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

  • “向钱看”,却不是为了钱
    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1879-1964)的长子于望德结婚。没想到,平时布衣粗食的于右任像换了个人,不仅亲自操办儿子的婚礼,还到处发请帖、捎口信,要在上海著名的“一品香”酒楼大宴宾客。如此“劳师动众”,难免惹上贪敛钱财的非议。那天,在新婚仪式上,于右任走到台前。看着他脸颊微红、神情激动的样子,大家以为他要发表儿子喜结连理的感言。谁知他开口说的,却是从1927年起已经持续了两年的陕西大旱。于右任怀着沉痛的心情,讲述了灾区的惨况:赤地千里,哀鸿遍野,米珠薪桂,

    文萃报·周二版 2023年35期2023-09-19

  • 于右任安心吃亏
    ,方法影响人心于右任喜欢收藏,常常有人把一些古代的字画和拓本卖给他。凭他的眼力,应该不会吃亏上当吧?其实不然。有一次,于右任花了上千元,从一位帖商手里买到一本《大观帖》,商人说是宋拓本,于右任相信了。过了一阵子,一位朋友从福建過来,送了他一本《大观帖》,说是花几块钱在地摊儿上买的。两本帖一对照,一模一样,于右任知道受骗了。于右任的外甥主张找帖商追回钱款,于右任说:“罢了,搞收藏的人,从来都是真假都买,广事招徕,才能得到真品。如果买的人过于精明,非真不买,哪

    做人与处世 2022年19期2023-01-06

  • 于右任:一个做官的“名士”
    舞台的最中央。于右任,就属于这一类人。1906年,于右任在日本认识了一个很重要的人,名叫孙中山。然后,他加入了一个很重要的组织,叫同盟会——于右任后来被称为“国民党元老”,即由此而来。不过,成为真正的革命党之后,于右任还是没准备“换太平以颈血”,因为对他这样的人来说,有比枪和炸弹更拿手也更有效的东西:笔。于右任一手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就是中国报史上赫赫有名的“竖三民”。于右任善写诗作赋,但更有名的,是他的字。于右任最擅长草书,有“当代

    领导文萃 2022年13期2022-07-13

  • 失意时的温暖
    令胡适很感动。于右任在办《民吁日报》时,抨击清政府,结果受到诬陷而坐了牢。这样一来,原来的那些朋友就都躲得远远的,生怕受到牵连。但有一个叫邱于寄的朋友却经常去监狱里探望于右任。他听于右任说喜欢吃烧饼,从监狱出来后,打算买烧饼给于右任送去。然而,他太穷了,翻遍了口袋,也没能找出一文钱来。但他还是想让于右任吃上烧饼,就去一个烧饼摊儿偷烧饼。没想到让摊贩发现了,被痛打了一顿。邱于寄告诉摊贩自己为什么要偷烧饼。摊贩听后说:“你要早说是送给于右任先生,我必定分文不收

    做人与处世 2022年6期2022-05-26

  • 于右任:望大陆
    政府监察院长的于右任先生,已知来日无多。他在1962年1月12日的日记中写道:“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他在这则日记旁自注:“山要最高者,树要大者。”22日日记中又记:“葬我在台北近处高山之上亦可,但是山要最高者。”站高望远,可见于右任“望大陆”的心情有多殷切。于右任挥毫题照(1962)两天后,晨曦初露,一夜未眠的于右任披衣而起,写下了那首读来令人怆然涕下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检察风云 2022年6期2022-04-15

  • 美食“草圣”于右任
    文=玉衡上图:于右任书法 镜心 水墨金笺 35.5×72.5 cm中国嘉德2021 年秋季拍卖会于右任生于陕西三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他是晚清举人出身,国民党元老,贴在他身上的标签有很多,最为有趣的一个标签是:美食家。作为一个陕西人,于右任当然义不容辞地成为陕菜的代表人物。每次当他回乡探亲之时,都要在当地县城明德亭餐馆品尝地方风味菜点。这餐馆菜品丰富,且

    艺术品鉴 2022年1期2022-04-13

  • 于右任换招牌
    张雨著名书法家于右任的书法笔墨酣畅、龙飞凤舞、人见人爱。他的草书,被誉为“标准草书”。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许多商人都知道于右任书法的知名度很高,于是在自己公司、店铺门口挂起了于右任题写的招牌,其中不少是赝品。一天,一个学生匆匆来见于右任说:“老师,我今天中午去一家小饭店吃饭,想不到他们居然也挂着以您的名义题写的招牌。您老说可气不可气?”于右任缓缓地问:“这家小店招牌上的字写得好不好?”“好我就不说了。”学生苦笑道,“字写得软弱无力、歪歪斜斜,下面还写着

