大历史工程。古灵渠是开凿于兴安越城岭与都庞岭峡谷地段崇山峻岭中的人工运河,沟通长江与珠江水系,使得天堑变通途。在军事上使得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在经济文化上,达成对岭南与大西南经济文化的融汇与繁荣,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是中国也是世界最智慧的工程之一。与成都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享有“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美誉。1943年,李宗仁视察灵渠,慷慨带头捐款修建“南陡

    民主 2019年1期2019-03-19

  • 兴安灵渠:世界古代水利工程明珠
    馆合办悠悠两千年灵渠水,助秦始皇一统江山之伟业,成东方两大水系融通之天合,造人类古代水利工程之奇迹。岁月轮回,时光更替,灵渠生因战事,绩在止戈,通南北水网,促文化融通,兴商旅贸易,养农田作物,渠水所到之处,福泽一方。郭沫若先生评说灵渠“两千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灵渠缘起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公元前221年,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此后,秦始皇北向剑指匈奴,南向染指百越,公元前219年,50万秦军发兵南下。

    农村.农业.农民 2018年21期2018-11-16

  • 兴安灵渠:世界古代水利工程明珠
    徐阳悠悠两千年灵渠水,助秦始皇一统江山之伟业,成东方两大水系融通之天合,造人类古代水利工程之奇迹。岁月轮回,时光更替,灵渠生因战事,绩在止戈,通南北水网,促文化融通,兴商旅贸易,养农田作物,渠水所到之处,福泽一方。郭沫若先生评说灵渠“两千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灵渠缘起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公元前221年,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此后,秦始皇北向剑指匈奴,南向染指百越,公元前219年,50万秦军发兵南下。秦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8年11期2018-11-16

  • 念母恩
    病痛。悠悠两千年灵渠水,助秦始皇一统江山之伟业,成东方两大水系融通之天合,造人类古代水利工程之奇迹。岁月轮回,时光更替,灵渠生因战事,绩在止戈,通南北水网,促文化融通,兴商旅贸易,养农田作物,渠水所到之处,福泽一方。郭沫若先生评说灵渠“两千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灵渠缘起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公元前221年,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此后,秦始皇北向剑指匈奴,南向染指百越,公元前219年,50万秦军发兵南下。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8年11期2018-11-16

  • 桂林市兴安县灵渠沿岸旅游景观设计
    究旨在以兴安县古灵渠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文脉为依托,深入研究以古灵渠旅游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灵渠沿岸景观设计。对兴安县及古灵渠历史文化和灵渠沿岸景观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兴安古灵渠存在的问题,从实际的问题出发,了解游客的旅游心理及主要需求,探索适合并具有兴安和灵渠特色的灵渠沿岸景观设计方法,从而使灵渠达到美观、独特且地域文化特征明显的设计目的。关键词:兴安;灵渠;景观规划灵渠地处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兴安县境内,距离桂林市区50余公里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2期2018-04-13

  • 灵渠水街的早晨
    来说,最有名的是灵渠,游客和当地居民最爱的,则是水街。说到灵渠,自然是大名鼎鼎,这条在公元前214年由秦始皇下令修建的古代水利工程,不但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尤其是统一岭南地区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因为其创造性的设计和建造,也被称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大概因为主体工程隐于水面之下,极少有突出地面的宏伟建筑,灵渠低调内敛的特征,经受住了历朝历代战争炮火的洗礼以及大水、洪灾等重创,才有了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原汁原味”的灵渠灵渠的灵魂是水,最美的也是

    旅游 2018年1期2018-01-24

  • 兴安灵渠
    后拐到兴安县,在灵渠附近找了一家酒店住下,已经是傍晚。夕阳正好,空中飘拂来迟桂花的幽香。晚上,吃过晚饭后,夜已经黑透。幸好有月亮。今晚的月亮圆满,亮堂又澄澈,挂在天幕,挥洒水银似的月色。灵渠周围,最多的就是树,年代久远的古树,高俊婆娑枝叶繁盛。得灵渠恩泽,树木连成队列,沿着灵渠水铺列开去,在夜晚笼出成片的阴影。阴影四围,风缓缓吹拂,吹起穿透人心的寂静。这些树木气势强大,笼罩白霜铺就的地面,从不辜负皎皎月色,而后轻描淡写地勾画,再然后随风摇曳,缓缓地。苏子说