    民间故事选刊 2021年12期2021-11-13

  • 于右任换招牌
    张雨著名书法家于右任的书法笔墨酣畅、龙飞凤舞,人见人爱。他的草书,被誉为“標准草书”。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许多商人都知道于右任书法的知名度很高,于是在自己的公司、店铺门口挂起了于右任题写的招牌,其中不少是赝品。一天,一个学生匆匆来见于右任说:“老师,我今天中午去一家小饭店吃饭,想不到他们居然也挂着以您的名义题写的招牌。您老说可气不可气?”于右任缓缓地问:“这家小店招牌上的字写得好不好?”“好我就不说了。”学生苦笑道,“字写得软弱无力、歪歪斜斜,下面还写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1年9期2021-09-26

  • 近现代·于右任
    于右任像于右仁(1879-1964年),原名伯循,号骚心,陕西省三原县人。出身寒苦,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国民党元老之一,主张国共和作和共同抗日。于右任是位爱国者,也是著名诗人和书法家,最为世人盛誉的、成就最高的是他的书法艺术。他的书法早年遍取诸家,后潜心于北朝碑刻,对魏碑做到了形神俱似、可以乱真的地步。但他不满足于模仿前人,大胆创新,终于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楷书能于静谧中见流动;行书用笔沉着开放、结体疏朗、气势畅达,一派天趣;草书字形简括,笔画凝练,字

    视野 2021年15期2021-08-09

  • 于右任换招牌
    张雨著名书法家于右任的书法笔墨酣畅、龙飞凤舞、人见人爱。他的草书,被誉为“标准草书”。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许多商人都知道于右任书法的知名度很高,于是在自己公司、店铺门口挂起了于右任题写的招牌,其中不少是赝品。一天,一個学生匆匆来见于右任说:“老师,我今天中午去一家小饭店吃饭,想不到他们居然也挂着以您的名义题写的招牌。您老说可气不可气?”于右任缓缓地问:“这家小店招牌上的字写得好不好?”“好我就不说了。”学生苦笑道,“字写得软弱无力、歪歪斜斜,下面还写着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21年6期2021-06-11

  • 于右任与中共领导人的“诗交”
    ◆苗连贵/武汉于右任,民国元老,书法大家,大诗人,一位坚贞不渝的爱国者。他虽然去了台湾,但仍然赢得海内外、包括中共领导人的广泛敬重。2003年3月,温家宝就任总理,在中外记者会上回答台湾记者的提问时,他说:“说起台湾,我很动情,不由地想起了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他临走前写过的一首哀歌。”这就是《望大陆》。温家宝当众吟咏了这首诗,说:“这是震撼中华民族的词句!”于右任与中共老一辈领导人渊源颇深,很早即有交往。1926年,李大钊因事委托于右任

    审计月刊 2021年12期2021-03-18

  • 于右任逃学
    张松于右任2歲丧母,守寡的二伯母收养了他。一个女人带着年幼的孩子,重活苦活一肩扛,非常劳累。二伯母每天忙里忙外,尽可能多挣些钱,让于右任接受更好的教育。上学后,于右任学习勤奋,经常考第一,先生很喜欢他。随着年龄的增大,二伯母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为了让于右任安心读书,她的工作强度没有减少。她一早出门,很晚回家,即使生病,也咬牙坚持着。看着辛苦的二伯母,于右任心疼不已。要不是他读书花钱,伯母不用那么辛苦。他跟二伯母说:“我已经长大,想出去做工挣钱。”二伯母教他

    做人与处世 2021年21期2021-01-10

  • 于右任:真诚爱国者,两岸共尊之
    于右任是辛亥革命先驱之一,与孙中山并肩奋斗多年;被裹挟至台湾后,与家人两岸分隔,写下了那首令人荡气回肠的《望故乡》。除了是一名革命者、政治家,于右任还有多重“身份”。论道,他参与创建复旦公学、上海大学等;论学,他为民国首席草书大家,诗文过千;论德,他乐于助人而一笑了之……唯不足论的就是财,此公一辈子都缺钱,正如他为张大千所书:富可敌国,贫无立锥。开篇 望我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0年11期2020-11-19

  • 轰动中外的“民呼报案”
    其国马相伯激赏于右任于右任,原名于伯循,字诱人。生于1879年,陕西泾县人,后迁居三原。于右任幼承庭训,继进私塾;后中秀才,并入书院就读。父亲于宝文寄望于他的,就是“望汝作世上一个读书人”,但于右任似乎并没有恪守父训。1900年,二十岁出头的于右任入陕西中学堂读书。当时眼见国难当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和光绪西逃。青年于右任出于民族义愤,写信给巡抚岑春煊,建议杀掉慈禧,拥护光绪重新施行新政。信写好后,知情的同窗好友怕他遭到不测,力劝乃止。但仅过了三年,也

    检察风云 2020年8期2020-06-09

  • 书·品—于右任书法专场三月嘉德亮相
    嘉轩于右任 草书七言诗提及于右任及他的书法,总让人说不完道不尽。在近现代中国书法史上,于右任始终是备受关注的风云人物。2020年3月,在嘉德四季第56期·迎春拍卖会中,“书·品——于右任的笔墨春秋”专场将为各位藏家提供一次近距离接触并购藏于右任佳作的机会。于右任(1879年至1964年),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早在青年时代,就倡言革命,反抗清廷。1906年,他在日本東京加入中国同盟会,先后在上海创办《神州》《民呼》《民吁》《民立》诸报,传播革命

    中国收藏 2020年1期2020-04-15

  • 望故乡
    马 蹄人物:于右任 原名伯循 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高仲林 于右任发妻升 允 陕甘总督邵力子 于右任同窗马相伯 复旦公学校长王陆一 于右任秘书胡景翼 陕西靖国军总指挥 号中山于芝秀 于右任爱女于望德 于右任长子钱商人 经商者刘古愚 味经书院山长太夫子 私塾先生第一幕 出 逃[黑暗中,偶闻鸟鸣。一束光渐亮,照着低垂的红色大幕,从里面传出少年的朗朗书声。[读书声戛然而止,传来私塾太夫子苍老的询问声。太夫子 伯循,这首诗可是你写?于右任 是,太夫子。太夫子 噢?于右任

    影剧新作 2020年1期2020-04-14

  • 于右任生平影像文献展
    期日)下午,“于右任生平影像文献展”在西安于右任书法艺术博物馆隆重举行开幕式。2019年是于右任先生诞辰140周年,于右任书法艺术博物馆精心推出此次文献展,旨在纪念这位旷代草圣。作为亲历晚清、民国,并滞留于台湾的爱国诗人,于右任的一生不论是高尚的民族气节,伟岸道德人格,还是登峰造极的书艺,都值得我们继承与弘扬。于右任(1879-1964),名伯循,字右任,陕西三原县人,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著名书法家和诗人。于右任先生出生贫寒,不满2岁,先母赵氏病故,寄

    收藏界 2020年1期2020-02-24

  • 纪念于右任140周年诞辰书法作品展开幕
    日上午,“纪念于右任140周年诞辰于右任书法作品邀请展”在深圳宝安旭生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于右任书法作品11件,同时展出来自世界各地的于右任书法流派的优秀作品140幅。今年是于右任140周年诞辰,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囊括了各种书体和风格,可谓异彩纷呈,蔚为大观。本次展览旨在纪念于右任140周年诞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于右任的文化思想和书法艺术,由陕西于右任书法学会发起,得到了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旭生集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当日的展览吸引了来自

    南风 2019年35期2020-01-08

  • 纪念于右任140周年诞辰书法作品展开幕
    日上午,“纪念于右任140周年诞辰 于右任书法作品邀请展”在深圳宝安旭生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于右任书法作品11件,同时展出来自世界各地的于右任书法流派的优秀作品140幅。今年是于右任140周年诞辰,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囊括了各种书体和风格,可谓异彩纷呈,蔚为大观。本次展览旨在纪念于右任140周年诞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于右任的文化思想和书法艺术,由陕西于右任书法学会发起,得到了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旭生集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当日的展览吸引了来

    南风·中旬 2019年12期2019-09-10

  • 每天只学一个字
    姚秦川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之后以“诱人”的谐音“右任”为名,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的书法潇洒飘逸,自成一体,其成就主要在于草书方面。于右任在书法上面取得的成功,缘于他与众不同的每天只学一个字的学习方法。年轻时,于右任主要致力于魏碑书法的研习,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他过42岁生日那天,于右任却突然向身边的亲朋宣布,自己从当天起,开始学习草书。大家听后都对他的决定表示反对:“人常说人生三十不学艺,现在你已经过了不惑的年龄,学习起来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9年21期2019-08-13

  • 于右任遗墨文献首展西安开幕
    11日,为纪念于右任先生140周年诞辰,由著名书法家、交大教授钟明善发起,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等联合举办的《于右任遗墨文献首展》在西安开幕。展览将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珍贵于右任文献资料及其各时期书法作品100余件首次公开。于右任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教育家、诗人,民主革命的先驱者。省文联副主席、省书协名誉主席雷珍民在致辞中讲道,“右老”是百年书法巨匠,伟大的爱国者,陕西文艺工作者要率先学习他老人家的精神风范,要以“右老”为榜样,为陕西文化艺术事

    现代企业 2019年4期2019-05-13

  • 当代“草圣”
    ,读书不敢不勤于右任从小家境贫寒,生母赵氏在他2岁时不幸病逝。当时父亲于新三还在四川打工,只能由二伯母房氏代为抚养。6岁入名儒毛班香的私塾就读。于右任在《怀恩记》中写道:“伯母督课每夜必至三鼓,我偶有过失,或听到我在学校嬉戏,常数日不欢。”每年清明节,伯母都带着他回乡扫墓,在生母墓前哭着说,孩子几岁了、读了什么书。每当此时,于右任都“闻声悲痛,读书不敢不勤”。于右任16岁以第一名考取秀才。19岁参加岁试,再以第一名成绩补廪膳生,被誉为西北奇才。初学赵体,书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9年1期2019-03-06