    中国三峡 2017年11期2018-01-13

  • 灵渠:一条通往古今的时空隧道
    水,一脉源泉古老灵渠的核心部位在于铧嘴。铧嘴原长186米,光绪十一年(1885年)被洪水冲毁半截。120年过去了,直到2005年,国家文物局拨巨款对铧嘴进行修复。2007年4月28日,灵渠铧嘴修复工程竣工,上午10时许,那里宰猪洒血,以当地百姓传统习俗举行了竣工仪式。铧嘴是什么?其状像犁,前锐后钝。实际上,铧嘴是一条长堤,最顶端更像尖尖的船首。每当雨季,海阳江的来水汹涌澎湃,若此时登临铧嘴远眺,但见洪水滚滚而来,至此怒激铧嘴,掀起滔天浪花,似海啸雷鸣,气势

    红豆 2017年7期2017-07-15

  • 滚滚灵渠两千年
    林市兴安县境内的灵渠,是目前所知道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盘山渠道,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被列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开凿于秦代,沟通了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自古以来是岭南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水路交通要道。清乾隆五十六年,查淳书刻的“湘漓分派”四个大字,如今还屹立灵渠边,像一位老者在述说着久远的往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北方六国,便把触须伸向了千里之外的“百越”地带,即今天的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本意挥师五十万南下,平定“百越”,是不费

    人事天地 2017年7期2017-07-15

  • 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发展探讨
    ,指出制约兴安县灵渠文化旅游发展原因所在,并从历史文化旅游特色发展方略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方案,为进一步推动灵渠历史文化旅游特色发展及文化品牌建设提供参考性的建议和措施。前言历史文化旅游是近年来“黄金产业”,也是文化旅游的重要部分,而历史文化旅游是其中最常见的方式了。吴承忠提出有关历史文化旅游的具有气息等特点。兴安灵渠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水利工程之一,可挖掘的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对当地开发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有着很大的优势。灵渠从创建到综合利用阶段,经历了由军用到民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5期2017-06-16

  • 在历史长河中起伏的兴安灵渠
    长河中起伏的兴安灵渠文/欣迪地处广西桂林兴安县的灵渠,与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秦始皇因为开凿灵渠而统一了中国,灵渠因其独特性、唯一性、珍稀性,为世人所认可,是我国古代水利建筑一颗璀璨的明珠,2007年进入《世界遗产名录》预备名录。灵渠不仅孕育了桂林城,也是桂林历史文化的源头和灵魂之一。①古渡②灵渠石门楼③灵渠天下第一陡④灵渠古桥· 兴安历史文化的源头和象征“行尽灵渠路,兴安别有天。径缘桥底入,舟向市中穿。桨脚挥波易,蓬窗买酒便。

    中国西部 2016年2期2016-05-17

  • 灵渠文化线路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探析*
    541004)灵渠文化线路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探析*李伟萁*(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灵渠是跨越2200多年历史的古老运河,在广阔地域上对社会发展、经济贸易和文化互动交流发挥过重要作用。论文从文化线路的定义与特征出发,对灵渠具备的文化线路要素与特征进行探讨与解析,提出灵渠在功能性、时空性、整体性、动态性和独特性五个方面具备了文化线路的基本特征,并指出了文化线路理念对灵渠保护与利用的意义。灵渠;文化线路;要素;特征1 文化线路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4-01

  • 史禄不言,灵渠有名
    史禄不言,灵渠有名灵渠水系图。 绘图/刘宇佳“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封建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秦帝国版图北至塞外长城,南到长江南岸,东至东海、黄海,西到巴蜀。为了使这个王朝的江山永固,消除“对中原地区存在的威胁”,秦始皇北筑长城御匈奴,但殊不知,他还做了一件堪比长城之伟的大事,那就是南修灵渠征百越。极具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期待“六王毕,四海一”,决心要将千里之外的岭南也纳入秦帝国的版

    中国三峡 2016年3期2016-04-01

  • 灵渠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530023)灵渠保护与发展的思考宾光楣(广西水利工程管理局,南宁 530023)灵渠(建于公元前214年)运行2 200多年,工程及文化遗产基本保存完好,运转正常。介绍了灵渠的工程特点、功能及历史功绩。分析了灵渠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管理、开发和保护灵渠的原则和建议。工程特点;功能;旅游开发;工程保护;灵渠1 充满智慧的工程灵渠修建于公元前214年,见证了秦代航运技术的高超和独特的风格,彰显了中华民族先人们开山引河的高度智慧。1.1 科学