  • 于右任的书品与人品
    史飞翔民国大佬于右任一生钟情书法,是我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书法大家。他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千古草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与现今的一些书家相比,于右任堪称是书品、人品俱佳的典范。于右任每日临帖不辍,但他只将书法当作是一种运动、一种乐趣,而不去考虑书法以外的一些东西。民国四年(1915年)是于右任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出于无奈,他订下一张鬻字的润例。第一个月朋友捧场卖了三十多件,第二个月卖了三五件,第三个月只卖了一件,第四个月起他干脆就把润格取消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8年11期2018-12-01

  • 每天只学一个字
    姚秦川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之后以“诱人”的谐音“右任”为名,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书法家。于右任的书法潇洒飘逸,自成一体,其成就主要在于草书方面。于右任在书法上面取得的成功,缘于他与众不同的每天只学一个字的学习方法。年轻时,于右任主要致力于魏碑书法的研习,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他过42岁生日那天,于右任却突然向身边的亲朋宣布,自己从当天起,开始学习草书。大家听后,都对他的决定表示反对:“人常说人生三十不学艺,现在你已经过了不惑的年龄,学习起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8年11期2018-11-30

  • 三百年来一草圣
    关注度,其中,于右任可谓民国书法市场中的佼佼者。民国书法家众多,于右任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靠的是他在政坛、书坛双重的地位和影响力。在民国的历史上,于右任功勋卓著。早在1900年,22岁的于右任就差点去刺杀慈禧,虽然被同窗劝阻后作罢,但终因讥讽时政遭到清廷通缉而被迫出逃。1906年,于右任加入同盟会,先后创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宣传革命、为民吁天。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命于右任为交通部次长,此后他历任国民政府党政军要职逾5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8年8期2018-09-03

  • 于右任的书品与人品
    史飞翔民国大佬于右任一生钟情书法,是我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书法大家。他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是“千古草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与现今的一些书家相比,于右任堪称是书品、人品俱佳的典范。于右任每日临帖不辍,但他只将书法当作是一种运动、一种乐趣,而不去考虑书法以外的一些东西。民国四年(1915年)是于右任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出于无奈,他订下一张鬻字的润例。第一个月朋友捧场卖了三十多件,第二个月卖了三五件,第三个月只卖了一件,第四个月起他干脆就把润格

    中外文摘 2018年14期2018-06-28

  • 于右任的书品与人品
    史飞翔民国大佬于右任一生钟情书法,是我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书法大家。他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是“千古草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与现今的一些书家相比,于右任堪称是书品、人品俱佳的典范。于右任每日临帖不辍,但他只将书法当作是一种运动、一种乐趣,而不去考虑书法以外的一些东西。民国四年(1915年)是于右任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出于无奈,他订下一张鬻字的润例。第一个月朋友捧场卖了三十多件,第二个月卖了三五件,第三个月只卖了一件,第四个月起他干脆就把润格

    丹青少年 2018年1期2018-05-09

  • 美食家于右任
    国诗人、书法家于右任,长髯飘飘一辈子,所以又叫于胡子。他是晚清举人出身,国民党元老,也是著名的记者、报人,当然,还是美食家。于右任的家乡在陕西三原县,他每次回家省亲,必吃家乡的特色菜。一次回老家,他听得有一家叫明德亭的餐馆,辣子煨鱿鱼远近闻名,于是专门去吃这道菜。他一身便装,和大家一起在门口等位,恰好被来此用餐的三原县长认了出来,忙请进饭馆。厨子张荣见于右任亲临,自然不敢怠慢,使出浑身解数烧制了一道辣子煨鱿鱼。于右任尝罢,顿觉肉质绵润、香辣爽口、滋味醇厚、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8年2期2018-04-06

  • 为万世开太平—于右任书法作品展
    部分,一部分为于右任生平事迹介绍,通过展出于右任先生的图片文字、实物以及出版书籍来介绍于右任先生的生平事迹及艺术活动。一部分为展品陈列,通过“铭心金石”“千秋浩歌”“杖行天下”三个板块,分别展出于右任先生在金石书法上的成就,来体现其艺术情怀、文人情怀,以及其政治情怀。展览于2018年5月10日至20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艺术品 2018年6期2018-01-29

  • 每天只学一个字
    文/姚秦川于右任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书法家。他的字潇洒飘逸,风格自成一体,其成就主要在草书。不过,于右任在草书上取得的成功,源于他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每天只学一个字。年轻时,于右任主要致力于魏碑书法的研习,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他过42岁生日那天,于右任却突然向身边的亲朋宣布,自己从当天起,开始学习草书。大家听后,都对他的决定表示反对:“常说人生三十不学艺,现在你已经过了不惑的年纪,学习起来肯定吃力。”更有一个懂书法的朋友给于右任分析道:“

    益寿宝典 2018年22期2018-01-26

  • 每天只学一个字
    姚秦川于右任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书法家。他的字潇洒飘逸,风格自成一体,其成就主要在草书。不过,于右任在草书上取得的成功,源于他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每天只学一个字。年轻时,于右任主要致力于魏碑书法的研习,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他过42岁生日那天,于右任却突然向身边的亲朋宣布,自己从当天起,开始学习草书。大家听后,都对他的决定表示反对:“人生三十不学艺,现在你已经过了不惑的年纪,学习起来肯定吃力。”更有一个懂书法的朋友给于右任分析道:“草书和楷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8年35期2018-01-02

  • 民国趣人于右任
    滕征辉民国趣人于右任◎ 滕征辉于右任乃民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趣人,周身上下都充满了正能量。1906年4月,于右任为创办《神州日报》赴日本考察,遇到了孙中山,从而加入了同盟会。北洋政府曾出每月3000元大洋聘他,还赠文虎一等勋章。于右任拒绝道:“钱,我见过。什么文虎章,你狗也给,猫也给,我看不值半文。”1925年,冯友兰想去广东大学任教,求问于右任可否。于右任回答:“革命的人可以去,不革命的人不可以去。”冯友兰想了想,还是去了。1948年5月,国民政府副总统选举

    爱你 2017年34期2017-12-08

  • 美食家于右任
    古滕客美食家于右任古滕客著名爱国诗人、书法家于右任,长髯飘飘一辈子,所以又叫于胡子。他是晚清举人出身,国民党元老,也是著名的记者、报人,当然,还是美食家。1927年秋天,于右任携夫人与国民党元老李根源,到苏州太湖赏花游玩。船到灵岩山下的木渎古镇,见岸上有家馆子叙顺楼,时近中午,大家饥肠辘辘,于是登岸就餐。当时老板以招牌菜斑肺汤、三虾豆腐、白汤鲫鱼等招待于右任一行人。这道斑肺汤是由斑鱼的肝制成的,斑鱼光滑无鳞,状如河豚,但只有两三寸大,又叫小河豚,是太湖特产

    火花 2017年5期2017-10-10

  • 玩得转政治,品得出美食
    美食◎ 古滕客于右任是晚清举人出身,也是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当然,他还是个美食家。1927年秋天,于右任偕夫人与朋友到苏州太湖赏花游玩。时近中午,船行到了灵岩山下的木渎古镇,岸上有家馆子叙顺楼,大家饥肠辘辘,于是登岸就餐。老板以招牌菜斑肺汤、三虾豆腐、白汤鲫鱼等招待于右任一行人。这道斑肺汤是由斑鱼的肝制成的,斑鱼光滑无鳞,状如河豚,是太湖特产。于右任尝了之后,大为赞叹,忙向店家打听菜名。由于对方说的是吴语,于右任将斑肺误听为“鲃肺”,当即索来纸笔,赋诗一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2期2017-09-06

  • 玩得转政治,品得出美食
    古滕客于右任是晚清举人出身,也是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当然,他还是个美食家。1927年秋天,于右任偕夫人与朋友到苏州太湖赏花游玩。时近中午,船行到了灵岩山下的木渎古镇,岸上有家馆子叙顺楼,大家饥肠辘辘,于是登岸就餐。老板以招牌菜斑肺汤、三虾豆腐、白汤鲫鱼等招待于右任一行人。这道斑肺汤是由斑鱼的肝制成的,斑鱼光滑无鳞,状如河豚,是太湖特产。于右任尝了之后,大为赞叹,忙向店家打听菜名。由于对方说的是吴语,于右任将斑肺误听为“鲃肺”,当即索来纸笔,赋诗一首:“老

    百家讲坛 2017年4期2017-05-22

  • 于右任以书法换美食
    国诗人、书法家于右任,是晚清举人出身,国民党元老,也是著名的记者、报人,当然,还是美食家。1927年秋天,于右任携夫人到苏州太湖赏花游玩。船到灵岩山下的木渎古镇,见岸上有家馆子叙顺楼,时近中午,大家饥肠辘辘,于是登岸就餐。当时老板以招牌菜斑肺汤、三虾豆腐、白汤鲫鱼等招待于右任一行人。这道斑肺汤是由斑鱼的肺制成的,斑鱼光滑无鳞,状如河豚,但只有两三寸大,又叫小河豚,是太湖特产。于右任尝了斑肺汤之后,大为赞叹。忙向店家打听菜名,由于对方说的是吴语,他将斑肺误听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7年4期2017-04-26

  • 美食家于右任
    国诗人、书法家于右任,长髯飘飘一辈子,所以又叫于胡子。他是晚清举人出身,国民党元老,也是著名的记者、报人,当然,还是美食家。1927年秋天,于右任携夫人与国民党元老李根源,到苏州太湖赏花游玩。船到灵岩山下的木渎古镇,见岸上有家馆子叙顺楼,时近中午,大家饥肠辘辘,于是登岸就餐。当时老板以招牌菜斑肺汤、三虾豆腐、白汤鲫鱼等招待于右任一行人。这道斑肺汤是由斑鱼的肝制成的,斑鱼光滑无鳞,状如河豚,但只有6~10 cm大,又叫小河豚,是太湖特产。于右任尝了斑肺汤之后