    广西水利水电 2016年6期2016-03-13

  • 史禄 ——灵渠巧连湘漓水
    史禄 ——灵渠巧连湘漓水史禄,秦朝人,或称监禄,名禄,史系官职,并非姓氏。史料对禄的记载极为简略,以致连他的姓氏和生卒籍贯都无法考证。史禄曾经受命主持兴建了著名的灵渠工程,打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对祖国的统一、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的融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使他名垂青史。灵渠(亦名陡河或兴安运河)位于今广西兴安县,地处南岭山脉湘桂走廊,在湘桂铁路、京广铁路通车以前的2000多年里,一直是内地连通岭南的主要通道。当年南越诸部落在秦国边境滋事生非,为了

    河北水利 2016年1期2016-03-13

  • 灵渠四题
    江南流,湘江北去灵渠的水呀何等清澈让我认定秦始皇当年南征用的武器不是宝剑是甘蔗小天平小天平在古老的灵渠上这道水坝蕴含着一种渴望——大地上要有公平公平才符合天意——你瞧,河水从不嫌弃低洼地丰水季节到小天平河水掠过堤坝的条石就像我心爱的姑娘玉手轻盈在古筝的琴弦上弹奏出乐音每一根琴弦都楚楚动人而枯水季节水量失衡小天平如同闲置的古筝你躺在条石上要摒除杂念假如你相信自己是一根琴弦阳光会在你身上弹出音乐。小天平在古老的灵渠上这道水坝寄托着一种信仰——大地上要有公平公平

    南方文学 2015年9期2016-02-23

  • 秦始皇的灵渠决策
    ,关键一环是凿通灵渠,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联为一体,使秦军能够沿着这个水系长驱南下。所以,灵渠本身,又具有战略意义。 那时候,秦军要开进岭南,如果走五岭的中部,即今天京广铁路这条线,最直,但当时的条件,绝无可能,只能在东、西两端作出选择。东端,向南为东江的发源处,向北有细流汇入贡水,在这里打通陆路是可以的,打通水路却不可能。西端,向南的漓江为西江的发源处,向北的海洋河为湘江的发源处,这两股水相距很近,地形也有利于开凿,于是秦始皇确定在这里打通水路,这就是

    决策与信息 2014年12期2014-12-26

  • 秦始皇的灵渠决策
    ,关键一环是凿通灵渠,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联为一体,使秦军能够沿着这个水系长驱南下。所以,灵渠本身,又具有战略意义。那时候,秦军要开进岭南,如果走五岭的中部,即今天京广铁路这条线,最直,但当时的条件,绝无可能,只能在东、西两端作出选择。东端,向南为东江的发源处,向北有细流汇入贡水,在这里打通陆路是可以的,打通水路却不可能。西端,向南的漓江为西江的发源处,向北的海洋河为湘江的发源处,这两股水相距很近,地形也有利于开凿,于是秦始皇确定在这里打通水路,这就是灵渠

    决策与信息 2014年11期2014-12-08

  • 宋美龄到灵渠二三事
    陈兴华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是公元前218年至214年秦始皇为统一岭南而命监御史史禄率卒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又名湘桂运河,兴安运河等。它全长36.4公里,沟通湘漓二水,连接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民国时期,宋美龄曾随蒋介石到过灵渠。关于这一段历史,了解的人本不多,且有不同版本,有说“1941年8月……陪同的兴安县县长邓国英……宋美龄私人出资两千银元……县政府用宋美龄付来的钱,在原址建起了风雨亭和大理石桥,并把它们取名为美龄

    文史春秋 2014年8期2014-09-22

  • 情满灵渠
    刘军灵渠在广西兴安县境内,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灵渠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距今已2219年,仍然发挥着功用。兴安位于桂林的东北方,令无数人神往的漓江就发源于兴安县西北部的猫儿山。漓江就是由这片土地向南流淌,流向桂林,流向阳朔,流出了数百里如画如诗的青山碧水,滋养出一片流光溢彩的繁华。很多人并不知道,那名扬天下的漓江中,就有通过灵渠注入的碧水清流。与桂林山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4年7期2014-08-28