    烹调知识 2017年4期2017-04-07

  • 美食家于右任
    国诗人、书法家于右任,长髯飘飘一辈子,所以又叫于胡子。他是晚清举人出身,也是著名的记者、报人,当然,还是美食家。1927年秋天,于右任携夫人到苏州太湖赏花游玩。船到灵岩山下的木渎古镇,见岸上有家餐馆“叙顺楼”,时近中午,大家饥肠辘辘,于是登岸就餐。当时老板以招牌菜斑肺汤、三虾豆腐、白汤鲫鱼等招待于右任一行。这道斑肺汤是由斑鱼的肝制成的,斑鱼光滑无鳞,状如河豚,但只有两三寸大,又叫小河豚,是太湖特产。于右任先生尝了斑肺汤之后,大为赞赏。忙向店家打听菜名,由于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7年3期2017-03-25

  • 于右任 鲜为人知的美食家
    于右任 鲜为人知的美食家著名爱国诗人、书法家于右任,长髯飘飘一辈子,所以又叫于胡子。他是晚清举人出身,也是著名的记者、报人,当然,还是美食家。1927年秋天,于右任携夫人到苏州太湖赏花游玩。船到灵岩山下的木渎古镇,见岸上有家餐馆“叙顺楼”,时近中午,大家饥肠辘辘,于是登岸就餐。当时老板以招牌菜斑肺汤、三虾豆腐、白汤鲫鱼等招待于右任一行。这道斑肺汤是由斑鱼的肝制成的,斑鱼光滑无鳞,状如河豚,但只有两三寸大,又叫小河豚,是太湖特产。于右任先生尝了斑肺汤之后,大

    北广人物 2017年4期2017-03-25

  • 于右任以书法换美食
    国诗人、书法家于右任(1879-1964),长髯飘飘一辈子,所以又叫于胡子。他是晚清举人出身,国民党元老,也是著名的记者、报人,当然,还是美食家。1927年秋天,于右任携夫人与国民党元老李根源,到苏州太湖赏花游玩。船到灵岩山下的木渎古镇,见岸上有家馆子叙顺楼,时近中午,大家饥肠辘辘,于是登岸就餐。当时老板以招牌菜斑肺汤、三虾豆腐、白汤鲫鱼等招待于右任一行人。这道斑肺汤是由斑鱼的肺制成的,斑鱼光滑无鳞,状如河豚,但只有两三寸大,又叫小河豚,是太湖特产。于右任

    文史博览·文史 2017年1期2017-03-01

  • 于右任以书法换美食
    古滕客于右任以书法换美食古滕客于右任著名爱国诗人、书法家于右任(1879-1964),长髯飘飘一辈子,所以又叫于胡子。他是晚清举人出身,国民党元老,也是著名的记者、报人,当然,还是美食家。1927年秋天,于右任携夫人与国民党元老李根源,到苏州太湖赏花游玩。船到灵岩山下的木渎古镇,见岸上有家馆子叙顺楼,时近中午,大家饥肠辘辘,于是登岸就餐。当时老板以招牌菜斑肺汤、三虾豆腐、白汤鲫鱼等招待于右任一行人。这道斑肺汤是由斑鱼的肺制成的,斑鱼光滑无鳞,状如河豚,但只

    文史博览 2017年1期2017-02-16

  • 美食家于右任
    国诗人、书法家于右任,长髯飘飘一辈子,所以又叫于胡子。他是晚清举人出身,国民党元老,也是著名的记者、报人,当然,还是美食家。1927年秋天,于右任偕夫人与国民党元老李根源,到苏州太湖赏花游玩。船到灵岩山下的木渎古镇,见岸上有家馆子叙顺楼,时近中午,大家饥肠辘辘,于是登岸就餐。当时老板以招牌菜斑肺汤、三虾豆腐、白汤鲫鱼等招待于右任一行人。这道斑肺汤是由斑鱼的肝制成的,斑鱼光滑无鳞,状如河豚,但只有两三寸大,又叫小河豚,是太湖特产。于右任尝了斑肺汤之后,大为赞

    醒狮国学 2017年1期2017-01-13

  • “太平老人”于右任
    震“太平老人”于右任文/张壮年 张颖震于右任,陕西三原人,国民党元老,著名的政论家、书法家、诗人。于右任蓄有长长的胡须,神态潇洒飘逸,人称“于胡子”,更有人称他“于大胡子”。于右任留胡须始于1911年武昌起义时,那时因革命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刮胡子,便开始蓄须,直到他1964年去世,蓄须达半个世纪之久。于佑任的胡子很有名,据说上世纪20年代于右任曾和另一位美髯革命者曹亚伯比赛过一次胡子,由吴稚晖担任裁判,于右任的美髯飘拂,白如银丝,条条清晰,状若神仙,自然胜

    北方人 2016年22期2016-12-24

  • 于右任维权
    世纪50年代,于右任的书法作品在台湾地区备受尊崇。很多商家为了招徕顾客,竞相在店门上悬挂署名于右任题写的招牌,但绝大多数是从他的书法作品中拼凑而成的,当然也有完全造假的冒牌货。一天,一个学生跑来见于右任,说有一家羊肉泡馍馆也挂起这种假冒招牌。正在练字的于右任放下笔,缓缓地问那个招牌上的字写得怎样。学生说那些字写得很糟糕,这不仅是欺世盗名,也是在败坏老师和整个书法界的名声。于右任叹了一口气,说:“那咱们去看看吧!”午饭时,二人来到那家餐馆。他们点来两个小菜,

    文苑·感悟 2016年8期2016-08-23

  • 于右任维权
    [文/刘杰]于右任维权[文/刘杰]上世纪50年代,于右任的书法作品在台湾地区备受尊崇。很多商家为了招徕顾客,竞相在店门上悬挂署名于右任题写的招牌,但绝大多数是从他的书法作品中拼凑而成的,当然也有完全造假的冒牌货。一天,一个学生跑来见于右任,说有一家羊肉泡馍馆也挂起这种假冒招牌。正在练字的于右任放下笔,缓缓地问那个招牌上的字写得怎样。学生说那些字写得很糟糕,这不仅是欺世盗名,也是在败坏老师和整个书法界的名声。于右任叹了一口气,说:“那咱们去看看吧!”午饭时

    文苑 2016年32期2016-08-15

  • 于右任在台晚景
    民国监察院院长于右任。1949年11月29日,于右任从炮声隐约的重庆飞离大陆,由香港转往台湾。《李宗仁回忆录》中有一个十分精彩的细节,似可代表于右任飞离大陆前往台湾时的心境与遭遇。那是1949年1月21日上午,国民政府一帮军政要员在南京开会,蒋介石宣布由李宗仁代理总统职务,他本人当天离开南京。蒋离开之际,李宗仁写道:“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追上去,口里喊道‘总统!总统!蒋先生稍停问何事,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

    百姓生活 2016年2期2016-04-07

  • 谜语时间
    于右任是现代著名书法家,其字苍劲有力,别具一格,受到许多书法爱好者的仰慕,常常求之而不可得。有一天,于右任办完公事回家,看见墙角处有一人正在小便。他很气愤,立即回家拿出纸笔写了“不可随处小便”六个大字,贴在大门边的墙上。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开门一看,墙上的纸条不见了。过了几天,于右任路过一家字画店铺时,看见许多人正在争着购买一幅书法作品。他挤进人群一看,原来他们争着买的正是他贴在大门外的那张纸条,但字的顺序变动了,并进行了装裱,成为一幅座右铭。小

    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 2015年9期2015-09-28

  • 以真换假的于右任
    的许多商人知道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纷纷在自己的公司、店铺、饭店门口挂起了署名于右任题写的招牌,以示招徕顾客。其中确为于右任所题的极少,赝品居多。一天,一学生匆匆地来见于右任,说:“老师,我今天中午去一家平时常去的小饭馆吃饭,想不到他们居然也挂起了以您的名义题写的招牌。明目张胆地欺世盗名,您老说可气不可气?”正在练习书法的于右任“哦”了一声,放下毛笔,然后缓缓地问:“他们这块招牌上的字写得好不好?”“好我也就不说了。”学生叫苦道,“也不知他们在哪儿找了个新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4年8期2014-09-10

  • 望大陆(电影文学剧本)
    竖立着一座巨型于右任半身铜像。镜头继续推进,于右任铜像面向大陆,表情庄严肃穆,目露怀乡之情,悲怆地凝视着远方。高空俯拍:大陆胜景,苍山如海,江河似带,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推出片名《望大陆》。叠印片头字幕。上 部1·古城西安郊外大道 日 外“咣!”一声开道锣鸣,发出令人心惊发怵的鸣响。大道两旁30米外跪着省城各界官员和商人及学校师生。宦官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大道上,检查道路。四个穿黄马夹的当差人端着铜盆向道路上洒水。鸣锣开道者一边鸣锣,一边吆喝:“老佛爷偕圣上驾

    延河 2014年8期2014-08-15

  • 原谅仿冒者的大书法家
    湾许多商人知道于右任是著名书法家,纷纷在自己的公司、店铺、饭店门口挂起了署名于右任题写的招牌,以招徕顾客。不过其中确为于右任所题的极少,赝品居多。一天,一学生匆匆来见于右任,说:“老师,我今天中午去一家平时常去的小饭馆吃饭,想不到他们居然也挂起了以您的名义题写的招牌。”正在练习书法的于右任问:“他们这块招牌上的字写得好不好?”“好我也就不说了。”学生叫苦道,“也不知他们在哪儿找了个新手写的,字写得歪歪斜斜,难看死了,下面还签上老师您的大名,连我看着都觉得害