  • 史禄:灵渠巧连湘漓水留
    史禄:灵渠巧连湘漓水留文/陈 陆 编辑/任 红2005年7月29日,广西桂林灵渠风光。灵渠分水潭、铧嘴、大小天平远眺。摄影/邓云波/CFP“狂澜即奔倾,中流遇铧嘴。分为两道开,南漓北湘水。至今舟楫利,楚粤经万里。人谋鶂敓天造,史禄所经始。”这是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描述灵渠的诗句,它用最精当的文字准确记录了我国两千多年前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灵渠,又称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它开凿于公元前219年的秦始皇时代,是一条沟通长江、湘江

    中国三峡 2014年6期2014-04-10

  • 灵渠,一本等待翻阅的大书
    短暂出游,登上了灵渠尖尖的铧嘴。拄杖的蒋介石望向远处湘江的源头,再将目光移至脚下:被利刃般的铧嘴劈开的海洋河,三分向右,经灵渠南渠流向30多公里外的漓江;七分向左,经灵渠北渠和大小天平坝汇入湘江故道。这是始自2000多年前,北去的湘江与南流的漓江之间一次精巧的勾连,更是它们背后整个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融会贯通。中国就像一个病人,被灵渠这根小小的“银针”打通了全身经络,南北汇合。而开凿灵渠的秦人,也藉此浮舟越过南岭,将帝国扩大了一倍。那时候,面对破碎的山河,

    看天下 2014年11期2014-04-08

  • 情满灵渠
    :张 奕 高甬加灵渠在广西兴安县境内,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灵渠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距今已2219年,仍然发挥着功用。兴安位于桂林的东北方,令无数人神往的漓江就发源于兴安县西北部的猫儿山。漓江就是由这片土地向南流淌,流向桂林,流向阳朔,流出了数百里如画如诗的青山碧水,滋养出一片流光溢彩的繁华。很多人并不知道,那名扬天下的漓江中,就有通过灵渠注入的碧水清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3年4期2013-07-18

  • 灵渠:宁静的力量
    军 图/全景视拓灵渠:宁静的力量文/刘 军 图/全景视拓灵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和西面的大江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灵渠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距今已两千多年,仍然发挥着功效。兴安县位于桂林的东北方,漓江就发源于兴安县西北部的猫儿山,向南流淌,流向桂林,流向阳朔,流出了数百里如诗如画的青山碧水,滋养出一片流光溢彩的繁华。很多人并不知道,那名扬天下的漓江中,就有通过灵渠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3年8期2013-04-25

  • 兴安灵渠的知识考古
    271021)灵渠又称秦渠、兴安运河,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北部的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通航运河之一。虽然其本身只有 36.4公里的长度,但却接通了湘桂走廊的南北水上运输之路,连接了湘江与漓江,进而连接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其的建成对于秦国统一岭南的事业,以及促进岭南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都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与举世闻名的长城一起都是秦始皇统治中国时所建,因此,一个时期以来广西方面一直拿灵渠来与长城相比。甚至,一些文

    泰山学院学报 2011年2期2011-08-15

  • 秦代史禄姓氏考
    )我们称秦代开凿灵渠的工程总指挥为史禄,其实在汉代,史书只称其为监禄而不称史禄的。监是官职监御史的简称,禄是其名,而其姓失传。直到晚唐才有人称呼其为史禄,这使后人误以为其姓史。不过唐以后许多人仍然称其为监禄或者监御史禄。灵渠;监禄;史禄2200年前,秦始皇委派开凿灵渠的工程总指挥叫史禄,这是大家知道的。我们到兴安看灵渠,进四贤祠,有今人所塑这位灵渠工程总指挥的胸像,署名史禄。1963年,大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游灵渠填词作序,也称这位灵渠工程总指挥为史禄。1

    贺州学院学报 2011年4期2011-08-15

  • 灵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杰作
    李云鹏灵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杰作李云鹏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古运河,开凿于公元前214年。《淮南子》记载:“(秦皇)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禹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即秦始皇为统一岭南,由尉屠睢带兵五十万攻打,而大量军饷则无法运至前线,为此负责军队后勤供给的史禄

    中国三峡 2011年8期201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