    文史博览·文史 2014年7期2014-08-14

  • 以真换假
    的许多商人知道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纷纷在自己的公司、店铺、饭店门口挂起了署名于右任题写的招牌,以招徕顾客。其中确为于右任所题的极少,赝品居多。一天,一个学生匆匆来见于右任,说:“老师,我今天中午去一家平时常去的小饭馆吃饭,想不到他们居然也挂起了以您的名义题写的招牌。明目张胆地欺世盗名,您老说可气不可气?”正在练习书法的于右任“哦”了一声,放下毛笔,缓缓地问:“他们这块招牌上的字写得好不好?”“好我也就不说了。”学生叫苦道:“也不知他们在哪儿找了个新手写的

    文史月刊 2014年1期2014-07-03

  • 以真换假的于右任
    的许多商人知道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纷纷在自己的公司、店铺、饭店门口挂起了署名于右任题写的招牌,以此招徕顾客。其中确为于右任所题的极少,赝品居多。一天,一学生匆匆地来见于右任,说:“老师,我今天中午去一家平时常去的小饭馆吃饭,想不到他们居然也挂起了以您的名义题写的招牌,明目张胆地欺世盗名,您老说可气不可气?”正在练习书法的于右任“哦”了一声,放下毛笔,然后缓缓地问:“他们这块招牌上的字写得好不好?”“好我也就不说了。”学生叫苦道,“也不知他们在哪儿找了个新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14年5期2014-05-24

  • 于右任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精于书法,尤善草书,求他的字的人很多。有一天,有人特备酒筵请他写字,饭后拿来纸笔,于右任在酩酊之中挥毫,留下一行“不可随处小便”而去。第二天,那人拿出这行字请教于右任于右任知道自己酒后失笔,连声道歉,沉思良久,似有所得,于是叫人取来剪刀,将一行字剪成几块,重新拼排,说:“你看,这不是一句很好的座右铭吗?”那人一看,禁不住大笑,再三拜谢。六个字重新安排,原来是:“小处不可随便”。endprint

    作文大王·笑话大王 2014年2期2014-03-05

  • 以真换假的于右任
    的许多商人知道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纷纷在自己的公司、店铺、饭店门口挂起了署名于右任题写的招牌,以示招徕顾客。其中确为于右任所题的极少,赝品居多。有一天,于右任的一位学生匆匆跑到于右任家里见于右任。学生跟于右任说,自己中午去一家平时常去的小饭馆吃饭的时候,发现他们居然挂了一块以于右任的名义题写的招牌,简直是明目张胆地欺世盗名。于右任听了只是“哦”了一声,随后便问学生,招牌上的字写得好不好看。学生气愤地说,难看死了,字歪歪斜斜的还签上了老师的大名,自己看了都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12期2014-01-21

  • 于右任的人品与书品
    ◎史飞翔于右任的人品与书品◎史飞翔民国元老于右任一生钟情书法,是我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大家。他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 “千古草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与现今的一些书家相比,于右任堪称是书品、人品俱佳的典范。于右任每日临帖不辍,但他只将书法当作是一种运动、一种乐趣,而不去考虑书法以外的一些东西。民国四年(1915年)是于右任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出于无奈,他订下一张鬻字的润例。第一个月朋友捧场卖了三十多件,第二个月卖了三五件,第三个月只卖了一件,

    公务员文萃 2013年6期2013-06-15

  • 于右任神秘的“临终遗言”
    1949年时,于右任被蒋介石派人挟持到了台湾,继续担任“监察院院长”等高职。他几次提出辞职,但蒋介石需要于右任为他装点门面,所以拒绝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台湾,经济凋敝。当时的“行政院长”俞鸿钧却为少数国民党上层官员加薪,民众对此意见很大。有人上书“监察院”,揭露俞鸿钧生活奢侈。“监察院”的“委员”们纷纷向俞鸿钧提出質询,并多次约他来“监察院”回答质询,他都置之不理。“监察院”派人到“中央银行”和“行政院”查账,又被拒之门外。俞鸿钧的所作所为,激起了于右任

    幸福·悦读 2012年11期2012-05-08

  • “小处不可随便”
    苇澄现代书法家于右任,以其字苍劲有力,别具一格,为许多书法爱好者所倾慕,常常求之而不可得。有一次,于右任发现有人在室外随处小便,既不雅观,也不卫生,便信手写了一张“不可随处小便”的字条贴在墙上。后来有人发现字条是于右任的笔迹,喜不自胜,便轻轻地将字条揭起,带回家中,将其拼改为:“小处不可随便”,并裱成条幅贴于书房,竟成了此人的座右铭。(吴良富摘)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0年1期1990-01-01